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资源简介

§1-1-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按能量高低分层
电子层的表示方法:1 2 3 4 5 6 7……
K L M N O P Q……
离核由近到远,能量由低到高
电子层: 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通常运动区域离核的远近不同,将能量
不同的电子运动区域称为电子层。
三、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先排能量 最低 的轨道,再排能量 较高 的轨道。
(2)每层最多排2n2个(n为电子层数);
(3)最外层最多排 8 个(K层时最多排2个);次外层最多排 18 个;倒数第三层最多排32 个)。
核电荷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
§1-1-2 元素周期律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一、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最外层电子数:18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二、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从上往下:增大;从左倒右:减小
原子半径的决定因素:核电荷数、电子层数、核外电子数
(1)当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小
如: Na > Mg > Al O2- > F- > Na+ > Mg2+
(2)当核外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大_
如: Li > Na > K F > Cl > Br > I
(3)当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大
如:Cl- > Cl
三、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化合价:+1 +4 +7
(-4 -1)
正价渐高,负价的绝对值渐低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规律? 最高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
最低负价= -(8-最高正价)
例外:O没有最高正价、F没有正价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四、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金属性原子失e-能力,非金属性原子得e-能力
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3、置换反应,金属性强的金属可以将金属性弱的金属 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1-1-3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周期(横行)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又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系
列元素,称为一个周期。周期数为其电子层数。
周期(三长三短一不全): 短周期:第一、二、三周期
长周期:第四、五、六周期
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族(纵行)七主七副零八族
(1).主族 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表示方法:在族序数后面标一“A”字。ⅠA、ⅡA、ⅢA、…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2).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 表示方法:在族序数后标“B”字。如ⅠB、ⅡB、ⅢB、…
(3).第Ⅷ族:(“八、九、十” 三个纵行)
(4)0族:稀有气体元素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中性原子)
横行(周期):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 按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族):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等
主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二) .元素的性质和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