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0年广东高考怎么复习有机化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童建军2009年高考已悄悄离去,2010年高考的备考周期又要拉开,面对2010年广东高考的新模式,我们如何组织有效的备考?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理科综合不同于X科的最大点是题少辅分大,但又有一点是相同的,考试说明是一样的,因此备考时的复习内容不会减少。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考任务呢?我个人认为应该认真研究近几年的广东高考,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的三年高考,从中找出常考知识点、常考题型。另外我们还要关注近三年新课程改革区的高考理综试题,如天津、山东、宁夏等,从试题中找出命题特点和命题方向。由于广东高考还没有明确是否存在选考试题,所以我们的复习要以必修1、必修2、选修4位重点,不要放弃选修5,以不变应万变。我个人认为有机部分在高考中是必考的,选择题一定会有1道有机试题,非选择题一定会有1道试题。考试的方向应该有三个可能:一是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推测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进一步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测其结构简式;二是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合成路线图进行典型有机物的合成,这其中要涉及化学反应的类型,典型物质的同分异构体,以及重要物质之间的反应;三是要掌握多官能团化合物的相互转化,重要的多官能团化合物有卤代酸、羟基酸、氨基酸和羰基酸。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我们在必修2学习了一章,主要是三种烃(甲烷、乙烯和苯)、两种含氧衍生物(乙醇和乙酸)、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以及煤和石油,系统性不是太强但比较简单,在选修5我们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有机化学,学习了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糖类、氨基酸、蛋白质。复习有机化学要以选修5为蓝本重视基础,侧重掌握各类官能团的性质,要重点掌握各类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反应类型。复习时一方面要注意分析发生反应时的结构特点变化,从化学键角度(即考虑反应中分子结构断键、合键的位置)去认识反应。比如,在C-H处发生的反应可以是卤代反应(如CH4+Cl2),可以是催化氧化反应(如在醇羟基的影响下的α-H),可以是消去反应(如在醇羟基的影响下的β-H),也可以是在羰基影响下的氧化反应(如-CHO的银镜反应),还可以是分解反应(如CH4的高温分解),C-H键在不同的反应环境中,发生了种种不同的反应。另一方面要切实关注高考的题型,重视和强化题型训练。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多为新材料和新情境的信息题,试题侧重考查获取信息、选择信息、组织加工信息的能力。试题中的情景内容都是在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但细细观察,就不难发现信息题往往是起点高,落点低。在题目中创设了新的情境,注重联系实际,注重把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把社会中的热点问题科学化,澄清人们的某些模糊认识。所以,解答信息迁移题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充满自信,不要被看似高深的知识吓倒,而是仔细阅读题目,注意分子的结构特点,找准关键词语,看清数据间的关系,联系所学过的知识,从中就能寻找到解答题目所需要的信息和方法,切记解答这类习题所用知识是平时学过的,绝不是死记死背能奏效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