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模拟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0年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模拟题

资源简介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模拟题
班别 姓名 学号
说明: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N--14 Ca--40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6-18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
1.下列能量的获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2.目前缓解石油紧张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将汽油和乙醇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汽车燃料。乙醇汽油属于 (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化合物 D.单质
3.科学家用第72号元素铪(音:hā)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出月球比地球至少早700万年,铪、钨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下列生活经验正确的是 ( )
A.炒菜时油锅中着了火,用水浇熄 B.家里冰箱有异味时,可以放木炭除臭
C.档案室失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晚上家里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打“110”报警
5.下表是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你认为下列中错误的是( )
配料表 精制海盐、碘酸钾(KIO3) A.碘酸钾是化合物B.碘酸钾不稳定、受热易分解C.碘酸钾是一种氧化物D.在KIO3中,碘元素化合价为+5价
含碘量 35±15mg/kg
储藏方法 通风、防潮
食用方法 待食物熟后加入碘盐
6.在密闭容器中点燃下列气体时,会发生爆炸的是 ( )
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B.氮气和氦气 C.氢气和空气 D.沼气和氮气
7.右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液体,某同学对瓶中液体是什么物质
做了如下猜想,你认为他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
A.水 B.稀硫酸 C.过氧化氢溶液 D.盐酸
8.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 B.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D.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
9.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 )
A.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B.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C.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10.金属材料被广泛用于生活、生产中,下表列出一些金属材料的数据:已知武德合金是铅、铋、锡、镉组成的合金,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纯金属 合金
铅 镉 铋 锡 武德合金
熔点/℃ 327 321 271 232 70
A.武德合金可做电路保险丝
B.铁锅破损,可用武德合金焊接修补
C.武德合金的熔点低于它的纯金属
D.武德合金属于混合物
11.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
A.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处加热
B.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
C.制取O2时,先放入MnO2 ,后加过氧化氢
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容器,后把导管伸入水中
12.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一操作一现象一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实验过程组别 实验目的 所加试剂(或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检验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气体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无明显现象 该气体中不含CO2
B 除去Cu粉中的少量Fe粉 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Fe可能被除完
C 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肥皂水 产生大量泡沫 该液体为硬水
D 用排空气法收集CO2时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集满 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内 木条熄灭 瓶内CO2已集满
13.“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 )
A. 组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B. 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与碱反应;都能燃烧等。
C. 用途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
D. 危害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等。
14.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化学式为C6H8N2。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苯二胺由碳、氢、氮三个元素组成 B.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C.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4∶1 D.对苯二胺能被人体少量吸收无害
15.人吸入空气,排出CO2等气体。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且能有效排除空气中CO2的干扰,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2和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则锥形瓶Ⅰ、Ⅱ中加入的试剂为 ( )
瓶Ⅰ 瓶Ⅱ
A Ca(OH)2 NaOH
B 石蕊 酚酞
C H 2O Ca(OH)2
D NaOH Ca(OH)2
16.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错误的是 ( )
A.常温下,金属镁在空气中要比铁容易氧化
B.在氧气中灼烧时,铁丝要比铜丝反应剧烈
C.在同一盐酸中反应时,锌片比铁片反应剧烈
D.铜活动性不强,故铜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金属银
17.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3 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 CO2和2.7 g H2O。对该物质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 )
A.一定含C、H元素 B.一定不含O元素
C.可能含O元素 D.分子中C、H、O的元素质量比为12:3:8。
18.下列有关图像中不正确的是 ( )
A.过量的碳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 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关系
D.质量相同的粉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的稀盐酸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格1分,共28分)。
19.(7分)(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镁原子 ;②二个钙离子 ;③氯化锌中锌元素显+2价 ;④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⑤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⑥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气态氧化物是______。
(2)化学符号“N2”中,“2”的含义是 。
20.(6分)下图中的②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X= ;(2)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
(3)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 (填序号)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5)写出一个由1、6、7、8号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21.(6分)2008年12月8日凌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一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起火,强烈爆炸冲击波将地上炸出一个深达四五米的大坑。事故造成附近居民断水、断电、断天然气。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下列有关CH4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甲烷充分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高且产物无毒,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燃料,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在家中使用天然气时,为安全起见,应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
报警器。报警器安装的正确位置应选择右图中的________,
如果报警器显示漏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4)资源紧张是制约中国发展轿车工业,尤其是制约轿车进入家庭的重要因素。为此,我国开始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即在汽油中加少量乙醇,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车用乙醇汽油的优点(写一点) 。
22.(3分)如果用“ ”表示 H 原子,用“ ”表
示Cl原子,根据右图回答:
(1)图中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写出上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基本类型是 反应。
23.(6分)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1)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甲、乙、丙中有一种物质为水,则
甲为(填化学式) ,(图中反应条件省略)
实验室制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一种)。
(2)若甲、乙、丙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有一种是剧毒的气体,则乙的化学式 。
由甲到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3小题,共24分)。
24.(5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0mL液体,应选用 mL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熄灭燃烧的酒精灯,应用 盖灭;
(4)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 加热;
(5)请你再列出一条规范的实验操作: 。
25.(11分)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 , ② 。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若用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往长颈漏斗中应加入 。若用G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 进(选“a”或“b”),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选择“B”或“C”),与另一个装置相比,其优点是: 。
(4)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后,想回收液体中的二氧化锰固体,他应该进行
操作(填写一种实验操作的名称)。为了完成该操作,小风选择了以下的仪器,但发现还缺少另一种玻璃仪器,请你在方框中画出该仪器。
26.(8分)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 。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开拇指点火,若不发出______________ ,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
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1)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物质。
(2)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计算题(12分,共2小题)。
27.(5分)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也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的化学式是C3N6H6。
(1)一个三聚氰胺分子中有 个原子;
(2)三聚氰胺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元素质量比是 ;
(3)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4)63g三聚氰胺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g?
28.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刚和小勇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他俩将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盐酸,在蛋壳上很快就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将收集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可判断,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 ;(1分)
(2)实验过程和测定的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小刚根据“蛋壳残渣质量为8.6克”,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1分)
小勇根据“反应过程中减少的质量”(20克+200克-213.4克=6.6克)也求得了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小勇的计算过程和结果。(3分)
(3)小刚和小勇根据不同的数据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有明显差别,请你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2分)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
1.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均不给分.
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错误不给分,未配平也不给分,未写反应条件或不标状态扣0.5分.
3.若考生写出与本答案不同的其他合理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A B C C D C A B D B B B D
题号 16 17 18
答案 D AD AD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9.(1)①Mg ②2Ca2+ ③Cl2 ④H2O ⑤Ca ⑥CO
(2)每个氮气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
20.(1)40.08 8 (2)D (3)BC (4)B (5)NH4HCO3 或 (NH4)2CO3 CO(NH2)2等)
21.(1)D (2)CH4 +2O2点燃CO2+2H2O (3)A 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4)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节约石油资源,(或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或促进农业生产。)
22.(1)纯净物 (2)H2 +Cl2 点燃 2HCl 化合。
23.(1)H2O2 2H2O2 二氧化锰 2H2O+ O2 ↑或2KClO3 2KCl+ 3O2 ↑
或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2)CO C + O2 点燃 CO2 或 C+ 2CuO 高温 2Cu + CO2↑(合理均可)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4分)
24. (1)10 (2)用清水洗净, (3)灯帽 (4)石棉网
(5)加热物质时先进行均匀受热(合理答案均可)
25.(1)①试管 ② 集气瓶; (2)A 2KClO3 2KCl+3O2↑
(3)稀盐酸; a; C;
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4)过滤;
26.【方案设计】
(1)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看木条是否复燃 (2)SO2 + 2 NaOH = Na2SO3 + H2O
(3)实验时在B处易发生爆炸事故 尖锐的爆鸣声
【实验探究】H2
【思维拓展】
(1)酸性
(2)SO2易溶于水,也能使试管内液面上升 ; 将NaOH溶液换成水做对比实验
四、计算题(本题有2小题,共12分)
27.(1)15 (2)6:1 (3)126 (4)18g(写计算过程)
28.(1)二氧化碳-----------------1分
(2)57% --------------------1分
小勇的计算过程为: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0.5分
100 44
x 6.6g
100:44 = X:6.6g X=15g--------1.5分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5g/20g=75% --------1分
(3)小刚计算所用的蛋壳残渣可能未干燥,实际蛋壳残渣质量小于8.6g
或小勇计算所用的数据“6.6g”中包含了反应过程中盐酸挥发了的氯化氢气体的质量,即实际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小于6.6g-----------2分
28.(7分)(1)CO2(或二氧化碳)(1分)
(2)解:设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2HCl == CaCl2 + H2O +CO2↑
100 44
x 3.3g
100∶44 = x∶3.3g x=7.5g (3分)
CaCO3% = 7.5/10 ×100% = 75% (1分)
(3)蒸发干燥后蛋壳残渣质量4.3g物质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另一部分是蛋壳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CaCl2。所以原蛋壳中残渣质量应小于4.3g 。(2分)
过滤洗涤干燥
充分反应
+
蛋壳残渣8.6克
反应剩余物213.4克
盐 酸
200克
蛋 壳
20克
NaOH
溶 液
SO2
a
B
A
表面含CuO
的铜网

H2SO4
NaOH
溶液
PAGE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