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巧解化学计算题化学计算题,特别是计算型选择题,往往隐含着巧解的思路。巧解表现的是一种求异思维,它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依靠,它巧在思想方法的运用上、思维角度的选择上、对题意的分析和挖掘上、解题信息的转换上、由思到变,由变到巧。下边谈谈几种常见的具有普遍性的巧解思路。极值法例1: 氯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500ml,使氢气在其中充分燃烧,用水吸收生成物得溶液250ml,从中取出25ml,用0.12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00ml刚好完全中和,则与混合气体反应的氢气的体积是(气体体积均为标况)( ) A.200ml B.300ml C.490ml D.720ml 解答 本题一般用守恒法,由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求得氯气的物质的量以及氯气的体积,再求得氧气的体积,最后求混合气体消耗的氢气的体积.但用极值的思想可巧妙求解,由化学方程式CL2+H2=2HCl和2H2+O2=2H2O可知,若全为氯气,消耗氢气500ml,若全为氧气,消耗氢气为1000ml,则500ml混合气体.消耗氢气必大于500ml小于1000ml,即很快可得答案为D。二、巧变思路1、变整体为局部例2:将NaCl和NaBr的混合物mg溶于足量水配成500ml溶液,再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L2,充分反应后蒸干溶液,得干燥晶体(m-2)g,则溶液中Na+、Br-、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不可能为( )A.3:2:1 B.3:1:2 C.4:3:1 D.3:1:4解答 本题一般用差量法,应用溴化钠与氯气反应导致的质量差量求解.而巧解在于既然是氯化钠和溴化钠的混合溶液,则钠离子浓度氯离子或溴离子浓度,即答案为 D 。2、变顺思为反思 例3 将 NO2 、NH3、O2 的混合气体22.4L通过稀H2SO4 溶液后,溶液的质量增加26.7g,气体体积缩小为4.48L(气体体积均为标况),余下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 ) A.28.1 B.30.2 C.33.1 D.34.0解答 本题若从顺向思考,则要发生如下反应 2NH3+ H2SO4=NH4SO4; 4NO2+O2+2H2O=4HNO3。由于反应较为复杂,将会使解题过程变的十分繁琐.而巧解在于逆向思维.由题意可知,最后放出的是氧气,其余成分进入溶液,如果氧气未放出呢?由质量可知,原混合气体质量为26.7+(4.48/22.4)32=33.1(g),即原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为答案C.3、变列式计算为找规律推断例4 在一密封容器放入3LX(g)和2L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 X(g) +3 Y(g)=2Q(g)+ nR(g)。 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少1/3,但温度不变。则方程式中n的值是( )A.3 B.4 C.5 D.6解答:本题的一般解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平衡是各物质的浓度,由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列式计算n值,而巧解在于寻找规律.容器中压强增大,则正反应是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故有4=3<2+n,得n>5,答案为 D 。三、巧做转化1、解题信息的转化例5、某硫酸铁溶液中,水分子与铁离子的个数比为100:1,则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解答 本题巧解的关键是将H2O和Fe3+的个数比转化为H2O和Fe2(SO4)3的质量比,由Fe2(SO4)3=2 Fe3++3SO42- 可知,Fe2(SO4)3和 H2O 的个数比为1:200,故Fe2(SO4)3和 H2O 的质量比为: 1*400:200*18=1:9。则硫酸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转化化学式例6 已知乙炔、苯、乙醛的混合蒸汽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84%,求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 本题巧解的关键在于将乙醛的分子式 C2H4O 转化为 C2H2·H2O,则混合物的组成可转化为C2H2·C6H6·C2H2·H2O ,括号中C和H的个数比为1:1,质量比为84%╳(13/12)=91%,H2O的质量分数为9%,则O%=9%╳(16/18)=8%。四、守恒法例7 有镁、 铝混合粉末10.2克,将它溶于500ml 4 mol/L的 盐酸中,若要使质量达到最大值,则需要加入2mol/L 的 氢氧化钠的 体积为( )A.1000 ml B.500 ml C.100 ml D.1500 ml 解答 本题如果按常规思维,需要用极限的 观点讨论盐酸是否足量,然后分别求得镁/铝的质量,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条件不够。而巧解在于抓住始态是镁铝单质,终态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沉淀,则可由原子守恒的 观点很快求解.Mg+2HCl=MgCl2+H2↑ MgCl2+NaOH=Mg(OH)2↓+2NaCl2Al+6HCl=2AlCl3+3H2↑ AlCl3+ 3NaOH=Al(OH)3↓+3NaCl分析由始到终的过程可知,只要加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与氯化氢的 物质的量相等,沉淀的 质量必然最大,则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500╳4/2=1000(ml)即答案为A 五、叠加法例8一定温度下,wg下列物质 (1)H2,(2)CO,(3)CO和H2,(4)HCOOCH3,(5) HOOC―COOH,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将产物与过量的过氧化钠完全反应,固体增重 wg,符合此要求的是( )A.全部 B.(4)(5)??C.(1)(2)(3)?D.(1)(2)(3)(4)解答 本题的特点是,要在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 基础上,将各步方程式巧妙的加以叠加,即可找出规律. 2H2+O2=2H2O, 2H2O+2Na2O2=4NaOH+O2将两方程式叠加即得 H2+Na2O2=2 NaOH2CO+O2=2CO2, 2CO2+ Na2O2=2NaCO3将两方程式叠加即得 CO+ Na2O2= NaCO3由叠加后的两方程式可知,要想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原反应物必须是CO 或H2或CO与 H2 的 混合物或有有机物的组成相当于是CO与 H2的混合物.(4)的化学式为C2H4O2, 满足上述要求,(5)的化学式为C2H4O2,不满足上述要求,因此答案为D.六、关系式法例9 把29克 Fe 和S 的混合物在密闭条件下加热充分后冷却到温室,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放出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8.4L,则原混合物中S和F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解答 本题如果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由于原混合物中哪一种过量无法确定,因而难于求解.而巧解在于找出铁与气体之间的关系.Fe+S=FeSFeS+H2SO4=H2S↑+FeSO4而Fe过量时又有Fe+H2SO4=H2↑+FeSO4 ,分析三个方程式可知,产生的气体体积只于Fe 的量有关,而与S的量无关。1molFe―1molFeS―1mol H2S, 1molFe―1mol H2,综合可得关系式气体. 1molFe―1mol气体。铁的质量为:8.4/22.4*56=11克铁的物质的量为:8.4/22.4=0.38摩尔硫的物质的量为(29-11)/32=0.57摩尔硫与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57/0.38=3/2七 、直平法直平法即直接写出配平的反应方程式,不必计算,直接得出答案的方法,常常适用于硫化氢或有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问题.必须注意的是,在硫化氢或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氢元素要先转化为水.例10 将 a mol H2S和 1 molO2 置于一个密闭容器中点燃在120℃ 时反应.当产物部分是SO2 部分是 S 时, a的取值范围是( ),反应后生成的SO2和H2O(气)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 .解答 由于同时生成二氧化硫,则反应方程式如下: 2H2S+ O2=2S+2H2O观察两个方程式可知, a 的取值范围是2/3可写出直接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a H2S+ O2=a H2O+(1-a/2) SO2+(a-1+a/2),则SO2和H2O(气)的物质的量之和为:a/2+1(mol)八、 估算法估算法的优点是在解一些计算型选择题时,常常不需要准确计算,只需对已知数据进行大概估算,结合答案中数据的特点就能快速得出正确的选项.例11 在已经平衡的天平两端托盘上分别放上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盛有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硫酸.向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一小块锌片和铁片且完全溶解.为使天平继续保持平衡,则锌与铁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65:56 C:63:54 D:54:63解答 通过质量差量分析可知,1molZn可使溶液增重63克,1molFe可使溶液增重54克.要使天平继续保持平衡,则加入的锌与铁的物质的量之比必小于1,即得答案为D.综上所述,是解答化学计算题的一些常用巧解方法,尚有许多不全之处.需要注意的是,化学计算技巧是属于思维方式的问题,只能从原则上加以概括,切忌单纯追求技巧,而忽视化学计算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只有牢固的掌握了双基,才能够巧解计算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