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解质溶液考点分析南昌十中 王海峰电解质溶液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难度高、灵活性强、知识点多等特点。分析08年各地高考试卷,总结得到主要考查知识点有:电解质的概念(广东卷)、水的电离(天津卷)、电离平衡的移动(上海卷)、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江苏卷)、溶液pH计算(海南卷)、盐的水解(四川卷)等。题型多数为选择题,在选择题中有压轴的地位,大多数考生感到棘手。预计在今后的高考中,这些考查点依然会是高考的常客,题型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注重考查问题的抽象性和探究性,淡化计算。除了常规的选择题,另外要注意实验探究题的考查,比如对平衡移动的条件的探究等。常考的知识点:(1)弱酸或弱碱、盐类水解的平衡移动:升高温度、加水稀释、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移。(2)酸、碱、盐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酸、碱抑制水的电离,由水电离产生的c(H+)或c(OH-)小于10-7mol/L;盐促进水的电离,显酸性的盐溶液由水电离产生的c(H+)大于10-7mol/L。(3)不同的盐溶液中同种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看其他的粒子对水解平衡的影响)方法:一看个数,二看促进还是抑制(4)加水稀释的问题:①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不能同时减小②酸碱性一定是强酸强碱变化最大(5)盐类水解程度大小的比较:比较方法是看水解生成的电解质那个更弱。(6)酸碱中和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一元酸碱):a、给物质的量的浓度:等浓度等体积混合谁强显谁性(恰好中和看生成的盐溶液的酸碱性)。b、给离子浓度:等离子浓度等体积酸碱混合谁弱谁过量显谁性。(7)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①盐溶液方法:电荷守恒和元素守恒:电荷守恒:重点注意等式中是否包含了所有的离子,离子所带电荷数不为1的,在离子符号前是否乘上了所带的电荷数。元素守恒:看盐的化学式中元素间物质的量的关系,如Na2CO3溶液中钠元素是碳元素的物质的量的二倍。而碳元素又以 (HCO3-)、 (CO32-)、 (H2CO3)等粒子存在,所以有c(Na+) =2 [c(HCO3-)+ c(CO32-)+ c(H2CO3)]②盐溶液和弱酸(弱碱):如:CH3COOH与CHCOONa溶液的酸碱性 比较电离与水解程度的大小(电离程度大,不考虑水解,电离补充酸根离子;电离与水解程度相等既不考虑水解也不考虑电离,离子浓度关系就是盐中离子的倍数关系)③两种溶液的混合离子浓度的比较,一定要先反应看生成的溶质,在进行综合比较。(8)不断加热可以彻底水解的盐溶液:要求掌握弱碱的氯化物如:FeCl3加热蒸干灼烧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Fe2O3(9)因双水解不能共存的离子组:记忆Al3+(Fe3+)和HCO3-,其他的离子组以Al3+和HCO3-为标准(10)弱电解质的证明方法: ①已知浓度直接测PH ②测盐溶液的PH ③已知c(H+)或PH加水稀释10n倍后在测PH ④等浓度的强酸与弱酸对比的方法⑤等离子浓度的强酸与弱酸对比的方法。(11)盐类水解的应用:①纯碱去油污②小苏打制糕点③泡沫灭火剂④净水剂⑤化肥的使用⑥制无水盐等记忆的方法:1)水中存在弱电离;酸碱平衡向逆移。2)酸根离子比水解;产物比较更弱酸。3)小苏打硫酸铝;千万不要放一起。4)氯化铝加热灼烧氧化铝5)等离子浓度等体积酸碱混合谁弱谁过量显谁性。几种常见的题型1、电离平衡的移动例题1已知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少量烧碱溶液 B.升高温度 C.加少量冰醋酸 D.加水[答案]BD。〖解析〗对于选项B和D可以这样分析,在同一溶液中c(H+)/c(CH3COOH) = n(H+)/n(CH3COOH),升高温度和加水稀释平衡均向右移动,n(H+)增大,n(CH3COOH)减小,因此比值增大。对于选项A和C可借助于平衡常数分析更清楚,c(H+)/c(CH3COOH) = K/c(CH3COO-),温度不变,K值不变,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烧碱或少量冰醋酸,平衡均向右移动,溶液中c(CH3COO-)增大,因此整个比值减小。[提示]勒夏特列原理在电离平衡中的应用广泛,例如,在某稀氨水中加入少许指定物质或改变溶液的温度,对NH3·H2O NH4+ +OH-的电离平衡有如下影响:(1)加水稀释,使溶液中c(NH3·H2O)、c(NH4+)、c(OH-)均减小,促进NH3·H2O分子进一步电离成为NH4+和OH-,以减弱溶液中粒子总浓度的减小,所以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由于OH-的增多,不如溶液体积增大得快,所以溶液的pH下降。(2)通入NH3,即增大了c (NH3·H2O),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的pH上升。(3)加入固体NH4Cl,即增大了c (NH4+),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pH下降。(4)加入固体NaOH,即增大了c (OH-),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pH上升。(5)通入HCl,即中和了部分OH-,使c (OH-)下降,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的pH下降。(6)稍加热,由于分子电离为离子时需要吸热,所以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的pH上升。(7)加热蒸发,使NH3·H2O分解放出NH3,c (NH3·H2O)下降,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pH下降。2、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例题2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0.1 mol·L-1 HCOOH溶液中:c(HCOO-)+c(OH-) = c(H+)B.1 L 0.1 mol·L-1 CuSO4·(NH4)2SO4·6H2O的溶液中:c(SO42 -)>c(NH4+ ))>c(Cu2+)>c(H+)>c(OH-)C.0.1 mol·L-1 NaHCO3溶液中:c(Na+)+c(H+)+c(H2CO3) = c(HCO3- )+c(CO32 -)+c(OH-)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HX)>c(X-)>c(H+)>c(OH-)[答案]CD。〖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选项A正确。选项B中由于铜离子和铵根离子水解均显酸性,因此有c(H+)>c(OH-),正确。根据质子守恒在0.1 mol·L-1 NaHCO3溶液中正确的恒等式应表示为:c(H+)+c(H2CO3) = c(HCO3- )+c(CO32 -)+c(OH-),由于钠离子既不能得质子也不能失质子,因此不可能出现在质子守恒式中,C错。对于选项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酸碱性未知,因此不能确定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提示]关于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问题。由于某些离子水解,导致某些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增多,如Na2CO3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H+、OH-、HCO3-、CO32-其中还有极少量的H2CO3分子。分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可以利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质子守恒。 所谓电荷守恒,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如Na2CO3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可表示为: c(Na+) + c(H+) = c(HCO3-) + c(OH-) + 2c(CO32-) 所谓物料守恒,是指某些特征性的原子是守恒的。如Na2CO3溶液中无论碳原子以什么形式存在,但n(Na) = 2n(C),则: c(Na+) = 2c(CO32-) + 2c(HCO3-) + 2c(H2CO3) 所谓质子守恒,是依据水电离的反应H2OH+ + OH-知,水电离产生的H+和OH-的物质的量总是相等的,无论在溶液中该H+ 和OH-以什么形式存在,故有关系式: c(OH-) = c(H+) + c(HCO3-) + + 2c(CO32-)3、pH计算例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 ℃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pH = 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 = 4C.0.2 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 = 1D.pH = 3的醋酸溶液,与pH = 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 7[答案]C。〖解析〗温度升高会促进水的电离平衡,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均增大但仍相等,因此虽pH减小但溶液仍为中性。醋酸是弱电解质,稀释后还会电离出H+,因此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溶液的pH介于3~4之间。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醋酸远远过量,因此反应后溶液显酸性。[提示]PH计算的类型较多,各种类型的PH计算方法分类如下:1.单一溶液的PH计算(1)强酸溶液, PH=-(2)强碱溶液,如B(OH)n,设浓度为c mol/L,则c(H+)=,PH=-=14+2.酸、碱混合PH计算(1)两种强酸混合:先求混合液中的H+浓度:= 然后再由PH=-,求出溶液的PH。(2)两种强碱混合:先求混合液中的OH-浓度:= 然后再水的离子积常数,求出混合液中的H+浓度,最后取负对数。(3)强酸、强碱混合: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再由下式求出溶液中的H+或OH-浓度: = 再计算出溶液的PH。练习题:1.t℃时,水的离子积为 Kw,该温度下将amol/L一元酸HA与 bmol/L一元碱 BOH等体积混合,要使混合液呈中性,必要的条件是 ( )A.混合液的pH=7 B.混合液中,c(H+) = C.a=b D.混合液中,c(B+)+c(H+) = c(A-)+c(OH-)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强弱电解质的电离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定量关系。不同温度下,中性溶液的pH是不同的,如100℃的纯水pH=6,它是中性的。a=b时,一元酸HA与 一元碱 BOH虽恰好中和,但若是强酸与强碱反应溶液呈中性,若是强酸与弱碱反应,产生的盐水解溶液呈酸性,若是强碱与弱酸反应,产生的盐水解溶液呈碱性。据电荷守恒c(B+) = c(A-)+c(OH-)无论酸碱是否恰好中和,溶液中的这个关系总是成立的。混合液呈中性必要的条件是c(H+) = c(OH-),又c(OH-)= Kw/c(H+),则c(H+) = Kw/c(H+), c2(H+) = Kw 即c(H+) = 。2.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B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 H+ + HB– HB– H+ + B2– 在0.1 mol/L的Na2B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 ) A.c (B2– ) + c (HB– ) + c (H2B) = 0.1 mol/LB.c (OH – )= c (H+ )+ c (HB– )C.c (Na+ ) >c (B 2– )>c (HB– )> c (H+ ) D.c (Na+ ) = 2c (B 2– ) + 2c (HB–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选项A看上去是物料守恒,但溶液中的微粒没有H2B分子,因为它是完全电离的强电解质。Na2B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Na+、B2-、HB-、H+、OH- 电荷守恒式为c (Na+ ) + c (H+ ) = c (HB– )+ c (OH – ) 物料守恒式为c (Na+ ) = 2c (B 2– ) + 2c (HB– ),两式合并得质子c (OH – )= c (H+ )+ c (HB– )。3.下列事实能说明相应的酸HnA(n≥1)是弱电解质的是( )A.用HnA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B.用pH=3的等体积的HnA溶液和HCl溶液与足量的锌反应,HCl放出的H2更少C.常温下将0.1mol/LHnA溶液稀释1000倍,用pH计测得pH<4D.20mL0.1mol/LHnA恰好中和20mL0.1mol/LNaOH溶液B 〖解析〗A项灯泡暗,说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小,但不能说明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B项pH=3、又等体积,说明起始时n(H+)相同,但HCl放出的H2更少,说明反应过程中HnA又提供了H+,所以HnA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nA是弱酸,为弱电解质;C项当n>1时,强酸也合;D项只能为n=1,但不能说明HnA酸性的强弱.4.已知某温度下,0.1mol/L的NaHB强电解质溶液中,c(H+)>c(OH-),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A.c(Na+)=c(HB-)+2c(B2-)+ c(OH-) B.溶液中pH=1C.c(H+)·c(OH-)=1×10-14 D.c(Na+)=0.1mol/L≥c(B2-)D〖解析〗其实可以将NaHB看成NaHSO4和NaHCO3,再分别进行分析,在0.1mol/L NaHSO4溶液中不存在HSO4-,c(Na+)=0.1mol/L=c(SO42-),pH=1;在0.1mol/LNaHCO3溶液中,c(Na+)=0.1mol/L>c(CO32-),pH>1;另外,温度不知,c(H+)·c(OH-)=KW,不一定为1×10-14。5.现有浓度为0.1mol·L-1的六种电解质溶液:①Na2SO4 ②NaHCO3 ③CH3COONa ④NaOH ⑤NaAlO2 ⑥NH4Cl,已知:CO2+AlO2-+2H2O=Al(OH)3↓+HCO3-或CO2+2AlO2-+3H2O=2Al(OH)3↓+CO32-。回答:(1)这六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填编号,下同);(2)将六种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其pH变化最大的是 ,pH变化最小的是 ;(3)在上述六种溶液中分别加入AlCl3溶液,能产生大量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4)将上述六种溶液两两混合时,有的能发生反应,请写出所有能产生沉淀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⑥①③②⑤④ (2)④ 、 ① (3)② (4)HCO3-+ AlO2-+H2O= Al(OH)3↓+CO32-,NH4++ AlO2-+H2O= Al(OH)3↓+NH3↑6.常温下,有pH=12的NaOH溶液100mL,若将其pH变为11(设溶液的体积可直接相加)。回答:(1)若直接加蒸馏水,应加入 mL;(2)若用pH=10的NaOH溶液,应加入 mL;(3)若用0. 01 mol/L的盐酸,应加入 mL;(4)若用pH=2的任意一元酸HA溶液V mL,则V的取值为 (单位:mL)。[答案](1)900(2)900(3)81.8(4)0<V≤81.8〖解析〗(1);(2)pH=10的NaOH溶液中c(OH-)只有pH=12的NaOH溶液中c(OH-)的1/100,相当于加水,故V[NaOH(aq)]=900mL;(3),故。(4)若一元酸HA为弱酸,随着反应的进行,会促进弱酸的电离,能够提供更多的H+,所以需要的弱酸溶液体积更小,所以0<V≤81.8。7.用0.1mol/LHCl分别滴定25mLNaOH溶液和25mL氨水,都消耗了25mLHCl,这表明NaOH溶液和氨水的关系是( )A.pH相同 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相同 D.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相同B〖解析〗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结果是生成盐和水,反应消耗的酸、碱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与酸碱的强弱、c(H+)或c(OH-)无关,只与几元酸碱有关。8.实验室的NaOH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空气中的CO2,部分变成Na2CO3,若以此NaOH溶液滴定盐酸,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结果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会( )A.偏低 B.偏高 C.无影响 D.不能确定C〖解析〗因为以甲基橙为指示剂,NaOH转变成的Na2CO3所消耗的盐酸与变质前NaOH所消耗的盐酸一样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