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并将其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选项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1.下列文明中,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是(??? ) A.?古埃及文明???????????????????B.?古代印度文明???????????????????C.?两河流域文明???????????????????D.?古代希腊文明2.下列大河流域,按文明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黄河流域??? ②尼罗河流域??? ③印度河流域 ???④两河流域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④③① D.②①④③3.古印度创造的“计数法”、中国发明的指南针都由“他”传到了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指的是(??? ) A.?希腊人??????????????????????????????B.?苏美尔人??????????????????????????????C.?罗马人??????????????????????????????D.?阿拉伯人4.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斯曾说:“它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这句评价适合用于(??? ) A.希腊城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罗马帝国5.战争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前秦军心涣散——淝水之战后北方混战B.纣王昏庸无道——牧野之战后夏朝灭亡C.袁军不习水性——官渡之战中袁绍大败D.曹军士兵众多——赤壁之战中曹军大胜6.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曾出现在尼罗河流域的古老文字是(??? ) A. B. C. D.7.646年,日本天皇颁布诏书,进行国制改革,即“大化改新”,下列属于“大化改新”政治内容之一的是(??? ) A.?实行中央集权??????????????????B.?实行土地私有??????????????????C.?学习唐朝文化??????????????????D.?推行种姓制度8.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序号相对应的朝代依次是(??? )A.东汉、吴、蜀、南朝 B.东汉、蜀、吴、东晋C.西汉、吴、蜀、南朝 D.西汉、蜀、吴、东晋9.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下列有关城市历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是当时国际性都市???????????B.?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创建了宗教--伊斯兰教C.?中世纪时巴黎既是商业中心又是贸易中心???????????D.?中世纪时期的佛罗伦萨以手工业享誉欧洲10.古代印度产生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11.《史记》作为一部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它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下列不属于史记内容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孝文帝改革C.张骞出使西域 D.大禹治水12.历史学家将中世纪基督教会控制下的欧洲称为“思想上的黑暗时代”,这是因为(??? ) A.教会控制了文化实行神学教育B.教会权利凌驾于国家权利之上C.教会控制欧洲三分之一的土地D.教会征收高额赋税包括十一税13.余秋雨《中国文脉》:“秦始皇有意做了两件对得起文化的事,却无意做了两件对不起文化的事,而且都是真正的大事。”“对不起文化的事”是指(???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创立官学,推行儒学教育C.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D.学在民间,允许私人办学14.下图是某校为应邀来访的学者设计的讲座海报,符合该主题内容的有(??? )①华佗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②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③祖冲之编写《九章算术》,为我国数学领域取得成就④张仲景编定《黄帝内经》,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战乱频繁???????????????C.?北方统治者残暴??????????????D.?南方经济发达16.那些凝铸在图片中的人和物,仿佛向人们诉说着秦汉时期中原和匈奴之间的那些事。以下表述与图片所反映的史实相印证的是(??? )①下图中的遗址见证了秦朝抵御北方匈奴南下侵扰的历史②下图中的文物说明了汉朝和匈奴之间永不再战世代友好③下图中的人物为击败匈奴夺回河套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④下图中的人物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围绕如何治理国家,不用学派有各自的看法,其中匹配正确的是(??? ) A.?仁政治国,轻徭薄赋——道家????????????????????????????B.?进行改革,依法治国——法家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D.?兼爱非攻,互爱互助——儒家18.“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下列关于古罗马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 ??②罗马共和国实行的是贵族政治的共和制度③公元27年凯撒独揽罗马大权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第一部罗马成文法典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19.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①今天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字母文字,首先产生的西亚地区②古代北非地区产生了象形文字③《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书写④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今新疆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目前已知中央政府直接管辖新疆最早的是在(??? ) A.秦朝 B.西汉C.东汉 D.唐朝21.“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突然)革。三十已下,见(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魏书·咸阳王禧传》)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 ) A.?改穿汉服???????????????????????????B.?改用汉姓???????????????????????????C.?学说汉话???????????????????????????D.?学习汉礼2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术的重大发明?????????B.?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C.?“瓦子”的出现?????????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23.读图,对中国相关朝代的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a、c两朝都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为中国大一统奠定基础B.?b、d两朝都有开创性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C.?b朝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关系融洽D.?c朝宋太祖采取“杯酒释兵权”措施,增强了北宋军力24.在《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中,中国的下列帝王名列前茅,请判断下列帝王与其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不相符的是(?? ?)①嬴政——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将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并且为加强边疆治理,设立“西域都护府”③唐太宗——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创立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④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兵权⑤成吉思汗——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西藏地区的事务 A.?②③④????????????????????????????????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⑤25.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游牧民族和汉族的交流合作更深更广泛,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下列能印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有(??? )①黄道婆使松江成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中心②女真皇帝金熙宗已“失女真之本态”,“宛然一汉家少年”③西夏所铸兵器锋利无比,被誉为“天下第一”④10世纪中期,辽统治地区已呈现出“耕垦千余里”的兴旺景象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50分)26.(20分)制度文明——制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内容。材料一: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材料二:“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语材料三: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善于向先进文明学习,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行变革,建立法治完备的国家。 (1)材料一秦始皇是怎样“设职授官”的?(4分)该“官僚政治”的实质是什么?(1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是指周朝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1分)这种等级世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的“她”指的是哪个国家的民主制度?(1分)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对这种民主制度的认识?(3分) (3)材料四日本的这次改革史称为什么?(1分)根据材料四改革反映的内容,说说日本如何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2分) (4)由于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在制度上体现出了鲜明的多样特色。对比材料一二,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两个区域在制度文明方面的不同特点。(2分) (5)这两种制度共同作为管理国家的制度,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它们共同的目的是什么?(2分)为了共同的目的,但采用了不同的形式,这对我们今天建设政治制度有什么启迪?(2分) 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生产技术较落后,百姓没有什么积蓄。材料二? 《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繁荣昌盛,民户越来越多,土地辽阔,物产丰富,如果一个郡获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问题。材料三? 唐朝《通典》记载,西晋灭亡后,大量文士避难南方。南方的文学、艺术、儒学一下子兴盛起来。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从汉朝到南北朝,江南地区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 (2)从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人口、技术等方面,说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6分) (3)结合材料三,说说除人口和生产技术外,北民南迁还给南方带来了什么。(2分) 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2分)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2分) 29.(10分)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古罗马曾有三次影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们思想进步和科学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第三次以法律才是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影响。 (1)到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你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中“第二次以宗教”“影响世界”指的是哪一宗教?(2分)它对当时中世纪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法律是古罗马留给后人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影响也最为持久。这部法律的名称是什么?(2分)这部法律“影响世界”体现在哪里?(2分)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选项 D C D A A A A B B B B A C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A B C B C A B C D C B C 二、材料分析题26.(1)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地方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实质是中央集权制;指分封制;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决定(或宗法制)。(7分)(2)古代雅典;这种民主制度虽然赋予了公民参政议政权利,调动管理国家的积极性,但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4分)(3)大化改新。日本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在大化改新中的体现是:参照中国的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作为治国的基础。(3分)(4)中国的专制皇权和雅典的民主政治。(2分)(5)维护社会秩序,巩固阶级统治;建设政治制度时应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合适的形式才能取得成功。(4分)27.(1)人口增加,生产力发展,粮食产量提高,经济水平提高。(2分)(2)自然条件:南方气侯适宜,资源丰富。社会环境:南方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人口、技术:大量北方人迁.徙到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6分)(3)把中原文化传播到了南方,如儒学、艺术、宗教等。(2分)28.(1)政治:以德治国。思想‘:“仁”和“礼。(2分)(2)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4分)(3)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分)(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即可)。(2分)29.(1)武力(军事)征服。(2分)(2)基督教。在中世纪,基督教成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教育也为教会所垄断。(4分)(3)罗马法。对后世欧美各国的法律影响很大,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4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