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资源简介

课件100张PPT。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四年级下册教材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修订前后教材结构对比主要变化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一、教学内容
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括号(运算顺序)
3.解决问题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 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二、教学目标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1.增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的意义
减法的意义
加法、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法的意义
除法的意义
乘法、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2.突出对知识的梳理和总结。
0的运算特点的整理
中括号
运算顺序的整理
二年级下册
优化思想
解决问题一般步骤
的整理
四、教学建议
1.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2.重视归纳整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3.适当铺垫。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一、教学内容
1.观察1个几何组合体
2.观察3个不同的几何组合体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2.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1.重组知识内容,突出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移来
新编内容
知识的前后联系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2.呈现清晰的活动要求与程序。
摆一摆,看一看,连一连
摆一摆,看一看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3.设计多种活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观察活动
操作活动
想象、猜测、推理
探究活动
四、教学建议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保障数学活动的物质条件。
2.加强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一、教学内容
1.加法运算定律
2.乘法运算定律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合理的算法,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1.集中编排,突出整体。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1.集中编排,突出整体。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2.结合情境,突出意义。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3.关注结合,突出价值。
利用加法定律、减法性质进行简算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4.体现灵活,突出思维。
四、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促进学习的迁移。
2.强调形式归纳与意义理解的结合。
3.把握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教学内容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4.小数与单位换算
5.小数的近似数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5.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归纳、概括能力。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1.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2.改进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规律”的表述。
实验教材
修订教材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2.改进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的表述。
丰富的现实问题
磨面粉
节能
健康
质量检测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3.突出法则、规律等内容的提炼。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4.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测量
跳远
价签四、教学建议
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
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3.注重引领学生归纳概括。
第五单元
三 角 形
一、教学内容
1.三角形的特性
2.三角形的分类
3. 三角形的内角和
1.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探索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通过分类、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识别。
3. 通过画、量、折、分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活动,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在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边数增加变化中感悟数学研究方法,发现多边形的内角和,渗透合情推理。二、教学目标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1.突出了三角形稳定性的数学本质。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2.按照课标的要求,增删了部分知识点。
删去了“图形的拼组”
增加了部分概念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3.淡化了对三角形按边分类。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4.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类。
四、教学建议
1.重视体现动手操作的价值。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内容
1.小数加减法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3.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掌握一般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比较、归纳、推理等活动,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增强计算的灵活性。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二、教学目标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1.增加了小数加减法的例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位数相同
位数不同
两个难点
加减混合
两步运算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2.突出了不完全归纳法在探索规律中的作用。
四、教学建议
1..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克服负迁移的影响,突破小数计算中的难点。
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
一、教学内容
1.轴对称
2.平移1.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 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平移运动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二、教学目标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1.删繁就简,突出轴对称的特征。
实验教材
修订后教材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1.删繁就简,突出轴对称的特征。
实验教材
修订后教材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1.删繁就简,突出轴对称的特征。
实验教材
修订后教材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增加了对称轴斜置的情形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
四、教学建议
1.找准目标,把握核心问题。
2.设计活动,提供充足时间。
3.用好方格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1.平均数
2.复式条形统计图
1. 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2.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3. 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进行简单的类推分析。
4.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二、教学目标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1.突出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人数不等
必要性
作用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1.突出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辨析中巩固意义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1.突出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1.突出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局限性
局限性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1.突出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2.体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丰富其呈现形式。
直观比较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2.体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丰富其呈现形式。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3.注重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3.注重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3.注重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四、教学建议
1.注重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注重体会统计的作用和意义。

综合与实践 营养午餐1.让学生根据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了解怎样的搭配才是合理的营养午餐。
2.让学生体会探索的乐趣,并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感受数学的生活型、实用性。二、教学目标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1.以问题为载体,促使学生对习以为常的行为进行深入的思考。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2.以数据为依据,帮助学生形成用数据说话的意识,感受数据的力量。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一、教学内容
鸡兔同笼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了解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1.删去了方程法,突出了假设法。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1.删去了方程法,突出了假设法。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2.呈现了丰富的“鸡兔同笼”类型。
龟鹤
植树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2.呈现了丰富的“鸡兔同笼”类型。
租船
投篮抽奖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2.呈现了丰富的“鸡兔同笼”类型。
比赛购物
百僧百馍四、教学建议
1.注意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2.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