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贵阳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化 学一、考试性质贵阳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考试结果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二、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贵阳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命题体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贵阳市的教学实际,对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既能科学地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能有效地为普通高中的招生录取提供依据。三、命题原则1.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和要求。2.试题应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化学简单问题的能力,并体现化学学科特点。3.试题的考试内容、形式应体现对化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4.试题情景应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和鲜活的时代背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5.确保试题的科学性,杜绝偏、难、怪题。鼓励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与实践题,以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物理、化学合卷共180分钟。试卷结构:物理、化学合卷,总分150分。其中化学满分60分,化学卷容易题、较容易题、较难题的比例大约为7∶2∶1。试题类型:化学卷试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非选择题有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题型。五、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试题考查的水平层次与内容目标要求如下:学习领域内容目标表述中的行为动词水平层次知识性学习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了解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理解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运用技能性学习初步学习模仿初步学习独立操作体验性学习体验、感受经历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反应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领悟内 容要 求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科学探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发展科学探究能力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方案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5.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6.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内 容要 求一级主题二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地球周围的空气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2.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3.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水与常见的溶液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镏等净化水的常见方法。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4.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5.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6.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7.了解结晶现象。8.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9.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金属与金属矿物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3.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4.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5.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内 容要 求一级主题二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1.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2.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3.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4.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6.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7.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2.能从组成上认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3.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 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认识化学元素1. 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2. 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3. 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4.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内 容要 求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化学元素5.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物质组成的表示1.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3.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4.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认识几种化学反应1.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质量守恒定律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3.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内 容要 求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3.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5.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物。6.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化学物质与健康1.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2.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3.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4.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内 容要 求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保护好我们的环境1.认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的必要性以及处理的一般原则。2.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3.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4.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六、题型示例(一)选择题1.生活中下列常见的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花生油 C.食盐 D.白醋2.右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在这件服装的生产原料中属于合成 合格证标准:GB/T2665-2001纤维的是 ( ) 品名:女上衣A.羊毛 B.蚕丝 C.涤纶 D.棉 商标: 3.在下列各组相关内容的比较中,前者一定小于后者的是( ) 面料:羊毛80%A.通常状态下的液态水与受热后的水蒸气中,分子间的间隔 蚕丝20%B.SO3与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里料:涤纶50%C.Al2O3与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棉50%D.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使用催化剂与不使用催化剂的反应速率 等级:一等品4.下列鉴别纯碱(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检验员:01A.取少量固体分别滴入稀盐酸B.取少量固体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C.取少量固体分别放入水中,再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D.取少量固体分别放入水中,再分别滴入氯化钡溶液 (二)非选择题5.首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大赛以“热爱贵州,唱响贵州,建设贵州”为主旋律。小明和同学们也积极参与,并写了下列歌词。请你从化学视角填空。(1)写出歌词中带点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啊,贵州——美丽的家乡!南明河水绿化学式: 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台酒飘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钟乳石奇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云铝闪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歌词中“茅台酒飘香”的“香”实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6.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如对下列各组内的符号或式子分别进行对比分析,你会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你任选两组,写出组内符号或式子的两点相似之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CO2与SO2C + O2 CO2 与2Mg + O2 2MgO相似之处:(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之处:(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之处:(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7.在化学实验室,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发现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认为可能 NaOH变质了,为此他们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查阅资料]NaOH溶液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收CO2而变质,但无明显现象。碳酸钠溶液的pH>7。[提出问题]怎样检验一瓶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实验探究]从一瓶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的NaOH溶液中,分别取等量溶液装入A、B、C三支试管,进行探究。向A试管中滴加入石蕊试液,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没有变质;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已经变质;向C试管中滴入CaCl2溶液,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已经变质。[实验分析](1)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A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定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显然,他们的实验结论是矛盾的。实验中,根据试管______(填A、B、C)的现象作出的结论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拓展]如果确定原NaOH溶液已经变质,若要进一步测定装入试管的溶液中变质的NaOH的质量,实验时他们需要测知的实验数据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某工厂化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当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50g,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1%。求:(1)反应后生成Na2SO4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g。(2)所用的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