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10课时 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复习目标
1.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概述血液循环。
3.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说出肾脏的结构特点。
4.概述尿液的形成的排出过程。
基础知识复习
一、血液循环系统
1. 血液(由 和 组成)第10页图14-9,11页图14-10
①血浆成分:主要是 ,还有 和葡萄糖等养料和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
功能:运载 、 和 。
②血细胞
名称 形态 数量 功能
红细胞(含红色含铁的 ) 无细胞核 两面凹圆饼状 多 运输 和部分二氧化碳,氧含量高,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反之,与氧分离
白细胞 有细胞核,大,能变形 少
血小板 无细胞核 居中
2. 血管
类型 血流方向 结构 血流速度
管壁 管腔 弹性
动脉 心脏到全身 厚 细 大 快
静脉 全身回心脏 薄 粗 小 慢
毛细血管 从最小的动脉到最小的静脉 最薄(一层细胞) 最细(细胞单行通过) 最慢
毛细血管的功能:血液和细胞间 的场所。
③一般的动脉血管里流 ,静脉里流 ,但肺除外,肺动脉里流的是 ,肺静脉里流的是 。
3. 心脏——血液循环的动力。第7页图14-7,8页图14-8.
①心脏壁:由 组成,最厚的是 的壁。
②壁内是四个腔
流动脉血(即氧含量高,血红蛋白与氧结合,鲜红的血液)
(上房下室)(左动右静)

流静脉血(即氧含量低,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暗红的血液)
心房与 相连,心室与 相连。
③瓣膜:房室瓣(使血液从 流向心室);动脉瓣(使血液从心室流向 );静脉瓣。
④生理:心率=脉搏(桡动脉的跳动)
4.血液循环 17页图14-13
①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是 同时 进行的,通过 连通在一起。
②体循环 将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为全身组织细胞提供了 和 ,并回收 、 等废物。
路径: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网(氧气、养料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尿素进入血液) 全身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③肺循环 路径: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二氧化碳进入肺,氧气进入血液) 肺静脉 左心房
将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将血液中 运到肺部排出,并吸入 进入血液。
5.输血与血型(A、B、AB、O、4种血型)
①输血原则:; 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3种血型的人, 型血可以接受其他3种血型的血。血型不合输血会出现 现象。
②健康成年人可一次献血 。
③血常规化验单上(13页图)可反映出问题:
a.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应多食用含 和 丰富的食物。
b. (白细胞含量高于正常值),应服用 (即消炎药)
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 泌尿系统的结构
肾脏 功能:
结构单位:肾单位  

输尿管 排尿的通道
膀胱 膀胱能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
2. 尿的形成(21页图14-16,22页图14-17)
被滤回血液
血液 肾小球 、 和
肾小管 被重吸收回血液

3. 尿的排出
①过程: 形成的尿液通过 到达 ,一定量时再通过尿道排出。
②意义:排出 ,调节体内 ,维持 。

作业《自主练习》P57-60页


第11课时 生命活动的调节
复习目标
1.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2.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3.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4.描述近视与远视的形成和矫正的方法。
5.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基础知识复习
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长的
神经元结构
短的
功能:
皮质中有 、 、 、 (人特有)
中枢神经 运动协调,平衡
系统 生命中枢,呼吸,血液循环中枢。
2.神经系统
的组成 : (在 )和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都包括灰质(神经元细胞体密集的部位)和白质(神经纤维汇集的部位)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37页图15-8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包括 、 、 、 、效应器),
反射的类型有_________( 就有,如吮吸反射、 、 等)和____________( 形成的,中枢在大脑,如望梅止渴、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近视的形成: 前后径 或晶状体的凸度 ,应配戴 。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应戴凸透镜。
5.激素调节:激素是由 分泌后,直接进入毛细血管,并随 输送到身体各处,并对身体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①垂体:分泌 ,促进生长。分泌异常:幼年分泌少导致 ,多 。
② :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 和 ,分泌异常:幼年分泌少导致 ,成年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
③胰岛:分泌 ,作用是 。分泌不足得 。
练习
1.某人因意外事故,有一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受损,该反射活动 ( )
A不能进行,此人能运动 B能进行,此人不能运动
C不能进行,此人有感觉 D能进行,此人无感觉
2.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个部位 (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脑神经
3.一位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倒而造成下肢截瘫,可能摔伤的部位是: ( )
A.大脑 B.小脑 C.脊髓 D.下肢骨骼
4.手指被扎痛,痛觉形成的部位是码 ( )
A.感受器 B.效应器 C.指尖 D.大脑皮层
5.下列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反射活动是: ( )
①主人唤狗,狗跑向主人 ②看到酸梅二字,分泌唾液 ③鹦鹉学舌 ④谈虎变色
⑤马戏团的小狗做算数 ⑥看到酸梅分泌唾液
A.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④     D.②③④
6.下列四组腺体中,哪一组的分泌物都是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的? ( )
A.唾液腺、肠腺、垂体 B.皮脂腺、甲状腺、肾上腺
C.甲状腺、胰岛、卵巢 D.唾液腺、皮脂腺、垂体
7.下列腺体中,除哪一个外,其余腺体的分泌物均直接进入血液中? ( )
A.肾上腺 B.垂体 C.胰岛 D.肠腺
8.某人胰岛素含量不足,会患 (  )
A.甲亢      B.低血糖     C.糖尿病     D.呆小症
作业《自主练习》P62-65页

第12课时 运动与行为
复习目标
1. 描述各种动物行为,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
基础知识复习
1.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_________:如蜘蛛织网等;
_________:为争夺食物、配偶而发生的,又叫做攻击行为;
_________:对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十分重要;
_________: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_________: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并且群体之间有明显的分工;
2.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_________所决定的一种行为。
后天性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后天性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中的大脑皮层有关,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
3.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动物的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动物的行为主要受神经系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激素)的调控。
动物越高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作业《自主练习》P68页13-20、24题


第13课时 生态系统的稳定
复习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识别气孔的组成。
3.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4.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及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5.举例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基础知识复习
1.蒸腾作用 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生理过程。
参与水循环
意义 促进根吸收水分,是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
降低叶面温度,防止被阳光灼伤
教材75页图17-2说明植物蒸腾作用的器官是_________。
2.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气孔散失到植物体外。气孔:叶表皮上一对 细胞(呈半月形、有叶绿体)之间的空隙,下表皮气孔较多,是叶片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交换的门户。气孔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可以调节蒸腾作用的强度,使植物体经常保持适量的水分。
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八年级上册P80页-84页)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意义:①为生物圈中的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__;②制造的_________可以被人、动物等所利用。
4.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示式:
( )
( ) + 水 有机物 + ( )
呼吸作用、燃烧
6.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八年级上册P85页-88页、90页有关内容)
教材85页的事例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教材86-87页两则资料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影响生态调节能力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如_________________等)和人为因素(如__________________等)。当这些影响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时,也将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
练习
1.(2010年南通会考试题)当今世界共同提倡“低碳生活”。低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简约的生活方式,如节约用纸、节约用水等。请你谈谈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低碳生活”?


2.将右面的平衡装置放到阳光下几小时,出现的现象是面 ( )
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不好判断
作业《自主练习》P71-75页


补充练习题
1.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 )
A.膝跳反射 B.眨眼反射 C.谈虎色变 D.缩手反射
2.王婶的血液检验报告单上显示:红细胞为3.0(正常值3.5~5.0)×1012 个/L,血红蛋白为100(正常值110~150)g/L。她除应多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外,还应多食用 ( )
A. 含铁多的食物 B.含磷多的食物 C.含碘多的食物 D.含钙多的食物
3.下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B、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C、图中甲代表的生物腐生细菌和真菌等
D、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丁 丙 乙
4.以下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只通过神经调节就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人体的呼吸、血液循环等重要生命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里
C.如果组成反射弧结构的传入神经受到损伤,反射就无法完成
D.近视眼可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5.下列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激素是 ( )
A. 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性激素
6.森林生态系统往往降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
A.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加 B.光合作用旺盛,利用水分多
C.呼吸作用较弱,产生水分少 D.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减少
7.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 )
A.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8.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 ( )
A.降低叶片的温度 B.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C.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D.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9.人体内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其动力来自 ( )
A.毛细血管 B.动脉 C.静脉 D.心脏
10.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这是由于 ( )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的储存 D.输尿管的输送
11.把鸡窝里正在孵化的鸡蛋全部移走,母鸡照样爬在鸡窝里孵卵。由此可见,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 (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社会行为 D.捕食行为
12.孔雀开屏吸引异性的行为属于 ( )
A.繁殖行为 B.攻击行为 C.防御行为 D.觅食行为
13.下列人类活动最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的是 ( )
A.大力植树造林 B.发展畜牧养殖业 C.发展淡水养殖 D.减少农药使用量


第14课时 人与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复习目标
1.说出人体发育的分期及青春期发育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2.概述鸟卵的结构及其主要作用。
基础知识复习
_____________
1、人体发育的分期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通常所说的发育阶段)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人生最美好的时期)
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迅速增长
2、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生理特征 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成熟
出现____________(除性别上的其他差异。男性表现为
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洪亮而低沉;女性声调较高)
原因: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作用的结果。
心理特征 __________增强
3、鸟卵的结构(P110页图,116页)
__________(最外面,保护卵细胞)
鸟卵 __________(有两层,中间形成_______,供氧)
主要结构 __________(保护卵细胞,供养料和水分)
__________(提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
__________(由________分裂而成,胚胎发育
的部位。)
练习
1.进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心理和生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属于正常现象的是 ( )
A.身高突增,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B.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
C.失眠多梦,不愿与他人交流 D.愿意与异性接触,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2.鸟卵中,既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养料,又能提供必要水分的是 ( )
A.卵黄   B.卵白   C.胚盘   D.卵壳
3.鸟卵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部位是 ( )
A.胚盘 B.卵黄 C.卵白 D.胎盘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 )
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B.形成两性生殖器官
C.出现第二性征 D.大脑兴奋性比较强


作业《自主练习》P77-79页5、9、11、12、21。


第15课时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复习目标
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2.概述种子的形态和结构。
3.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基础知识复习
1.绿色植物受精过程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受精
胚珠 卵细胞─→受精卵─→胚 种子
子房 珠被─→种皮 果实
子房壁───────────→果皮
果实种子的多少与每个子房中的 的多少有关。
2.种子的结构(图教材P125、126)  
      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果皮和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胚芽:发育为茎和叶 胚芽:发育为茎和叶
大豆种子 胚轴 玉米种子 胚轴:发育成茎和叶连接部分
     胚根:发育为根 胚根:发育为根
        子叶:两片,贮存养料         胚乳:贮存养料
                       子叶:一片,吸收转养料
大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大豆种子 都有 和 。 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 里,子叶 。
玉米种子 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 里,子叶 。
有活的、完整的胚
内部条件 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储备
停止休眠
适量的_______
外部条件 充足的_______
练习 适宜的_______
将浸泡后的菜豆种子剥去种皮,并做如下图的处理,在适宜种子萌发的条件下培养,其中不会发芽的是 ( )

作业《自主练习》P82页2,83-87页。不做的题目:5、9、11、12、17、20、25。


练习参考答案
第11课时
1-8 CBCDC CDC

第13课时
1、解析:“低碳生活”是历年来的热点话题,此题是一条开放性试题,只要能回答一点就可以拿分。如不浪费粮食,少买不需要的衣服、鞋子,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提倡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出门随手关灯,节约用纸、电、水、油、天然气等
2、B

补充习题
1-13 CADCA ADDDB AAA

第14课时
1-4 CBAB

第15课时
B












3.种子萌发的条件

有机物:淀粉、蛋白质、脂肪
无机物:水分、无机盐





左心房(连 )
左心室(连 )
右心房(连 )
右心室(连 )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