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知识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必修1知识点

资源简介

01文基理基化学试题及其答案
阅读下列两段材料回答19——25题
材料一:钨及其应用
钨的熔点约3400℃,常温下在任意浓度的盐酸、硫酸、硝酸、氢氟酸、王水及碱中都是稳定的。金属钨丝、薄带以及致密金属钨零件广泛用于电照明和电子工业。钨丝是白炽灯灯丝的理想材料,因为它的工作温度高,发光效率高,蒸发速度低,寿命长。
材料二:锂及其应用
锂是最轻的金属,其密度仅为0.54g/cm3左右,熔点低,约180℃,化学性质活泼,必须保存在石蜡等介质中。锂在工业中有不少独特的应用效果。性能优异的手机锂电池是锂的一个典型应用:锂具有最小的电化学当量值,1g锂可放出3.83A●h的电;锂的电阻低,有利于电极集流;锂的密度小,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比能量;锂的化学活性大,活性物质的利用率高。所有这些决定了其所制的电池具有质量轻,体积小,储电量大,充电速度快,并且电池不易产生记忆等特点。
19.上面两段材料中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的熔点都较高,在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锂不能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其化学性质活泼,易与煤油发生反应
C.金属中有的活泼,有的不活泼,例如:锂比钠要活泼
D.通常在白炽灯中抽出空气,充入氮气的作用是防止钨丝被氧化
20.锂应用于手机电池没有利用其哪个特点
A.质量轻,体积小 B.化学活性大,活性物质的利用率高
C.熔点低,约180℃ D.锂的电阻低
21.由于钨在实际生活中的利用越来越广泛,所以钨的冶炼尤为重要。工业上利用氢气从氧化钨(WO3)中把钨置换出来制得钨单质,此过程中氢气
A.作氧化剂 B.作还原剂
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22.如果要得到92克的钨单质(钨原子量为184),理论上需要在标准状况下的氢气的体积为
A.22.4L B.33.6L C.11.2L D.44.8L
23.二氧化硅和钨一样,化学性质都很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硅是化合物,而钨是单质
B.二氧化硅常温下在任意浓度的盐酸、硫酸、硝酸、氢氟酸、王水及碱中也都是稳定的
C.钨丝是白炽灯灯丝的理想材料,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理想材料
D.钨丝用于白炽灯和二氧化硅用于实验室的石英坩蜗都是利用它们的耐高温的性质
24.锂和钠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主族元素,关于锂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锂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锂
B.碳酸锂比碳酸氢锂更容易分解
C.碳酸锂比碳酸氢锂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D.要鉴别等浓度的碳酸锂溶液和碳酸氢锂溶液,可以用盐酸来鉴别
25.锂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i+H2O=Li++OH-+H2↑ B.2Li+2H2O=Li++2OH-+2H2↑
C.2Li+2H2O=2Li++2OH-+H2↑ D.2Li+H2O=2Li++OH-+H2↑
阅读下列两段材料回答26——30题
材料三:高性能铁铝合金
日本开发成功一种新型铁铝合金,它在防振和隔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这种铁铝合金是采用在真空中熔解铁和铝的方法制成的,其抑制振动的性能优越,强度和一般钢材相当,并且容易加工,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应用范围较广。
26.从某种角度上看,下列哪种物质与该高性能铁铝属于同一类的是
A.水银 B.硬铝 C.铁红 D.纯碱
27.如果要除去该高性能铁铝合金中的铝,应选用下列哪种试剂
A.浓盐酸 B.浓硝酸 C.浓硫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28.这种高性能铁铝合金溶于足量的盐酸的反应速率比相同质量的铁块溶于足量相同浓度的盐酸的反应速率
A.快 B.慢 C.一样的 D.无法确定
29.这种高性能铁铝合金溶于盐酸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比相同质量的铝粉溶于盐酸产生的氢气的质量
A.多 B.少 C.一样的 D.无法确定
30.如果把这种高性能铁铝合金完全溶于盐酸后,通入足量的氯气,再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溶液中存在的较多的阳离子为
A.Na+、Fe3+、Al3+、H+ B.Na+、Fe2+、Al3+
C.Na+、AlO2- D.Na+
阅读下列两段材料回答31——36题
材料四:下表是某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配料
氯化钠(NaCl)、碘酸钾(KIO3)
含碘量
(35±15)mg·kg—1(以I计,碘的原子量为127)
食用方法
菜未烧熟不宜加入加碘盐,菜烧熟后加入加碘盐最佳。
31.根据这一说明某学生作出如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此食盐是纯净物
B.“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
C.1kg此食盐中含碘酸钾(35±15)mg
D.“菜未烧熟不宜加入加碘盐”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不稳定
32.某学生为了测定加碘食盐中碘的含量,需要向食盐溶液中加入碘化钾溶液和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然后用四氯化碳把碘单质提取出来,后一过程的操作叫做
A.蒸馏 B.过滤 C.萃取 D.分液
33.在该反应中,氧化剂为
A.KIO3 B.KI C.H2SO4 D.I2
34.经测定,某加碘食盐中含碘量为38.1 mg·kg—1,取1千克该食盐配制成2L的溶液所得到的溶液中碘酸钾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A.0.15mmol·L—1 B.0.3 mmol·L—1 C.0.6 mmol·L—1 D.1.2 mmol·L—1
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检验食盐中含有钠离子,可以用焰色反应实验,如果焰色呈黄色则可以说明含有钠离子
B.检验食盐中含有氯离子,则可以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C.向溴水中加入食盐溶液,可以使溴水褪色
D.食盐中加碘的作用是预防“大脖子病”的发生
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进行过滤和蒸发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酒精灯
B.次氯酸和二氧化硫都有漂白性,所以把氯气和二氧化硫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褪色效果更好
C.纳米分子的直径为1~100nm,将其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在潜水艇中,过氧化钠供氧的反应中过氧化钠只作氧化剂
答案:19 D 20 C 21 B 22 B 23 B 24 D 25 C 26 B 27 D 28 A 29 D 30 D 31 D 32 C 33 A 34 A 35 C 36 C
07届第一次统考文科基础化学试题及其答案
阅读下列两段材料回答62——68题
材料一:钨及其应用
钨的熔点约3400℃,常温下在任意浓度的盐酸、硫酸、硝酸、氢氟酸、王水及碱中都是稳定的。金属钨丝、薄带以及致密金属钨零件广泛用于电照明和电子工业。钨丝是白炽灯灯丝的理想材料,因为它的工作温度高,发光效率高,蒸发速度低,寿命长。
材料二:锂及其应用
锂是最轻的金属,其密度仅为0.54g/cm3左右,熔点低,约180℃,化学性质活泼,必须保存在石蜡等介质中。锂在工业中有不少独特的应用效果。性能优异的手机锂电池是锂的一个典型应用:锂具有最小的电化学当量值,1g锂可放出3.83A●h的电;锂的电阻低,有利于电极集流;锂的密度小,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比能量;锂的化学活性大,活性物质的利用率高。所有这些决定了其所制的电池具有质量轻,体积小,储电量大,充电速度快,并且电池不易产生记忆等特点。
62.上面两段材料中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的熔点都较高,在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锂不能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其化学性质活泼,易与煤油发生反应
C.金属中有的活泼,有的不活泼,例如:锂比钠要活泼
D.通常在白炽灯中抽出空气,充入氮气的作用是防止钨丝被氧化
63.锂应用于手机电池没有利用其哪个特点
A.质量轻,体积小 B.化学活性大,活性物质的利用率高
C.熔点低,约180℃ D.锂的电阻低
64.由于钨在实际生活中的利用越来越广泛,所以钨的冶炼尤为重要。工业上利用氢气从氧化钨(WO3)中把钨置换出来制得钨单质,此过程中氢气
A.作氧化剂 B.作还原剂
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65.如果要得到92克的钨单质(钨原子量为184),理论上需要在标准状况下的氢气的体积为
A.22.4L B.33.6L C.11.2L D.44.8L
66.二氧化硅和钨一样,化学性质都很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硅是化合物,而钨是单质
B.二氧化硅常温下在任意浓度的盐酸、硫酸、硝酸、氢氟酸、王水及碱中也都是稳定的
C.钨丝是白炽灯灯丝的理想材料,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理想材料
D.钨丝用于白炽灯和二氧化硅用于实验室的石英坩蜗都是利用它们的耐高温的性质
67.锂和钠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主族元素,关于锂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锂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锂
B.碳酸锂比碳酸氢锂更容易分解
C.碳酸锂比碳酸氢锂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D.要鉴别等浓度的碳酸锂溶液和碳酸氢锂溶液,可以用盐酸来鉴别
68.锂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i+H2O=Li++OH-+H2↑ B.2Li+2H2O=Li++2OH-+2H2↑
C.2Li+2H2O=2Li++2OH-+H2↑ D.2Li+H2O=2Li++OH-+H2↑
答案:62 D 63 C 64 B 65 B 66 B 67 D 68 C
02文基理基化学试题及其答案
19.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20.某金属氧化物在光照下可生成具有很强氧化能力的物质,能用来消除空气或水体中的污染物。下列有关该金属氧化物的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形成酸雨的SO2氧化为SO3
B.将家居装修挥发出的甲醛氧化为CO2和H2O
C.将医药废水中的苯酚氧化成H2O和CO2
D.将电镀废水中的氰根离子CN-氧化成CO2和N2
21.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某实验员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
22.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蔗糖 B.硅胶、硫酸亚铁
C.食盐、硫酸亚铁 D.生石灰、食盐
23.下列排列顺序错误的是
A.非金属性 As>S>Cl>F B.金属性 Rb>K>Mg>Al
C.稳定性 AsH3P>O>F
24.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醋可以同时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剂 B.亚硝酸钠有一定的致癌性
C.我国应该禁止使用味精 D.苯甲酸钠可用作食品的防腐剂
25.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16(16O)和氧—18(18O) B.石墨和足球烯(C60)
C.乙醇和酒精 D.淀粉和纤维素
26.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27.单质Ti的机械强度高,抗蚀能力强,有“未来金属”之称。工业上常用硫酸分解钛铁矿(FeTiO3)的方法来制取TiO2,再由TiO2制金属Ti。由TiO2制金属Ti的反应为
①TiO2+2C+2Cl2==TiCl4+2CO ②TiCl4+2Mg==2MgCl2+Ti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反应①可知,Cl2是氧化剂,TiCl4是氧化产物
B.由反应①可知,可用CO在高温下把TiO2还原成Ti
C.由反应②可知,若有24gMg参加反应,就可生成1molTi
D.由反应②可知,金属Mg的还原性比金属Ti的还原性强
28.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A.硫酸、硫酸铜、氨水 B.冰醋酸、空气、纯碱
C.乙酸乙酯、淀粉、熟石灰 D.硝酸、食盐水、烧碱
29.稀硫酸不能与铜反应,但是在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KNO3后,则能够与铜反应,有关这一事实的正确解释是
A.硫酸起催化作用 B.硝酸盐溶液有强氧化性
C.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化性 D.KNO3起催化作用
30.小汽车的防撞气囊中装有一种能在撞车后10ms(10-3s)内发生爆炸性反应的物质NaN3(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N3==2Na+3N2↑)驾驶员可在汽车遭撞击后受气囊的保护而脱险,此外气囊还装有陶土、Fe2O3粉等物质,以使袋内产生的N2在100ms—200ms消失,同时袋内的Na变为氧化钠,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1molN3–离子中共含有22mol电子
B.NaN3晶体内部存在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C.袋内N2迅速消失的目的是不致使人反弹
D.气囊的保护作用是通过延长作用时间实现的
31.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要在家里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C.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D.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其他操作都正确时,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将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B.在高炉炼铁过程中,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也不可以降低尾气中CO的含量
C.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
D.浓度为0.01mol·L—1的H2SO4溶液VmL,加水稀释到2VmL,这时C(H+)为0.01mol/L
3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28 g氮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B.4 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
C.1 mol甲烷的质量与NA个甲烷分子的质量相等
D.在相同状况下,22.4 L甲烷与22.4 L乙醇所含分子数都为NA
34.如右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起。则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A.X是NH3,Y是水 B.X是CO2,Y是稀硫酸
C.X是SO2,Y是NaOH溶液 D.X是O2,Y是Na2SO3溶液
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俗语“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B.煤矿的矿井要注意通风和严禁烟火,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C.原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D.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36.将空气缓慢通过图4所示装置后,在试管中收集到少量稀有气体。空气在通过a~d
装置时,依次除去的气体是
A.O2、N2、H2O、CO2 B.CO2、H2O、O2、N2
C.H2O、CO2、N2、O2 D.N2、O2、CO2、H2O
答案:D
A
B
B
A
C
B
D
D
D
C
B
C
C
D
B
C
B
(理科)化学 回头看试题1(06-08-28)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每小题2分)
1、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A.KCl     B.MnCl2    C.H2O     D.Cl2
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H+ Na+ CO32- Cl- B、 Ba2+ Na+ Cl- SO42-
C、 K+ H+ SO42- OH- D、 Ag+ Al3+ NO3- H+
3、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A.定容时,仰视标线
 B.摇匀后,发现容量瓶中水低于刻度线,再加水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NaOH固体溶解后,溶液未经冷却就立即移液至容量瓶中并定容
4、在标准状况下,11.2L NOx 气体的质量是23g,则x的值为
A. 1 B. 2 C. 3 D. 4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H++OH-=H2O
C.碳酸钙与稀硝酸:CO32-+2H+=CO2↑+H2O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 SO42-+Ba2+=BaSO4↓
6、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药品时,将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
B.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C.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接液烧杯内壁
D.在由氢氧化铜分解制氧化铜时,要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
7、下列反应中氯元素只被还原的是
A.5Cl2+I2+6H2O=10HCl+2HIO3
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MnO2+4HCl=MnCl2+2H2O+Cl2↑
D.2NaCl+2H2O2NaOH+Cl2↑+H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烟、云、雾不属于胶体分散系
 B、胶体和溶液可以用萃取的方法进行分离
 C、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NaCl从 Fe(OH)3胶体和NaCl混和物中分离出来
D、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9、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A、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10、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CaH2中氢元素为-1价),反应方程式如下:
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
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是氧化剂
C.是还原剂 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8g氮气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A
B.NA个氧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
C.1mol醋酸的质量与N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不相等
D.在标准状况下,0.5N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约是11.2L
12、在一定条件下,KClO3与I2按下式发生反应:2KClO3+I22KIO3+Cl2,由此可推断下列相应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是置换反应 B.还原性:I2C.I2为氧化剂 D.氧化性:KClO3> KIO3
13、今有0.1mol/LNa2SO4溶液300 mL,0.2mol/LMgSO4溶液200 mL和0.3mol/L Al2(SO4)3溶液100 mL,这三种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1∶1     B 3∶2∶3    C 3∶4∶9    D 1∶2∶9
14、能用分液的方法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氯化银和水的悬浊液? B.酒精的水溶液
C.四氯化碳和水的乳浊液? D.氯化钠和溴化镁的混合溶液
15、单质x和y相互反应生成X2+、Y2-,现有下列叙述
①X被还原 ②Y是还原剂 ③X具有氧化性 ④Y2-是还原产物
其中正确的是
A.① B. ② C.③ D.④
16、下列各组物质中,两种物质分子数相同的是
A.1gH2和16gO2 B.36gH2O和22.4LCO2(标准状况)
C.1molHCl和11.2LCO(标准状况) D.6.02×1023个H2分子和0.5molN2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确定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 OH-的摩尔质量为17
C. 1molO2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大于其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D. 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18、在pH=1的有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H4+、Na+、SO42-、Cl-        B. Ba2+、K+、Cu2+、SO42-
C. Al3+、Fe3+、SO42-、Cl- D. Na+、Cl-、Fe2+、HCO3—
(理科)化学 回头看试题2(06-10-08)
班级 姓名 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题36分。答案填入上面表格中
1.下列说法对正确的是
A.氧化铁俗称铁红常用于制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B.Al2O3是医用的胃酸中和剂的一种
C.CuO呈红色可作为制造玻璃、搪瓷的红色颜料
D.用于制钢管、钢丝的合金是合金钢
2.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有①次氯酸②二氧化硫③活性炭④过氧化钠,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B.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C.将钠放入足量的水中 D.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穿一些小孔,放入足量的水中
4.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的是
A.SO2 B.NO2 C.Cl2 D.N2
5.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对燃煤进行脱硫;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 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 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在溶液中可置换出铁     B.铁在溶液中可置换出铜
C.Fe在任何条件下不与H2O反应     D.Fe比Al活泼
8.将下列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盐酸     D.浓硝酸
9.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C.氯水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 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性铁粉
10.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SO2溶解于水 B.NO2溶解于水 C.Na2O2溶解于水 D.Cl2溶解于水
11.用于表示所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B.氧化钠与盐酸反应:O2-+2H+= H2O
C.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及水反应:CO32-+CO2+ H2O=2HCO3—
D.小苏打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CO3—+ OH—= CO32-+ H2O
12.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AgNO3溶液正好完全反应,则三种溶液的体积之比是
A. 1:2:3 B.3:2:1 C. 1:1:1 D. 6:3:2
13.亚硝酸(HNO2)参加反应时,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当它作还原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
A.NH3 B.N2 C.N2O3 D.HNO3
14.在某溶液中酚酞呈红色。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Fe3+ B.Mg2+ C.Ba2+ D.Al3+
15.用一充满氨气的烧瓶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烧瓶内的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按标准状况下计算)
A.0.045mol·L-1  B.1mol·L-1 C.0.029mol·L-1  D.不能确定
16.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
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
C.分别将两种固体制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17.下列关于氯和硅及其化合物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a2SiO3可作为肥皂的填料、木材放火剂及黏胶剂
B.氯气是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的重要原料
C.SiO2是很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作光电池
D.漂白粉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会变质
18.将7.8gNa2O2投入42.2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和产生O2的质量分别是
A.16℅ 、1.6g B.16℅ 、3.2g C.16.5℅ 、1.6g D.16.5℅、3.2g
(理科)化学 回头看试题3(06-10-12)
班级 姓名 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题36分。答案填入上面表格中
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
C.胶体微粒不能通过滤纸 D.胶体微粒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2.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的是
A.CO2→H2CO3 B.SiO2→Na2SiO3
C.Na2O2→Na2CO3 D.SiO2→H2SiO3
3.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g,体积是4.48升(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28.4 B.28.4g·mol-1 C.71 D.71g·mol-1
4.下列气体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7.5g C2H6 B.14g N2 C.7g CO D.24g O2
5.下列说法对不正确的是
A.铜盐溶液都有毒,能使体内蛋白质变性
B.稀土金属可用于制造引火合金、永磁材料、超导材料等
C.AgI可用于人工降雨
D.王水中浓硝酸和浓盐酸的体积比是3:1
6.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 B.硫酸亚铁 C. 食盐 D. 生石灰
7.患甲状腺肿大是边远山区常见的地方病,碘元素对该病有治疗作用,可在食盐中加碘,加入的是以下那个物质
A.KI B.KIO C.I2 D.KIO3
8.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盐酸,第二份加入足量的烧碱。若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体积的气体,则两份铝粉的质量比为
A.1:1      B.2:3      C.3:2      D.1:6
9.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是
A.Na+、K+、OH-、Cl- B.Na+、S2( 、SO42-、NO3-
C.Mg2+、Na+、SO42-、Cl- D.Ba2+、HCO3-、NO3-、K+
10.反应8NH3+3C12=6NH4Cl+N2中,被氧化的氨和未被氧化的氨的质量比是:
A.3 :1 B.1 :3 C.1 :1 D.3 :8
11.贮满干燥的某种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中,轻轻振荡,水可以充满试管。该气体不可能是
A.HCl      B.NO2      C.SO2      D.NH3
12.下列化合物与小苏打溶液反应,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是
A.烧碱 B.硫酸氢钠 C.氢氧化钡 D.过氧化钠
13.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银白色金属 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③熔点低于100℃④密度比水小 ⑤热和电的良导体
A.①②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4.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 过滤 ② 蒸发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Cl2溶液中通入Cl2 Fe2++Cl2=Fe3++2Cl-
B.Ba(OH) 2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Ba(OH) 2+2H+ =2H2O + Ba2+
C.Al(OH) 3沉淀中滴加盐酸 Al(OH) 3+3H+ = Al3++3H2O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4OH-=+2H2O
16.将19.2 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气体11.2 L(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A( 1.2 mol B( 1.1 mol C( 0.9 mol D( 0.8 mol
17.将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通过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别,并只用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
A.KSCN B.BaCl2 C.NaOH D.HCl
18.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盐酸溶液的白色固体是
A.Na2O2 B.Al2O3 C.Na2O D.CuO
知识点10: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06-09-03)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课前记忆】
⑴ 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_______,硅原子和______原子一样,最外层电子均有_____个电子,二者既相似又不同。碳是构成______________的主要元素,而硅是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元素。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其原子既不易失去又不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_____
价化合物。
⑵ 二氧化硅是硅最重要的化合物,其存在形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统称__________。
二氧化硅晶体基本结构单元是__________结构,每个Si周围结合______个O,_______在中心,______
在4个顶角,每个O为_______个四面体所共有,即每个O跟_____个Si相结合。
⑶ 石英中无色透明的晶体就是通常所说的_________,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称为__________,沙子中含有小粒的__________晶体。
⑷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___________是唯一可以与之反应的酸。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所以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硅是_______性氧化物。
⑸ 硅酸是一种很弱的酸(酸性比_________还弱),溶解度_________。由于二氧化硅不溶于水,所以硅酸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制得的。所生成的硅酸逐渐聚合而形成胶体溶液——________________,硅胶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常用作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等的_____________,也可以用作催化剂的__________。土壤胶体因其表面积大且一般带负电,能吸收_________、________等数十种生物所需的营养离子,所以土壤具有_____________。
⑹ 硅酸盐是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一般都__________于水,化学性质很__________。硅酸钠(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_____________,可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及_____________等。从古到今,人类创造性地生产出了几大类硅酸盐产品——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成为最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⑺ 晶体硅的结构类似于____________,是带有金属光泽的_________色固体,熔点_______、硬度______、有______性,在常温下化学性质____________。晶体硅是良好的_____________材料。利用高纯单质硅可以制成_____________,它可以将______能直接转换为______能。可以作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动力。
☆默写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练习】
1、宣传科学知识,介绍高新科技,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的义务,下列说法属于伪科学的是
A.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造光导纤维 B.碳炉边放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C.在墙壁刚粉刷过石灰浆的室内生一炭火盆,墙壁会冒汗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能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硅酸 B.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C.SiO2的俗名叫水玻璃,不溶于水 D.SiO2能溶于NaOH溶液中
3、①盐酸、②浓硫酸、③氧气、④氢氟酸、⑤氢氧化钾溶液中,能与地壳中含量第一和第二的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起化学反应的是
A.①② B.④⑤ C.②④ D.③④
4、将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会出现浑浊的是
A.氯化钙溶液 B.澄清的石灰水 C.水玻璃 D.硝酸钡溶液
5、熔融烧碱应选用的器皿是
A.铁制坩埚 B.普通玻璃坩埚 C.石英坩埚 D.陶瓷坩埚
6、下列关于碳和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4价氧化物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单质在加热时都能与氧气反应
C.氧化物都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 D.碳和硅两种元素的单质都能应用在电池上
7、下列试剂可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保存的是
A.硅酸钠溶液 B.盐酸 C.氢氟酸 D.氢氧化钠溶液
8、和空气接触可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组合是
① Na ②Na2SiO3溶液 ③Na2O2 ④烧碱溶液 ⑤石灰水 ⑥Fe(OH)2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9、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H2、CO和H2O(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处理(假设每次处理均反应完全):①通过盛有硅胶的干燥管时,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炽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CuSO4粉末时,粉末变蓝色;④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时,溶液变浑浊。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不可能是
A H2和CO B CO2、H2和CO C H2O和CO2 D H2和CO2
10、下列物质的成分不含硅酸盐的是
A.石英玻璃 B.陶瓷 C.普通水泥 D.砖瓦
11、Na2O?CaO?6SiO2是一种
A.含氧酸 B.硅酸盐 C.氧化物 D.混合物
12、下列物品或设备:①水泥路桥、②门窗玻璃、③水晶镜片、④石英钟表、⑤玛瑙手镯、⑥硅太阳能电池、⑦光导纤维、⑧计算机芯片。所用材料为SiO2或要用到SiO2的是
A.⑥⑧B.①②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⑦ D.全部
13、水处理中常使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l2(OH)nClm?yH2O]x,式中m等于
A.3-n B.6-n C.6+n D.3+n
14、下列关于水玻璃的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种矿物胶,不易燃烧
B.在建筑工业上可以作黏合剂、耐酸水泥掺料
C.木材、织物浸过水玻璃后具有防腐性能且不易燃烧
D.水玻璃的化学性质稳定,在空气中不易变质
15、工业上制造金钢砂的化学方程式如下:SiO2 + 3C =SiC + 2CO↑,在这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 B.2:1 C.5:3 D.3:5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知识点11: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06-09-13)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课前记忆】
⑴ 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氯原子很容易_______一个电子而形成氯离子,表现为典型的__________性。氯在自然界中以_________态存在。
⑵ 氯气在通常情况下呈________色,是一种有强烈_____________气味的有_____气体。在低温和加压下可转变为液态(称为__________)和固态。在常温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约_____体积的氯气,氯气的水溶液称为__________。
⑶ 次氯酸是很______的酸,不稳定,只存在于水溶液中,在光照下易分解放出________。次氯酸(HClO)具有____________性,因此,次氯酸能杀死水中的病菌,起到_________的作用。氯水也因为含有次氯酸而具有_________作用。所以可以用氯气来制得___________,可作为____________及________的消毒剂。在有机化工中,氯气是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药品的重要原料。近年来,由于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时氯气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的物质如______________等可能是潜在的致癌物。因此人们开始研究新的消毒剂,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⑷ 检验氯离子的试剂是___________溶液和____________。
⑸ 成盐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元素,它们的单质和氯气一样都具有_________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练习】
1、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氯气、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C.氯气能溶于水 D.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铁和铜一样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氯化物
B.液氯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氯气跟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D.氯水具有杀菌、漂白作用是因氯水中含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
3、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
A.变红 B.变白 C.先变红再变白 D.不变色
4、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参与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 B.FeCl2 C.MgCl2 D.FeCl3
5、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分子(Cl2)和氯离子(Cl―)的是
A.液氯 B.新制氯水 C.CaCl2溶液 D.次氯酸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Ba2+、Cu2+、NO3―、SO42― B.CO32―、H+、Na+、K+
C.K+、Na+、SO42―、Cl― D.H+、Cl―、NO3―、Ag+
7、可以证明次氯酸是弱酸的事实是
A.可与碱反应 B.有漂白性
C.见光能分解 D.次氯酸钙溶液可与碳酸反应生成次氯酸
8、检验Cl―时所用试剂稀HNO3的作用是
A.防止CO32―的干扰 B.防止Cl―的干扰 C.生成Ag2CO3沉淀 D.防止NO3―的干扰
9、为了防止吸入氯气中毒,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这种物质可以是
A.NaOH B.Na2CO3 C.NH3 D.NaCl
10、向NaI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灼烧上述残留物,最后得到的物质是
A.NaCl、I2 B.NaCl、NaBr C.NaBr、I2 D.NaCl
11、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氢氟酸保存在用塑料塞的玻璃瓶中 B.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用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C.氯水贮存于棕色玻璃瓶中 D.硅酸钠密封保存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12、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F2 + 2H2O = 4HF + O2 B.Cl2 + H2O = HCl + HClO
C.BrCl + H2O = HCl + HBrO D.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13、1820年德贝莱纳用MnO2催化KClO3分解制氧,发现制得氧气有异常的气味,使该气体通过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则该氧气中可能混有
A.Cl2 B.Br2 C.HCl D.CO2
14、自来水可以用氯气消毒。如果实验室中临时没有蒸馏水,可以用自来水配制某些急需的药品,但有些药品若用自来水配制,则明显会导致药品变质。下列哪些药品不能用自来水配制
A. Na2SO4 B.NaCl C. AgNO3 D.AlCl3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Fe2++Cl2 Fe3++2Cl(
B.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l2+2OH( Cl(+ClO(+H2O
C.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l+2OH(=AlO2(+H2↑
D.金属铝溶于盐酸中: Al+2H +=Al3++H2↑
16、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NaCl+NaClO+H2O,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
A.1︰1 B.1︰2 C.2︰1 D.3︰2
17、Cl2可用来消灭田鼠,使用时可将Cl2通过管子灌入洞中,这是利用Cl2下列性质中的
A.黄绿色     B.密度比空气大 C.有毒      D.较易液化
18、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通常先将自来水经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
A.利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 B.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
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D.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19、从含有少量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提取单质碘的实验方法是
A.通入适量氯气,加入酒精进行萃取 B.通入适量氯气,加入四氯化碳进行萃取
C.加热该溶液,使之蒸干使碘升华 D.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过滤分离出沉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知识点12:硫和氮的氧化物(06-09-15)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课前记忆】
⑴ 硫(俗称________)是一种______色粉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硫是______色、有_____________气味的有
______气体,密度比空气的______,容易液化,______溶于水。二氧化硫溶于水时生成_____________,因此溶液显______性。但亚硫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因此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________反应,用“_______”表示。在品红溶液中滴入亚硫酸溶液后,溶液退色,这说明二氧化硫有_________性。
⑵ 氮气:是一种______色的气体,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
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氧化氮:是一种______色、_____溶于水的有______气体,
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氮:是一种_________色、有_____________气味的有_____气体,
二氧化氮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酸雨的概念: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溶于水后形成pH<_____的雨水,酸雨的危害很大,能直接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酸化,还会加速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的腐蚀。测量酸雨的pH值的工具有
_________________。
⑷ 防治酸雨的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SO2中含有+4价的S,既可以被氧化又可以被还原,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
SO2+2H2S=3S+2H2O 氧化剂 还原剂
SO2+Cl2+2H2O=H2SO4+2HCl 氧化剂 还原剂
【课外练习】
1、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CO2、O2 B.N2、CO C.Cl2、N2 D.H2S、SO2
2、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A 二氧化硫 B 氮氧化物 C 二氧化碳 D 悬浮颗粒
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S2— → H2S B、Na2SO3 →SO2 C、H2S →S D、 SO2→S
4、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①过氧化钠 ②次氯酸 ③二氧化硫 ④活性炭 ⑤臭氧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5、为了除去混入CO2中的SO2,最好将混合气体通入下列哪种溶液中
A.饱和烧碱溶液  B.饱和小苏打溶液 C.饱和纯碱溶液   D.浓硫酸
6、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7、将等物质的量的SO2、Cl2通入水中,所得的溶液
A 中性 漂白性 B 酸性 漂白性 C 只有漂白性 D 只有酸性
8、水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1)城市生活污水排放 (2)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3)天然水跟空气、岩石和土壤等长期的接触 (4)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排放
A.只有(1)(3)(4) B.只有(2)(4) C.只有(1)(2)(4) D.只有(1)(4)
9、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其中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①Na+H2O ②Na2O2+H2O ③CO2+H2O ④Na2O+H2O ⑤Cl2+H2O ⑥NO2+H2O
A. ①③⑤ B. ③④⑥ C. ③⑥ D. ②⑤⑥
10、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酸雨是指pH<7的酸性降水 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D.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11、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
A.3:1   B.1:3   C.1:2    D.2:1
12、下列氧化物,不能由单质跟氧气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①CO2 ②SO2 ③SO3 ④P2O5 ⑤SiO2 ⑥N2O5
A. ①③⑤ B.②④⑥ C. ③⑥ D. ③⑤⑥
13、近年来,北京等大城市的公共汽车开始采用天然气作为汽车的燃料,其主要目的是
A.防止石油短缺 B.减低成本 C.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D.加大发动机的动力
14、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白色垃圾;②潮汐;③酸雨;④光化学烟雾;⑤臭氧空洞;⑥可吸入颗粒物
⑦赤潮;⑧绿色化学
A.①⑦ B.②⑤ C.②⑧ D.⑦⑧
15、实验室中制取的下列气体中,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N2 B.CO2 C.CO D.NO
16、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A.SO2与O2 B.NO2与NO C.O2与N2 D.NO与O2
17、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和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其中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载体
18、某冶炼厂利用炼铜产生的SO2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其原理是
A.利用了SO2的水溶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
B.利用了SO2的氧化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
C.利用了SO2的氧化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
D.利用了SO2的还原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
19、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错误的是
A.NO是具有刺激性的红棕色气体 B.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C.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
D.NO能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20、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对燃煤进行脱硫;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知识点13:硫酸、硝酸和氨(06-09-19)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课前记忆】
⑴ 浓硫酸和浓硝酸除了有酸的通性外,还有_____________性,浓硫酸还有_________性、________性。蔗糖变黑,说明了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性。浓硫酸常作干燥剂,说明了浓硫酸具有________性。在O2 H2 CO CO2 Cl2 HCl、 SO2 N2 中,可以用浓硫酸作干燥剂的有_ 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蘸在皮肤上,应先用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最后涂上少量的___________;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使铁、铝发生__________,从而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来存放浓硫酸和浓硝酸,这事实说明了浓硫酸和浓硝酸的___________性。
⑵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木炭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铜和浓硝酸在常温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铜和稀硝酸在常温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王水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混合物(体积比为________)。
⑷ 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里必备的重要试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硫酸还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酸洗及制取各种___________等。
⑸ 氨是无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溶于水,可用水形成喷泉,氨的水溶液叫_________。它有弱_____性,能使酚酞溶液_________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_________。氨水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氨水不稳定,易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氨水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氨气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 铵盐都是_____色晶体,______溶于水,受热都______分解。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铵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酸氢铵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硝酸铵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室制氨气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练习】
1、硫酸厂有一辆已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某新工人违反规程,边吸烟边用水冲洗,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下列引起爆炸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遇明火爆炸 B、铁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
C、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 D、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
2、鉴别稀硫酸和浓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A、加酚酞试液 B、与铜片作用
C、加BaCl2溶液和硝酸 D、用玻璃棒各蘸一点滴在纸上
3、浓硫酸在与下列哪些物质反应时,既表现强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
A、赤热的碳 B、氢硫酸 C、氢氧化钠 D、铜(加热)
4、常温下,下列溶液中能溶解铁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浓硝酸 C、浓盐酸 D、浓硫酸
5、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A、测定密度 B、放入硝酸中 C、放入盐酸中 D、观察外观
6、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
7、6.4g铜与过量的硝酸(8 mol· L-160mL)充分反应后,硝酸的还原产物有NO、NO2,反应后溶液中所含H+离子为nmol,此时溶液中所含NO3-的物质的量为
A、0.28mol B、0.31mol C、(n+0.2)mol D、(n+0.4)mol
8、关于氨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水中含三种分子和三种离子 B、氨水可使酚酞指示剂变红
C、氨水呈酸性 D、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
9、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有
A、NO B、NO2 C、H2 D、CO
10、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A、浓硫酸 B、碱石灰 C、氯化钙 D、五氧化二磷
11、下列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肥 B、大豆的根瘤菌将含氮的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
C、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 D、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氮肥
12、某无色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H2SO4和Na2O2,若气体体积不断减少,最后颜色变深,则原混合气体的成份可能是
A、H2、Cl2、H2S B、 NH3、NO、CO2? C、 NH3、O2、NO ? D、 HCl、NO2、CO2
13、室温时,在体积相同的容器内混合下列气体,混合后压强最小的是
A、100 mL H2和50 mL O2 B、100 mL HCl和100 mL NH3
C、100 mL NO和100 mL O2 D、100 mL N2和200 mL H2
14、为了更简便制取干燥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A、NH4Cl和H2SO4(浓)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B、N2 + H2 → NH3 ,用烧碱干燥
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D、加热NH4HCO3,气体用P2O5干燥
15、g铜与足量浓H2SO4共热时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L气体,则被还原的H2SO4的量是
A.mol    B. mol    C.g    D.g
16、在标准状况下,1L水中溶解700LNH3,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g·cm-3,则氨水的浓度为
A.18.4mol·L-1   B.20.4mol·L-1 C.37.7%   D.38.5%
17、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
A.Fe2(SO4)3   B.Na2CO3 C.KNO3     D.FeSO4
18、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
A.铜和浓硝酸反应        B.铜和稀硝酸反应
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       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知识点14:非金属总结(06-09-25)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
二氧化硅
二氧化碳
类别
______性氧化物
______性氧化物
晶体结构
________晶体
________晶体
熔沸点
_________

与水反应方程式
不反应
与酸反应方程式
不反应
与烧碱反应方程式
少:
过:
与CaO反应方程式
存在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硅石、沙子
人和动物排放
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
物质
用途
硅单质
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
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
硅酸钠
砂纸、砂轮的磨料
硅钢
绝缘材料
3、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分类
混合物
颜色
成分
Cl2
性质
氧化性
酸性
4、氯气的性质
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
与金属铁反应方程式
与金属铜反应方程式
与氢气反应方程式(2个)
与水反应方程式
制漂白液反应方程式
制漂白粉反应方程式
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试剂以及反应方程式
氯气的用途
5、二氧化硫的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密度
水溶性
毒性
比空气______
易溶(1:____)
化学性质
酸性
与水反应方程式
与烧碱反应方程式
漂白性
漂白原理:由于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曾学过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方程式
与氯水反应方程式
氧化性
与硫化氢反应方程式
6、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
浓硫酸
浓硝酸
相同点
与Cu反应
(浓)
(浓)
(稀)
与木炭反应
(浓)
(浓)
与铁、铝反应
发生________现象,所以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来存放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
异同点
①______性——干燥剂
②脱水性——蔗糖变黑
王水:浓硝酸和___________(____:___)
7、氨气、氨水与铵盐的性质
氨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密度
水溶性
比空气______
易溶(1:____)可以形成喷泉,水溶液呈_____性。
氨气的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方程式
与盐酸反应方程式
实验室制法
氨水成分
(6种)
铵盐
物理性质:铵盐都是_____色晶体,_________溶于水
化学性质
氯化铵分解反应方程式
碳酸氢铵分解反应方程式
(理科)知识点15:元素周期表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高考考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碱金属、卤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4、核素
【回头看】
写出Ba(OH)2和H2SO4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方程式
向FeCl2中加入NaOH溶液写出其中发生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
【默写内容】
1、原子序数= =质子数= ;质量数(A)= (Z)+ (N)
2、在元素周期表中,把 的元素,按 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成横行
再把不同横行中 相同的元素,按 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3、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 个电子,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其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 。
4、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5、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它们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 和 。
6、质子数 而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数。
7、填写主族元素符号及质量数:(注意族序号)
IA
0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IB
ⅡB




【课外练习】
1.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A. 6和8 B. 16和8 C. 12和9 D. 11和6
下列各组粒子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A. K+和Na+ B. CO2和NO2 C. CO和CO2 D. N2和CO
3.根据元素的核电荷数,不能确定的是
A. 原子核内质子数 B. 原子核中子数 C. 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 D. 原子的电子数
4.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能超过8个
C. 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不一定都是8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
B.同一周期中(除第一周期外),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核的电子数都是从1个逐渐增加到8个
C.第二、三周期上下相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个
D.第七周期只有23种元素
6.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已知铱的一种同位素是,则其核内的中子数是
A. 77 B. 114 C. 191 D. 268
7.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8.下列粒子中,其最外层与最里层的电子数之和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是
A. S B. Mg C. Cl D. Be
9.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 XY B. XY2 C. XY3 D. X2Y3
10.H、H、H、H+、H2是
A.氢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氢元素
C.氢的五种核素 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各核素的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B.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核外电子和核内质子、中子组成的
C.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它的电子层与氖原子相同,所以变成氖原子

12.在与下列原子序数对应的元素的原子中,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是
A. 7 B. 13 C. 6 D. 20
13.下列属于同位素的一组是
A. O2、O3 B. Na2O、Na2O2 C. 、 D.H、D、T
14.A和B是同周期相邻元素,B和C是同族相邻元素,A、B、C的价电子数之和为19,则A、B、C三种元素依次是
A. S、O、F B. F、O、S C. S、Cl、O D. O、S、Cl
15.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相符的一组是
A.
1
2
B.
C.
4
D.
2
11
4
5
6
10
11
12
8
19
12
13
20
16
17
18
16.下列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一组是
A. O2-、F-、Na+、Mg2+ B. Na+、Mg2+、S2-、Cl-
C. F-、Cl-、Br-、I- D. Na+、Mg2+、K+、Ca2+
17.下列对碱金属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都可以与水反应产生氢气 B.它们的熔点比较低,导热性和导电性很好
C.随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也增加 D.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都相同
B.同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相同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在同一族
D.周期表是按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
2.第3、4、5周期中的ⅡA族元素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分别是
A.1、1、11 B.11、11、25
C.1、11、25 D.1、11、11
3.有短周期元素A、B、C,其中A、B同周期,B、C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电荷数之和为31,则A、B、C为
A.C、N、Si B.N、P、O
C.N、O、S D.C、Si、S
4.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8O与19F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16O与17O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 12C与13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D. 14N与15N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5.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做出决定:把现行的长式周期表原有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到右接原顺序改为18列,如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B.第16列元素中没有金属元素
C.从上到下第1列元素的单质熔点逐渐升高,而第17列元素的单质熔点逐渐降低
D.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6.36 g H2O与80 g D2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2 B.2∶5 C.1∶4 D. 2∶1
放射性原子在人类生活中的很多地方有着特殊的作用,对人类的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示踪原子。最近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来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
7.下面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A.14C与14N含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4C与C60互为同位素
C. 14C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D. 14C与12C互为同位素
8.已知碳有两种常见的同位素12C、13C;氧也有常见的三种同位素16O、17O、18O。由这5种粒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其相对分子质量最多可能有
A.6种 B.10种
C.11种 D.12种
9.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
10.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氘和氚是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氢的两种同位素 ②氢元素是指H ③H、H、H是氢的三种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三种原子 ④H和H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A.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形成的-2价阴离子比氦的核外电子数多8个。B元素的一种氧化物为淡黄色固体,该固体遇到空气能生成A的单质。C为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的二价金属,当2.4 g C与足量热水反应时,在标准状况下放出H2 2.24 L。D的第三层上有7个电子。问A、B、C、D各是什么元素
A.S Na Mg F B.O K Ca Cl C.O Na Mg Cl D. Na S F Mg
13.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a-c=m-n B. a-b=n-m C. c-d=m+n D. b-d=n+m
14.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单质最稳定 B.Y的氢化物为HY
C.能发生Cl2+H2Z====Z+2HCl的反应 D.能生成HXO
15.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该元素单质和它与酸反应放出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元素为
A.铍 B.镁 C.铝 D.钠
16.短周期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其单质与20g 的ROH (R为11号元素)完全反应,,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A.11.2L B.22.4L C.33.6L D.44.8L
17.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wg,投入到足量的HCl中,然后在加入过量的 NaOH反应,然后过滤,将沉淀完全收集后,放蒸发皿中加热,直至被加热的物质质量不再变化,取出蒸发皿中的物质称量仍为wg。求原混合物中铝粉的质量分数是 ( )
A.30% B.50% C.70% D.9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提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l,大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N;最轻的单质是H2,最轻的金属单质是Li;硬度最大的单质是C(金刚石),硬度最大的金属单质是Cr(铬);熔点最高的单质是C(石墨),熔点最高的金属单质是W(钨);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Cs(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化合物价态最多的元素是N。
知识点16:元素周期律(06-10-18)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默写内容】
①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铝和烧碱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工业上制漂白粉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铜和浓硝酸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要点】
⑴周期序数=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最高正价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的绝对值=8
⑵在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金属性(还原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氧化性)逐渐增强;从上到下金属性(还原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氧化性)逐渐减弱。
⑶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难易程度 ②单质的还原性 ③M(OH)n的碱性强弱④置换反应
⑷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①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难易程度 ②单质的氧化性 ③HnROm的酸性强弱 ④置换反应
【课堂练习】
1.某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4,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 )
A、 HX B、 H2X C、 XH3 D、 XH4
2.下列的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
A、 Ca(OH)2 B、 NaOH C、 RbOH D、Al(OH)3
3.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
A、氯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而硫与氢气反应生成硫化氢
B、向硫化氢的水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得到淡黄色的硫
C、氯气能与水反应而硫不能
D、氯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而硫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4.A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差6,B元素与A元素的原子次外层上的电子数均为8,A与B可形成化合物BA2,则该化合物是( )
A、MgCl2 B、CaF2 C、SiO2  D、CS2
5.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铍(B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砹(At)为有色固体,H At不稳定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是比硫化氢稳定的气体
6.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6、6,Z位于Y的上一周期,则X、Y、Z三种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
A( X2YZ4 B( XY2Z3 C( X3YZ4 D( X3YZ3
7.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A( 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 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 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 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8.根据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一般是( )
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的强弱
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的强弱
C、元素的单质与碱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D、元素的单质与氧气生成化合物的难易
9.碱性强弱介于KOH和Mg(OH)2之间的氢氧化物是( )
A.Be(OH)2 B.Al(OH)3 C.Ca(OH)2  D.RbOH
10.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X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11.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 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
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12.砷(As)为第4周期第ⅤA族元素,根据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
A.砷在通常情况下是固体 B.可以存在-3、+3、+5等多种化合价
C.As2O5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H3PO4弱 D.砷的还原性比磷弱
13.HF、H2O、CH4、SiH4四种气态氢化物按稳定性由弱到强排列正确的是( )
A.CH4<H2O<HF<SiH4 B.SiH4<HF<CH4<H2O
C.SiH4<CH4<H2O<HF D.H2O<CH4<HF<SiH4
【阅读资料】
⑴核外10个电子的常见粒子:①分子Ne、HF、H2O、NH3、CH4 ② 阳离子Na+、Mg2+、Al3+、NH4+、H3O+ ③阴离子N3-、O2-、F-、OH-
⑵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①电子层数越多的半径越大,如:F②电子层结构相同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的半径越小,如:O2->F->Na+>Mg2+
③同种元素的各种粒子,核外电子数越多的半径越大,如:Cl->Cl;Fe>Fe2+>Fe3+
【课外练习】
1.下列所画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2.某元素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此元素是
A.S B.C C.Si D.Cl
3.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一组粒子是
A.Mg2+、Al3+、Cl-、Ne B.Na+、F-、S2-、Ar
C.K+、Ca2+、S2-、Ar D.Mg2+、Na+、Cl-、S2-
4.元素X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种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A.第4周期ⅢA族 B.第4周期ⅦA族
C.第3周期ⅣB族 D.第3周期ⅣA族
5.紧接在氡下面有待发现的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A.109 B.118 C.136 D.137
6.将6.2g钾钠合金投入足量水中,反应后用2mol/L的硫酸溶液50mL恰好中和所生成的碱,则合金中K和Na物质的量比为
A、1:1? ?? B、1:2??? C、2:1 ??? D、3:1
7.某合金含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取8.8g该合金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4.48LH2(标准状况下)则此合金的另一种碱金属可能是
A、铯??? B、钾??? C、钠??? D、锂
8.据报道,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A.32 B.67 C.99 D.166
9.1 mol D2O和1 mol H2O不相同的是
A.含氧原子的数目    B.质量
C.含有质子的数目    D.含有电子的数目
10.阴离子Xn-含中子N个,X的质量数为A,则a g X的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 mol B. mol
C. mol D. mol
11.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呈酸性,且酸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ABCDE B、CDABE C、BADCE D、ECDBA
12.我国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已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每百吨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 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C( 和互为同位素 D(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13.aXn-和bYm+为两主族元素的离子, 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C.Y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Om D.X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nX
14.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对应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ZO4H2YO4H3X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按X、Y、Z顺序减弱 B.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
C.元素的原子半径按X、Y、Z顺序增大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减弱
15.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有NMR现象。试判断下列哪组原子均可产生NMR现象
A.18O 31P 119Sn B. 27Al 19F 12C
C.元素周期表中VA族所有元素的原子 D.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所有元素的原子
16.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 ;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X、Y、Z 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A.X>Y>Z B.Y>X>Z C.Z>X>Y D.Z>Y>X
17.某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a,相同价态硫酸盐的相对质量为b,则该元素的化合价数值是
A. B. C. D.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除最外层外,原子中各电子层上电子数均已达到2n2个
B.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都变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C.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同一主族元素中(稀有气体元素除外),一般是原子半径越大的金属性越强
19.具有相同电子层数、原子序数相连的三种元素X、Y、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合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氢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C、原子半径:X>Y>Z D、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关系:Y= (X+Z)/2
20.A和M为两种元素,已知A位于短周期,且A2+与M—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A和M的原子序数之差为6 B.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9
C.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7 D、A和M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为11
21.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 d>c>b>a
C.离子半径 C>D>B>A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
22.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X和Y,X的原子序数大于Y,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Y的二价阴离子和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关于X和Y形成的化合物Z的说法正确的是
A、Z是酸性氧化物 B、Z的水化物是碱
C、Z的化学式为X2Y  D、Z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硫酸
23.在高温超导体中,铊(T1)是其中成分之一,已知铊是铝的同族元素,关于铊的下列性质判断中错误的是
A、是银白色质软的金属 B、形成+3价的化合物
C、T1(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D、单质铊的还原性比单质铝强
24.砹(At)是放射性元素,它的化学性质符合卤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At很稳定 B.AgAt易溶于水 C.砹易溶于有机溶剂 D.砹是白色固体
25.下列叙述中的非金属元素,其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A.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单质在常温下是液态的元素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6.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超导材料K3C60
27.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与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A、B、C、D只能形成5种单质
C、X、Y、Z三种化合物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D、自然界中存在多种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8.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与铝同族,位于第六周期。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 + 2Ag = Tl+ + 2Ag+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Tl+的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 B、Tl3+的氧化性比Ag+弱
C、Tl能形成+3价和+1价的化合物 D、Tl+的还原性比Ag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知识点17:化学键(06-10-21)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默写内容】
①工业上制漂白液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铝溶于烧碱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铜片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铜和浓硝酸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要点】
⑴区别离子键和共价键————看是否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如:NaCl、NH4Cl)
⑵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看是否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⑶区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看两个非金属元素是否相同
⑷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氢键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必是共价化合物
C.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是离子化合物
2.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
A.H2 O B.CaI2 C. KOH D.NaNO3
3.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 Ba (OH)2 B. CaCl2 C. H2 O D. H2
4.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
A.Na2O2 B.NH4Cl C.CH4 D.H2O2
5.下列各组中的分子,全部是以极性键形成的分子是( )
A.H2、N2、CCl4 B.CH4、NH3、H2O
C.CO2、CS2、Cl2 D.HCl、NO、Br2
6.下列各晶体熔化时只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
A、SiC B、KCl C、SO2 D、NH4Br
7.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相同的是( )
A.CaCO3和MgCl2 B.NH4F和NaF
C.Na2O2和H2O2 D.H2O和SO2
8.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Na2O2 B.NaHSO4 C.HNO3 D.I2
9.下列化合物电子式表示正确的是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A.Na2O B.HNO3 C.HCl D.NH3
11.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生成的化学键( )
A.一定是离子键 B.一定是共价键 C.两者都有可能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课外练习】
1.下列分子含有的电子数与HF相同,且只有两个极性共价键的是
A.CO2 B.N2O C.H2O D.CH4
2.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调味品。下列性质可以证明氯化钠中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具有较高的熔点 B.熔融状态能导电
C.水溶液能导电 D.常温下能溶于水
3.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
4.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分子式为C6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60 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 C60 和石墨都是碳的同位素
C. C60 中含有离子键 D. C60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5.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B.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都是极性键
6.已知X+、Y2+、Z-、W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X、Y、Z、W四种元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W>Z B.原子序数:Y>X>Z>W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Y>X>Z>W D.金属性:X>Y,还原性:W2->Z-
7.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类型化合物,往往其结构和性质相似。PH4I是一种白色晶体,下列对PH4I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 B.它只含共价键
C.它不可能与NaOH溶液反应 D.它受热时,可能会分解产生有色气体
8.在下列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样的是:
A. CaO B. KCl C. MgCl2 D. MgS
9.下列过程能生成离子键的是:
A.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B. 镁在空气中逐渐失去金属光泽
C. 硫磺在空气中点燃 D. 氢碘酸与氯气反应
10.下列微粒中,哪一组中的化学键都含有极性共价键:①C2H6 ②H2O ③CH2Cl2 ④NH4+
A. ①②③④ B. 只有② C. 只有①②③ D. 只有②③
11.x元素原子的L层比y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x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比y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少5个,则x、y可形成的化合物是
A.离子化合物y(XO4)2 B.离子化合物y2x3
C.共价化合物xy2 D.离子化合物y3x2
12.下列物质中, 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A.水 B.食盐 C.氯气 D. 氦气
13.下列A、B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可以组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A.6和8 B.19和16 C.12和17 D.10和8
14.A原子的L层比B原子的L层少1个电子,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3 个。由此可推知A、B可以形成的化合物为( )
A.离子化合物B2A B.离子化合物BA2
C.共价化合物B2A D.共价化合物BA2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知识点18: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总结(06-10-26)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该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A.136 B.50 C.86 D.222
2.根据硼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硼的最高价含氧酸化学式不可能是
A.H2BO4 B.H3BO3 C.HBO2 D.H2B4O7
3.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
A.HCl B.KOH C.CaCl2 D.CO2
4.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是
A.Na+、K+、OH-、Cl- B.Na+、S2- 、SO42-、NO3-
C.Mg2+、Na+、SO42-、Cl- D.Ba2+、HCO3-、NO3-、K+
5.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D.元素非金属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6.在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能找到
A.制农药的元素 B.制催化剂的元素
C.做半导体的元素 D.制耐高温合金材料的元素
7.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O C O B.Ca [ Cl ]2
C. O H- D.Na+ [ O O ]2-Na+
8.X、Y都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X和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R,则下列关于R的叙述正确的是
A.R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R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R可能是由非极性键构成,也可能是由极性键构成
D.R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9.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正好完全反应,则三种溶液分别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之比是
A. 1:2:3 B.3:2:1 C. 1:1:1 D. 6:3:2
10.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A.16O和18O B.H2O和D2O C.H2和D2 D.24Mg和24Na
11.砷为第4周期第ⅤA族元素,根据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砷在通常情况下是固体 B.可以存在-3、+3、+5等多种化合价
C.As2O5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H3PO4弱 D.砷的氧化性比磷强
12.据报道,某地一辆满载砒霜的在货车翻下山坡,滑下车道,部分砒霜落入河中。砒霜的主要成分是As2O3,剧毒,致死量为0.1g,可用于制造杀虫剂和灭鼠剂等。As2O3是两性偏酸性氧化物,其无色晶体在193℃升华,微溶于水,生成H3 AsO3;其对应的盐也均有毒性,其中碱金属对应的盐溶于水,其他金属对应的盐几乎不溶于水。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s2O3是离子化合物
B.As2O3是砷的最高价氧化物
C.可向该河中撒入生石灰,以消除砷对河水的污染
D.向该河中撒入氢氧化钠,以消除对河水的污染
13.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镭比钙的金属性更强 B.在化合物中呈+2价
C.镭是一种放射性元素 D.氢氧化镭呈两性
14.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g,体积是11.2升(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28.4 B.28.4g·mol-1 C.71 D.71g·mol-1
A
B
C
15.短周期元素A、B、C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所在族序数之和是A元素所在族序数的二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的4倍,则A、B、C依次是
A.Be、Na、Al B.B、Mg、Si C.O、P、Cl D.C、Al、P
16.钾(原子量39,同下)与另一种碱金属组成的合金18.0g和水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2g,合金中的另一种金属是
A.Li (7) B.Na(23) C.Rb (85) D.Cs(133)
17.对四种元素G、L、M、R进行如下实验:
试验 金属
G
L
M
R
与冷水反应
无反应
缓慢反应
未试验
未试验
与2mol/LHCl反应
溶解并放出气体
溶液并放出气体
无反应
无反应
与Rn+的水溶液反应
溶解并形成沉淀
未试验
溶解并形成沉淀
未试验
根据表中所给实验结果,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次序正确的是
A、LGRM B、GLMR C、LGMR D、LRGM
18.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与铝同族,位于第六周期。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 + 2Ag = Tl+ + 2Ag+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Tl+的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 B、Tl3+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C、Tl不能形成+3价和+1价的化合物 D、Tl+的还原性比Ag强
★写出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
IA
0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IB
ⅡB




知识点19:化学反应与能量(06-11-02)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默写内容】
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焦炭还原氧化铜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硫在氧气中点燃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铁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考点】①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以及能量转化的形式;②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③原电池原理;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⑤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以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⑥能源在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要点填空】
⑴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_________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_________能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_________能量,当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_________能量。
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的变化——________或者_________。铝条与盐酸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中和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属于_________反应,燃烧木炭取暖属于_________反应,高温冶炼金属属于__________反应,炸药爆炸属于_________反应。
⑶目前全球主要处于化石能源时期,主要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个),未来将会出现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个)。
⑷使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是________。
Cu-Zn(H2SO4):
负极材料是 , Fe 正极材料是 _;
发生_________反应, 发生_________反应,
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 ;
电子由____片通过导线流向_____片;原电池工作时总化学方程式为 ____ ;
随着时间的推移,溶液的pH逐渐 _,溶液总质量 。
例2、试设计一个原电池,使其发生:Cu+2Ag+=2Ag+Cu2+。则该原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负极电极反应为 ,正极材料为 ,电极反应为 ,电解质溶液是 。
⑸常见电池:
锌锰干电池:负极( )正极( )
银锌纽扣电池:负极( )正极( )
铅蓄电池:负极( )正极( )
镍镉电池:负极( )正极( )
氢氧燃料电池:负极( )正极( )
甲醇-空气燃料电池:负极( )正极( )
【回头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
B.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
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D.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2.现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
A.原子数 B.分子数 C.体积 D.物质的量
3.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2g B.32g C.2g /mol D.32g /mol
4.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最大的是( )
A.49gH2SO4 B.6.02x1023个N2 C.44.8LCO2 D.3molH2O
5.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确定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OH-的摩尔质量为17
C.1molO2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大于其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D.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64g
【课堂练习】
1.对于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具有的能量相等
2.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
A.生石灰 B.固体NaCl C.无水乙醇 D.固体NH4NO3
3.下列化学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铝片和稀盐酸反应 B.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反应
C.灼热的碳与CO2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4.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属于属于( )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既是吸热反应,又是放热反应 D、都不是
5.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水煤气 D.天然气
6.下列能源中,属于无污染能源的是( )
A.煤气 B.核能 C.太阳能 D.石油
7.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置于稀硫酸溶液中,下列各叙述正确性的是( )
A.锌片做负极,锌发生还原反应 B.铜片做正极,铜得电子
C.溶液中的PH值减小 D.铜片上有气泡冒出
8.某金属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该金属可能为( )
A.铝 B.铜 C.锡 D.硅
9.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是( )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
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 D.粗锌(含铜、银)与稀硫酸反应
10.铁在下列情况下腐蚀最快的是( )
A.纯铁放入海水中 B.将铁和锌连接后放入到海水中
C.将铁和锌连接后放入到淡水中 D.将铁和锡连接后放入到海水中
11.有关下列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太阳能转化为了化学能
B.人类使用照明设备是将电能转化为了光能
C.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过程在能量转化上比在体外发生的一些能量转化更为合理、有效
D.燃料燃烧时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
【课外练习】
1.“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生石灰 D.蔗糖
2.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燃料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3.X、Y、Z都是二价的金属,把X插入Z(NO3)2的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X与Y组成的原电池中,Y是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A.X>Y>Z B.X>Z>Y C.Y>X>Z D.Y>Z>X
4.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反应的原电池组成正确的是
A
B
C
D
正极
Ag
Ag
Cu
Cu
负极
Cu
Cu
Zn
Zn
电解质溶液
CuCl2
H2SO4
CuSO4
FeCl2
5.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Zn+20H--2e-=ZnO+H2O 石墨:O2+2H2O+4e-=4OH-
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A.负极,并被氧化 B.负极,并被还原
C.正极,并被氧化 D.正极,并被还原
6.表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失电子比乙失电子多
B.甲比乙同价态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
C.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乙不能
D.将甲与乙组成原电池时,甲为正极
7.对于锌一铜一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①锌片溶解了32.5 g ②锌片增重32.5 g ③铜片上析出l g H2 ④铜片上析出22.4LH2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8.据报道,锌电池可能取代目前广泛应用的铅蓄电池,因为锌电池容量更大,而且没有污染。其电池反应为:2Zn+O2=2ZnO,原料为锌粒、电解质和空气,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锌为正极,空气进入负极反应 B.负极反应为Zn-2e-=Zn2+
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液肯定是强酸
9.右图是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关于该电池说法不正确
A.a极是负极
B.正极的电极反应是:O2+2H2O+4e=4OH-
C.电子由b通过灯泡流向a
D.氢氧燃料电池是环保电池
10.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电极反应为:
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总反应式:Ag2O+Zn=ZnO+2Ag
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增大
B.在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流向Zn极
C.Zn是负极,Ag2O是正极
D.Zn极发生还原反应,而Ag2O极发生氧化反应
11.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而依靠其他能源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又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制取,2H2O(l)===2H2(g)+O2(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
C.煤、石油、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D.水煤气、干馏煤气是二级能源
12.关于用水制取的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A.构成水的氢和氧是可以燃烧的能源,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集,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吸收热量
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获得氢能源
13.“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茎干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
C.加工成精饲料 D.制造沼气
14.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使用的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物质燃烧时释放出能量
B.太阳能不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
C.物质的化学能可能在不同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为人类所用
D.绿色植物发生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15.下列对于城市废弃物中生物质能的利用不合理的是
A.把废弃物拉到乡下找个地方埋掉
B.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后焚烧,利用产生的热能供热和发电
C.把废弃物进行生物化学转化获取甲烷
D.让废弃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值较高的可燃性气体
16.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A.锌 B.汞 C.石墨 D.二氧化锰
17.下列能源①海洋波浪能②可燃冰③微生物④绿藻⑤风能⑥氢能⑦核能⑧地热⑨太阳能⑩潮汐能
其中属于未来新能源主力军的物质是
A.全部 B.①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⑦⑧⑨⑩
18.已知①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据此下列判断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相同的条件下,红磷比白磷稳定 B.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
C.红磷和白磷的结构相同 D.红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则不会自燃
19.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A.a > b > c > d B.a > c > d > b C.c > a > b .> d D.b > d > c > a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知识点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07、7、18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高考考点】①了解有关化学实验安全的常识;②学会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分离混合物的方法;③掌握SO42-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默写内容】
1、化学实验安全应注意以下问题:①遵守___________________;②了解______________③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42-检验的原理:在溶液中解离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本中的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蒸馏的方法除去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叫做萃取。常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右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液体分层后,先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再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些物质的溶解性:
OH-
Cl-
SO42-
CO32-
Na+
Ca2+
Ba2+
Mg2+
【课堂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B 用嘴吹灭酒精灯
C 万一酒精洒在桌上燃烧起来可以用水扑灭 D 给酒精灯加酒精时应用普通漏斗
2、关于过滤的实验操作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B 漏斗的下端应该靠在烧杯的内壁
C 过滤前应该先溶解、蒸发 D 过滤的作用是把不溶的固体和液体分离
3、关于蒸发的实验操作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蒸发时,要等到蒸发皿中的水份全部蒸发完为至
B 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蒸发,防止液体飞溅
C 蒸发皿中液体不能超过总体积的2/3
D 蒸发完毕,蒸发皿中的固体应放置一段时间冷却后再用玻璃棒转移出来
4、关于蒸馏的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A 蒸馏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B 蒸馏过程中冷凝水是从冷凝管的上口进,下口出
C 蒸馏过程中温度计应该插入液体以下部位D 蒸馏烧瓶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5、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
A 蒸发 B 蒸馏 C 过滤 D 萃取
6、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①漏斗 ②试管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研钵
A ①③④ B ①②⑥ C ①③⑤ D ①③⑥
【课外练习】
1、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
A 试管 B 坩埚 C 蒸发皿 D 烧杯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
A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 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 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 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 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ml的液体
B 用钥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 过滤是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 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4、下列实验操作中叙述正确的是 ( )
A 萃取操作必须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B 振荡试管中液体时,手拿住事管,用手腕甩动
C 用剩的药品应收集起来放回原试剂瓶中 D 称量物品时先取小砝码,再依次取较大的砝码
5.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
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 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①④
6.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 )
7.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9.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锌粒24.4g(1g以下用游码),他把锌粒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所称取的锌粒的实际质量应是(  )
A.24.4g    B.25.5g    C.23.6g    D.24g
10.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1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的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③④⑤
12.用pH试纸测定某一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  )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知识点20: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06-11-06)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默写内容】
①钠在氧气中点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氧化钠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钠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考点】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②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③可逆反应;④化学平衡的概念。
【要点填空】
⑴化学反应速率是表示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的________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单位为___________________
例1:某反应的反应物浓度开始时为8mol/L,反应之后为3mol/L,反应时间为2min,则该反应物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在某密闭容器中,容积为2L,某气体经过5s后从0.2mol增加到1.2mol,则该气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一个5.0L的容器中,盛入8.0mol某气态物质R,5min后,测定R的浓度还剩余0.4mol/L,这种反应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mol/(L·S)。
⑵课本中介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温度升高,反应速率_________,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_________,催化剂:使用(正)催化剂,可以使反应速率__________。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3X(g)+Y(g) Z (g)+2W(g)反应,现在控制下列三种不同的条件:
①在400°C时,9molX与3molY反应 ②在400°C时,15 molX与5molY反应
③在300°C 时,9molX与3molY反应
那么,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正反应速率最小的是_________。
⑶课本第44页实验2-7说明了什么道理?答:说明了任何反应不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能到达表面上静止的一种“_______________”,这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____不再改变,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_____________。但是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__而改变。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或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来表示
C.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min)
2.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够说明可逆反应A(g)+3B(g)2 C(g)达到了平衡状态的是( )
A.C生成的速率与C 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同时消耗n molA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反应进行了3min
3.要使煤在煤炉中充分燃烧,下列措施不行的是( )
A、向炉内吹入过量的空气 B、把煤块碾成粉末
C、把炉建高一点 D、提供煤和氧气反应的载体使其充分接触
4.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对反应速率不发生影响的因素是( )
A.温度 B.压强 C.浓度 D.催化剂
5.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B.催化剂
C.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 D.反应物的浓度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完的电池可以随意地丢弃
B.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可以降低尾气中CO的含量
C.无论加入正催化剂还是加入负催化剂都能大大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把煤粉碎了再燃烧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7.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
A.表示面粉厂不欢迎吸烟者 B.防止污染面粉 C.吸烟有害健康
D.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爆炸
8.可逆反应2SO2+O22SO3,如果υ(O2)=0.05 mol/(L·min),先用一定量的SO2和O2在容积为aL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则2 min后SO3的浓度为( )
A.1 mo1/L B.0.9 mol/L C.0.2mol/L D.0.1mol/L
9.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通入CO2 ④增加碳的量 ⑤降低压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该用浓硫酸
C.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将Al片改成Al粉
11.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12.工业炼铁是在高炉中进行的,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① 2C(焦炭)+O2(空气)=2CO;② Fe2O3+3CO=2Fe+3CO2该炼铁工艺中,对焦炭的实际使用量要远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其主要原因是( )
A.CO过量 B.CO与铁矿石接触不充分
C.炼铁高炉的高度不够 D.CO与Fe2O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回头练习】
1.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A.950mL,111.2g B.500mL,117g C.1000mL,117g D.1000mL,111.2g
2.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称2.4g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3.实验室欲配制0.5mol/L的NaOH溶液500ml已经准备有以下仪器:①烧杯④500ml容量瓶 ⑤玻璃棒 ⑥托盘天平(带砝码)还缺少的仪器是
A.分液漏斗 B.试管夹 C.酒精灯 D.胶头滴管
4.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相等的是
A.150 mL 3 mol·L-1的KCl B.50 mL 2 mol·L-1的NH4Cl
C.150 mL 1 mol·L-1的NaCl D.75 mL 2 mol·L-1的CaCl2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盐、钙盐的是
A.CaO     B.Ca(OH)2 C.CaCO3    D.CH4
知识点21:甲烷和烷烃(06-11-18)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默写内容】
①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石灰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硫酸亚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考点】①有机物成键的特征和甲烷的结构;②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③烷烃的概念和同系物的概念;④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以及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比较。
【要点填空】
⑴碳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____,所以碳原子一般与其他原子形成____个共价键,为此有机物种类繁多就是这个原因。甲烷的分子式____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__,它是一种对称的_______________结构,四个C—H键强度相同。
⑵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______色,______味的气体,密度大约是空气的_______,_______溶于水。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或者说哪些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甲烷: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燃冰/瓦斯等。
⑶甲烷的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反应。
①甲烷的氧化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乙烷的分子式___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烷烃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像这样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_________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____________。烷烃中最简单的是__________。
⑸丁烷可以有两种结构,它们的结构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这种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但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__________________,这也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
⑹举例说明:
①同位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同系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同素异形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1.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如图,
它属于( )
A.无机物   B.烃
C.高分子化合物     D.有机物
2.不属于有机物特点的是( )
A.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B.有机物反应比较复杂,一般反应较慢
C.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不易分解,而且不易燃烧 D.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熔点低。
3.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中C、H间是非极性键 B.甲烷分子是空间三角锥结构
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 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是完全等同的
4.下列事实、事件、事故中与甲烷有无关的是( )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B.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气体
C.“西气东输”工程 D.煤矿中的瓦斯爆炸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通常情况下,甲烷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
B.甲烷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
C.煤矿的矿井要注意通风和严禁烟火,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D.点燃甲烷不必像点燃氢气那样事先验纯
6.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甲烷与溴蒸气光照条件下反应 B.由甲烷制氯仿
C.乙烷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混和 D.由甲烷制碳黑
7.使一定量的甲烷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装有无水氯化钙和碱石灰的干燥管,发现装氯化钙的干燥管增重3.6g,则燃烧的甲烷的体积(标准状况)是( )
A.1.12L B.2.24L C.3.36L D.0.448L
8.在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氯气与氢气反应 B.氯气与甲烷反应 C.次氯酸分解 D.甲烷与氧气反应
9.光照下,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氯气充分反应,得到的产物最多的是( )
A.CH3Cl B.CH2Cl2 C.CCl4 D.HCl
10.若2g甲烷含有m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
A.m/16 B.16m C.32m D.8m
11.由沸点数据:甲烷-146℃,乙烷-89℃,丁烷-0.5℃,戊烷36℃,可以判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
A.高于-0.5℃ B.约是+30℃ C.约是-40℃ D.低于-89℃
12.与乙烯是同系物的是( )
A.甲烷 B.乙烷 C.丙烯 D.戊烷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
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A. 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 C.只有③④ D.只有①②③
14.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O2和O3 B.CH2=CHCH2CH3和CH3CH=CHCH2CH3
C.CH3CH2CH3和CH3(CH2)2CH3 D.CH3CH2OH和CH3OCH3
15.同分异构体现象在有机化学中是非常普遍的,下列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①CH2=CHCH3 ② ③CH3CH2CH3 ④HC≡CCH3 ⑤ ⑥CH3CH2CH2CH3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①和④ D.⑤和⑥
16.氯仿(CHCl3)可作麻醉剂,但常因保存不妥而被氧气氧化,产生剧毒物质光气(COCl2),2CHCl3+O2—→2HCl+2COCl2为防止事故,在使用前检验氯仿是否变质,应选用的试剂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盐酸 C.硝酸银溶液 D.水
17.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25克/升,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6 B.28 C.30 D.32
知识点22:乙烯和苯(06-11-20)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高考考点】①乙烯的结构和性质以及重要的用途;②苯的结构和性质;③甲烷、乙烯和苯的比较。
【要点填空】
⑴乙烯的分子式____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_________上。烯烃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化水平。
⑵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存在,使乙烯的化学性质表现的活泼起来,它可以使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退色,而甲烷不能。所以我们可以这两种方法来鉴别甲烷和乙烯。
①乙烯的燃烧氧化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烯的加成反应:▓▓与溴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氯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烯的加聚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苯通常是_____色、带有________________的_____体,有______,不溶于水,密度比水_____,如果用冰冷却,可凝成______色晶体。苯的分子式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一类碳氢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___。
⑷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所以苯的化学性质比乙烯要__________。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退色。
①苯的燃烧氧化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烃用CnHm来表示,则烃的燃烧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苯的取代反应:▓▓与液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苯的加成反应:▓▓与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1.关于乙烯以及乙烯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B.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C.乙烯可以用来制造聚乙烯塑料,用于食品、餐饮、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
D.乙烯和甲烷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不能用燃烧的方法来鉴别
2.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甲烷与氯气混和后光照反应 ▓▓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 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生成 ▓▓ 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 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3.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式C2H4 B.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2CH3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苯的分子式
4.关于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是1825年由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
B.苯与乙烯一样,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作消毒剂、有机溶剂、洗涤剂
C.苯的分子式中碳原子远没有饱和,因此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褪色
D.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的独特的键,苯既不能发生取代反应也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5.使1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的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  )
A.3mol B.4mol C.5mol D.6mol
6.下列液体混合物中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且操作时水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流出来的一组是(  )
A.苯和水 B.酒精和水 C.溴苯和水 D.硝基苯和水
7.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A.甲烷 B.聚乙烯 C.苯 D.乙烯
8.学生使用的涂改液是一种使用频率极高的工具,涂改液中含有苯及其同系物(与苯的结构和性质相似,例如甲苯等),下列有关涂改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苯的同系物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B.苯及其同系物的通式是CnH2n-6
C.涂改液危害人体健康,应该慎用 D.苯及其同系物对人体无害,可以使用
9.四氯乙烯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干洗衣服的干洗剂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家用不粘锅内侧涂覆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下列关于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属于纯净物 B.它们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它们的分子中都不含氢原子 D.它们都可由乙烯只发生加成反应得到
10.下列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其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的是(  )
A.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B.乙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C.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D.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11.若1 mol某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2,则(  )
A.x=2,y=2 B.x=2,y=4 C.x=3,y=6 D.x=3,y=8
12.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 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气体一定没有甲烷 B.混合气体中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乙烷 D.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烯
13.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苯分别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理论上消耗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1:2 ??? C.1:3 D.1:4
14.下列反应的生成物为纯净物的是(  )
A.CH4和Cl2光照取代反应 B.氯乙烯加成
C.乙炔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 D.乙烯和氯化氢加成
15.乙烷和乙烯都属于(  )
A.同分异构体 B.同系物 ??? C.烃 D.同素异形体
16.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所指物质的作用不同的是(  )
A.苯和液溴反应所用到的溴化铁 B.苯和硝酸反应时的浓硫酸
C.苯燃烧时所需要的氧气 D.苯在一定条件下和氢气反应时的镍
【回头练习】
1.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A.观察外观    B.丁达尔效应 C.布朗运动     D.加热
2.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加入BaCl2溶液产生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D.加入碘水变蓝?
知识点23:乙醇和乙酸(06-11-28)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默写内容】
①硫酸铝和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铝和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氢氧化铝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碳酸钠和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考点】①乙醇和乙酸的结构和性质;②乙醇和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要点填空】
⑴乙醇的分子式__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乙醇俗名_________,是____色、有特殊香味的_____体,密度比水_____,沸点_________,_____挥发,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能与水以____________互溶。在医院里经常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分子结构中含有—OH基团,称为______基,从而乙醇和乙烷的性质大相径庭。
①乙醇与金属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水与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1、水、乙醇、钠三者密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中—OH上的氢原子________水中的氢原子活泼
②乙醇的氧化反应:
a、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Cu或Ag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中Cu先在酒精灯上灼烧生成_________,再插入乙醇中生成______,所以Cu或Ag反应前后的质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乙醇还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_______________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_________。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乙酸的分子式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乙酸俗名_________,是____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_____体,熔点_________,纯净的乙酸称为_____________,乙醇易溶于_____和______。
⑷乙酸的化学性质:乙酸分子结构中含有—COOH基团,称为______基。
①乙酸的酸性: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使蓝色石蕊变______
b、同样可以与钠、镁、锌反应放出________
c、与烧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与纯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1、酸性:乙酸_______碳酸 2、乙酸中—COOH上的氢原子________水中的氢原子活泼
②酯化反应:与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1、酯化反应是指______和_______反应,它的逆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
2、该反应中加药品的顺序是:先加_____________,再加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饱和碳酸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的现象:液面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并可以闻到香味,这种有香味的液体叫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俗语“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2.工业上为使95.6%乙醇变为100%绝对乙醇,常加入一种物质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蒸馏,得到99.5%的无水乙醇,然后再加入另一种物质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蒸馏得到绝对乙醇,这两种物质分别是( )
A.无水硫酸铜,生石灰 B.无水氯化钙,金属钠
C.生石灰,金属镁 D.浓硫酸,金属镁
3.Na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它能跟液氨、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下列有关NaH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跟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B.NaH中H-半径比Li+半径小
C.跟液氨反应时,有NaNH2生成 D.足量NaH跟1mol乙醇反应时,生成0.5molH2
4.苯甲酸(C6H5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 )
A.金属钠 B.氢氧化钠 C.溴水 D.乙醇
5.已知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当与CH3CH2OH酯化时,不可能生成的是( )

6.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家庭中经常用食醋浸泡有水垢的水壶
B.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交通警察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7.下列各组物质中各有两组分,两组分各取1mol,在足量氧气中燃烧,两者耗氧量不相同的是( )
A.乙烯和乙醇 B.乙烷和乙烯 C.乙酸和甲酸甲酯 D.乙炔和乙醛
8.下列各组混合物中,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乙酸乙酯和水 酒精和水 B.溴苯和水 硝基苯和水
C.己烷和水 甲酸和水 D.苯和水 乙酸和乙醇
9.有机物①CH2OH(CHOH)4CH3 ②CH3CH2CH2OH ③CH2=CH—CH2OH ④CH2=CH—COOCH3
⑤CH2=CH—COOH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A.③⑤ B.②④ C.①③⑤ D.①③
10.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A.酒精 B.冰醋酸 C.甲苯 D.硝酸
11.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① 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 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 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④ 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禁止工业酒精配制饮料,这是由于工业酒精中含有( )
A.乙二醇 B.丙三醇 C.甲醇 D.氯仿
13.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关于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维生素A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维生素A不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
C.维生素A属于烃 D.维生素A能发生取代、加成、酯化反应
知识点24:官能团性质的总结(06-12-03)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高考考点】①烃的衍生物的概念和官能团的概念;②各种官能团的基本有机反应类型;③同系物的概念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以及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比较。
【要点填空】
⑴举例说明:
①同位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同系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同素异形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烃:烷烃_______/烯烃________/炔烃________/芳香烃__________
⑥烃的衍生物:卤代烃_______/醇________/酚_________/醛_________/酸_________/酯__________⑦官能团:双键—C=C—/三键—C≡C—/羟基_______/醛基________/羧基_________/羰基__________
⑵各种官能团的基本有机反应类型对照表(重点记忆)
官能团
氧化(燃烧)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聚合反应
酯化反应
与Na反应
酸性
C—H键


—C=C—



苯基



羟基—OH



羧基—COOH




⑶写出以上表格中除氧化反应外其他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举例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1.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氧化、加成、取代4种反应的是
A. B.
C. D.CH3CH2CH3
2.下列有机物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同时能使溴水因反应褪色的是
3.苏丹红是很多国家禁止用于食品生产的合成色素,结构简式如下,关于苏丹红,说法错误的是
A.能与金属钠反应 B.属于烃的衍生物
C.能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D.不能燃烧
4.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结构简式如下,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 mol该物质可以与7 molH2加成 B.可以发生聚合反应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其分子式为C14H10O3
5.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有结构简式如下所示,下列对该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属于烃
C.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 D.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6.下列有关丙烯的性质和制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常温、常压下呈气态
B.在催化剂存在下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
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物是CH2-CH2-CH2
D.长碳链的烷烃经催化裂化后,可制得丙烯
7.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NaCl溶液:将47.5ml水加入到盛有
2.5gNaCl的烧杯中,搅拌溶解
B.制备乙酸乙酯: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C.鉴定SO42—: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D.鉴别环己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环己烯和苯中
8.将W1 g光亮的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迅速插入下列物质中,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用蒸馏水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W2 g。实验时由于所插入的物质不同,铜丝的前后质量变化可能不同,下列所插物质与铜丝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A.石灰水 W1 W2 D.乙醇溶液 W1 9.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反应,且显酸性的是
A.CH2=CH—CH2OH B.HO—CH2—CH2—CH2—COOH
C.HNO3 D.乙醇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燃烧1mol乙烯消耗的氧气比燃烧1mol乙醇消耗的氧气多
B.在常温、常压下,异戊烷比戊烷熔点高
C.乙烯和十八烯属于同系物
D.红磷和白磷属于同分异构体
【回头练习】
1.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Mg2+、SO42-、Cl-        B.Ba2+、K+、OH-、Cl-
C.Al3+、MnO4-、SO42-、Cl- D.Na+、Cu2+、Cl-、Ba2+
2.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H++OH-=H2O
C.碳酸钙与稀硝酸:CaCO3+2H+=Ca2++ CO2↑+H2O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Cu2++SO42-+Ba2++2OH-=Cu(OH)2↓+BaSO4↓
3.n mol N2和n mol CO相比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 B.在同温同压下密度不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 D.分子数相等
知识点2:物质的量(06-07-21)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高考考点】①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②摩尔质量概念和有关摩尔概念的计算。
【默写内容】
1、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物质的量”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起来。
2、人们用__________作为计量原子、离子或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
3、大量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单位,在数值上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所含的粒子的数目都约是6.02×1023。我们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__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_,6.02×1023mol-1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常数,是个物理量,符号为_________。物质的量的符号是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为_______,常用的单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
5、在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相同________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_______的粒子(分子或原子)。所以,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应占有相同的体积。这个体积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是________________,它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在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的关系式: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 B.14g 氮气即1mol N2的质量
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D.1mol氧的质量等于16g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的量可理解为物质的质量
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粒子数目
C.物质的量是量度物质所含微观粒子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D.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只适合于分子、原子、和离子
3.下列有关摩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 B.用巨大数量的微粒集体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
C.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 D.既表示物质的质量又表示物质微粒的数量单位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molO的质量是16g/mol B.Na+的摩尔质量是22g/mol
C.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 D.氢的摩尔质量是2g/mol
5.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D.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也相同
6.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
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
【课外练习】
1.物质的量相等的两种气体,则必然
A.具有相同数目的原子 B.都占有22.4L
C.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D.具有相同的体积
2.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A.6.02×1023个原子 B.0.012Kg碳所含的原子数
C.12g 碳-12所含的原子数 D.16g氧所含的原子数
3.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0.4mol氧气 B.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
  C.0.3mol水 D.20g氖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5.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最大的是
A.49gH2SO4 B.6.02x1023个N2 C.44.8LCO2 D.3molH2O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式量 B.摩尔质量是物质的式量的6.02×1023倍
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 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
7.现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A.原子数 B.分子数 C.体积 D.物质的量
8.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A.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9.下列各组物质中,两种物质分子数相同的是
A.1gH2和8gO2 B.18gH2O和22.4LCO2(标准状况) C.1molHCl和11.2LCO(标准状况) D.6.02×1023个H2分子和0.5molN2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
D.相同条件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知识点3:物质的量的应用(06-07-23)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高考考点】①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默写内容】
1、我们使用物质的量浓度这个物理量,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________,公式为:______________
常用单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常用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稀释浓溶液时,溶液的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即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课堂练习】
1、100mL0.3mol/LNa2SO4溶液和50mL0.2mol/L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2mol/L  (B)0.25mol/L  (C)0.40mol/L  (D)0.50mol/L
2、实验室欲配制0.5mol/L的NaOH溶液500ml有以下仪器:
①烧杯 ②100ml量筒 ③100ml容量瓶 ④500ml容量瓶 ⑤玻璃棒 ⑥托盘天平(带砝码)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 _____。该试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未等NaOH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中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标线 ⑤定容时仰视标线
【课外练习】
1、欲配制100ml 1.0 mol/L 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① 将14.2 g Na2SO4 溶于100ml水中
② 将32.2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 将20 ml 5.0 mol/L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
A.②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①③⑤
3、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A.950mL,111.2g B.500mL,117g
C.1000mL,117g D.任意规格,111.2g
4、某10% 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80mL20%的溶液,则该20%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6.25mol/L B.12.5mol/L C.7mol/L D.7.5mol/L
5、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g溶质。现欲配制1mol·L-1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A.1∶4    B.1∶5    C.2∶1     D.2∶3
6、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7、在4℃时向100mL水中溶解了22.4L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
    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D.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L
8、今有0.1mol/LNa2SO4溶液300 mL,0.1mol/LMgSO4溶液200 mL和0.1mol/L Al2(SO4)3溶液100 mL,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之比是
(A)1∶1∶1    (B)3∶2∶2    (C) 3∶2∶3    (D) 1∶1∶3
9、将VLHCl气体(STP)溶于水制得1000mL盐酸溶液,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V/22400mol/L B.1000V/22.4mol/L
C.V/22.4mol/L D.V/11.2mol/L
10、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1的NaCl B.50 mL 2 mol·L-1的NH4Cl
C.150 mL 3 mol·L-1的KCl D.75 mL 2 mol·L-1的CaCl2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理科)知识点4:物质的分类(06-07-25)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高考考点】①常见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②胶体及其主要性质。
【默写内容】
1、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_____________。
2、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如果考察这三类分散系的稳定性,发现___________是最稳定的,而_________是很不稳定的;________介于二者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了大气污染的长期性。
4、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_________与_________的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①H2O  ②NaCl  ③H2SO4  ④Ca(OH)2  ⑤Fe3O4  ⑥CuSO4·5H2O  ⑦HNO3 ⑧AgNO3 ⑨NaHCO3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
属于酸的是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
2、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 )
A.悬浊液 B.乳浊液 C.胶体 D.溶液
3、下列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CuO+H2 Cu+H2O B.C+2CuO2Cu+CO2
C.Fe2O3+3COFe+CO2 D.Fe+CuSO=FeSO+Cu
4、一定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是( )
A.氧化物   B.碱   C.酸   D.盐
5、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 )?
?A.豆浆 ?B.牛奶? C.蔗糖溶液 D.烟、云、雾
6、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属于纳米级的是(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7、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A.观察外观          B.丁达尔效应
    C.布朗运动          D.加热
【课外练习】
1、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2CO+O22CO2          B.CaO+H2O=Ca(OH)2
C.C+H2OCO+H2 D.CO2+Ca(OH)2=CaCO3↓+H2O
2、下列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
①水  ②酸  ③碱  ④盐  ⑤氧化物
A.①   B.①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酸性氧化物
A
纯碱
盐酸
烧碱
二氧化硫
B
烧碱
硫酸
食盐
一氧化碳
C
苛性钠
醋酸
石灰石

D
苛性钾
碳酸
苏打
三氧化硫
4、胶体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B.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
C.会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D.粒子有没有带电荷
5、“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6、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现象是
豆浆中加入石膏做豆腐
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出现堵塞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
D.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易形成三角洲
7、下列物质既是钠盐,又是硫酸盐的是
A.NaOH B.Na2SO4 C. Na2CO3 D.K 2CO3
8、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都产生红褐色沉淀
D.颜色都呈红褐色
9、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加入碘水不变蓝
C.?加入BaCl2溶液产生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D.加入碘水变蓝?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盐、钙盐的是(  )
    A.石灰石   B.Ca(OH)2  C.CaCO3   D.CH4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理科)知识点5:离子反应(06-07-26)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高考考点】①电解质的概念;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默写内容】
1、.在_______中或在_______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由于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___________,产生了________。电离时生成的_______________离子全部是_____的化合物叫做酸;生成的________离子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叫做碱;生成________和_______的化合物叫做盐。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这种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其书写步骤为: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还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Cu ②H2SO4 ③NaOH ④NaCl ⑤CaO ⑥CO2 ⑦CaCO3 ⑧H2
2、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现该离子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氯化镁晶体 B. 氯化钠溶液 C. 液态氯化氢 D. 熔融氢氧化钾
4、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H2SO4=2H++SO42-  B. NH4NO3 =NH4++NO3-
C. Na2CO3 =Na2+ +CO32-    D. Ba(OH)2=Ba2++2OH-
5、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判断中,正确的观点是( )
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B. 在熔融或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
C. 在熔融或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D. 在熔融和溶液中都能导电的化合物
6、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Cu2++2OH-Cu(OH)2↓
      CuSO4+2NaOHCu(OH)2↓+Na2SO4
    B.CO十2H+CO2↑十H2O
      BaCO3+2HClBaCl2+C02↑十H20
    C.Ca2++COCaCO3↓
      Ca(NO3)2+Na2CO3CaCO3↓+2NaNO3
    D.H++OH-H20
      2KOH+H2SO4=K2SO4十2H20
【课外练习】
1、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石墨棒 B. 固体氧化钾 C. 盐酸 D. 熔融氢氧化钠
2、仅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电解质是( )
A. KOH B. KNO3 C. HCl D. 酒精
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Ca(OH)2 =Ca2++2OH- B. FeCl3=Fe3++3Cl-
C.H2SO4 =H2++SO42-  D. Al2(SO4)3 =2Al3++3SO42-
4、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表示的是( )
A. Na2CO3+2HCl=2NaCl +CO2↑+H2O B. NaHCO3+HCl=NaCl +CO2↑+H2O
C. K2CO3+H2SO4=Na2SO4 +CO2↑+H2O D. K2CO3+2HNO3=2KNO3 +CO2↑+H2O
5、对四种无色溶液进行离子检验,检验结果如下,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
A. SO32-、OH-、Cl-、K+           B. Na+、NO3-、OH-、Cl-
C. K+ 、Na+、NO3-、Cl-           D. K+ 、CO32-、 H+ 、Ba2+
6、能用H++OH- = H2O表示的是 ( )
A.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 B.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
C.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 D.氨水和稀H2SO4的反应
7、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a+、Ba2+、Cl(、SO42- B. Ca2+、HCO3(、C1(、K+
C.Mg2+、Ag+、NO3(、Cl( D. H+ 、Cl( 、Na+ 、CO32(
8、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为有毒离子为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则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
A. Cu2+和SO42- B. Cu2+和Cl( C. K+和SO42- D. Ag+和NO3(
9、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Mg2+、H+、C1-、OH-    B.Na+、Ba2+、CO、NO
    C.Na+、H+、Cl-、CO     D.K+、Cu2+、NO、SO、
10、下列各组离子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Mg2+、C1-、OH-   B.H+、Ca2+、CO、NO
    C.Cu2+、K+、SO、NO   D.Na+、HCO、OH-、Ca2+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巩固练习】
1、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电,但不是电解质的是( )
A. 铝 B. 食盐 C. 硫酸 D. 蔗糖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的是( )
A. HCl B. NaOH C. Na2CO3 D. 蔗糖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mol/L Ba(NO3)2溶液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500 mL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总数为0.3NA
B. 500 mL溶液中NO3-离子浓度为0.2mol/L
C. 500 mL溶液中Ba2+离子浓度为0.2mol/L
D. 500 mL溶液中NO3-离子总数为0.2NA
4、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H++OH-=H2O
C.碳酸钙与稀硝酸:CaCO3+2H+=Ca2++ CO2↑+H2O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Cu2++SO42-+Ba2++2OH-=Cu(OH)2↓+BaSO4↓
5、在pH=1的无色为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Mg2+、SO42-、Cl-       B. Ba2+、K+、OH-、Cl-
C.Al3+、MnO4-、SO42-、Cl- D.Na+、Cu2+、Cl-、Ba2+
6、将两种物质的溶液相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消失并有气泡生成,再加入AgNO3溶液,又生成白色沉淀,则这两种物质是(  )
A.MgCl2和Na2CO3  B.K2SO4和BaCl2  C.NaOH和CuSO4  D. K2CO3和Ca(NO3)2
7、下列物质中,不能电离出酸根离子的是 ( )
A.Na2S B.Ba(OH)2 C.KMnO4 D.KCl
8、有下列仪器:①烧杯;②蒸发皿;③平底烧瓶;④试管;⑤坩埚;⑥锥形瓶。其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①②④⑤⑥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④⑥
9、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够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表示的是 ( )
A.BaCl2+K2SO4=BaSO4↓+2KCl
B.BaCO3+H2SO4 = BaSO4↓+CO2↑+H2O
C.Ba(OH)2+ CuSO4= Cu(OH)2↓+BaSO4↓
D.Ba(OH)2+ 2KHSO4 = BaSO4↓+K2SO4+2H2O
10、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Na+ 、K+、SO42-、HCO3( B.Cu2+、K+、SO42-、NO3(
C.Na+、 K+、Cl(、 NO3( D.Fe3+、K+、SO42-、Cl(
电解质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之分,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而弱电解质如弱酸、
弱碱在水中则不能完全电离,不能完全电离的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用其化学式表示,不能以离子的形式出现。请解答15、16两题。
11、下列溶液的溶质都是强电解质,这些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 mL 1 mol ·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 )
A.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 B.75 mL 1 mol·L-1 CaCl2溶液
C.150 mL 1 mol·L-1 KCl溶液 D.75 mL 1 mol ·L-1 AlCl3溶液
12、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溶液中,形成无色的溶液,其化学方程式是:PbSO4+2NH4Ac = Pb(Ac)2+(NH4)2SO4。当Pb(Ac)2(醋酸铅)溶液中通入H2S时,有黑色沉淀PbS和弱电解质HAc生成。表示这个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Pb(Ac)2+H2S = PbS↓+2H Ac B.Pb2++H2S = PbS↓+2H+
C.Pb2++2Ac-+H2S = PbS↓+2H Ac D.Pb2++2Ac-+2H++S2- = PbS↓+2HAc
13、把0.05molNaOH晶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导电性变化较大的是(  )
    A.自来水           B.0.5mol·L-1盐酸
    C.0.5mol·L-1H2SO4      D.0.5mol·L-1HNO3
14、下列各组反应中,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盐酸分别与NaOH溶液、Ca(OH)2溶液反应
B.硫酸分别与NaOH溶液、Ba(OH)2溶液反应
C. 硝酸分别与Na2CO3溶液、K2CO3溶液反应
D. 锌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15、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胶体外观不均匀 B 胶体不能通过滤纸
C 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 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16、n mol N2和n mol CO相比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 B.在同温同压下密度不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 D.分子数相等
17、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 ( )
A.硝酸钠、氢氧化钠 B.氧化铜、二氧化锰
C.氯化钾、二氧化锰 D.硫酸铜、氢氧化钠
18、下列物质中,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22.4L HCl气体 B.标准状况下,22.4L的水
C.28g的CO D.1mol/L的蔗糖溶液
19、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
① 过滤 ② 蒸发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20、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天平称取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
(理科)知识点6:氧化还原反应(06-08-10)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高考考点】①判断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②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③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知识要点】
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H +1 Li +1 Be +2 B +3 C –4 +2 +4 N –3 +1 +2 +3 +4 +5 O –2 –1 F –1
Na +1 Mg +2 Al +3 Si +4 P –3 +3 +5 S –2 –1 +4 +6 Cl –1 +1 +3 +5 +7
K +1 Ca +2 Br –1 +1 +3 +5 +7 I –1 +1 +3 +5 +7 Cr +3 +6 Mn +2 +4 +6 +7
Fe +2 +3 Co +2 +3 Cu +1 +2 Zn +2 Ag +1 Ba +2 Hg +1 +2
2、口诀:升失被氧化,降得被还原;氧化还原剂,还原氧化剂。
3、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课堂练习】
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是否有元素的电子转移 B.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C.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 D.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
2、下列有关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还原剂是一种能够得到电子的物质
  C.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4、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aCO3+2HCl=CaCl2+H2O+CO2↑ B、CaCO3高温CaO+CO2↑
C、Na2O+H2O=2NaOH D、Mg+2HCl=MgCl2+H2↑
5、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NaOH→NaCl B. H2SO4→H2 C. HCl→Cl2 D. CaCO3→CO2
6、下列反应氯元素只被氧化的是(  )
A.5Cl2+I2+6H2O=10HCl+2HIO3
B.MnO2+4HClMnCl2+Cl2↑+H2O
C.2Cl2+2Ca(OH)2=CaCl2+Ca(ClO)2 +2H2O
D.2HClO2HCl+O2↑
7、在Na2S、S8、( )、BaSO4的排列中,括号内应填入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A.Na2SO4 B.KHSO3 C.H2S D.SO3
【课外练习】
1、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CaO+CO2↑     B.Na2O+H2O=2NaOH
C.Na2CO3+H2SO4=.Na2SO4+CO2↑+H2O D.MnO2+4HCl MnCl2+Cl2↑+2H2O
2、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Fe2O3+3CO2Fe+3CO2 B.NH4NO3N2O↑十2H2O
 C.2NaHCO3Na2CO3+CO2↑十H2O D.2HgO===2Hg + O2↑
3、下列反应中,CO2作氧化剂的是
 A.Ca(OH)2+CO2CaCO3↓+H2O B.CO2+C2CO
 C.2Fe2O3+3C4Fe+3CO2↑ D.C+2H2O2H2+CO2
4、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实验室中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 H2 B.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 O2
C.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Cl2 D.实验室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5、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金属冶炼 B.燃放鞭炮 C. 食物腐败 D.点制豆腐
6、下列化学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CO2 B.CO2→ CO C.CuO→Cu D.H2SO4→BaSO4
7、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Fe+CuSO4=FeSO4+Cu     B.Fe2O3+3CO2Fe+3CO2
C.AgNO3+NaCl=AgCl↓+NaNO3           D.2KMnO4K2MnO4 +MnO2 +O2↑
8、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A.2Na+2H2O=2NaOH+H2↑ B. Na2O+H2O=2NaOH
C. H2OH2↑+O2↑ D.C+H2OCO+H2
9、已知:① 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 2FeCl2+Cl2 =2FeCl3 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Fe3+>Cl2>I2 B. Cl2>Fe3+>I2 C. I2>Cl2>Fe3+ D. Cl2>I2>Fe3+
10、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NaNO2+NH4Cl=NaCl+NH4NO2 第二步: NH4NO2 N2↑+2H2O
下列对第二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 NH4NO2只是氧化剂 ② NH4NO2只是还原剂 ③ 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 ④ 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⑤ 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巩固练习】
1、从硫元素的化合价态上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 ( )
A.Na2S B. S C. SO2 D. H2SO4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失电子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B.物质在变化中失去了电子,此物质是氧化剂
  C.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发生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在2FeBr2+3Cl22FeCl3+2Br2的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
  A.Fe     B.Br     C.Fe和Br   D.Cl
4、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还原产物是(  )
  A.KCl     B.MnCl2    C.H2O     D.Cl2
5、在下列反应中,反应物中各元素都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KNO3 + 3C + S===K2S + N2↑+3CO2↑ B.2AgNO3===2Ag + 2NO2↑+O2↑
C.2NaCl+2H2O===2NaOH + Cl2↑+H2↑ D.2KMnO4===K2MnO4 + MnO2 + O2↑
6、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3CuS+8HNO3 =3Cu(NO3)2+2NO↑+3S↓+4H2O
B. 3Cl2+6KOH =5KCl+KClO3+3H2O
C. 3H2O2+2KCrO2+2KOH =2K2CrO4+4H2O
D. 3CCl4+K2Cr2O7 =2CrO2Cl2+3COCl2+2KCl
7、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分子式(或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以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
(1( G ( Q+NaCl (2( Q+H2O X+H2
(3( Y+NaOH ( G+Q+H2O (4( Z+NaOH ( Q+X+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
A( QGZYX B( GYQZX C( GYZQX D( ZXGYQ
8、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H2SO3+I2+H2O=2HI+H2SO4 ②2FeCl3+2HI=2FeCl2+2HCl+I2
③3FeCl2+4HNO3=Fe(NO3)3+2FeCl3+2H2O+NO(
A( H2SO3>I( >Fe2+ >NO B( I( >Fe2+ >H2SO3>NO
C( Fe2+ >I( >H2SO3>NO D( NO>Fe2+ >H2SO3>I(
9、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
A.Zn+2HCl=ZnCl2+H2↑ B.2H2S+SO2=3S+2H2O
C. H2+CuO=Cu +H2O D.2H2O 2H2↑+O2↑
10、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CaH2中氢元素为-1价),反应方程式如下:
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 )
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是氧化剂
C.是还原剂 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1、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为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12、P单质在反应4P+3KOH+3H2O3KH2PO2+PH3中是(  )
  A.被氧化           B.被还原
  C.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
13、下列反应中硫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有(  )
  A.2H2SO4(浓)+CuCuSO4+2H2O+SO2↑
  B.2H2SO4(浓)十CCO2↑+2H2O+2SO2↑
  C.H2SO4(浓)+NaClNaHSO4+HCl↑
  D.H2SO4+Na2SO3Na2SO4+H2O+SO2↑
14、1962年,英国青年化学家巴特来特将PtF6加入Xe中,按等微粒个数之比在温室下混合后,首次制得含有化学键的稀有气体化合物六氟合铂酸氙:Xe + PtF6 → XePtF6,已知XePtF6中Pt的化合价为+4价。有关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Xe是氧化剂 B.PtF6是氧化剂
C.PtF6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15、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则该元素 ( )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既不可能被氧化,又不可能被还原 D.既可能被氧化,又可能被还原
16、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A.2NaBr+Cl2=2CaCl+Br2 B.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
C.2H2S+SO2=2H2O+3S↓ D.C+CO22CO
知识点7:金属的化学性质(06-09-01)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课前背诵】
⑴ 常温下,金属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钠受热后,可以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出___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氧化膜疏松,_______
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的氧化膜致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等表面的氧化层。例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点燃起来更容易些。
⑷ 我们可以观察到,铝箔熔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通过对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和思考,我们可以知道以下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通过实验3-4我们看到,铝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都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 酸、碱还有盐等可直接侵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练习】
1、保存金属钠时,应放在(  )
A、水中   B、煤油中   C、棕色瓶中   D、酒精中
2、当钠着火时,应选用灭火的是(  )
A、煤油   B、水   C、沙土   D、泡沫灭火器
3、关于Na2O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白色的固体 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D、都是强氧化剂
4、钠离子的性质是(  )
A、有强还原性   B、有强氧化性   C、有碱性   D、比钠原子稳定
5、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Na的熔点低  B、Na的硬度小  C、Na的密度小  D、有强还原性
6、将一小块Na投入足量的CuSO4溶液中,现象是(  )
A、置换出金属铜   B、产生气体,置换出金属铜
C、生成蓝色沉淀   D、产生气体,生成蓝色沉淀
7、下列物质中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A. Na B. Fe C. Al D. CuCl2溶液
8、在铝和NaOH溶液的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是(  )
A.水    B.铝   C.氢氧化钠   D.氢氧化钠和水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2OH(+H2↑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H(=AlO2(+H2(
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
D.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10、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  )
A、与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    B、铝性质不活泼
C、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    D、铝耐酸耐碱
11、等质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H2的质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Al、Mg、Na   B、Mg、Al、Na   C、Na、Mg、Al   D、Na、Al、Mg
12、相同质量的两块铝,分别和足量的稀H2SO4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2:3   B、3:2   C、2:1   D、1:1
13、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活泼的金属、或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
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14、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 ( )
A.NaOH B.Na2O C.Na2O2 D.NaHCO3
15、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Al 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 并不滴落
16、为了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以选取下列哪种溶液( )
A.浓盐酸 B.浓硝酸 C.浓硫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17、Na2O2与水反应能够产生O2,这一反应在呼吸面具、潜水艇及太空飞船中可为人体提供呼吸所用的O2。下面对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C.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
D.这是一个置换反应,有单质O2产生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在溶液中可置换出铁    B.铁在溶液中可置换出铜
C.Fe不与H2O反应       D.Fe比Al活泼
知识点8: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06-09-03)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课前记忆】
⑴ 多数金属氧化物不溶于________,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多数不溶于水的金属氧化物可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新制成的氧化铝除了能与_________________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氧化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金属氧化物除可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还有着广泛的用途。例如,氧化铁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俗称________),常用于制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铝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于制造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氧化铜呈________,可作为制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亚铁呈_________,可作为制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默写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在常见的金属氢氧化物中,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碱易溶于水,
______________微溶于水外,_________都不溶于水,但可溶于_______。
⑸ 为什么在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生成的________色沉淀迅速变成________色,最后变成_______色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加热Fe(OH)3时,它能失去水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 反应中得到的白色胶状物质是氢氧化铝『_______________』,它几乎不溶于_______,但能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并能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室里,常常用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
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铝。
⑻ 实验表明,Al(OH)3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里都能溶解。这说明它是_______________⑼ Al(OH)3是医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
☆默写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⑽ 碳酸钠(____________)俗名___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_,碳酸氢钠(_____________)
俗名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里你常常能找到这两种物质。
⑾ 碳酸钠粉末遇水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合碳酸钠(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空气里容易____________________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虽然都属于盐类,但它们的溶液都显________性,这就是它们被作为______________的原因。
⑿ 硫酸铁等含有Fe3+的盐溶液遇到__________________时变成__________。
【课外练习】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 B.黄铜 C.钢铁 D.水银
2、实验室制备Al(OH)3最好用
A.Al2O3和稀盐酸 B.Al2O3和水 C.Al2(SO4)3和KOH D.AlCl3和氨水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Na2CO3比NaHCO3 易溶于水
Na2CO3比NaHCO3稳定
Na2CO3和NaHCO3都能跟石灰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D.物质的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得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4、为了使Fe(OH)2氧化成Fe(OH)3而又不引入杂质,应向悬浊液中加入
A.氯水 B.HNO3 C.H2O2 D.Na2O2
5、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A.NaOH溶液 B.Ba(OH)2 溶液 C.盐酸 D.氨水
6、把铁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铁片质量减少且没有气体产生,此溶液是
A.FeSO4 B.H2SO4 C.Fe2(SO4)3 D.AgNO3
7、用足量的CO还原32.0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g沉淀,则该氧化物是
A.FeO B.Fe2O3 C.CuO D.Cu2O
8、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无色溶液,在无色灯焰上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含有Na+ B.一定含Na+,也可含K+
C.既含Na+又含有K+ D.可能含Na+或K+中一种
9、下列有关Fe2+和Fe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Fe2+的水溶液呈无色 B .Fe3+的水溶液呈黄色
C.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 Fe3+的水溶液中滴入KSCN试剂后,立即出现血红色
10、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AgNO3、KSCN、稀H2SO4、NaOH四种无色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A.BaCl2溶液 B.FeCl2溶液 C.FeCl3溶液 D.Fe(NO3)3溶液
11、下列各溶液中分别加入Na2O2后,既有无色气体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A.(NH4)2SO4溶液 B.MgCl2溶液
C.NaHCO3溶液 D.CuSO4溶液
12、某种金属因其密度小、延展性好、耐腐蚀性强,它和它的合金材料在航空、航海和化学工业中正逐步取代铝和铝合金材料而被广泛利用,该金属是
A铁 B锌 C钛 D镍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知识点9:金属总结(06-09-08)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归纳比较】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在空气中氧化的现象和产物
在空气中加热(或燃烧)的现象和产物
Na
Mg
Al
Fe
Cu
2、金属与强酸的反应以及与水反应
在强酸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与水反应的程度或条件
Na
Mg
Al
Fe
Cu
3、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比较
化学式
属类
________性氧化物
____________性氧化物
色、态
_________色、固体
_________色、固体
与水反应
与CO2反应
用途
——————————————
氧化剂、________剂、________剂
保存
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隔绝空气、远离易燃物,密封保存
生成条件
常温下缓慢氧化
燃烧或加热
4、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铜比较
氧化物
颜色
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所得溶液的颜色
MgO
Fe2O3
CuO
5、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比较
化学式
俗名
色、态
与盐酸反应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热稳定性
________但易风化
主要用途
玻璃、造纸、纺织
发酵、医药、灭火器
相互转化关系
6、Fe2+、Fe3+的检验
鉴别方法
Fe2+
Fe3+
直接观色
___________色
___________色
显色反应:与KSCN反应
氧化性:与铜片
利用沉淀反应:与OH-作用
________色沉淀迅速变_______
色,最后呈___________色
立即产生_________色沉淀
相互转化
Fe2+ ————————————————————————Fe3+
【知识总结】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