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题缺乏新意 难度有所降低 ????今年的化学试题缺乏新意,难度较去年有所降低。 ????化学试题当中,客观题部分没有太大的变化,考查重点仍然是基础知识,难度较低,考生容易得分。 ????主观题共4道,27-30题,没有偏题、怪题,每道题特点各异。 ????27题是一道实验题。题目给出浓硫酸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求考生从题目所罗列的化学仪器中选择几种(可重复),组成一套该化学反应的反应装置。根据日常教学经验,我认为这道题是一道"旧题",学生们平时练兵时,在历年真题中曾经做过,老师也把它作为例题反复讲解过。现在,出现在高考题中,形式上虽略有变化,实际上无论是题目所运用原理还是所提问题,都没有新意。答题时,有的考生甚至把脑子里"储存"的答案直接搬上去了事。出现这种情况,从高考命题本身而言,我认为是不应该的,因为这对那些没有做过这道题的考生,是不公平的。另外,我们也应该吸取教训,今后备考时,历年真题一定要反复演练,还要注意通过多角度的变化,把题目所运用的原理、方法理解透彻。 ????28题考查的是电化学中的电解问题,考的都是基础知识,一般而言,只要是脚踏实地复习过来的考生,拿满分的把握较大。 ????29题是一道元素推断题。相比27、28题来说,这道题略有难度。这是因为,考生们在平时练兵时所接触的题目,以及历年的真题,一般都把要推断的元素"圈定"在短周期内,而这道题"圈定"的范围却是元素周期表。范围的扩大,对考生的答题能力要求提高,不少考生也为此捏了一把汗。在最终推断出的5种元素当中,有一种元素是砷,它不在短周期内,一些考生因为平时不重点记忆,一时不会写它的元素符号As,自然就影响了作答。另外,有一小题要求考生对5种元素的氢化物沸点进行排序,并分析原因。在我看来,这一小题是最难的,对考生的区分度最大,考生出错率最高。平时的教学当中,类似沸点等物理问题的化学性质解释上,我们重视程度不够。 ????30题是一道有机化学题。对于这类题目,考生会把题目给出的信息运用起来,去一步步解答。在该题中,"已知"显示的化学反应物中,左侧双键碳上连着一个"R-"(烃基),以及一个"H-",这样,考生误以为在以下的推断中,应该遵循左侧双键碳只能连一个"R-"(烃基)、一个"H-"这样的规律。实际上,根据命题人提供的答案,这道题中左侧双键碳连着两个"R-"(烃基)。简单来讲,这道题目给出的信息,存在理解上的歧义。我认为,命题人给出信息的正确表达方式应该是:左侧双键碳连着一个"R-"(烃基),以及一个"R(H)-"。如果考生被题目所给信息"误导",第一小题得分虽不会受影响,但第2和5小题将会丢分。另外,第2小题要求写出两种物质的名称(系统命名),命题人提供的答案是,2-甲基-1-氯丙烷和2-甲基-2-氯丙烷。实际上,有的考生会把答案写成1-氯-2-甲基丙烷和2-氯-2-甲基丙烷,根据现行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这都不算错,但根据大学知识,这样的答案算错。因此,期望在讨论确定标准答案时,综合考虑以上两点。 ????最后,还是要提醒考生,在理综考试当中,一旦遇到难题,一定不要"纠缠不清",应当尽量统筹考虑,为后面的容易题留出足够的作答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