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08年高考化学重要题型复习方法?湖南城步一中 夏清国?在高考复习中,我们不仅要将书本上的知识一章一节的复习到位,也要针对重要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已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因此本文以高考中的重要题型为例,探讨在高考复习中,各种题型的特点与训练方法,以提高复习效率。题型一:选择题1.高考选择题的特点:(1)难度基本持平。 (2)题目灵活,能力要求高。(3)新题少,传统题多。(4)强调取材于书本之外但又联系紧密的知识。(5)重视化学知识在生活、环境、材料、化工生产等方面的应用。(6)以考查基本概念和理论为主,只有少数涉及元素化合物、有机、实验、计算等知识。(7)计算题少,且主要不是考计算,而是借助计算题考查其它知识。2.选择题训练方法:(1)重中之重是化学概念和理论部分。包括: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速率与平衡、电解质、胶体、电化学、反应热等。努力克服困难,全部内容一一过关。(2)计算、有机部分在选择题中出现的少,好多旧题完全不练。(3)认真研读教材,关注物质的俗名、用途,关注生活、生产、环境、科技。(4)选择题训练时要把准确率放在第一位,努力培养好习惯,好节奏。做题不要快,审题要细致,四个选项一一弄懂,争取少失分。平时训练少用排除法,少猜答案。(5)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总结自身弱点,逐一设法改进。(6)选择题得满分是每一位同学的唯一目标,不管他现在的水平是高或是低。(7)加强读题训练。(8)重视每一次练习后的反思和纠错。题型二、 物质结构、周期表的应用题。1、高考物质结构、周期表应用题的特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历年必考内容,考查主要包括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或性质推测未知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未知元素;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化学键和化合物的类型;对化学键的理解及表示;化学键与晶体的熔沸点等。考查元素是前20号元素或主族元素。2、物质结构、周期表的应用题的训练方法: (1)、重中之重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位、构、性的关系。 (2)、要求学生熟记前20号元素、各主族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3)、归纳:短周期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及位置关系、原子序数关系;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特点;化学键的类型、晶体类型及其关系,典型晶体的结构特点等。 (4)、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结合的表现。 (5)、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表现。 (6)、规范电子式、结构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2007年全国理综I第26题.(15分):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①W的阳离子和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WY的化合物 ②Y和Z属同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③X和Z属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④W和X能形成组成为WX2的化合物;⑤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为XY2的化合物。⑴W元素是 ;Z元素是 ⑵化合物WY和WX2的化学式分别是 和 ⑶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和 ⑷写出X和Z形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跟W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06年全国理综II第26题.(9分):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相邻;②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请填空:(1)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 ,理由是 ;(2)Y是 ,Z是 ,W是 ;(3)X、Y、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及化学式 。2006年全国理综I第27题(15分):已知X、Y、Z都是短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三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1)X是 ,Y是 ,Z是 。(2)由Y和Z组成,且Y和Z的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3)由X、Y、Z中的两种元素组成,且与X2Z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两种离子是 和 。(4)X、Y、Z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X、Y、Z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比为4︰2︰3,该盐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以上各题均为典型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结合的题型,很具有代表性。题型三、 无机推断题1、高考无机推断题的特点:无机框图题属于学科内综合题,常常把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的内容融为一题,因此具有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能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2007年高考中虽然没有着这中题型,但绝对不能忽视。 2、高考无机推断题的训练方法: (1)解读题意:对题中所叙述的内容要读全读懂,明确已知和要求。(2)筛选信息:对题中的信息要进行筛选并迅速记忆。剔除无用信息,圈定有用信息的最小范围。 (3)寻找突破口:根据题干和框图寻找突破口是解框图题的关键所在。突破口就是某些物质的特殊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特殊的反应、特殊的现象、相关信息处理后的焦点等。(4)归纳常见物质、常见反应的“特征”。(5)规范作答:理清题意, 明确要求, 规范答题,注意答题的准确性题型四:有机推断题在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析、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有机推断题是中学化学习题中常见的重要题型,又是历年高考题中的“重头戏”。此类题目知识综合性强,涉及面广,题型新颖灵活,解题能力要求高,但许多题目只是起点高,落点低,仔细分析很容易得到答案。1、有机推断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1)根据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推断同分异构体的结构;(2)根据相互转变关系和性质推断物质结构;(3)根据反应规律推断化学的反应方程式;????(4)根据物质性质和转化关系推断反应的条件和类型;(5)根据高聚物结构推断单体结构;(6)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物质;(7)根据有机物用途推断物质。2、有机推断题的训练方法(1)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和成键特点。(2)官能团的性质及其衍变关系。(3)有机反应类型归纳。(4)重要有机实验复习。(5)推断方法归纳与训练,突出比较的作用。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组成和结构上的变化,确定反应发生的位置和类型。(6)规范有机物结构简式、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题型五:化学实验题 1、高考实验题特点:(1)实验题素材简单明了,表现在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均比较简单明了。(2)追求问题有新意,原创题居多。??(3)侧重考查实验基础,难度不大。 ????(4)仪器、操作是主流。问题灵活,死记硬背的学生肯定答不好。?(5)实验设计或实验评价是热点。?2、实验题训练方法:(1)化整为零,注重基础,注重细节。????(2)注重比较分析,注重归纳。(3)强化实验设计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装置、仪器、试剂、步骤、现象、结论等实验的各个环节。培养和提高学生把所掌握的实验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4)注重实验评价的训练。????(5)关注新考法,新动向,善于借鉴。(6)重视培养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当然,我们的复习始终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做,错了自己去思、去悟、去总结,这样才能对知识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在总复习阶段就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他完成这个任务。现在普遍存在,白天所有的课都安排满,都是老师在上课,白天上不完,晚上再上,老师深怕学生不懂、不清,按老师的意愿尽量讲,讲清各种类型,讲尽各种方法,对题目是包解、包评,好象讲得越多越好,其实不然,学生内化的时间被挤占,他只是迷迷糊糊地接受,结果一到考试,似是而非,答非所问。只有我们老师少讲、精讲,学生精练、多思、多悟,把问题想明白,才能避免考试犯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