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9届九年级12月独立作业社会道法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9届九年级12月独立作业社会道法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道法学科12月份独立作业试卷
考生须知:
1. 本学科考试为开卷考试,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 全卷分为试卷Ⅰ、试卷Ⅱ和答题卷。试卷共25小题。
3.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
A.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2.古城南京是中国历史一位特殊的“见证者”,它见证了( )
① 辛亥革命的爆发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
③日军的大屠杀 ④新中国的成立
A.①② B. ②③ C.① ④ D. ③④
3.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③②①④ D.②①④③
4.以下三幅图片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要给它们配一个共同的主题,最为合理的是( )??A.全面内战爆发 B.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
C.战略大决战 D.百万雄狮过大江
5. 在鸦片战争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中国的国际地位经历了一个不断下降、触底反弹、逐步上升的过程,它记录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曲折前进的历史轨迹。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
A. 巴黎和会 B. 开罗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波茨坦会议
6.某文告写道:“民众自动武装起来,打倒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建立民众自己的苏维埃政权!创造民众自己的武装力量!到红军中去,进行革命的民族战争!”这份文告最可能是( )
A.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新军的宣传 B.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的宣传
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 D.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
7.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宋庆龄在回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下列四项中,有可能属于宋庆龄所说的“内部条件”的是( )
①国共两党共同建立的黄埔军校 ②军阀割据越演越烈
③国民党在维护共和道路上屡受挫折 ④中国共产党力量强大
A.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下表中战役与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
战 役 影 响
A 台儿庄战役 取得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敌斗志
B 百团大战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C 渡江战役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D 不列颠之战 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闪电战的破产
10.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因为新中国的成立( )
A.结束了近代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B.标志着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了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C.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扫除了中国争取社会进步道路上的障碍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从此中国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1.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珍爱和平,我们决不搞侵略扩张,但我们有战胜一切侵略的信心。这“信心”来源于( )
①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的坚定意志 ②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
③人民军队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支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某市县(区),乡(镇)两级人大代表从12月开始进行换届选举。小李是一名高三学生,他被当地居委会主任邀请为所住小区拟定一些契合本次选举主题的宣传标语。在以下小李同学拟定的宣传标语中,正确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积极参加投票选举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
③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
④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当家作主权利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断反映了( )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 ②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③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关于公民参与民主生活,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实现民主监督,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
B.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方式
C.现代公民需要的不是民主意识,而是宪法意识
D.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15.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 “确保二O二O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体现了( )
①共同富裕的要求 ②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 ④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读《1978年一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1978年一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表
年份项目 1978年 2010年 2016年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0.36 39.8 74.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 19109 33616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134 5919 12363
①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②经济社会发展已实现现代化
③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我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17.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我国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因为(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教育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自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长官都是由国务院任命,说明( )
A.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原则
B.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最高决定权
C.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国务院领导下的一个地方行政机关
D.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19. 某社区有汉、回、白、彝、傣等二十多个民族居住。每逢民族节日,各族群众都一起欢庆,“同过民族节,众筹百家宴”。在泼水节,大家到民族团结广场相互泼水祈福;在火把节,组织篝火晚会一起载歌载舞;在开斋节,一起吃馓子、油香。。。。。。该社区各族群众同过民族节体现了(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各民族相互尊重、文化交融的和谐场景
A 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 党的十九大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是( )
①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③从2020年到2035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
④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道法学科12月份独立作业试卷(答题卷)
1、 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试卷Ⅱ
二、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 共60分)
21.(11分)私人日记作为一种第一手资料是我们探寻历史真相,评析历史事件的有力证据。下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





(1) 日记中的“变乱”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

(1) 日记中的“变乱”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


(2)请就该则史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评析。(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9分)









22.(12分)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据此回答问题。
(1)在《建国大业》这部影片中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就是在无数这样的失败中走过来的”,简述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历了哪三次失败,又分别是怎么“走过来的”?(6分)




一百年多前的辛亥革命,九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决定中华民族走向和命运的两件大事……民贫国弱的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铁肩担道义,继承中山先生革命遗愿,且升华之,殚精竭虑,万死不辞,致力于中华之独立,民族之复兴。历史潮流,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奋进前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决定中华民族走向和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4分)






(3)历史启迪未来。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认为我们从中国共产党97年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最需要汲取的历史经验或教训是什么(2分)




2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受到的国际援助主要来自苏联,苏联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且全部为军火贷款,苏联援助的飞机、坦克、大炮等军火物资通过新疆和甘肃的西北国防大通道输送到内地抗战前线。而同期美英法的援助总共才2.6亿美元,且均为非军事贷款,主要用于购买非军事用品和稳定货币。
从1940年起,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成为援助中国的主要国家。1941年3月,罗斯福总统将《租借法案》用于中国,从1942年到战争结束。美国援助的枪炮弹药,飞机坦克及各种军用装备,通过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进入昆明、重庆等地,租借法援助总额达到13亿美元。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中共在抗战中所经历的一切,再清楚不过地印证了外力介入的作用。只不过仅仅有外力的作用还不够,没有当权的国民党始终坚持抵抗,只靠两三万地处穷乡僻壤、缺吃少穿,枪弹奇缺的中共军队,要想在战争期间顺利恢复、发展和准备自己的力量,同样是不可能的。
同样的道理,没有毛泽东这样精明且决断力极强的领导人。共产党的也一样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就是,如果按照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多数领导人的意愿,以及共产国际“抗日高于一切”的方针,把中共军队投入到作战中去,而不是按照他坚持的那样,把军队分散到敌后农村中去,最终的结果亦可想而知。
——摘自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期间国际对华援助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外力介入”的表现及其作用(6分),简析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实力大增的原因(4分)。








24.(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因为保密需要,30年里,他放弃亲情,隐姓埋名身居荒漠之中,倾心竭力于中国的核潜艇事业,连父亲临终也不能见上最后一面。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 他多次以身犯险,1988年,62岁的他以我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身份亲自下潜参与试验。正是他和他的团队的努力,终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他,就是“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87岁高龄的他站在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领奖台上说:“今天,在我子孙面前,我很自豪、很骄傲!因为我这一生没有虚度。此生属于祖国,属于核潜艇,我无怨无悔。”
(1) 黄旭华最让你感动的优秀品质是什么?为什么?(6分)






(2)我们不可能都成为“黄旭华”,但我们都可以学习他。结合自身实际,请谈谈你打算如何向他学习。(2分)



25.(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争鸣】 课堂上,同学们围绕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1)结合所学,评析两位同学的说法。(5分)




【突破】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话语权!笔头产品的生产工艺是国外企业的核心机密,我们必须自主开发一套前所未有的炼钢工艺。为了给数百亿支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国家早在2011年就开启了这一重点项目的攻关。山西太钢集团耗时五年,终于生产出了“中国制造”的笔芯。此次太钢集团的技术突破,则是生产出笔尖钢,也就是完成了材料技术攻关,从而为国产笔芯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现在,一些笔头企业已经开始使用,在未来两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
(2)太钢集团实现圆珠笔芯的“中国制造”主要依靠的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以及所学,简述其重要性。(6分)










【践行】某校期中考试,围绕科教兴国设置了一道题,其中有一问是这样的:联系自身,谈谈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创新精神。以下是部分同学给出的答案:
小科: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随时等待国家的召唤……
小继:我未来要考上北航,造C919那样的国产大飞机……
小明:我觉得创新精神应体现在平时学习、生活的具体行动中……
(3)在上述同学的答案中任选其一,深入、具体地将其补充、完善。(4分)


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道法学科12月份独立作业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B C C B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C A D B C C B

二、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 ,共60分。)
21.(11分)
(1)辛亥革命(2分)。
(2)①遵循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1分),说明辛亥革命取得了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建立了共和制政府(2分)。②即服饰亦效洋式,来拜年五十余人,皆系便服(1分),说明辛亥革命之后,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分)。
③大清宣统五年(1分),1913年,清朝已经覆亡,中华民国已经建立,但作者称“大清”,这说明在广大乡村地区,一部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仍受到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2分)。④外洋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1分),说明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仍面临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仍然没有改变(或者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2分)。
22.(12分)
(1)第一次失败:国民大革命时期犯右倾错误,放弃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导致国民大革命失败;走出失败:从南昌起义开始建立军队,武装反抗国民党,1927年汉口会议之后,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2分)
第二次失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以城市为中心,结果失利;走出失败: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城市,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分)
第三次失败:1931年到1935年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损失惨重;走出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后来经过遵义会议,党和红军转危为安。(2分)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最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4分)
(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2分,其他类似意思,表述有异均可给分)
23.(14分)
(1)变化:主要援助国从苏联变为美国;援助通道由西北转为西南;美国对华援助由非军事性援助变为军事援助。(选择其中任意两点作答,共4分)
(2)表现:美国轰炸日本,苏联出兵中国东北(4分);
作用:推动中国抗战取得胜利。(2分)
原因:国民党正面战场顽强阻击日军;共产党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毛泽东个人的精明与决断。(选择其中任意两点作答,4分)
24.(8分)
(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只要围绕“爱国”、“敬业”、“奉献”、“高度社会责任感”等主题来谈,言之有理均可给分。本题采意给分,标准如下。
第一层次,0分,说不出优秀品质,或者说出的优秀品质与材料无关;
第二层次,1—2分,能说出优秀品质,但无法说明理由或理由与品质不匹配;
第三层次,3—4分,能说出优秀品质,结合课本知识分析理由但不能结合材料;
第四层次,5—6分,能说出优秀品质,结合课本知识和材料展开分析,语言流畅,逻辑严谨。
(2)要求能结合自身实际,谈出具体打算,符合题意即可得分。(2分)
25.(15分)
(1)两位同学的说法既有合理性,又有片面性。(1分)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4分)
(2)自主创新。(2分)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②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③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④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4分)
(3)本题要求围绕践行创新精神作答,需在所给三位同学的答案中任选其一,将其补充、完善,要求深入、具体,否则酌情减分。
如:小科的观点:努力学习,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文化和科学基础。小明的观点:创新精神体现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思考、多观察、多动手、多实践等。(4分)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循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饰亦效洋式,而外洋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