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51张PPT。把握方向 准确定位提高复习效率2008年4月16日 海口九中3、淡化繁杂计算、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4、凸显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5、关注科学探究,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2、重视基础,考查能力1、考查主干知识、核心概念6、在试题内涵中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一、把握方向(一)近几年中考试题特点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化学科一、考试目标和要求 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命题关注核心概念和原理,重视知识的相互联系,特别重视通过实验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关注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确保试题的科学性,杜绝生造、难繁的题目。在试题内涵中应体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不追求知识覆盖面。四、试卷结构1、化学满分100分,超量总分110分。2、试题主要题型及比例: 选择题约占38% 填空题约占18% 简答题约占22% 实验题约占10% 计算题约占12%。3、各部分内容比例为: 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42% 物质构成的奥秘约占23% 物质的化学反应约占22% 化学与社会发展约占13%4、难度分布 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7∶2∶1(大约) 全卷试题总难度控制在0.60左右。5、试卷题量按60分钟考试时间设计。(二)我的建议1、学习课程标准,把握新课程要求。2、把握主干知识、核心概念。3、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学习。4、关注化学与STSE的关系。06中考1.下列诗句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07中考2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 B.食物腐败 C.铁丝弯曲 D.玉石雕刻物质的变化酸碱性与pH07年初赛11.参照下表中某些食物的近似pH,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柠檬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苹果C.上述食物中只有鸡蛋清呈碱性D.西红柿的酸性比苹果的酸性弱07年中考31.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的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常见金属06中考5.选用金、银、铜等金属制作钱币,从化学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A.硬度大 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密度大 D.有比较漂亮的色泽07初中化学竞赛初赛12.铜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比铝少,但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是铜——古老的金属,而铝却是近二百年才大量使用——年轻的金属。从化学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A.铜的硬度大 B.铜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铜的密度大 D.铜有比较漂亮的色泽07中考45.铝在地壳中的储量约为铜的1000多倍,但铝的大规模开发使用却比铜晚6000多年,说出主要原因,并列举实验事实支持你的观点。 07调研测试13.“釜底抽薪”这一成语从化学角度来理解的意思是A.降低温度灭火 B.撤走可燃物灭火C.隔绝空气灭火 D.以上说法都不妥07中考38.发生森林火灾时,为防止火势蔓延,常将部分树木砍掉,设置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A.隔离空气或氧气 B.将可燃物隔离 C.降低可燃物温度 D.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燃烧的原理与灭火的方法08年初赛23.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 。 (2)请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 。06中考23.右下图是实验室中常用于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图(1)指出图中a仪器的名称 ; (2)A装置能用于收集 气体;(3)B装置能用于收集 气体。07中考48.有两种未知物质,分别是固体和液体,它们混合后立即产生一种气体(1)写出编号为①的仪器名称 ;(2)制取该气体发生装置可选用图 (填序号)A B C气体的制备、收集方法07初赛2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为元素周期表的制定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2)请查出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写出14号元素的元素符号 ;(3)上述元素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的是 (任选一种,填写离子符号)。07中考4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表中第14号元素是 ;(2)查出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请用表中的元素符号所组成的物质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有二氧化碳生成的两个分解反应① ;② 。 科学探究的若干要素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2008年初赛19.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变式练习 为研究氧气的不同浓度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化学与STSE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抽提其中蕴含的与化学相关的内容(要求情景尽可能真实、科学、重视正面引导等)。其教育价值是多方面的。 如何考查能力? 能力的考查有“了解” “理解”等不同的层面 了解 —— 知识的重现 理解 —— 知识呈现方式的转化 30.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蔗糖水 B.椰子水 C.蒸馏水 D.矿泉水31.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的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33.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A.食用碘盐可防治碘缺乏病 B.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C.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夜盲症 D.实施“酱油加铁”,可减少厨房污染07中考调研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A.氮气 B.生石灰 C. 食醋 D. 维生素C E.聚乙烯 F.乙醇 G. 食盐”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写字母序号)。(1)常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 ;(2)可以制作食品包装袋的是 ;(3)可以代替汽油用作汽车燃料的是 ;(4)防止引起坏血病的是 。07中考45.铝在地壳中的储量约为铜的1000多倍,但铝的大规模开发使用却比铜晚6000多年,说出主要原因,并列举实验事实支持你的观点。知识呈现方式的转化铝的储量多,铜的储量少;铜的使用时间早,铝的使用时间晚。(1)需要将铝与铜的活泼性比较转化为对上述事实的解释。(2)需要将铝比铜更活泼的比较具体化。07中考调研19.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某一化学反应,现对反应体系内的A、B、C、D四种物质进行测定,测得如下数据:问:(1)表中“待测数据”的数值是 ;(2)此密闭容器内反应类型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科学家通过宇宙探测仪发现金星大气层中含有物质X。X可以通过下列反应制取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 CO B.CO2 C.C3O2 D.C2O3CH2(COOH)2 X+2H2O06中考17.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后D的质量是 g;(2)C物质可能是 (填写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3)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共同的思考 1、弄清试题的考查点,挖掘试题背后蕴含的知识点。 2、准确界定考试范围,区分能力的考查与超纲。49.某未知物质A(如右图)储存在煤油中,小明为了研究这种物质,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1)写出A物质的两点物理性质 、 ;(2)小明从A物质的保存方式推测出A较活泼,可能会与水反应,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小明的推测(简要说明实验思路即可)。 设置此题的目的在于,引导教学重视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总是在不断的发现之中,既要有大胆的探索精神,更需要有科学的方法。二、准确定位充分了解学情,才能准确定位。关注众数分,找准我们能够改变的空间。Q中学某班成绩(62人,平均分89.4)N中学某班成绩(42人,平均分48.1)Y中学某班成绩(63人,平均分59.7) 在一份试卷中,如果某一难度档次的试题所占的分数越多,就越能把与这一档次水平相当的学生的考分拉开。与此相反,如果某一难度档次的试题分数越少,则将促使与这一档次相当的学生考分相互接近。 ——黄恕伯表1 2007年中考各分数段人数统计分析表(总体样本113950人,包括缺考学生,全卷难度系数为0.529 )?表2 2006年中考(课改区)各分数段人数统计分析表(总体样本60851人,包括缺考学生,全卷难度为0.516 )?三、避免不必要的丢分 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 语言表达不准确。 化学反应条件、箭头使用混乱。 化学计算步骤不完整等等。 每年中考,许多考生重复着过去的故事。其背后,是否反映了教学中重复往日的故事呢?老师的抱怨这样简单的问题,学生都不懂。这个问题讲了三遍,学生还是不会做。我们需要反思对于你的学生来说,这个问题简单吗?对于讲了三遍的内容,学生仍然不懂,我们讲清楚了没有? 任何年龄阶段、任何发展水平的任何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观念进入教学过程的,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倾听学生自己的观念。 “如果我们倾听学生,他们会听到他们自己的答案。” ——Lisa Schneier我们共同努力 将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落实到位。 给学生一定的空间,给学生一个学习的理由。成长博客http://blog.cersp.com化学频道博客号:16607活动延续1、专家报告、教师备考经验相关资料上传“化学频道”供广大教师分享。2、教师上课录像上传“化学频道”。3、4月18日晚20:00—22:00,组织广大教师在线研讨。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