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培育爱国情怀 知识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培育爱国情怀 知识点

资源简介

苏人版(九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梳理
第四课 增强文化自信
1、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性
人行万里忘不了根,这个根源自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无论走到哪里,中华儿女身上的中国烙印都不会被磨灭,他们都会情不自禁地牵挂着自己的祖国。有了这种根的意识,面对外敌入侵,中华儿女会以血肉之躯保家卫国;面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儿女会为之添砖加瓦。
2、提高文化认同感的要求
①要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实践中实现创新性发展;
③要尊重外来文化,正确学习和借鉴。
3、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一个民族、国家发展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就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4、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6、要求
我们应以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追求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最终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①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②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③善于明辨是非,诚信友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④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⑤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
第五课 维护国家利益
1、国家主权的含义及内容
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2、捍卫国家主权的重要意义
①维护国家主权是我国核心利益所在;
②国家利益关乎人民的福祉、国家强盛以及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3、领土和主权的关系
主权和领土有着密切的关系。
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领土主权涉及我国的核心利益,在领土主权问题上,我们绝不会退让半步。
4、如何捍卫国家主权?
①国旗、国徽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和标志,要按照规定悬挂国徽,升挂国旗。
②中国海关依法实施出入境监督管理,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③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重大胜利。
④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⑤捍卫国家主权是中国政府职能所在,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5、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和利益的总和。
6、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①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②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7、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①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②必须不断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
8、了解我国的国家安全体系
我国的国家安全体系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健全国家安全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
9、懂得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职责
①国家安全事关国家利益,也与每个公民的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只有人人参与,人人负责,才能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②公民需要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把国家安全和利益放在第一位;熟悉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要求,善于识别各种伪装,保持高度警惕,坚决防范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积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共同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固防线。
第六课 推动社会进步
1、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①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理论依据)
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理论依据)
③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理论依据)
④完善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才能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意义)
2、知道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的举措
A.完善分配制度
概念: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内容:在公有制经济内部,主要实行按劳分配;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是指按人们投入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意义:坚持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有利于激发人们开拓进取、自主创业的积极性,有利于促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B.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橄榄型分配结构是我国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方向。
C.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方面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等。
社会救济包括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等。
补:按劳分配收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发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按规定上缴任务后的收入。
按生产要素分配具体形式:
  ①按劳动要素分配。个体经济中的收入,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②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③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转让。
  ④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高管如CEO、经理的收入。
  ⑤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出租土地、房屋的租金。
收入: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人们的收入可分为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受法律保护。
3、和谐
①和谐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②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
4、社会矛盾的特征
①社会矛盾客观存在,不可避免。②社会矛盾是复杂的、多样的。
5、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理智对待以及合法解决社会矛盾
①理智对待社会矛盾。既要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增强解决社会矛盾的自信,又要理性思考,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理智对待和解决社会矛盾。
②要通过合法渠道解决矛盾。当我们遇到矛盾和纠纷时,要学会合理表达诉求,在法律、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定纷止争,做到有话好好说、有事依法办,自觉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