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考点练习(4-7节 溶液部分)-教师版+学生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考点练习(4-7节 溶液部分)-教师版+学生版

资源简介

期末复习系列
第一章 溶液部分4-7节 考点归纳
考点一: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和混合物】1.200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海洋存亡,匹夫有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是混合物 B.海水是纯净物
C.天然海水是不饱和溶液 D.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溶剂得到晶体
【纯净物和混合物】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井水 B 自来水 C 蒸馏水 D 矿泉水
【三种分散系】3.把少量物质分别加入到另一物质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碘加入汽油中         B.泥土加入水中?  C.高锰酸钾加入汽油中      D.大豆油加入水中
【溶液的特点】4.一杯糖水上下左右一样甜,这体现了溶液的( )性质
均一性 B.稳定性 C.透明 D.无色
【溶液的特点】5.一杯高锰酸钾溶液久置以后不分层,这体现了溶液的( )性质
A.均一性 B.稳定性 C.透明 D.无色
【溶液】6.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是无色的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溶液的组成】7.组成溶液的溶质( )
A、只能是固体 B、只能是液体
C、只能是气体 D、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三种分散系】8.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里,振荡,然后仔细观察,并指出哪个是溶液,哪个是悬浊液,哪个是乳浊液。
⑴精盐: ,⑵煤油: ,⑶高锰酸钾: ,
⑷面粉: ,⑸鱼肝油: 。
【溶液的组成】9.分别指出下列各种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
白糖水
食盐溶液
酒精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溶质

食盐
酒精
高锰酸钾
溶剂




考点二: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溶解度因素】10.在下列因素中,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是(   )
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液的温度和溶剂的性质 D.溶液的浓稀程度
【溶液和影响溶解度因素】11.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溶质

高锰酸钾
溶剂

汽油
酒精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衣服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做溶剂 D.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物质溶解在水中吸放热】12.某同学在如图所示的烧杯(用石蜡将烧杯和塑料片粘在一起)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蔗糖
【物质溶解在水中吸放热】13.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 A )
硝酸铵 B.小苏打 C.生石灰 D.食盐
【溶解度定义】14.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影响溶解性因素】15.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一目的是探究 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和 ;实验二是探究 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溶解度的理解】16.下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时,100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C.4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
D.100℃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多
【溶解度的计算】17.某温度下,将120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0克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A.40克 B.16.7克 C.100克 D.20克
【溶解度的计算】18.A、B两种物质,其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10℃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5克A物质,在30℃时,将23克B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3克B物质,则在20℃时,A、B两物质溶解度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无法比较?
【溶解度的计算】19.t℃时,将某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克水,冷却至原温度析出晶体1克,第二次蒸发掉10克水,冷却至原温度析出晶体3克,第三次再蒸发掉10克水,冷却至原温度析出晶体应( )
A.等于3克 B.大于或等于3克 C.不等于3克 D.小于或等于3克?
【溶解度的计算】20.在t℃时KNO3溶液一杯,在该溶液中加入11克KNO3,充分搅拌后,仍有3克不溶;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40克水,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时KNO3的溶解度为( )
A.22克 B.20克 C.16克 D.8克?
【溶解度等级】21.20℃时,在1千克水中溶解20克A刚好饱和,则20℃时A的溶解性等级(  )
难溶 B.易溶 C.微溶 D.可溶
【溶解度等级】22.20 ℃ 时,在 5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6g 某物质,该物质可以认为是( )
A.易溶 B.微溶 C.可溶 D.难溶
【影响气体溶解度因素】23.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 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隔儿,这说明气体的溶解能力还与 有关。
考点三: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2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1℃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
B.t2℃100g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60g甲
C.将丙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D.t2℃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溶解度曲线】2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含有15g甲
C.t2℃时甲的溶液和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溶解度曲线】26.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B、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C、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
D、将t1℃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变为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27.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
C、t℃时,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60℃时,100 g水中加入9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可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28.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考点四:溶液的饱和情况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29.小明从冰箱冷藏室(温度为4℃)取出一杯4℃的澄清石灰水,盖上杯盖,在室温(温度为20℃)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有少量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4℃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室温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30.25℃时,在两只各盛有6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25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25℃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31.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后,则(   )
晶体质量不变 B.晶体质量减少
氯化钠溶解度增大 D.溶液质量不变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32.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①蒸发溶剂、②增加溶质、③降低温度、④加热升温,这些方法中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
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33.将消石灰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 ①蒸发溶剂  ②加入溶质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34.欲使任意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且简便的方法是(  )
改变温度 B.蒸发溶剂 C.加溶质 D.倒出一些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35.饱和溶液在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均不变
【稀溶液浓溶液】36.下面有关饱和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可能是稀溶液 B.升高温度,饱和溶液一定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为该物质的溶解度
D.饱和溶液是指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稀溶液浓溶液】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浓溶液一定比稀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D.在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总要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
考点五: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38.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食盐溶液中,逐渐加入食盐。下列图像能表示加入的食盐质量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化规律的是( )

【质量分数】39.如图,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B )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40.同学们都知道“木糖醇口香糖”吧?经研究表明木糖醇的甜度高,溶解性好,防龋齿,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据图回答:
(1)3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 蔗糖的溶解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60℃时,向l00克水中加入80克木糖醇,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溶液配制】41.配制50克5%的食盐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1)计算:需要食盐 克和水 克。
(2)称量:在 里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倒入 里。
(3)溶解:用 量取 毫升水,即可近似地看作是 克水。把水倒入盛氯化钠容器里,用 搅拌,使之溶解即得。
(4)在配制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下列操作导致配出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①称量食盐时将食盐放在了天平的右盘 ;
②溶解时原烧杯中有水 ;
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
④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部分溅出 ;
⑤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液体部分溅出 。
【溶液配制】42.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1)计算:需要氯化钠 克;水 克。
(2)称量和量取:用 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用量筒、滴管量取 毫升的水。
(3)溶解:把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 搅拌,使氯化钠迅速溶解。
(4)下图是某同学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有两处错误操作,请帮他改正


(5)若配制所用氯化钠已经受潮,那么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会: (选填:“偏大”、“不变”、“偏小”)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43.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把20℃时含溶剂85克的食盐溶液蒸发掉10克水,然后冷却到20℃,有3.0克晶体析出;若再蒸发掉10克水,仍冷却到20℃。问:(1)又有多少克食盐晶体析出?(2)原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44.在40℃时,73克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铵23克,求:(1)此温度下氯化铵的溶解度?(2)求此温度下氯化铵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45.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20℃时把18克氯化钠放入36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26.5% B.33.3% C.36% D.50%?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46.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克,现在t℃下将a克盐(不含结晶水)投入到b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 B.% C.% D.%?
【溶液稀释】47.汽车蓄电池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8 % ,密度为1.2克/厘米3 。若要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98 %的浓硫酸配制这种稀硫酸 630 克。求:
(1) 630克稀硫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2)需要浓硫酸多少克?

【溶液配制及浓缩稀释】48.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图所示),他从瓶中取100mL浓硫酸用于配制成稀硫酸,问:
⑴ 这100mL浓硫酸的质量为 g,其中含溶质 g;
⑵ 现在打算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这种硫酸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
【溶液浓缩稀释】49.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25%氯化钠溶液稀释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多少克?
(2)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氯化铵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①40℃时,向两个分别盛胡38g氯化钠和氯化铵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的是 溶液。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D.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溶液稀释】50.现有一件刚用洗涤剂洗过的衣服,“拧干”后湿衣服上的残留的溶液为200g,其中含洗涤剂的质量分数为1%。为将洗涤剂洗去,妈妈和小丽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漂洗方法(假设每次“拧干”后湿衣服仍残留200g溶液)。
小丽采用的漂洗方法是:取3800g清水一次漂洗,然后“拧干”。
妈妈采用的漂洗方法是:取3600g清水平均分成质量相等的两份,进行两次漂洗,每次漂洗后都将湿衣服“拧干”。
采用小丽的漂洗方法衣服上残留洗涤剂的质量为
请计算妈妈经两次漂洗后的衣服上残留洗涤剂的质量。

考点六: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分离方法】51.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结晶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请根据以下情况选择几种方法的名称填空:A.将硝酸钾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B.将细细的泥砂从白砂糖中分离出来;C.将水从椰子汁中分离出来.
 B.   C.   .
【净化】52.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步骤I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木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净化】53.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下图甲。
(1)其中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③的作用是 。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蒸馏 D.过滤
(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净化】54.大雨过后,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从河水中取样,进行净化处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向河水样品中加入 使悬浮物沉降,然后进行过滤,请指出如图所示操作中的错误: 。
(2)该小组同学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它的 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此过程中发生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分离方法】55.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过滤 B.静置沉淀 C.蒸馏 D.吸附沉淀
【分离方法】56.过滤、蒸发、蒸馏、吸附、沉降是常见的物质提纯的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各选用什么方法。 (1)食盐和沙: ____________ (2)有异味和颜色的水:____________ (3)从海水中获取食盐:____________
用海水制蒸馏水:____________
【物质分离】57.(1)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①在   ℃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②在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可析出溶质的是   。
③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  。
(2)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上述(1)中所得A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大烧杯中的水中,不断搅拌,则小烧杯中一定有A晶体析出的是   (填字母)。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生石灰
通过    操作可将上述(2)中析出晶体与溶液分离。
【粗盐提纯】58.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如图所示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 (1)如图所示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填字母) (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3)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给蒸发皿加热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垫石棉网. (4)步骤D中称取5.0g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粗盐为0.5g,最终得到食盐晶体3.6g,该实验精盐的产率是 。 (5)若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D、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
【粗盐提纯】59.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小林按照课本“活动与探究”的要求做粗盐提纯实验。 (1)仪器B的名称是 ,在实验中用得最多的仪器是 (填序号)。 (2)称量食盐应放在仪器A的 盘,蒸发时防止液滴飞溅的操作
是 ____________ 。 (3)“活动与探究”中,操作步骤有:①计算产率;②过滤;③溶解;④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考点七: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60.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和生物生存、工农业生产等息息相关。以下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约有3/4的面积覆盖着水,因此,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小,这是水下生物能安全越冬的重要保证
C.纯净矿泉水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水的净化和保护】61.今年10月7日,强台风“菲特”重创我们浙江,其中宁波余姚市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70%以上城区被淹,降雨量为百年一遇。面对特大洪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保障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用水。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水是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
B. 通过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 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过滤
【水资源的保护】62.读图所示的漫画“就地取材”,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__ ____,产生这种问题的源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现象将会造成水质__ _____,水生动植物___ _____,淡水资源__ ______,从而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
(3)这种现象将会导致水循环( )
A.终止 B.水量增大 C.遭到破坏 D.区域扩大
(4)要消除这种现象必须( )
A.关闭工厂,人类再回到原始社会
B.改进生产工艺,把污水消除在工业生产过程之中
C.实行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D.寻找水的替代品,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可以不再用水
期末复习系列
第一章 溶液部分4-7节 考点归纳
考点一: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和混合物】1.200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海洋存亡,匹夫有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海水是混合物 B.海水是纯净物
C.天然海水是不饱和溶液 D.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溶剂得到晶体
【纯净物和混合物】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 井水 B 自来水 C 蒸馏水 D 矿泉水
【三种分散系】3.把少量物质分别加入到另一物质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  A.碘加入汽油中         B.泥土加入水中?  C.高锰酸钾加入汽油中      D.大豆油加入水中
【溶液的特点】4.一杯糖水上下左右一样甜,这体现了溶液的( A )性质
均一性 B.稳定性 C.透明 D.无色
【溶液的特点】5.一杯高锰酸钾溶液久置以后不分层,这体现了溶液的( B )性质
A.均一性 B.稳定性 C.透明 D.无色
【溶液】6.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是无色的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溶液的组成】7.组成溶液的溶质( D )
A、只能是固体 B、只能是液体
C、只能是气体 D、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三种分散系】8.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里,振荡,然后仔细观察,并指出哪个是溶液,哪个是悬浊液,哪个是乳浊液。
⑴精盐: 溶液 ,⑵煤油: 乳浊液 ,⑶高锰酸钾: 溶液 ,
⑷面粉: 悬浊液 ,⑸鱼肝油: 乳浊液 。
【溶液的组成】9.分别指出下列各种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
白糖水
食盐溶液
酒精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溶质

食盐
酒精
高锰酸钾
溶剂




考点二: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溶解度因素】10.在下列因素中,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是( C )
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液的温度和溶剂的性质 D.溶液的浓稀程度
【溶液和影响溶解度因素】11.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溶质

高锰酸钾
溶剂

汽油
酒精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衣服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做溶剂 D.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物质溶解在水中吸放热】12.某同学在如图所示的烧杯(用石蜡将烧杯和塑料片粘在一起)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B )
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蔗糖
【物质溶解在水中吸放热】13.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 A )
硝酸铵 B.小苏打 C.生石灰 D.食盐
【溶解度定义】14.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B )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影响溶解性因素】15.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一目的是探究 温度 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溶质的性质 和 溶剂的性质 ;实验二是探究 溶剂性质 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溶解度的理解】16.下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时,100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C.4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
D.100℃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多
【溶解度的计算】17.某温度下,将120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0克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D )
A.40克 B.16.7克 C.100克 D.20克
【溶解度的计算】18.A、B两种物质,其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10℃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5克A物质,在30℃时,将23克B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3克B物质,则在20℃时,A、B两物质溶解度的关系是( A )
A.A>B B.A<B C.A=B D.无法比较?
【溶解度的计算】19.t℃时,将某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克水,冷却至原温度析出晶体1克,第二次蒸发掉10克水,冷却至原温度析出晶体3克,第三次再蒸发掉10克水,冷却至原温度析出晶体应( A )
A.等于3克 B.大于或等于3克 C.不等于3克 D.小于或等于3克?
【溶解度的计算】20.在t℃时KNO3溶液一杯,在该溶液中加入11克KNO3,充分搅拌后,仍有3克不溶;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40克水,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时KNO3的溶解度为( B )
A.22克 B.20克 C.16克 D.8克?
【溶解度等级】21.20℃时,在1千克水中溶解20克A刚好饱和,则20℃时A的溶解性等级( D )
难溶 B.易溶 C.微溶 D.可溶
【溶解度等级】22.20 ℃ 时,在 5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6g 某物质,该物质可以认为是( A )
A.易溶 B.微溶 C.可溶 D.难溶
【影响气体溶解度因素】23.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 压强 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隔儿,这说明气体的溶解能力还与 温度 有关。
考点三: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2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t1℃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
B.t2℃100g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60g甲
C.将丙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D.t2℃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溶解度曲线】2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含有15g甲
C.t2℃时甲的溶液和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溶解度曲线】26.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B、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C、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
D、将t1℃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变为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27.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
C、t℃时,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60℃时,100 g水中加入9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可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28.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考点四:溶液的饱和情况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29.小明从冰箱冷藏室(温度为4℃)取出一杯4℃的澄清石灰水,盖上杯盖,在室温(温度为20℃)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有少量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室温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4℃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室温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30.25℃时,在两只各盛有6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25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25℃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31.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后,则( B )
晶体质量不变 B.晶体质量减少
氯化钠溶解度增大 D.溶液质量不变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32.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①蒸发溶剂、②增加溶质、③降低温度、④加热升温,这些方法中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C )
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33.将消石灰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C ) ①蒸发溶剂  ②加入溶质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34.欲使任意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且简便的方法是( C )
改变温度 B.蒸发溶剂 C.加溶质 D.倒出一些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35.饱和溶液在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A )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均不变
【稀溶液浓溶液】36.下面有关饱和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 )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可能是稀溶液
B.升高温度,饱和溶液一定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为该物质的溶解度
D.饱和溶液是指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稀溶液浓溶液】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浓溶液一定比稀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D.在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总要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
考点五: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38.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食盐溶液中,逐渐加入食盐。下列图像能表示加入的食盐质量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化规律的是( B )

【质量分数】39.如图,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B )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40.同学们都知道“木糖醇口香糖”吧?经研究表明木糖醇的甜度高,溶解性好,防龋齿,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据图回答:
(1)3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 等于 蔗糖的溶解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60℃时,向l00克水中加入80克木糖醇,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不饱和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4.4 %。
【溶液配制】41.配制50克5%的食盐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1)计算:需要食盐 2.5 克和水 47.5 克。
(2)称量:在 天平 里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倒入 烧杯 里。
(3)溶解:用 50mL 量取 47 毫升水,即可近似地看作是 47.5 克水。把水倒入盛氯化钠容器里,用 玻璃棒 搅拌,使之溶解即得。
(4)在配制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下列操作导致配出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①称量食盐时将食盐放在了天平的右盘 偏小 ;
②溶解时原烧杯中有水 偏小 ;
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偏大 ;
④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部分溅出 偏大 ;
⑤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液体部分溅出 不变 。
【溶液配制】42.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1)计算:需要氯化钠 10 克;水 90 克。
(2)称量和量取:用 天平 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用量筒、滴管量取 90 毫升的水。
(3)溶解:把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 玻璃棒 搅拌,使氯化钠迅速溶解。
(4)下图是某同学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有两处错误操作,请帮他改正
试剂瓶的瓶盖应倒放在桌面上 ;
用天平称量时物体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
(5)若配制所用氯化钠已经受潮,那么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会: 偏小 (选填:“偏大”、“不变”、“偏小”)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43.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把20℃时含溶剂85克的食盐溶液蒸发掉10克水,然后冷却到20℃,有3.0克晶体析出;若再蒸发掉10克水,仍冷却到20℃。问:(1)又有多少克食盐晶体析出?(2)原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3.6g (2)26.9%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44.在40℃时,73克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铵23克,求:(1)此温度下氯化铵的溶解度?(2)求此温度下氯化铵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答案:(1)46g(2)31.5%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45.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20℃时把18克氯化钠放入36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 )
A.26.5% B.33.3% C.36% D.50%?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46.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克,现在t℃下将a克盐(不含结晶水)投入到b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D )
A. B.% C.% D.%?
【溶液稀释】47.汽车蓄电池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8 % ,密度为1.2克/厘米3 。若要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98 %的浓硫酸配制这种稀硫酸 630 克。求:
(1) 630克稀硫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2)需要浓硫酸多少克?
答案:(1)525mL(2)180g
【溶液配制及浓缩稀释】48.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图所示),他从瓶中取100mL浓硫酸用于配制成稀硫酸,问:
⑴ 这100mL浓硫酸的质量为 184 g,其中含溶质 180.32 g;
⑵ 现在打算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这种硫酸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
答案:54.3mL,400mL
【溶液浓缩稀释】49.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25%氯化钠溶液稀释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多少克?
答案:200g
(2)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氯化铵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①40℃时,向两个分别盛胡38g氯化钠和氯化铵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的是 氯化钠 溶液。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填字母序号)。
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D.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溶液稀释】50.现有一件刚用洗涤剂洗过的衣服,“拧干”后湿衣服上的残留的溶液为200g,其中含洗涤剂的质量分数为1%。为将洗涤剂洗去,妈妈和小丽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漂洗方法(假设每次“拧干”后湿衣服仍残留200g溶液)。
小丽采用的漂洗方法是:取3800g清水一次漂洗,然后“拧干”。
妈妈采用的漂洗方法是:取3600g清水平均分成质量相等的两份,进行两次漂洗,每次漂洗后都将湿衣服“拧干”。
采用小丽的漂洗方法衣服上残留洗涤剂的质量为
请计算妈妈经两次漂洗后的衣服上残留洗涤剂的质量。
考点六: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分离方法】51.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结晶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请根据以下情况选择几种方法的名称填空:A.将硝酸钾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B.将细细的泥砂从白砂糖中分离出来;C.将水从椰子汁中分离出来.
结晶法  B. 过滤法  C. 蒸馏法  .
【净化】52.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步骤I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木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净化】53.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下图甲。
(1)其中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B ;③的作用是 A 。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蒸馏 D.过滤
(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 混合物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净化】54.大雨过后,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从河水中取样,进行净化处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向河水样品中加入 明矾 使悬浮物沉降,然后进行过滤,请指出如图所示操作中的错误: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且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
(2)该小组同学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它的 吸附 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此过程中发生 物理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分离方法】55.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C )
过滤 B.静置沉淀 C.蒸馏 D.吸附沉淀
【分离方法】56.过滤、蒸发、蒸馏、吸附、沉降是常见的物质提纯的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各选用什么方法。 (1)食盐和沙: 过滤 (2)有异味和颜色的水: 吸附 (3)从海水中获取食盐: 蒸发
用海水制蒸馏水: 蒸馏
【物质分离】57.(1)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①在 t1  ℃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②在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可析出溶质的是  C  。
③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增加溶质,升高温度  。
(2)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上述(1)中所得A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大烧杯中的水中,不断搅拌,则小烧杯中一定有A晶体析出的是  C  (填字母)。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生石灰
通过  过滤   操作可将上述(2)中析出晶体与溶液分离。
【粗盐提纯】58.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如图所示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 (1)如图所示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C (填字母) (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DACB (填字母) (3)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给蒸发皿加热时 不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垫石棉网. (4)步骤D中称取5.0g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粗盐为0.5g,最终得到食盐晶体3.6g,该实验精盐的产率是 80% 。 (5)若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 AD (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D、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
【粗盐提纯】59.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小林按照课本“活动与探究”的要求做粗盐提纯实验。 (1)仪器B的名称是 漏斗 ,在实验中用得最多的仪器是 F (填序号)。 (2)称量食盐应放在仪器A的 左 盘,蒸发时防止液滴飞溅的操作
是 用玻璃棒搅拌 。 (3)“活动与探究”中,操作步骤有:①计算产率;②过滤;③溶解;④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3 2 4 1 (填序号)。
考点七: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60.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和生物生存、工农业生产等息息相关。以下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地球表面约有3/4的面积覆盖着水,因此,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小,这是水下生物能安全越冬的重要保证
C.纯净矿泉水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水的净化和保护】61.今年10月7日,强台风“菲特”重创我们浙江,其中宁波余姚市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70%以上城区被淹,降雨量为百年一遇。面对特大洪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保障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用水。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A. 水是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
B. 通过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 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过滤
【水资源的保护】62.读图所示的漫画“就地取材”,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__水污染____,产生这种问题的源头是_工业废水、生活污水_______。
(2)这种现象将会造成水质__恶化______,水生动植物___死亡_____,淡水资源__减少______,从而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
(3)这种现象将会导致水循环( C )
A.终止 B.水量增大 C.遭到破坏 D.区域扩大
(4)要消除这种现象必须( BC )
A.关闭工厂,人类再回到原始社会
B.改进生产工艺,把污水消除在工业生产过程之中
C.实行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D.寻找水的替代品,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可以不再用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