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资源简介

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化学计算题是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比较头痛的一类题目,也是他们在测验和考试中最难得分的一类题目,能选用最合适的方法准确而快速地解决计算题,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选用合适的方法解计算题,不但可以缩短解题的时间,还有助于减小计算过程中的运算量,尽可能地降低运算过程中出错的机会.例如下题,有两种不同的解法,相比之下,不难看出选取合适方法的重要性:
例 题: mg的铜与适量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22.4mL(标准状况)气体,反应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1.0×10—3mol
B.1.6×10—3mol
C.2.2×10—3mol
D.2.4×10—3mol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浓硝酸是适量的,开始产生的是NO2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会由开始的NO2气体变为NO气体,产生的22.4mL气体,应是NO2和NO的混合气体。
解法一 分解法
根据硝酸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将硝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起酸性作用变成Cu(NO3)2;一部分起氧化性,生成NO2和NO的混合气体。所以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与Cu(NO3)2物质的量的2倍之和。
即:n(HNO3)==n(被还原的HNO3)+n(酸性的HNO3)==n(气体)+2n[Cu(NO3)2]

解法二 方程式法
设产生NO2的物质的量为a,产生NO的物质的量为b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1 4 2
a/2 2a a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3 8 2
3b/2 4b b
∴a=0.9×10—3mol
b=0.1×10—3mol
∴n(HNO3)==2a+4b=2×0.9×10—3mol+4×0.1×10—3mol
=2.2×10—3mol
∴答案 C
变形1
mg的铜与适量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22.4mL(标准状况),则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铜与硝酸的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即反应中铜生成硝酸铜失去的电子数目等于硝酸生成NO2和NO的混目。设产生NO2的物质的量为a,产生NO的物质的量为b。由题意知失电子的数目为,得电子数目为a+3b==1.2×10—3mol,而
∴ a=0.9×10—3mol
b=1.0×10—3mol
∴ NO2的体积为0.9×10—3mol×22.4mol/L=20.16×10—3L
NO的体积为0.1×10—3mol×22.4mol/L=2.24×10—3L
变形2 有一含0.04molH2SO4和0.04molHNO3的混合稀溶液,加入足量的铜粉,加热充分反应,最终可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
A.0.01mol
B.0.03mol
C.0.04mol
D.0.01mol~0.03mol
解析:学生在这道题目上,会根据0.04mol的稀HNO3 来直接计算产生的气体体积而错选A。此题中还有H2SO4,H2SO4会提供H+,而使溶液中NO3—仍然具有氧化性,最终,所有0.04mol的稀HNO3全部被还原为NO气体。所以应选C。
变形3 常温下,在100ml12mol·L—1的浓HNO3中加入足量的铁粉,最终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 )
几乎无气体产生
等于6.72L
等于13.44L
介于6.72L至13.44L之间
解析:许多同学在此题上往往会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通过计算而错选D,忽略了常温下,浓HNO3能将铁粉钝化这一问题,所以答案应为A。
合气体得到电子的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