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期末复习系列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练习考点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感应性】如图甲所示是小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影响”的实验,一周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乙图中的( )【植物的感应性】在不用人工修剪和使用药剂的情况下,要培育出如图所示的植物盆景,可以实施多种方案。下列对方案及其原理的分析中,都正确的是( )A.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利用茎的感性运动B.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让生长素移向背光的一侧C.把植物侧放在地上,利用茎的感性运动D.把植物侧放在地上,让近地侧的茎生长得比远地侧的快【植物的感应性】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A.菊花在秋天开花B.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C.含羞草的叶受到振动后合拢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植物的感应性】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B.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叶绿素不能合成C.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可以证明根具有向地性,茎没有背地性D.实验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植物的感应性】太空中,在湿润的软质土壤上横放一株植物幼苗。让它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置于单侧光照射的环境中培养若干天。其根茎的生长方向应该是(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B.根、茎都向原来摆放的方向生长C.根向土壤方向生长,茎向光源方向生长D.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植物的感应性】某校科学探究小组探究植物生长与音乐的关系。取40株长势相同的水仙花,置于室外采光相同、温度相同、土壤肥力相同处,于相同时间浇相同的水(成分相同、体积相同)。对其中30株按10株一组分别在其旁边播放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摇滚乐,对另外10株不播放音乐并置于一安静的环境中(声音保持在30分贝以下),20天后观察各组生长情况。各组水仙花的长势情况如下表:编号花茎叶1( 古典音乐 )洁白,肥大碧绿,粗壮茂盛,生机勃勃2( 乡村音乐 )正常生长绿色,虽较细但健康长势较好3( 摇滚乐 )很小且少向一边倾斜,扭曲枯黄,发蔫4( 不播放音乐 )正常生长绿色、细、有倒伏长势较好(1)在编号3这一组发现植株会向一边倾斜,请你预测一下,此时植株会向__ __(填“朝向声源”或“背向声源”)边倾斜。(2)其中是对照组的是__ __( 填编号 )。(3)你的结论是:__ __。【植物的感应性】植物的根不仅具有向地下垂直生长的感应性现象,并且还有向较潮湿的地方生长的感应性现象,即植物具有向水性。我们一起来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水性”。(1)首先做出假设:__ __。 (2)设置对照组:取两盆__ __的蚕豆苗,分别标上A和B,在A盆植株的四周均匀施水,在B盆植株的__ __施水。放置一周后,轻轻去掉泥土,观察两盆植株的根的分布情况。请回答:①其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 __ 盆蚕豆苗;②用文字表示A、B盆中植株根的分布情况:__ 。(3)实验结论:__ __。【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表现出向光性是由于( )A.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B.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C.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D.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植物激素】根据所学知识,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A.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B.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b,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C.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D.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c,则e点对应a点的浓度【植物激素】如图,在A、B、C三个花盆中,各有三株相同的植物胚芽,A、C盆中正常,B盆切去尖端,将A、B盆放在匀速缓慢旋转的圆盘上,C盆不旋转,几天后,A盆胚芽__ __生长,B盆胚芽将__ __,C盆胚芽将__ __。【植物激素】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定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1)实验步骤: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②用喷壶分别将__ __和__ __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__ __。(2)预测实验结果:__ __。(3)上述实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什么?__ __。【植物激素】如图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示意图,该图能表达的含义及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侧细胞发生弯曲B.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能起到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C.向光侧细胞较小是因为强光下生长素失去作用D.向光侧细胞分裂太快导致向光侧细胞体积较小【植物激素】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植物激素】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__ _有关。(2)拜尔的实验D中,推出几天后胚芽鞘将__ __( 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 )生长。(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__ __。(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__ __。考点二:人体的激素调节【内分泌腺的特点】内分泌腺不同于外分泌腺的主要特点是( )①没有导管 ②具有导管 ③由腺细胞构成 ④分泌激素 ⑤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 ⑥分泌物由导管排出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④【激素的功能】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由外分泌腺分泌,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B.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侏儒症的病因是幼年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少【激素的功能】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由外分泌腺分泌,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B.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侏儒症的病因是幼年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少【激素的功能】研究发现,中学生在晚上10时前入睡,且睡足9个小时,更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要的激素,这种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激素异常疾病】以下是利用幼小蝌蚪和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实验组饵料中添加甲状腺激素,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B.实验组与对照组应饲喂等量的同种饲料,放在相同的环境中饲养C.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饲养环境应适应蝌蚪的生长和发育D.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蝌蚪数量应相同但大小和发育程度可不予考虑【激素异常疾病】下表是某同学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病因分析,你认为哪一项分析是不可能的( )选项患者症状表现病因A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胰岛素分泌不足B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C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生长激素分泌过多D脖子肿大,呼吸困难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激素异常疾病】糖尿病是一种激素分泌异常造成的非传染性疾病,我国患糖尿病的人数居世界首位。糖尿病发病的原因是( )A.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胰岛素分泌不足C.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胰岛素分泌过多【胰岛素和血糖】甲、乙两人在正常进餐后,4小时后测定的血糖含量乙为0.14%,甲为0.1%。然后给甲、乙两人分别喝下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所得结果如图中的曲线所示。请回答:(1)血糖含量正常值在__ __左右,由此可判断甲、乙两人中__ __是病人,患的可能是__ __病。(2)甲、乙两人在饮用葡萄糖液后的1小时内,血糖含量显著增高的原因是__ __。(3)甲饮用葡萄糖液1小时后,血糖含量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 __,这与体内__ __分泌的__ _作用有关。(4)乙在饮用葡萄糖溶液1小时后,血糖浓度也下降,但乙血糖浓度下降不同于甲的另一条途径是__ _排出了体外。【胰岛素和血糖】 )如图为某人饭后四小时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点血糖含量高是糖尿病的表现B.BC段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呼吸作用减弱C.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D.人体的正常血糖含量为140毫克/100毫升【胰岛素和血糖】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白鼠的降血糖效果,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起始血糖浓度;②丙组小白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毫升/天,甲组和乙组小白鼠灌喂等量蒸馏水;③其他外部条件相同且适宜,连续灌喂4周后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血糖浓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回答:组别小白鼠状况数量/只起始血糖浓度/毫摩尔·升-14周后血糖浓度/毫摩尔·升-1甲健康103.853.94乙患糖尿病1019.4619.00丙患糖尿病1018.6210.12(1)在实验中,每组选取10只小白鼠而不用1只,目的是__ __;(2)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 __。【激素的功能】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________。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请回答:(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 __。(2)对垂体进行切除手术是为了__ __。(3)在“实验思路”②中,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的是__ __。(4)预测实验结果( 在如图坐标中用示意曲线表示注射后的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在曲线旁注明所注射物质的名称 )。解:考点三:神经调节【神经系统】人的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A.脑和脑神经 B.脊髓和脊神经 C.脑和脊髓 D.脑神经和脊神经【神经元】一般情况下,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 )A.细胞体→树突→轴突→下一个神经元树突B.轴突→细胞体→树突→下一个神经元轴突C.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一个神经元树突D.细胞体→树突→轴突→下一个神经元轴突【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是细胞体,④是树突B.轴突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C.神经冲动只能由③传导D.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神经系统】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小脑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C.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D.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8.“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一切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没有损伤的部位是(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脊髓【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对信息的传导 B.决定对刺激的反应C.接受刺激,产生信息 D.控制器官的活动【神经系统】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①调节人体成为一个统一整体 ②调节心脏跳动 ③调节人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④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⑤使人通过思维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⑥调节呼吸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②③ D.②⑤【神经系统】根据下图填空:(1)[1]__ __将冲动传向[2]__ __,冲动沿[3]__ __从细胞传出。(2)人的神经系统由[A]__ __和[B]__ _,组成[F]__ __;[C]__ __和[D]__ __组成[E]__ __ 。(3)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生命活动,是因为在__ __和__ __的共同调节下,各个系统协调统一工作的结果。【神经系统】当前,我国正大力构建和谐社会,“醉驾入刑”已得到广泛认识,它有效地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对应的刻度值,表内数值单位为厘米)。 饮酒量测定次数A组不饮酒B组饮一杯啤酒C组饮两瓶啤酒第一次24.427.848.7第二次25.529.253.0第三次25.130.051.3请分析回答:(1)爸爸看到林子松开直尺,就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参与这个过程的感觉器官是__ __。(2)对每组三次实验结果应如何处理?__ __。(3)A、B、C三组中,__ __组是对照组。(4)从实验中发现: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__ __,即人的反应速度越慢。(5)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__ __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脑的结构和功能】同学们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等方式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处理这些信息的主要部位是( )A.小脑 B.脊髓 C.脑干 D.大脑【脑的结构和功能】如图是人脑结构模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图中C的名称是__ __,D是__ __,E是__ __。(2)大脑皮层之所以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活动,是因为大脑内部的神经纤维将__ __、__ __与__ __联系起来。(3)饮酒过量时,表现步态不稳,是由于酒精毒害了图中的标号__ __结构,心跳和呼吸频率异常说明酒精毒害了标号__ __结构,发生语无伦次的现象,主要是酒精毒害了大脑皮层的__ __中枢。【脑的结构和功能】通过下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识脑的功能,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研究成果一:切除小白鼠的大脑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胃肠依然能够消化。研究成果二:切除小白鼠的小脑,小白鼠的动作变得很不协调,步子迈得大而不稳,腿抬得高而笨拙,吃食物时,嘴不容易准确地碰到食物。研究成果三: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依据上述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可以判断是__ __损伤了。(2)“舞蹈症”患者的动作不准确、缺乏平衡感,可以判断是__ __发生了病变。(3)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人体的__ __。在体育课上,老师嘱咐同学们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利用上述研究成果,请你作出解释:__ __。【反射与反射弧】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 )A.马戏团小狗学做算术 B.鸟听到枪声飞走C.小明躲避飞来的石头 D.向日葵花盘朝着太阳转动【反射与反射弧】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反射与反射弧】下列反射全部属于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A.膝跳反射、排尿反射 B.谈虎色变、眨眼反射C.杯弓蛇影、缩手反射 D.望梅止渴、排尿反射【反射与反射弧】“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蕴含了反射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反射是先天性的 B.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C.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D.这一反射活动必须经过大脑皮层【反射与反射弧】如图所示,若表示的是缩手反射弧的模式,则当④处受损时会导致( C )A.有感觉,不能缩手 B.有感觉,能缩手C.无感觉,不能缩手 D.无感觉,能缩手【反射与反射弧】婴儿经常发生遗尿现象,主要原因是( )A.尿道括约肌发育不完善 B.脊髓发育不完善C.脊髓与大脑联系不完善 D.大脑发育不完善【反射与反射弧】如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C.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a→b→c D.若b处受损,即使其他部分正常,该反射也不能正常进行【反射与反射弧】兔的心脏受A、B两种神经支配,某学者为了研究A、B两种神经对心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先测定正常情况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A神经或B神经后的心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所作的推测正确的是( )实验处理心率( 次/分 )正常时90仅阻断A神经180仅阻断B神经70A.A、B两种神经作用相同,都是减缓心率B.A神经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对心率没有明显影响C.A神经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作用是减缓心率D.A神经作用是减缓心率,B神经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反射与反射弧】中山市小榄镇一名3岁男童不慎从2楼坠落,经过楼下的李显文眼疾手快,成功地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孩子安然无恙。李显文被网友称为“接住哥”。如图是“接住哥”接住坠楼男童全过程的反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该反射活动经过了__ __的分析和判断,是一类__ __反射。这类反射也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该反射中,感受器是__ __,①是__ __神经,②是__ __神经。(2)当遭遇危险时,大脑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由此可见,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 __系统的调节,也要受到__ __调节的影响。【反射与反射弧】如图是膝跳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__ __(填序号)。(2)若某人腰部神经( 如H处 )受阻,则他__ __完成膝跳反射,__ __形成感觉。(填“能”或“不能”)(3)婴幼儿出现尿床现象,主要是因为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及时排出,这种排尿反射活动属于__ __反射;而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排尿过程要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这种排尿反射属于__ __反射。考点四:动物的行为【动物行为】下列哪项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A.听妈妈说买了酸杏流口水 B.看一场精彩的演出后激动不已C.看一篇文章感动得热泪盈眶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动物行为】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A.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与繁殖B.生来就有C.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D.能伴随动物一生【动物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飞蛾扑火”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 )A.学习行为 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C.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 D.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行为】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机会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喝到了牛奶。从此,它学会了偷喝门前奶瓶中的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请回答:(1)当大山雀第一次偶然打开了奶瓶盖喝到牛奶,这属于__ __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__ __决定的行为。(2)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饮牛奶的行为属于__ __行为。(3)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偷饮牛奶,这属于__ __行为。【动物行为】如图中动物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动物行为】把鸡窝里正在孵化的卵全部移走,母鸡照样趴在鸡窝里孵卵。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 C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社会行为④繁殖行为A.① B.④ C.①④ D.②③【动物行为】杜鹃常将自己的卵产到其他小鸟的巢中,该小鸟会辛苦地为杜鹃孵卵并喂食雏鸟,对小鸟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由环境因素决定的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动物行为】下列全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A.狗辨主客、飞蛾扑火、老马识途 B.猫捉老鼠、蜻蜓点水、鹦鹉学舌C.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大雁南飞 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孔雀开屏【动物行为】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A.蜜蜂采蜜 B.蜘蛛结网 C.鹦鹉学舌 D.孔雀开屏【动物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类,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刚出生的小袋鼠就会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 B.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鱼C.大山雀偷喝牛奶 D.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动物行为】繁殖季节,雄棘鱼腹部颜色由银白色变成红色,并会对入侵其领地的其他雄棘鱼发动攻击性行为。某人为研究引发雄棘鱼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在雄棘鱼活动的水域中放置了多种颜色的鱼形蜡制模型,观察并记录雄棘鱼在单位时间内对这些模型进行攻击的次数,实验结果如表:模型特征攻击频率腹部银色低腹部红色高腹部有红色条纹高根据实验结果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A.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射B.有条纹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C.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先天性的,由基因决定D.腹部为红色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动物行为】不同白冠雀鸟群的鸣叫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某小组对此进行研究:如果把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群白冠雀鸟群B中去,待其长成成鸟时,a的鸣叫声虽然还是鸟群A的基调,但已明显带有鸟群B的“方言”特点;而如果把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黄莺鸟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这说明:(1)a的鸣叫声基调与鸟群A相同,这是__ __行为起作用;具有鸟群B的“方言”特点,这是__ __行为起作用;(2)a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黄莺鸣叫声的__ __;(3)上述实验说明:__ __行为是在__ __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动物行为】马戏团的小猴,在驯养员发出指令后,会做出倒立、翻筋斗等复杂动作。这是条件反射的一个例子。条件反射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用鸡、哨子和米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一下吧。(1)假设在一段时间内将给鸡喂米与吹哨的信号结合起来,鸡将形成对哨声刺激的反射。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举出一个狗建立条件反射的实例支持这一假设(上述事例除外)。__ __。(2)将喂米与哨声结合时,是先给予哨声,还是先给予食物?__ __。(3)将用于实验的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哨声刺激的是__ __组。(4)训练完成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混养在一起,给予哨声刺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表现会怎样? (5)在实验开始之前,哨声对于鸡来说属于__ __刺激,它与能够引发某种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多次结合,就会使鸡形成条件反射。(6)通过上述过程所建立的反射,是在__ __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__ __的参与下形成的一种__ __性反射。考点五:体温的控制【恒温】小明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A.[虎]头[蛇]尾 B.[鹬][蚌]相争 C.[蛛]丝[马]迹 D.[鸡][犬]不宁【恒温】早产儿出生后,往往被安置在育婴箱中监护,这主要是由于( )A.早产儿体重较轻,体质较差 B.早产儿从母体中获取的营养不足C.避免被细菌感染 D.体温调节机构发育不完善【产热与散热】人体各器官产热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常人在运动情况下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A.脑 B.内脏 C.骨骼肌 D.其他器官【产热与散热】人在高温环境中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中暑现象,这是由于( )A.骨骼肌发生痉挛,体内产热太多 B.皮肤血管多数扩张,血流量过大C.体内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导致体温升高 D.汗液分泌太多,导致体内失水【产热与散热】当气温上升到35 ℃以上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 )A.直接散热 B.血液循环散热C.汗液蒸发散热 D.骨骼肌颤抖散热【产热与散热】下表是人体处于安静和活动状况下体内不同器官产热的百分比,请回答:产热量%安静劳动或运动时脑161内脏568肌肉1890其他101(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 __,在运动中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 __。(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 __控制。(3)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原因是__ __。【产热与散热】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的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如图所示是皮肤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口径大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__ __图所示,此时体温__ __(填“高于”或“低于”)环境温度。(2)皮肤血管口径如C图所示,血管处于__ __状态,流经皮肤血管的血液量__ __,皮肤温度__ __,散发的热量将__ __。(3)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人体散热主要通过__ __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__ __图所示。【产热与散热】夏季举行马拉松比赛时,赛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喷雾降温设备为运动员降温,防止运动员因体温过高而出现意外。剧烈运动中,运动员体温升高的根本原因是( )A.呼吸频率加快,导致能量释放多 B.肌肉收缩,舒张的次数过多C.血液流动速度过快 D.运动员体温比普通人高【产热与散热】小明在寒冷的环境中不由自主地打寒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为他的体内产热大于散热 B.这是人体防止体温下降的重要反应C.是骨骼肌不自主活动引起的 D.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进行的【产热与散热】小明前天因感冒在家休息。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如下表(其中在15:00测完体温后服用了退烧药)。时间7:009:0011:0013:0015:0017:0019:00体温(℃)36.937.238.238.238.537.537.3对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小明在家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B.小明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小明在11:00~13:0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D.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四小时内,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产热与散热】冬泳运动被誉为是“勇敢者的运动”。冬泳时运动员生理上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机体耗氧量下降 B.骨骼肌战栗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皮肤血管舒张【体温调节】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动物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该动物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C.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D.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体温调节】如图是主要的人体体温调节机理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稳定,是因为机体的__ __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 __;(3)骨骼肌战栗(俗称“打冷战”)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此反射属于__ __调节,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__ __;(4)实际上,图中虚线未列出的肾上腺也参与了体温调节过程,肾上腺的分泌物能够控制血管舒张,这属于__ __调节。【体温调节】为了安然度过寒冷而又食物匮乏的冬季,许多哺乳动物也具有冬眠的本领。(1)大多数冬眠动物的个体体积较小,而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很大。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越大,动物身体的热量散失会__ __ (填“越快”或“越慢”),如果在寒冷冬季不能获得足够的热量就无法生存。(2)大量积累脂肪是动物在冬眠前储存能源的常见策略。相对于糖类和蛋白质,脂肪更适合作为储能物质,这是因为__ __。(3)作为恒温的哺乳动物,冬眠时的体温却只比环境温度略高,这是由于位于脑干中的__ __中枢的“设定温度”下调了。体温降低后,动物的代谢水平就会随之下降,原因是酶的活性下降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系列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练习考点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感应性】如图甲所示是小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影响”的实验,一周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乙图中的( C )【植物的感应性】在不用人工修剪和使用药剂的情况下,要培育出如图所示的植物盆景,可以实施多种方案。下列对方案及其原理的分析中,都正确的是( B )A.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利用茎的感性运动B.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让生长素移向背光的一侧C.把植物侧放在地上,利用茎的感性运动D.把植物侧放在地上,让近地侧的茎生长得比远地侧的快【植物的感应性】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D )A.菊花在秋天开花B.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C.含羞草的叶受到振动后合拢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植物的感应性】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B.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叶绿素不能合成C.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可以证明根具有向地性,茎没有背地性D.实验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植物的感应性】太空中,在湿润的软质土壤上横放一株植物幼苗。让它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置于单侧光照射的环境中培养若干天。其根茎的生长方向应该是( C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B.根、茎都向原来摆放的方向生长C.根向土壤方向生长,茎向光源方向生长D.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植物的感应性】某校科学探究小组探究植物生长与音乐的关系。取40株长势相同的水仙花,置于室外采光相同、温度相同、土壤肥力相同处,于相同时间浇相同的水(成分相同、体积相同)。对其中30株按10株一组分别在其旁边播放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摇滚乐,对另外10株不播放音乐并置于一安静的环境中(声音保持在30分贝以下),20天后观察各组生长情况。各组水仙花的长势情况如下表:编号花茎叶1( 古典音乐 )洁白,肥大碧绿,粗壮茂盛,生机勃勃2( 乡村音乐 )正常生长绿色,虽较细但健康长势较好3( 摇滚乐 )很小且少向一边倾斜,扭曲枯黄,发蔫4( 不播放音乐 )正常生长绿色、细、有倒伏长势较好(1)在编号3这一组发现植株会向一边倾斜,请你预测一下,此时植株会向__背向声源__(填“朝向声源”或“背向声源”)边倾斜。(2)其中是对照组的是__4( 不播放音乐 )__( 填编号 )。(3)你的结论是:__植物的生长与音乐有关,且古典音乐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__。【植物的感应性】植物的根不仅具有向地下垂直生长的感应性现象,并且还有向较潮湿的地方生长的感应性现象,即植物具有向水性。我们一起来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水性”。(1)首先做出假设:__植物的根具有朝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的感应性现象__。 (2)设置对照组:取两盆__生长情况相同__的蚕豆苗,分别标上A和B,在A盆植株的四周均匀施水,在B盆植株的__一个方向(一侧)__施水。放置一周后,轻轻去掉泥土,观察两盆植株的根的分布情况。请回答:①其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A__ 盆蚕豆苗;②用文字表示A、B盆中植株根的分布情况:__A盆中,植株的根均匀分布,B盆中,植株的根向施水处较多。(3)实验结论:__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__。【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表现出向光性是由于( D )A.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B.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C.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D.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植物激素】根据所学知识,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C )A.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B.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b,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C.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D.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c,则e点对应a点的浓度【植物激素】如图,在A、B、C三个花盆中,各有三株相同的植物胚芽,A、C盆中正常,B盆切去尖端,将A、B盆放在匀速缓慢旋转的圆盘上,C盆不旋转,几天后,A盆胚芽__直立__生长,B盆胚芽将__既不生长也不弯曲__,C盆胚芽将__弯向光源生长(或弯向右侧生长)__。【植物激素】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定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1)实验步骤: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②用喷壶分别将__蒸馏水__和__等量赤霉素溶液__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__高度__。(2)预测实验结果:__A组(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B组(实验组)植株平均高度__。(3)上述实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什么?__有影响。因为每组实验材料的数量过少(或样本数量过少),代表性差__。【植物激素】如图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示意图,该图能表达的含义及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B )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侧细胞发生弯曲B.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能起到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C.向光侧细胞较小是因为强光下生长素失去作用D.向光侧细胞分裂太快导致向光侧细胞体积较小【植物激素】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D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植物激素】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__胚芽鞘尖端(或尖端)__有关。(2)拜尔的实验D中,推出几天后胚芽鞘将__向左弯曲__( 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 )生长。(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__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或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与胚芽的生长有关)__。(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__取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放在同样的已切去尖端胚芽鞘的一侧进行实验__。考点二:人体的激素调节【内分泌腺的特点】内分泌腺不同于外分泌腺的主要特点是( A )①没有导管 ②具有导管 ③由腺细胞构成 ④分泌激素 ⑤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 ⑥分泌物由导管排出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④【激素的功能】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激素由外分泌腺分泌,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B.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侏儒症的病因是幼年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少【激素的功能】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激素由外分泌腺分泌,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B.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侏儒症的病因是幼年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少【激素的功能】研究发现,中学生在晚上10时前入睡,且睡足9个小时,更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要的激素,这种激素是( C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激素异常疾病】以下是利用幼小蝌蚪和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D )A.实验组饵料中添加甲状腺激素,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B.实验组与对照组应饲喂等量的同种饲料,放在相同的环境中饲养C.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饲养环境应适应蝌蚪的生长和发育D.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蝌蚪数量应相同但大小和发育程度可不予考虑【激素异常疾病】下表是某同学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病因分析,你认为哪一项分析是不可能的( C )选项患者症状表现病因A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胰岛素分泌不足B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C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生长激素分泌过多D脖子肿大,呼吸困难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激素异常疾病】糖尿病是一种激素分泌异常造成的非传染性疾病,我国患糖尿病的人数居世界首位。糖尿病发病的原因是( B )A.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胰岛素分泌不足C.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胰岛素分泌过多【胰岛素和血糖】甲、乙两人在正常进餐后,4小时后测定的血糖含量乙为0.14%,甲为0.1%。然后给甲、乙两人分别喝下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所得结果如图中的曲线所示。请回答:(1)血糖含量正常值在__0.1%__左右,由此可判断甲、乙两人中__乙__是病人,患的可能是__糖尿__病。(2)甲、乙两人在饮用葡萄糖液后的1小时内,血糖含量显著增高的原因是__葡萄糖被吸收转化为血糖__。(3)甲饮用葡萄糖液1小时后,血糖含量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血糖被分解__,这与体内__胰脏(或胰岛)__分泌的__胰岛素__作用有关。(4)乙在饮用葡萄糖溶液1小时后,血糖浓度也下降,但乙血糖浓度下降不同于甲的另一条途径是__通过尿液__排出了体外。【胰岛素和血糖】 )如图为某人饭后四小时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C点血糖含量高是糖尿病的表现B.BC段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呼吸作用减弱C.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D.人体的正常血糖含量为140毫克/100毫升【胰岛素和血糖】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白鼠的降血糖效果,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起始血糖浓度;②丙组小白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毫升/天,甲组和乙组小白鼠灌喂等量蒸馏水;③其他外部条件相同且适宜,连续灌喂4周后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血糖浓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回答:组别小白鼠状况数量/只起始血糖浓度/毫摩尔·升-14周后血糖浓度/毫摩尔·升-1甲健康103.853.94乙患糖尿病1019.4619.00丙患糖尿病1018.6210.12(1)在实验中,每组选取10只小白鼠而不用1只,目的是__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__;(2)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的小白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但在四周内不能降到正常水平__。【激素的功能】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________。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请回答:(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__。(2)对垂体进行切除手术是为了__排除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__。(3)在“实验思路”②中,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的是__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__。(4)预测实验结果( 在如图坐标中用示意曲线表示注射后的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在曲线旁注明所注射物质的名称 )。解:考点三:神经调节【神经系统】人的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D )A.脑和脑神经 B.脊髓和脊神经 C.脑和脊髓 D.脑神经和脊神经【神经元】一般情况下,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 C )A.细胞体→树突→轴突→下一个神经元树突B.轴突→细胞体→树突→下一个神经元轴突C.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一个神经元树突D.细胞体→树突→轴突→下一个神经元轴突【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②是细胞体,④是树突B.轴突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C.神经冲动只能由③传导D.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神经系统】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小脑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C.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D.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8.“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一切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没有损伤的部位是( B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脊髓【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 )A.对信息的传导 B.决定对刺激的反应C.接受刺激,产生信息 D.控制器官的活动【神经系统】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A )①调节人体成为一个统一整体 ②调节心脏跳动 ③调节人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④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⑤使人通过思维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⑥调节呼吸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②③ D.②⑤【神经系统】根据下图填空:(1)[1]__树突__将冲动传向[2]__细胞体__,冲动沿[3]__轴突__从细胞传出。(2)人的神经系统由[A]__脑__和[B]__脊髓__,组成[F]__中枢神经系统__;[C]__脑神经__和[D]__脊神经__组成[E]__周围神经系统__。(3)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生命活动,是因为在__激素(或内分泌系统)__和__神经系统__的共同调节下,各个系统协调统一工作的结果。【神经系统】当前,我国正大力构建和谐社会,“醉驾入刑”已得到广泛认识,它有效地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对应的刻度值,表内数值单位为厘米)。 饮酒量测定次数A组不饮酒B组饮一杯啤酒C组饮两瓶啤酒第一次24.427.848.7第二次25.529.253.0第三次25.130.051.3请分析回答:(1)爸爸看到林子松开直尺,就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参与这个过程的感觉器官是__眼、皮肤中的触觉小体__。(2)对每组三次实验结果应如何处理?__求平均值__。(3)A、B、C三组中,__A__组是对照组。(4)从实验中发现: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__大__,即人的反应速度越慢。(5)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__实验人数__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脑的结构和功能】同学们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等方式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处理这些信息的主要部位是( D )A.小脑 B.脊髓 C.脑干 D.大脑【脑的结构和功能】如图是人脑结构模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图中C的名称是__大脑__,D是__小脑__,E是__脑干__。(2)大脑皮层之所以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活动,是因为大脑内部的神经纤维将__小脑__、__脑干__与__脊髓__联系起来。(3)饮酒过量时,表现步态不稳,是由于酒精毒害了图中的标号__D__结构,心跳和呼吸频率异常说明酒精毒害了标号__E__结构,发生语无伦次的现象,主要是酒精毒害了大脑皮层的__语言__中枢。【脑的结构和功能】通过下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识脑的功能,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研究成果一:切除小白鼠的大脑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胃肠依然能够消化。研究成果二:切除小白鼠的小脑,小白鼠的动作变得很不协调,步子迈得大而不稳,腿抬得高而笨拙,吃食物时,嘴不容易准确地碰到食物。研究成果三: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依据上述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可以判断是__大脑__损伤了。(2)“舞蹈症”患者的动作不准确、缺乏平衡感,可以判断是__小脑__发生了病变。(3)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人体的__呼吸和心跳__。在体育课上,老师嘱咐同学们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利用上述研究成果,请你作出解释:__脑干位于后脑__。【反射与反射弧】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 D )A.马戏团小狗学做算术 B.鸟听到枪声飞走C.小明躲避飞来的石头 D.向日葵花盘朝着太阳转动【反射与反射弧】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B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反射与反射弧】下列反射全部属于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A )A.膝跳反射、排尿反射 B.谈虎色变、眨眼反射C.杯弓蛇影、缩手反射 D.望梅止渴、排尿反射【反射与反射弧】“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蕴含了反射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这一反射是先天性的 B.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C.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D.这一反射活动必须经过大脑皮层【反射与反射弧】如图所示,若表示的是缩手反射弧的模式,则当④处受损时会导致( C )A.有感觉,不能缩手 B.有感觉,能缩手C.无感觉,不能缩手 D.无感觉,能缩手【反射与反射弧】婴儿经常发生遗尿现象,主要原因是( D )A.尿道括约肌发育不完善 B.脊髓发育不完善C.脊髓与大脑联系不完善 D.大脑发育不完善【反射与反射弧】如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A.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C.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a→b→c D.若b处受损,即使其他部分正常,该反射也不能正常进行【反射与反射弧】兔的心脏受A、B两种神经支配,某学者为了研究A、B两种神经对心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先测定正常情况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A神经或B神经后的心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所作的推测正确的是( D )实验处理心率( 次/分 )正常时90仅阻断A神经180仅阻断B神经70A.A、B两种神经作用相同,都是减缓心率B.A神经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对心率没有明显影响C.A神经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作用是减缓心率D.A神经作用是减缓心率,B神经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反射与反射弧】中山市小榄镇一名3岁男童不慎从2楼坠落,经过楼下的李显文眼疾手快,成功地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孩子安然无恙。李显文被网友称为“接住哥”。如图是“接住哥”接住坠楼男童全过程的反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该反射活动经过了__大脑__的分析和判断,是一类__条件(或复杂)__反射。这类反射也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该反射中,感受器是__视网膜__,①是__视(或传入)__神经,②是__脊(或传出)__神经。(2)当遭遇危险时,大脑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由此可见,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神经__系统的调节,也要受到__激素__调节的影响。【反射与反射弧】如图是膝跳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__1__(填序号)。(2)若某人腰部神经( 如H处 )受阻,则他__能__完成膝跳反射,__不能__形成感觉。(填“能”或“不能”)(3)婴幼儿出现尿床现象,主要是因为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及时排出,这种排尿反射活动属于__非条件__反射;而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排尿过程要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这种排尿反射属于__条件__反射。考点四:动物的行为【动物行为】下列哪项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D )A.听妈妈说买了酸杏流口水 B.看一场精彩的演出后激动不已C.看一篇文章感动得热泪盈眶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动物行为】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A )A.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与繁殖B.生来就有C.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D.能伴随动物一生【动物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飞蛾扑火”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 B )A.学习行为 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C.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 D.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行为】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机会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喝到了牛奶。从此,它学会了偷喝门前奶瓶中的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请回答:(1)当大山雀第一次偶然打开了奶瓶盖喝到牛奶,这属于__先天性__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__遗传物质__决定的行为。(2)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饮牛奶的行为属于__学习__行为。(3)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偷饮牛奶,这属于__学习__行为。【动物行为】如图中动物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D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动物行为】把鸡窝里正在孵化的卵全部移走,母鸡照样趴在鸡窝里孵卵。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 C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社会行为④繁殖行为A.① B.④ C.①④ D.②③【动物行为】杜鹃常将自己的卵产到其他小鸟的巢中,该小鸟会辛苦地为杜鹃孵卵并喂食雏鸟,对小鸟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C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由环境因素决定的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动物行为】下列全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C )A.狗辨主客、飞蛾扑火、老马识途 B.猫捉老鼠、蜻蜓点水、鹦鹉学舌C.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大雁南飞 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孔雀开屏【动物行为】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C )A.蜜蜂采蜜 B.蜘蛛结网 C.鹦鹉学舌 D.孔雀开屏【动物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类,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C )A.刚出生的小袋鼠就会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 B.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鱼C.大山雀偷喝牛奶 D.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动物行为】繁殖季节,雄棘鱼腹部颜色由银白色变成红色,并会对入侵其领地的其他雄棘鱼发动攻击性行为。某人为研究引发雄棘鱼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在雄棘鱼活动的水域中放置了多种颜色的鱼形蜡制模型,观察并记录雄棘鱼在单位时间内对这些模型进行攻击的次数,实验结果如表:模型特征攻击频率腹部银色低腹部红色高腹部有红色条纹高根据实验结果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D )A.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射B.有条纹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C.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先天性的,由基因决定D.腹部为红色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动物行为】不同白冠雀鸟群的鸣叫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某小组对此进行研究:如果把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群白冠雀鸟群B中去,待其长成成鸟时,a的鸣叫声虽然还是鸟群A的基调,但已明显带有鸟群B的“方言”特点;而如果把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黄莺鸟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这说明:(1)a的鸣叫声基调与鸟群A相同,这是__先天性__行为起作用;具有鸟群B的“方言”特点,这是__学习__行为起作用;(2)a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黄莺鸣叫声的__遗传物质__;(3)上述实验说明:__学习__行为是在__先天性__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动物行为】马戏团的小猴,在驯养员发出指令后,会做出倒立、翻筋斗等复杂动作。这是条件反射的一个例子。条件反射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用鸡、哨子和米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一下吧。(1)假设在一段时间内将给鸡喂米与吹哨的信号结合起来,鸡将形成对哨声刺激的反射。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举出一个狗建立条件反射的实例支持这一假设(上述事例除外)。__马戏团的小狗算算术__。(2)将喂米与哨声结合时,是先给予哨声,还是先给予食物?__先给哨声__。(3)将用于实验的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哨声刺激的是__实验__组。(4)训练完成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混养在一起,给予哨声刺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表现会怎样?答:实验组的鸡会对哨声刺激做出反应,而对照组的鸡不会。(5)在实验开始之前,哨声对于鸡来说属于__无关__刺激,它与能够引发某种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多次结合,就会使鸡形成条件反射。(6)通过上述过程所建立的反射,是在__非条件反射__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__大脑皮层__的参与下形成的一种__后天__性反射。考点五:体温的控制【恒温】小明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D )A.[虎]头[蛇]尾 B.[鹬][蚌]相争 C.[蛛]丝[马]迹 D.[鸡][犬]不宁【恒温】早产儿出生后,往往被安置在育婴箱中监护,这主要是由于( D )A.早产儿体重较轻,体质较差 B.早产儿从母体中获取的营养不足C.避免被细菌感染 D.体温调节机构发育不完善【产热与散热】人体各器官产热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常人在运动情况下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C )A.脑 B.内脏 C.骨骼肌 D.其他器官【产热与散热】人在高温环境中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中暑现象,这是由于( C )A.骨骼肌发生痉挛,体内产热太多 B.皮肤血管多数扩张,血流量过大C.体内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导致体温升高 D.汗液分泌太多,导致体内失水【产热与散热】当气温上升到35 ℃以上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 C )A.直接散热 B.血液循环散热C.汗液蒸发散热 D.骨骼肌颤抖散热【产热与散热】下表是人体处于安静和活动状况下体内不同器官产热的百分比,请回答:产热量%安静劳动或运动时脑161内脏568肌肉1890其他101(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内脏__,在运动中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肌肉__。(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体温调节中枢__控制。(3)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原因是__产热大于散热,散热困难__。【产热与散热】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的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如图所示是皮肤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口径大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__A__图所示,此时体温__高于__(填“高于”或“低于”)环境温度。(2)皮肤血管口径如C图所示,血管处于__舒张__状态,流经皮肤血管的血液量__增大__,皮肤温度__升高__,散发的热量将__增加__。(3)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人体散热主要通过__汗液蒸发__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__C__图所示。【产热与散热】夏季举行马拉松比赛时,赛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喷雾降温设备为运动员降温,防止运动员因体温过高而出现意外。剧烈运动中,运动员体温升高的根本原因是( A )A.呼吸频率加快,导致能量释放多 B.肌肉收缩,舒张的次数过多C.血液流动速度过快 D.运动员体温比普通人高【产热与散热】小明在寒冷的环境中不由自主地打寒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因为他的体内产热大于散热 B.这是人体防止体温下降的重要反应C.是骨骼肌不自主活动引起的 D.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进行的【产热与散热】小明前天因感冒在家休息。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如下表(其中在15:00测完体温后服用了退烧药)。时间7:009:0011:0013:0015:0017:0019:00体温(℃)36.937.238.238.238.537.537.3对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A.小明在家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B.小明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小明在11:00~13:0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D.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四小时内,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产热与散热】冬泳运动被誉为是“勇敢者的运动”。冬泳时运动员生理上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B )A.机体耗氧量下降 B.骨骼肌战栗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皮肤血管舒张【体温调节】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该动物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该动物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C.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D.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体温调节】如图是主要的人体体温调节机理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稳定,是因为机体的__产热和散热(或散热和产热)__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脑干__;(3)骨骼肌战栗(俗称“打冷战”)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此反射属于__神经__调节,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__效应器__;(4)实际上,图中虚线未列出的肾上腺也参与了体温调节过程,肾上腺的分泌物能够控制血管舒张,这属于__激素(或体液)__调节。【体温调节】为了安然度过寒冷而又食物匮乏的冬季,许多哺乳动物也具有冬眠的本领。(1)大多数冬眠动物的个体体积较小,而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很大。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越大,动物身体的热量散失会__越快__ (填“越快”或“越慢”),如果在寒冷冬季不能获得足够的热量就无法生存。(2)大量积累脂肪是动物在冬眠前储存能源的常见策略。相对于糖类和蛋白质,脂肪更适合作为储能物质,这是因为__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更多__。(3)作为恒温的哺乳动物,冬眠时的体温却只比环境温度略高,这是由于位于脑干中的__体温调节__中枢的“设定温度”下调了。体温降低后,动物的代谢水平就会随之下降,原因是酶的活性下降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练习 学生版.doc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练习 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