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划与策略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复习计划与策略

资源简介

2009届高三化学复习策略与计划
◇ 岳西县汤池中学化学组
2009年是我省实行新课程高考的第一年,如何搞好高三化学总复习成为广大师生极为关注的大事。其实,高三化学总复习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帮助考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化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应用的本领并将获得的知识转化成能力。因而,高三化学复习策略与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1、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正确处理好"考纲"与"课本"的关系。
在高考化学复习中,完全丢开课本的知识体系,搞知识块的"大串联"、"大覆盖"、"大综合"的做法,不仅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而且大多数学生吃不消,不适应,高考也考不出好成绩。在高三化学总复习期间,教师应对照化学学科《考试说明》的内容和课本的重点知识,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即考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中学化学教学和高考化学命题的基本依据。现行课本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出来的。虽然目前2009年安徽省《考试说明》尚未印发,但在"构建和谐"和"平稳过渡"的大前提下,对照新课标教科书,我们不难推测2009年的新考纲想说什么.基本架构将保持相对稳定:试卷结构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传统题型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坚持基础性与综合性并重,仍然会突出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因此,在总复习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搞清考纲与课本的关系,高考总复习要重视课本,但又不应依赖于课本。对照近五年各地的高考试题(特别是发达地区的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点,把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提高,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抓重点、抓规律,抓知识的归纳小结,抓知识点和考点的联系。多年来,高考化学命题的思路是"守纲不守本"。即知识守纲、不超出课本的范围,而能力不守本,可以大大超越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不要随意拓宽知识范围。
2、抓住本学科的教学(复习)特点,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本学科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高考试题特点是:多、全、小、精、活,考能力、考技巧、题量大,知识覆盖面广,考查活用知识的能力方面的试题比重逐年增大。命题趋势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中求快。要求学生答好高考题的标准是:常见的题要会做,不常见的题也要会做,从来没见过的题也得会做。这就要求在总复习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狠抓"双基"上下功夫,搞清知识间的联系和知识点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解决疑难问题。比如,给出一个学生不常见的乳酸分子的结构式: CH3CH(OH)COOH,要引导学生针对该分子的结构特点能想出下列问题:① 分子中含有醇羟基(-OH),因此,该分子能发生酯化反应、跟金属钠反应,脱水反应等; ②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因此,该分子还可发生酯化、脱水反应,有酸性,跟金属钠、跟Na2CO3等反应;③分子中含有甲基(-CH3)相邻的碳原子上又含有氢原子,因此还可发生消去反应、卤化反应等;④在浓H2SO4的作用下,分子间相互反应生成链状有机物;⑤在浓H2SO4的存在下,相互反应脱水,生成环状有机物。只要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看似很难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3、高三化学总复习采用合理的复习过程。
在多年的高三化学总复习中,我们习惯于采用的复习过程是"三轮一冲刺",即:第一轮复习:分章复习;第二轮复习:分块复习;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模拟测试。还有最后冲刺:查漏补缺,找规律,增加知识覆盖面。这种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学校或新课程理念下的新高考,在09年的备考复习中,我们计划将分块复习和综合训练、模拟测试结合起来。
第一轮复习--分章复习,在上完整个高中化学课的内容之后,按照高中课本先必修后选修的内容,逐章进行复习。不能只单纯的照课本内容简单的复述一遍,而是要抓住课本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牢牢紧扣课本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整理、分类、回忆、对比、联想,搞清课本章与章、节与节,以及章与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全面抓好知识点和考点。在复习中的具体做法是:按照高中课本的章次顺序,根据大纲和考纲以及历年的高考情况,将每一章的考点一一给学生列出,并给学生指明重点应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和考点以及高考的热点,学生只需花费较少的时间,就可以掌握本章的重要内容。
第二轮复习--分块复习和综合训练。这一过程是按照中学化学内容分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六大块进行专题复习。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使每个专题既有专题分析讲解,又有专题小测验,还有针对专题的试卷讲评。通过专题讲解、训练、讲评后,学生对重点知识必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一定的提高,达到“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境界。
最后冲刺--查漏补缺,摸规律,增加知识的覆盖面。做好考试心理辅导,还穿插复习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题型的解题方法、思路和技巧,达到查漏补缺,摸规律,增加知识的覆盖面的目的。为了提高复习效率,采用边练边讲的形式,即在教师归类布置、学生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讲解、总结,找出这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特点。
二、2009年高考化学复习计划
1、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是新课改教材的第一届考生。本届学生入学成绩基本上都在全县600名以后,且1100名以后的约占60%。这在全县应届生达线不足500人的情况下,形势可想而知。整体情况是:“精品很少,瘸腿很多”,虽经高中三年的努力,形势仍不容乐观。就化学学科而言,成绩较好且稳定的学生每个班不过几人,许多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品质存在欠缺,学习缺乏主动性、计划性和系统性。高考化学总复习是一项综合工程,工程的设计者是教师,学生是执行者,如何使设计更趋合理而有效,这是每位高三化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教师重点是抓基础,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不断增强高考复习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内容分析
经过对《安徽省2009年高考方案(讨论稿)》和新课改地区高考试题的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安徽省理科综合化学科的考查内容应该是:
必考部分(约占总分值的85%-90%):
必修1 + 必修2 +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选考部分(约占总分值的10%-15%):
方案一:《有机化学基础》10%+《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5%
方案二:《有机化学基础》10%-15%
方案三:《物质结构与性质》10%-15%
……
3、复习进度
第一阶段—分章复习:2008年9月1日-2009年3月中旬
第二阶段--分块综合和训练: 2009年3月下旬-2009年5月上旬
第三阶段--查漏补缺与考试技巧指导:2009年5月中旬-高考前
4、注意事项
⑴重视三大反应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热化学反应)、两大化学理论(平衡理论、结构理论),这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将占相当大的比例。
⑵重视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它们是化学理论、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载体,在高考试题中必然会得到很好的体现。
⑶重视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测量、制备与性质方案探究等化学实验基本技能。
⑷渗透思想教育内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精选与人类、环境、能源等方面的信息为素材,渗透STSE要求。
⑸关注新老教材的变化,新增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必定有所体现。
高三复习以“知识”升华为能力,“提高成绩”为目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密切配合。如果我们能坚持三个到位: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必然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