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人版(九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梳理第七课 违法与犯罪1、违法行为含义:法律规定要求做而不做的,是违法行为; 法律规定禁止做而去做的,也是违法行为。危害:违法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会给国家、集体和公民利益造成损失。分类:按照对社会危害的程度,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2、一般违法行为含义: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我国刑法,或者虽然触犯我国刑法,但尚未构成犯罪。分类:一般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3、犯罪行为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特征:它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三大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4、一般违法与犯罪行为的关系①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相同点: 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②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危害性触犯法律处罚程度一般违法行为违法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刑法以外的法律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犯罪行为违法情节很重,社会危害性很大刑法到刑事处罚③两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犯罪。5、启示每个公民都要加强自身修养,注意防微杜渐;都要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养,学法懂法,严格守法,坚守法律底线。6、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事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7、行政责任含义: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依法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内容:行政法律责任必须由有关国家机关依照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予以追究。(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8、刑事责任含义: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即刑事处罚。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类。 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9、刑事责任年龄刑法规定的应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就是刑事责任年龄。10、结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都会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第八课 公民人身权利不可侵犯1、人身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主要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2、生命健康权地位:生命健康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内容:生命健康权包括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生命权是指公民生命不被非法剥夺的权利。健康权是指公民的身体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3、侵权人承担的法律责任实施不法行为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人除了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4、依法维护生命健康权(1)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①面对意外危险,既不能蛮干,也不能惊慌失措,要多动脑筋,冷静应对。②若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公民可以呼救、报警或正当防卫;若不法侵害已经发生,应尽可能记住犯罪分子的特征、保全证据、及时报警和求助。③面对生命和财产的两难选择时,应首先保护生命,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2)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是公民的权利,不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是公民的义务。5、姓 名①姓名是一个符号,公民可以自主决定、变更自己的姓名。但姓名的决定、变更不可以随心所欲,必须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②姓名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还代表着某个具体的人。对姓名的尊重,其实就是对姓名拥有者人格权及其他权利的尊重。 6、姓名权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这里的姓名既包括在户籍机关正式登记的本名,也包括曾用名、笔名、艺名、化名等。7、依法保护姓名权姓名权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尊重他人姓名权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法律素质。侵犯姓名权主要表现在干涉、盗用、假冒他人姓名。姓名权受到侵犯后,我们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8、隐 私我自己与他人无关的事、未经同意别人就无权过问的事,这些不宜公开或者不愿意公开的小秘密都属于个人隐私。9、隐私权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10、依法维护隐私权(1)维护自己的隐私:①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②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和适度的情感距离。(2)尊重他人隐私:①不蓄意打听和刺探别人的秘密。②当听到或看到别人的隐私,应当为他人保守秘密。第九课 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1、财 产地位:财产是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2、财产所有权含义: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内容: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3、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2)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益的保护主要是从刑事法律和民事法律两个方面来实施。刑事制裁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权的最严厉的方法,民事法律手段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权的最常见的方法。4、遗 产遗产是公民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5、财产继承权含义:财产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方式:财产继承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 ★遗嘱继承的效力优于法定继承的效力。继承顺序: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6、遗嘱继承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遗嘱人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不同类型的遗嘱效力有所不同,公证遗嘱效力最强。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都不得销毁、变更公证遗嘱。 7、树立正确的财产观生活离不开财产,但财产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合法的财产权,同时又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依靠自己努力奋斗,创造幸福生活。8、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对其所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一般只在有限时期内有效) 9、专利权专利权是权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10、商标权商标权是商标注册人依法支配其注册商标并禁止他人侵害的权利。 11、著作权著作权也称版权,是作者及其他权利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权利。12、世界知识产权日时间:每年4月26日为“世界知识产权日”。目的:旨在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13、国家重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因①知识产权蕴藏着巨大的财富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产权的作用越发重要;②侵犯知识产权就是侵犯财产权,国家通过立法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营造尊重知识产权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③原创力是一切知识产权竞争中最核心的竞争力,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要从创新开始。给予创新成果以知识产权保护,是对创新精神的最有效鼓励。 14、保护知识产权与智力成果①法律方面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②行政管理部门的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局、版权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③个人:我们应积极开发并申报自主知识产权,用世界一流的原创技术,打造并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品牌,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第十课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1、消费者权利消费者权利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中所依法享有的权利。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等方面的权利。①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②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③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④公平交易权: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⑤求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2、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行政投诉具有效率高、力度强等特点。)④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做一个成熟的消费者 要求:(1)消费者要学习相关消费知识; (2)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应主动索要正规发票; (3)消费者要善于识别各种消费陷阱; (4)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做到理性消费与文明消费:①理性购物,避免冲动;②崇尚节俭,拒绝浪费;③遵守规则,文明消费。 (5)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要遵守社会公德,尊重经营者的劳动和服务。作用:不仅可以主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烦恼,也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