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平衡图象题总汇?? 一、图象题的一般解题思路 ??这类题目是讨论自变量x(如时间、温度、压强等)与函数值y(如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转化率)之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因此,要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此类题目。 ??1.分析纵横坐标及曲线表示的意义。 ??2.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与纵横坐标的关系。 ??3.分析特殊点(起点、拐点、终点)及其含义。 ??4.有两个以上变量时,分别讨论两个变量的关系,此时确定其他量为恒量。 ??二、图象题的类型 ??1.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象 图2?氢气发生速率变化曲线??例1.某温度下,在体积为5L的容器中,A、B、C三种物质物质的量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s内用A的浓度变化和用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2.速率—时间图象 ??例2.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氢气发生的速率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例3.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里SO2、O2、SO3三种气态物质建立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对反应2SO2+O22SO3(正反应放热)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图3?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①加催化剂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 )。 ??②升温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 )。 ?③增大反应容器体积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④增大O2的浓度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 ???3.速率—压强(或温度)图象 ??例4.符合图象4的反应为( )。 ??A.N2O3(g)NO2(g)+NO(g) ??B.3NO2(g)+H2O(l)2HNO3(l)+NO(g) ??C.4NH3(g)+5O2(g)4NO(g)+6H2O(g) ??D.CO2(g)+C(s)2CO(g)图4?曲线图??分析?此类图象中曲线的意义是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等)对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幅度。 ????4.转化率(或质量分数等)—压强、温度图象 ??例5.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5所示是A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5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图5?曲线图??A.正反应吸热,m+n>p+q? ??B.正反应吸热,m+n<p+q? ??C.正反应放热,m+n>p+q? ??D.正反应放热,m+n<p+q? ??分析?解决这类图象题目,采用“定一论二”,即把自变量(温度、压强)之一定为恒量,讨论另外两个变量的关系。 ??例6.mA(s)+nB(g)qC(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中,在恒温条件下,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p)的关系如图6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n<q??B.n>q? ??C.X点,v正>v逆;Y点,v正<v逆? ??D.X点比Y点反应速率快图6?曲线图????例7.图7表示mA(g)+nB(g)pC(g)+qD(g)+Q,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图8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v正=v逆)后t时刻改变影响平衡的另一个条件重新建立新平衡的反应过程,判断该反应是( )。 图7?曲线图 图8?曲线图??A.m+n>p+q??Q>0 ??B.m+n>p+q??Q<0 ??C.m+n<p+q??Q>0 ??D.m+n<p+q??Q<0 ??5.质量分数—时间图象 ??例8.对于可逆反应mA(g)+nB(s)pC(g)+qD(g)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产物D的质量分数D%与温度T或压强p?的关系如图9所示,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温,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使用催化剂可使D%有所增加 ??C.化学方程式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m<p+q? ??D.B的颗粒越小,正反应速率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例9.反应2X(g)+Y(g)2Z(g)(正反应放热),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10所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p2 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 ??????例1.答案?2A3B+C;0.08mol/(L·s);0.12mol/(L·s)。 ?例2.?答案?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使化学反应速率提高;盐酸物质的量浓度变小使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例3.答案?①C?②A?③D?④B 例4.答案?B ??例5.答案?A ?例6.?答案?A、C ?例7答案?C?例8.答案?A、C例9.答案:C 高三辅导----氧化还原专题练习 09.11.61、配平下列反应:Fe3P+HNO3——Fe(NO3)3+NO+H3PO4+H2O2: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 KMn04+KI+H2S04———MnS04+I2+KI03+K2S04+H20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 (2)如果该反应方程式中I2和KI03的系数都是5, ①KMnO4的系数是 。 ②在下面的化学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KMnO4 + KI + H2S04 → (3)如果没有对该方程式中的某些系数作限定,可能的配平系数有许多组,原因是 。3、含有农药、染料、酚、氰化物,以及引起色度、臭味的废水,常用化学氧化法进行处理,所用的氧化剂有氯类(如液氯、次氯酸钙、次氯酸钠等)和氧类(如空气、臭氧、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一个典型实例是用氯氧化法处理含有剧毒的氰化物(含CN-)的废水.在碱性条件下(pH=8.5~11),氯气可将氰化物中CN-氧化为只有它毒性1/1000的氰酸盐(含CNO-)。(1)写出含CN-废水用氯气氧化生成氰酸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 .(2)若向含CNO-的废水中再通入氯气,可使CNO-转化为无毒的气体,写出这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 _.(3)在用液氯不便的地区,可用漂白粉处理含CN-的废水,若将其氧化为CNO-,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如NO2)。当加热至一定温度时,它发生如下分解:C3N3(OH)3=3HNCO ;HNCO(异氰酸,其结构是H—N=C=0)能和NO2反应生成N2、C02和H20。;写出HNCO和N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指明化合物中哪种元素被氧化?哪种元素被还原?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5、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1:1:1 B.1:3:l C. 3:3:8 D.1:1:4 6、FeS与某浓度HNO3反应,生成Fe(NO3)3 、Fe2(SO4)3、NO、NO2、N2O4 和H2O,当N2O4、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4时,实际参加反应的FeS 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2:11 B、1:5 C 、2:9 D、1:37.0.03mol铜完全溶于硝酸,产生氮的氧化物(NO、NO2、N2O4)混合气体共0.05mol。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A)30 (B)46 (C)50 (D)668.24、已知单质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Fe + b NO3- + c H+ = d Fe2+ + f Fe3+ + g NO2↑+ h NO↑+ k H2O化学计量数a-k均为正整数)。回答下列问题:⑴根据反应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可得c、g、h的关系式是(用一个代数式表示。下同) ⑵根据反应中离子的电荷守恒,可得b、c、d、f的关系式是 ⑶根据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的总数相等,可得d、f、g、h的关系式是 ⑷若a=5,且铁和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则b的取值范围是 ;c的取值范围是 。3解析:(1)CN-是在碱性条件下被Cl2氧化的,故反应物应有OH-参加,产物除生成氰酸盐外还应有Cl-及H2O,离子方程式为:CN-+Cl2+2OH-=CNO-+2Cl-+H2O。?(2)当Cl2过量时(1)中的产物CNO-与Cl2反应,碱性条件下不可能产生CO2及其他气体,而碳元素的存在形式为CO32—,无毒气体一定为N2,离子方程式: 2CNO-+3Cl2+8OH-=2 CO32—+6Cl-+4H2O+N2↑?(3)由于漂白粉中的ClO-具有强氧化性,故可发生反应:CN-+ClO-=CNO-+Cl-答案:(1)CN-+Cl2+2OH-=CNO-+2Cl-+H2O(2)2CNO-+3Cl2+8OH-=2 CO32—+6Cl-+4H2O+N2↑?(3)CN-+ClO-=CNO-+Cl-5、D 6 、A7、设生成的气体产物中NO、NO2、N2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z 按极限思维的观点,将三组分体系转化为二组分体系。①若气体产物中只生成NO、NO2的混合物。则由3Cu ~ 2NO Cu ~ 2NO2 3 2 1 2 3/2x x y/2 y依题意: 3/2x +y/2 ==0.03mol x + y ==0.05mol解得: x ==0.005mol y==0.045mol ②若气体产物中只生成NO2、N2O4的混合物则由 Cu ~ 2NO2 Cu~ N2O4 y/2 y z z依题意: y/2 +z ==0.03mol y + z ===0.05mol 解得: y ==0.04mol z==0.01mol∴ M1<M<M2,即44.4<M<55.2。24.(10分) (1) c =2 g + 4 h (2) c - b =2 d + 3 f (3) 2 d + 3 f = g +3h (4) 4~18 16~3616.已知单质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Fe + b NO3- + c H+ = d Fe2+ + f Fe3+ + g NO↑+ h N2O↑+ k H2O化学计量数a-k均为正整数)。回答下列问题:⑴根据反应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可得c、g、h的关系式是(用一个代数式表示。下同) ⑵根据反应中离子的电荷守恒,可得b、c、d、f的关系式是 ⑶根据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的总数相等,可得d、f、g、h的关系式是 ⑷若a=12,且铁和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则b的取值范围是 ;c的取值范围是 。16.(1) c = 4 g + 10 h (2) c - b =2 d + 3 f (3) 2 d + 3 f = 3 g +8h (4) 6~12 30~48 高三化学辅导一---------物质的量和氧化还原反应 09.10.241. (09四川卷)向m 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 mol/L氢氧化钾溶液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 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 B. C.n=m+17Vc D. 2. (全国卷II)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4 B.1:5 C. 2:3 D.2:53.(09江苏卷)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5℃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 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 NA C.室温下,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 NA D.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 NA4.(09上海卷)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w.w.w.k.s.5.u.c.o.mA.熔点: B.水溶性:C.沸点:乙烷>戊烷>丁烷 D.热稳定性:5.(09上海卷)9.2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A.0.2mol中子 B.0.4mol电子C.0.2mol质子 D.0.4mol分子6.(09上海卷)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AB.常温下,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C.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D.3.4中含N—H键数目为7.(09上海卷)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右图。反应中镁和铝的A.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质量之比为3:2C.摩尔质量之比为2:3 D.反应速率之比为2:38.(09上海卷)实验室将9g铝粉跟一定量的金属氧化物粉末混合形成铝热剂。发生铝热反应之后,所得固体中含金属单质为18g,则该氧化物粉末可能是 A. B.和 C.和 D 和FeO9.(09年江苏)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A.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B.向SO2 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4 难溶于盐酸C.向0.1mol·L-1 FeSO4 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 溶液,KMnO4 溶液褪色,说明Fe2+具有氧化性D.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 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 AgNO3 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 的Ksp比AgI 的Ksp大10(09年高考广东)设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A )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B.乙烯和环丙烷(C3H6 )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3NA 个氢原子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A Fe3+11、(全国卷II)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A.x=0.4a,2Fe2-+Cl2=2Fe3++2Cl- B.x=0.6a,2Br-+ Cl2=Br2+2Cl-C.x=a,2Fe2++2Br-+2Cl2=Br2+2Fe3++4Cl-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12..(’08四川理综13)在a 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离子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3气,则原溶液中的Al3+离子浓度(mol/L)为 ( )A. B. C. D.13、.(’07四川理综10)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 mL B.45 mL C.30 mL D.15 mL14、.(09福建卷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4g镁的原子量最外层电子数为NA B.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15.(09全国卷Ⅰ9)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 )A. B. C. D. 16.(09上海卷)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和一种未知物质X。(1)已知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2)已知0.2mol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 。 a.氧化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还原性:(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7.(09安徽卷27)某厂废水中含5.00×10-3mol·L-1的,其毒性较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变废为宝,将废水处理得到磁性材料(的化合价依次为+3、+2),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1)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第②步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 。 (3)第②步过滤得到的滤渣中主要成分除Cr(OH)3外,还有 。(4)欲使1L该废水中的完全转化为。理论上需要加入 g FeSO4·7H2O。18、(09上海卷30)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实验室可将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来制取臭氧:(1)若在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所得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g/mol(保留一位小数)。(2)将8L氧气通过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6.5L,其中臭氧为____________L。(3)实验室将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0.896L(标准状况)通入盛有20.0g铜粉的反应器中,充分加热后,粉末的质量变为21.6g。则原混合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19.(09湖北省黄冈市高三年级期末考试)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新型的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物有:HF、N0、HNO3。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 。 (2)若反应中生成0.2mol HN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个。20.(09湖北天门中学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将Cu与CuO的混合物20.8g,加入到50mL 18.4mol/L浓H2SO4中,加热充分反应至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冷却后将混合液稀释至1000 mL,测得c(Cu2+)=0.3 mol/L。试计算:(1)若不考虑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L。(2)溶液稀释后,溶液中c(H+)为: 。21、(09湖南长沙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有镁、铝混合粉末10.2g,将它溶于500mL4mol/L的盐酸中,若要使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则需要加入2mol/L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 )A.1500mL B.1000mL C.500mL D.100mL22.(08上海模拟)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 mL 4 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A.0.24 mol B.0.21mol C.0.16 mol D.0.14 mol 23(08闵行区模拟)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的混合物投入100 mL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若不考虑金属和盐酸反应时HCl的挥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B.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C.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 mol/LD.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24、(09湖北黄冈市高三化学大联考)由NO 、H2、、CO2 组成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 充份反应后,再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份反应,最终得到质量分数为70%的硝酸,无任何气体剩余。则原混合气体中NO、 H2 、CO2 的体积比为 ( )A.2﹕4﹕7 B.2﹕4﹕5 C.2﹕4﹕ D.3﹕5﹕8 化学辅导一答案1、C、 2.A、 3.C 4.D 5.B 6.B 7.A 8.A、D 9、A、D10.C 11、B 12、C 13、A 14、C 15、C11解析 由于Fe2+的还原性强于Br-,故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知,Cl2先氧化Fe2+,然后再氧化Br-。2Fe2+ + Cl2 2Fe3+ + 2Cl-,2Br- + Cl2 Br2 + 2Cl-,2FeBr2 + 3Cl2 2FeCl3 + 2Br2 。当x/a ≤0.5时,Cl2仅氧化Fe2+,故A项正确。当x/a ≥1.5时,Fe2+和Br-合部被氧化,D项正确;当介于两者之间时,则要分步书写方程式,然后进行叠加得总反应。如B项,当x=0.5a时,Cl2刚好把Fe2+全部氧化,而当x=0.6a,显然Cl2还要氧化Br-,而选项中没有表示,故错。12解析 由于产生c mol NH3,则必定有NH c mol,使SO完全沉淀需Ba2+ b mol,因此SO 有b mol。根据电荷守恒:2 c (SO)= c (NH)+3c (Al3+),则3c (Al3+)= mol/L c(Al3+)= mol/L13、解析 O2为氧化剂,Cu为还原剂,HNO3仅仅发生了复分解反应n(Cu)=2 n(O2)=0.15 mol n (NaOH)=2 n(Cu)=0.3 mol,V (NaOH)==0.06 L=60 mL,故选A。16、(本题共8分)(1)AsH3 (2)Br2 (3)a c (4) 17、答案 (1)Cr2O72- + 6Fe2+ + 14H+ 2Cr3+ + 6Fe3+ + 7H2O(2)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Fe(OH)3、Fe(OH)2 (4)13.9解析(1)第①步是Cr2O72-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 2Cr3++6Fe3++7H2O;(2)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的中心位置,然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出对应颜色的数据;(3)从最终所得磁性材料的化学式可知,滤渣中主要有Cr(OH)3、Fe(OH)2、Fe(OH)3;(4)1L废水中的n(Cr2O72-)=5.00×10-3mol,根据关系式:Cr2O72-~4Cr0.5Fe1.5FeO4~10FeSO4·7H2O,所以理论上n(FeSO4·7H2O)=0.05mol,m(FeSO4·7H2O)= 0.05mol×278g·mol-1=13.9g。18、答案 (1)35.6 (2)3 (3)0.519、答案(1)3NF3+5H2O == 9HF+2NO+HNO3 1:2 (2)2.408×102320、答案 解:有关化学方程式:① CuO + H2SO4 == CuSO4 + H2O ② Cu+2H2SO4 (浓)CuSO4+SO2↑+2H2O 设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为x,CuO的物质的量为y。64x + 80y =20.8……① x + y =0.3……② 解得:x=0.2mol y=0.1mol (1)V(SO2)=0.2mol×22.4L/mol = 4.48L (2)n(H2SO4)总=0.05L×18.4mol/L=0.92mol, n(H2SO4)耗=2x + y=0.5moln(H2SO4)余=0.92mol-0.5mol=0.42molc(H +)=0.42mol×2÷1L=0.84mol/L21、B 22、B 23、AD 24、答案 A高三化学辅导3----PH计算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有关溶液pH的简单计算(1)一种强酸或一种强碱的pH计算强酸:先求c(H+),再求pH:如HnA,浓度为cmol/L,pH=-lgc(H+)=-lgnc。强碱:先求c(OH-),然后由KW换算成c(H+),再求pH或直接求pOH,再根据关系式pH=14-pOH求。如B(OH)n,浓度为cmol/L,pH=-lgc(H+)=14+lgnc。(2)关于两强(强酸或强碱)混合pH的计算①两强酸混合,先算c混(H+),再算pH,c混(H+)=②两强碱混合,先算c混(OH-),再算c混(H+),最后算pH,c混(OH-)=(3)强酸强碱混合,其中一种物质过量的pH的计算①酸过量时,先求c混(H+),再求pH,c混(H+)=②碱过量,先算c混(OH-),再算c混(H+),最后算pH,c混(OH-)=(4)溶液稀释时pH的计算①对于强酸溶液,c(H+)每稀释10n倍,pH增大n个单位,但不突破7。②对于强碱溶液,c(OH-)每稀释10n倍,pH减小n个单位,但不突破7。③对于pH相同的强酸与弱酸(或强碱与弱碱)稀释相同倍数时,pH变化程度不同,其结果是强酸(或强碱)pH变化大,而弱酸(或弱碱)pH变化小。2、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例1:NaHCO3 溶液中 C(H+)+C(Na+)=C(HCO3-)+2C(CO32-)+C(OH-) 这个式子叫电荷守恒C(Na+)=C(HCO3-)+ C(CO32-)+C(H2CO3) 这个式子叫物料守恒质子守恒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两式相减得 C(H+)+C(H2CO3)=C(CO32-)+C(OH-) 这个式子叫质子守恒。以NH4Cl为例来看:质子守恒:c(H+)=c(OH-)+c(NH3·H2O)电荷守恒:c(H+)+c(NH4+)=c(OH-)+c(Cl-)物料守恒:c(Cl-)=c(NH4+)+c(NH3·H2O)如何理解下列关系:在0.1mol/LNa3PO4溶液中: 1、[PO43-]+[HPO42-]+[H2PO4-]+[H3PO4]=0.1mol/L 2、[Na+]=3[PO43-]+3[HPO42-]+3[H2PO4-]+3[H3PO4] 3、[OH-]=[HPO42-]+2[H2PO4-]+3[H3PO4]+[H+] 1、根据P元素形成微粒总量守恒:2、根据Na与P形成微粒的关系:3、根据H2O电离出的H+与OH-守恒:[例2](NH4)2CO3(aq)中存在________种粒子。试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电荷守恒,写出一个用离子浓度表示的等式: ;(2)根据水的电离,写出一个含有c(H+)和c(OH-)的等式: ;(3)根据(NH4)2CO3中,C、N原子个数关系,写出一个含有c(NH+4)和c(CO)的等式: 。小结:守恒有: 1、含特定元素的微粒(离子或分子)守恒 ⒉ 不同元素间形成的特定微粒比守恒 ⒊ 特定微粒的来源关系守恒 例3、有两份溶液,其中所含溶质相同,设其摩尔质量为M g/mol。根据下表信息,回答有关问题: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密度(g·cm-3)第一份溶液ω1ρ1第二份溶液ω2ρ2(1)第一份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2)取等质量两份溶液混合,则所得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3=______________。(3)若有ω1>ω2,取等体积的两份溶液混合,设所得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4,试比较ω3、ω4的相对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9上海高考)对于常温下pH为1的硝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lmL稀释至100mL后,pH等于3 B.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为13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C.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与水电离出的之比值为。 D.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是pH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的100倍5.(08年广东化学·17)盐酸、醋酸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在NaHCO3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O32-和OH-B.NaHCO3溶液中:c(H+)+c(H2CO3)=c(OH-)C.10 mL0.10 mol·L-1CH3COOH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CH3COO-)>c(OH-)>c(H+)D.中和体积与pH都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所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相同6、(08年江苏化学·12)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H+) + c(M+) == c(OH-) + c(A-)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NaOH)<c(CH3COONa)<c(Na2CO3)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 +2c(OH-) == 2c(H+) + c(CH3COOH)D.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7、(09年安徽理综·13)向体积为0.05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b的0.05mol·L-1KOH溶液,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Va>Vb时:c (CH3COOH) +c (CH3COO-)>c (K+)B.Va=Vb时:c (CH3COOH) +c (H+)>c (OH-)C.Vac (K+)> c (OH-)> c (H)D.Va与Vb任意比时:c (K+)+ c (H+) =c (OH-)+ c (CH3COO-)8、(09年广东化学·9)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氯水中:c(Cl2)=2c(ClO-)+c(Cl-)+C(HCl)} B.氯水中:c(Cl-)>c(H+)>c(OH-)>c(ClO-)C.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c(Na+)=c(CH3COO-)D.Na2CO3溶液中:c(Na+)>c(CO32-)>c(OH-)>c(HCO3-)>c(H+)9、(09年广东化学·16)磷钨酸H3PW12O40等杂多酸可代替浓硫酸用于乙酸乙酯的制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3PW12O40在该酯化反应中其催化作用B.杂多酸盐Na2HPW12O40与Na3PW12O40都是强电解质C.H3PW12O40、KH2PW12O40与Na3PW12O40中都有相同的原子团D.硅钨酸H4 SiW12O40也是一种杂多酸,其中W的化合价为+810、(09年江苏化学·13)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室温下,向0.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c(SO42-)>c(NH4+)>c(OH-)=c(H+)B.0.1mol·L-1NaHCO3溶液:c(Na+)>c(OH-)>c(HCO3-)>c(H+)C.Na2CO3溶液:c(OH-)-c(H+)=c(HCO3-)+2c(H2CO3)D.25℃时,pH=4.75、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 c(CH3COO-)+c(OH-)<c(CH3COOH)+c(H+)11、(09年天津理综·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 mol/LC6H5ONa溶液中:c(Na+)>c(C6H5O-)>c(H+)>c(OH-)B.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w均减小C.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不相等D.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下降12、(09年海南化学·6)已知室温时,0.1mo1/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溶液的pH=4, 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13.(09上海高考)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B.C. D.14、常温下已知两种一元弱酸HX和HY,如果向NaX溶液中通CO2 气体,只能生成HX和NaHCO3;往NaY溶液中通入CO2则生成HY和Na2CO3。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酸性由强至弱:HX>HY>H2CO3 B.结合H+的能力:Y―>CO32―>X―>HCO3―C.溶液碱性:NaX>Na2CO3>NaY>NaHCO3 D.NaX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后的离子浓度:c(Na+)>c(HCO3―)>C(X―)>c(OH―)>c(H+)15、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HF比HCN易电离,则NaF溶液的pH比NaCN溶液的大B.0.2 mol?L-l NH4Cl 和 0.l mol?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NH4+) > c (Cl-) > c (Na+) > c (OH-) >c (H+)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醋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c (Na+) + c(H+) = c (CH3COO-) + c (OH-)D.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Al(SO4)2 ②NH4Cl ③NH3·H2O ④CH3COONH4c(NH4+)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④>③16.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①②③④pH111133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醋酸盐酸A.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B.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 ①>②>③>④ C.①、④两溶液不论以何比例混合,所得溶液中c(NH4+)+ c(H+)= c(Cl-)+ c(OH-)D.VaL④与VbL②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4, 则Va :Vb= 11:917、向1.00?L?0.3?mol/L的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CO2气体至溶液增重8.8g,所得溶液中A.溶质为Na2CO3 B.溶质为Na2CO3、NaHCO3C.c(Na+)=c(HCO3-)+c(CO32-)+c(H2CO3)D.c(Na+)=c(HCO3-)+2c(CO32-)+c(OH-)-c(H +)18.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10mL 0.5mol/L CH3COONa溶液与6mL 1mol/L盐酸混合:c(Cl-)>c(Na+)>c(H+)>c(OH-)B.0.1mol/L pH为4的NaHB溶液中:c(HB-)>c(H2B)>c(B2-)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c(OH-)+c(A2-)D.c(NH4+)相等的(NH4)2SO4溶液、(NH4)2CO3溶液和NH4Cl溶液:c[(NH4)2SO4]<c[(NH4)2CO3]<c(NH4Cl)19.为了更合理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酸度”(用AG表示)概念,AG=l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任何温度下,水的AG等于0 ②溶液的AG越小,酸性越强 ③常温下,0.1mol·盐酸的AG=12 ④25℃时,某溶液的AG=-10,其pH=10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0、常温下,在pH都等于9的NaOH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浓度分别为A mol·L-1与B mol·L-1,则A与B的关系为( )A.A>B B.A=10-4 B C.B=10-4A D.A=B21、在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13 mol·L-1,则此溶液中一定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Fe3+、NO、Cl-、Na+ B、Ca2+、HCO、Cl-、K+C、.NH、Fe2+、SO、NO D、Cl-、SO、K+、Na+22、在25 ℃时向V mL pH=a的盐酸中,滴加pH=b的NaOH(aq)10 V mL时,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恰好等于Na+的物质的量,则a+b的值是A.13 B.14 C.15 D.不能确定23、20℃时,若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相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Vb和a=0.5b,请填写下列空白:(1)a值可否等于3(填“可”或“否”)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2)a值可否等于5(填“可”或“否”)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3)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答案:例2 解题思路:(NH4)2CO3(aq)中存在以下几种水解和电离方程式:(NH4)2CO3====2NH+CO H2OH++OH- NH+H2ONH3·H2O+H+CO+H2OHCO+OH- HCO+H2OH2CO3+OH-以上所列粒子,除(NH4)2CO3外都存在,共有8种。虽然NH与CO的水解能够相互促进,但不够剧烈,故水解反应不能进行到底。(1)根据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可得答案。(2)水电离出的H+与OH-是相等的,但水电离出的H+不全部独立的存在于溶液中,有的存在于HCO中,有的存在于H2CO3,故由水电离出的H+总数可以浓度形式表示为:c(H+)+c(HCO)+2c(H2CO3)。同样,水电离出的OH-也不全部独立存在于溶液中,有的被NH俘获存在于NH3·H2O中,被NH+4俘获的OH-数与它们结合生成的NH3·H2O数是相等的,故由水电离出的OH-总数可以用浓度形式表示为:c(OH-)+c(NH3·H2O)。(3)依据N、C原子个数比 答案可得。答案:8 (1)c(NH)+c(H+)====c(OH-)+c(HCO)+2c(CO)(2)c(H+)+c(HCO)+2c(H2CO3)====c(OH-)+c(NH3·H2O)(3)c(NH)+c(NH3·H2O)====2c(CO)+2c(HCO)+2c(H2CO3)例3 (1)1000ρ1ω1/M mol/L (2)(ω1+ω2)/2 (3)①若ρ1>ρ2,ω4>ω3;②若ρ1<ρ2,ω3>ω44、AB 5、C解析:A中,生成Na2CO3溶液,CO32-会发生水解,生成HCO3-,所以A错;电荷守恒 :C(H+)+C(Na+)=C(HCO3-)+2C(CO32-)+C(OH-) 物料守恒:C(Na+)=C(HCO3-)+ C(CO32-)+C(H2CO3) 两式相减得 :C(H+)+C(H2CO3)=C(CO32-)+C(OH-) 所以B错误。C中,生成NaAc,Ac-水解呈碱性,故C正确;相同PH,相同体积的HCl和HAc,因为HAc为弱酸,所以HAc的物质的量浓度大,HAc所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多,D错。6、答案:A、C:选项A中根据电荷守恒,此关系式正确;选项B中pH相等,溶液中的c(OH-)相等,根据酸性越弱,水解越强,所以溶液中c(Na2CO3)<c(CH3COONa);选项C中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OH-)+c(CH3COO-)……①,由于c(CH3COOH)=c(CH3COONa),且它们等体积混合,由原子守恒得:2c(Na+)=c(CH3COO-)+c(CH3COOH)……②,将①×2-②得:c(CH3COO-) +2c(OH-) == 2c(H+) + c(CH3COOH);选项D中NaHA溶液的pH=4,溶液呈酸性,即c(H+)>c(OH-),同时也可以判断HA-以电离为主,所以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c(HA-)>c(A2-)>c(H+)>c(H2A)。7、答案:C,此题的解题方法是先让CH3COOH和KOH反应,然后找到反应后的溶质,即:A项:Va>Vb,反应后溶质为CH3COOH和CH3COOK的混合物,A正确。B项:Va=Vb,反应后溶质为CH3COOK,根据质子守恒,可得B正确。C项:Vac(K+)>c(CH3COO-),C错。D项:为电荷守恒,D正确。8、答案:D解析:氯气在水中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物料守恒不成立,A错误;Cl2+H2O=HCl+HClO,HCl中电离的H+与Cl-浓度相等,再加上HClO会电离出H+,所以H+浓度一定大于Cl-浓度,B错误;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钠,因CH3COO-水解,所以Na+浓度大于CH3COO-的浓度,C错误。9、答案:CD:因浓硫酸在制备乙酸乙酯中起到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又杂多酸可代替浓硫酸制备乙酸乙酯,所以杂多酸同样起到催化作用,A正确;因大多数盐属于强电解质,所以杂多酸盐为强电解质,所以杂多酸盐也为强电解质,B正确;磷钨酸又可将其视作为H3PO4与WO3的混合酸,因磷酸为三元中强酸,磷酸盐中含有的酸根不同即原子团不同,C错误;从化合价和代数为0可知W的价态为+6价,D错误。10、答案:AC:B项,NaHCO3溶液中,OH-是由HCO3- 水解和水的电离所出成的,但是这些都是微弱的。HCO3- 的浓度永大于OH-浓度,故错;D项,由电荷守恒有:c(CH3COO-)+c(OH-)=c(H+)+c(Na+) ,由物料守恒可得:2c(Na+)= c(CH3COO-)+ c(CH3COOH),将两式中的c(Na+) 消去,可得c(CH3COO-)+2c(OH-)=2c(H+)+ c(CH3COOH)。所以c(CH3COO-)+c(OH-)-c(H+)-c(CH3COOH)= c(H+)-c(OH-),因为pH=4.75,故c(H+)-c(OH-)>0,所以D项不等式应为”>” ,故错。11、答案:D:A项,苯酚钠为碱性溶液,故错;B项,温度不变,则Kw是不变的,错;C项,pH=5即代表溶液中c(H+)均为10-5mol/L,错。D项,Ag2S比AgCl更难溶,故加入S2-会与溶液中的Ag+结合的,正确。12、答案:B :根据HA在水中的电离度可算出c(H+)=0.1× 0.1%mol·L-1=10-4 mol·L-1,所以pH=4;因HA在水中有电离平衡,升高温度促进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所以c(H+)将增大,pH值会减小;C选项可由平衡常数表达式算出K==1×10-7 ,所以C无错误。c(H+)=10-4 mol·L-1 ,所以c(H+,水电离)= 10-10 mol·L-1,前者是后才的106倍。13、答案:A:由表中数据可知,H2CO3的酸性大于HClO,HClO的酸性大于HCO3-的酸性,则ClO-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故A项正确, B项错误。根据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判断,C项和D项等式右边都漏掉了CO32-的浓度,故均错误。14、B.15、CD 16、B,17 BD, 18、AD,19、A,20、提示:本题有两种解法。方法1(常规解法):NaOH(aq)中:c水(OH-)=c水(H+)=mol·L-1=1.0×10-5 mol·L-1CH3COONa(aq)中:c′水(OH-)=c′总(OH-)=10-9 mol·L-1 则A∶B=10-4方法2(巧解法):NaOH(aq)中,水的电离被抑制;CH3COONa(aq)中,水的电离被促进;故A<B。 答案:B21、.提示:c水(H+)=1.0×10-13 mol·L-1,则该溶液可能是强碱性溶液,也可能是强酸性溶液,总之,水的电离被抑制。因而“一定不可能大量存在”是指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存在。 答案:BC评注:若去掉题干中的“不可”,则选D。若去掉题干中的“一定不”,则选AD。22、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反应后的溶液中:c(Na+)+c(H+)=c(OH-)+c(Cl-), 由于c(Na+)=c(Cl-) 所以:c(OH-)=c(H+)即酸所提供的n(H+)等于碱所提供的n(OH-):10-a mol·L-1×V mL=10b-14 mol·L-1×10V mL解得:a+b=13。 答案:A23、.解析:(1)若a=3,则由a=0.5b推知b=6,这与pH=6的溶液是强碱溶液相矛盾,故答案为:否。(2)若a=5,则ca(H+)=10-5 mol·L-1再由a=0.5b推知b=10,则cb(H+)=10-10 mol·L-1,cb(OH-)=10-4 mol·L-1由于酸碱相混恰好中和,所以Va·ca(H+)=Vb·cb(OH-)=10>1这与题意Va<Vb不符,故答案仍为:否。(3)由题意知,Va·ca(H+)=Vb·cb(OH-),则=10a+b-14因为Va<Vb即<1,则10a+b-14<1=100 a+b-14<0将a=0.5b代入得:a< 又因为pH=b=2a>7(碱性溶液)所以,a>; 总之,。 高三化学辅导2---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1.某同学用回收的镁铝合金制取氢气。现有l0.8 g镁铝合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与足量18mol/LH2SO4反应,最多可放出0.6 mol H2B.常温下与足量2mol/LHNO3反应,最少可放出0.45 mol H2C.常温下与足量2 mol/L H2SO4反应,放出H2的量在0.45 mol~0.6 mol之间D.常温下与足量2mol/LNaOH反应,放出H2的量在0.45 mol~0.6 mol之间2.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 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将其全部投入50 mL b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是唯一的还原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金属有剩余,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金属又开始溶解B、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C、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336 mL气体(标准状况),则b = 0.3D、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与b的关系为:b≥80y(1-a/3)3.某化学研究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如图可得出的判断结论正确的是A.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若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C.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D.b点时,平衡体系中A、B原子数之比接近1∶34.做实验时不小心使皮肤上粘了一些高锰酸钾,形成的黑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乙二酸)的稀溶液洗涤,黑斑可以迅速褪去,其离子方程式为:MnO+C2O+H+→CO2↑+Mn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还原反应的是C2O B.该离子方程式右侧方框内的产物是OH C.10 mol H+参加反应时,电子转移5 mol D.1 mol草酸分子中含有9 mol共用电子对5.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D(s),向甲中通入6molA和2molB,向乙中通入1.5molA、0.5molB和3molC、2molD,反应一段时间后都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甲、乙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都为0.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4 B.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不相等 C.平衡时甲中A的体积分数为0.4 D.若平衡时两容器中的压强不相等,则两容器中压强之比8:57.(07年宁夏理综·13)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0% ,与反应前的体积相比,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是A.16.7% B.20.0% C.80.0% D.83.3%8.(08年广东化学·8)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 2HBr(g)△H<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A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9.(08年广东化学·15)碘钨灯比白炽灯使用寿命长。灯管内封存的少量碘与使用过程中沉积在管壁上的钨可以发生反应:W(s)+I2(g)WI2(g) ΔH<0(温度T1<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管工作时,扩散到灯丝附近高温区的WI2(g)会分解出W1W重新沉积到灯丝上B.灯丝附近温度越高,WI2(g)的转化率越低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D.利用该反应原理可以提纯钨10.(08年海南化学·10)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 ,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33% B.40% C.50% D.66%11.(09年安徽理综·11)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CO(g)N2(g)+CO2(g) △H=-373.4kJ·mol-1。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12、(09年福建理综·12)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实验序号初始浓度c/mol·L-1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CH3COCH3HClBr2①0.800.200.0010290②1.600.200.0010145③0.800.400.0010145④0.800.200.0020580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增大c(CH3COCH3), v(Br2)增大 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C.增大c(HCl), v(Br2)增大 D.增大c(Br2),v(Br2)增大13、(09年广东化学·7)难挥发性二硫化钽(TaS2 )可采用如下装置提纯。将不纯的TaS2 粉末装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反应如下:TaS2 (s)+2I2 (g) TaI4 (g)+S2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不同温度区域,TaI4 的量保持不变 B.在提纯过程中,I2 的量不断减少C.在提纯过程中,I2 的作用是将TaS2 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TaI4 和S2 的浓度乘积成反比13.(09年广东化学·15)取5等份NO2 ,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H<0。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百分量(NO2%),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14.(09年江苏化学·14)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 I2(aq)+I-(aq)I3-(aq)的△H>0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15.(09年宁夏理综·1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2(g)+X2(g)HX(g)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mol的HX(g)通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A.5% B.17% C.25% D.33%16. (07江苏卷)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H<0。现将1 mol A和2 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图3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B.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大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D.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17.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加入2 mol N2、8 mol H2 及固体催化剂,使之反应。已知:N2(g)+3H2(g)2NH3(g);△H=-92.2 kJ·mol-1。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80%。(1)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A.小于92.2 kJ B.等于92.2 kJ C.大于92.2 kJ (2)保持同一温度,在相同的容器中,若起始时加入2 mol NH3、1mol H2 及固体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____。 A.等于0.25 B.大于0.25 C.小于0.25(3)保持同一温度,在相同的容器中,起始通入一定物质的量N2、H2、NH3,欲使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一定等于0.25。且起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充入N2的物质的量a(mol)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4)右图是T1℃时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T2℃(T2>T1)时n(NH3)的变化曲线。18.(安庆10届高三四校联考)(10分)高铁酸钾(K2FeO4)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是一种优良的水处理剂。(1)已知:4FeO42-+10H2O4Fe(OH)3+8OH-+3O2。K2FeO4在处理水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 ▲ 。(2)将适量K2FeO4溶解于pH=4.74的溶液中,配制成c(FeO42-) =1.0 mmol·L-1的试样,将试样分别置于20℃、30℃、40℃和60℃的恒温水浴中,测定c(FeO42-)的变化,结果见图Ⅰ。该实验的目的是 ▲ ;发生反应的△H ▲ 0(填“>”、“<”或“=”)。(3)FeO42-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如图Ⅱ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字母)。A.不论溶液酸碱性如何变化,铁元素都有4种存在形态B.向pH=10的这种溶液中加硫酸至pH=2,HFeO4-的分布分数逐渐增大C.向pH=6的这种溶液中加K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FeO4-+OH-=FeO42-+H2O(4)测定某K2FeO4溶液浓度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准确量取V mL K2FeO4溶液加入到锥形瓶中步骤2:在强碱性溶液中,用过量CrO2-与FeO42-反应生成Fe(OH)3和CrO42-步骤3:加稀硫酸,使CrO42-转化为Cr2O72-,CrO2-转化为Cr3+,Fe(OH)3转化为Fe3+步骤4:加入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用c mol·L-1 (NH4)2Fe(SO4) 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H4)2Fe(SO4) 2溶液V1 mL。滴定时发生的反应为:Fe2++Cr2O72-+H+→Fe3++Cr3++H2O(未配平)① 写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测定该溶液中K2FeO4的浓度为 ▲ mol·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19.(安庆10届高三四校联考10分)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其中重要的一步是催化氧化:2SO2(g)+O2 (g)2SO3(g) △H=-196.6 kJ·mol-1(1)生产中为提高反应速率和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填字母)。A.向装置中充入N2 B.向装置中充入过量的O2C.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D.升高温度(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SO2和一定量O2,当放出353.6 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填字母)。 A.40% B.50% C.80% D.90%(3)58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SO2、O2和SO3的浓度分别为6.0×10-3 mol·L-1、8.0×10-3 mol·L-1和4.4×10-2 mol·L-1。该温度下反应2SO2(g)+O2 (g)2SO3(g)的平衡常数K= ▲ 。(4)硫酸工业尾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超过0.05%(体积分数)时需要加以处理后才能排放。现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尾气中SO2的含量,当通入尾气11.2 L(标准状况下测定)时,碘水恰好褪色。通过计算说明,该尾气能否直接排放(写出计算过程)。 ▲ 20、( 安庆10届高三四校联考11分)磷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有广泛应用。(1)由磷灰石[主要成分Ca5(PO4)3F]在高温下制备黄磷(P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Ca5(PO4)3F(s)+21SiO2(s)+30C(s)=3P4(g)+20CaSiO3(s)+30CO(g)+SiF4(g) △H①上述反应中,副产物矿渣可用来 ▲ 。②已知相同条件下:4Ca3(PO4)2F(s)+3SiO2(s)=6Ca3(PO4)2(s)+2CaSiO3(s)+SiF4(g) △H12Ca3(PO4)2(s)+10C(s)=P4(g)+6CaO(s)+10CO(g) △H2SiO2(s)+CaO(s)=CaSiO3(s) △H3用△H1、△H2和△H3表示△H,△H= ▲ (2)三聚磷酸可视为三个磷酸分子(磷酸结构式见右图)之间脱去两个水分子的产物,其结构式为 ▲ 。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是常用的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 ▲ (3)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①NaH2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含有Ni和H2PO,在酸性等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a) ▲ Ni2+ + ▲ H2PO + ▲ →▲ Ni+ + ▲ H2PO + ▲ (b)6H2PO+2H+ =2P + 4H2PO + 3H2↑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并配平反应式(a)。21.(安庆10届高三四校联考8分)将23.9g表面已锈蚀成铜绿[Cu2(OH)2CO3]的铜片投入120mL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充分反应后,硝酸被还原成NO2和NO,测得反应后溶液PH值为1。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滤出沉淀,洗涤,干燥后得到29.4g蓝色固体。(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计算:(1)已锈蚀的铜片中的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保留两位小数) (2)求铜片中单质铜的物质的量。(写出计算过程)(3)若生成NO2和NO混合气体共aL(S.P.T)。 ①a的取值范围为 ▲ 。 ②原硝酸的浓度为多少?(只需用a的代数式表示,写出过程)17.(1)B(1分) (2)C(1分) (3)1 mol<a<2 mol(2分)(4) 18.(10分)(1)杀菌消毒、吸附悬浮物(或其他合理答案)(各1分,共2分)(2)探究温度对FeO42-浓度的影响(或其他合理答案)(1分) >(1分)(3)C(2分)(4)① CrO2-+FeO42-+2H2O=Fe(OH)3↓+CrO42-+OH-(2分) ② (2分)19.(10分)(1)B(2分)(2)D(2分)(3)6.72×103(2分)(4)反应SO2+I2+2H2O=H2SO4+2HI(1分)n(SO2)=n(I2)=20×10-3 L×0.025 mol/L=0.0005 mol(1分)V(SO2)=0.0005 mol×22.4 L/mol=0.0112 L(1分)V(SO2)%=×100%=0.1%>0.05%,故不能直接排放(1分)(其他合理过程酌情给分)20.①制水泥② +3+18(2)Na5P3O10(3)+1 1 Ni2+ + 1 H2PO2-+ 1 H2O → 1 Ni + 1 H2PO3- + 2H+ 21.(共10分)(1)80.33%或0.80(2分) (2)根据元素守恒,n(Cu)=29.4/98=0.3mol 设单质铜为xmol,铜Cu2(OH)2CO3为ymol。 x+2y=0.3 64x+222y=23.9解得x=0.2 y=0.05 铜的物质的量为0.2mol。(3分) (3)①(8.96/3 8.96)(2分) ②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n=2n(Cu(NO3)2)+n(HNO3)余+n(NOx)=2×0.3+0.1×0.12+a/22.4 =(0.612+a/22.4)mol c(HNO3)=(0.612+a/22.4)/0.12=(5.1+a/2.688)mol/L(3分)高三化学辅导五——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1.(07年广东化学·5)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在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2.(07年广东化学·18)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证明SO2具有氧化性B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C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D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3.(08年海南化学·4)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2 mol B.1 mol C.0.5 mol D.0.25 mol4.(08年江苏化学·4)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炭溶液褪色5.(09年山东理综·10)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B.若35 17Cl、37 17若Cl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学科C.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放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D.1.12LCl2含有1.7NA个质子(N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6.(09年山东理综·13)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C.浓H2SO4有强氧化性,不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7.(09年海南化学·7)用足量的CO还原13.7 g某铅氧化物,把生成的CO2全部通入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8.0g,则此铅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PbO B.Pb2O3 C.Pb3O4 D.PbO28.(09年海南化学·9)在室温时,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5种盐的是:A.A12O3、SO2、CO2、SO3 B.C12、A12O3、N2O5、SO3C.CO2、C12、CaO、SO3 D.SiO2、N2O5、CO、C129.从某些性质看(CN)2和Cl2,NH3和H2O,NH4+和H3O+,NH2—和OH—各组内两两相似,据此判断下列反应中正确的是①(CN)2+2OH—=OCN—+CN—+H2O ②2Na+2NH3=2NaNH2+H2↑③CuO+2NH4Cl=CuCl2+2NH3+H2O ④NH4Cl+NaNH2=2NH3↑+NaCl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都正确10.实验指出,无水氯化铝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不同温度时的蒸气密度为:t(℃)200600800d(g/mL)6.8×10-32.65×10-31.51×10-3气体摩尔体积(L/mol)38.871.688.0可见,600℃时无水氯化铝存在形式的化学式为:A.AlCl3 B.Al2Cl6 C.AlCl3和Al2Cl6 D.Al3Cl91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Ag+、Al3+、AlO2—、S2—、CO32—、SO32—、NO3—等离子中的数种。向此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浅黄色沉淀和气体出现,此溶液的焰色反应为黄色。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此溶液中一定有S2—、SO32—、Na+ B.此溶液中可能有AlO2—、CO32—C.此溶液中一定没有Ag+、Al3+ D.此溶液中可能有S2—、NO3—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KOH溶液将NH4Cl、NaBr、CuSO4、FeCl3区别开B.可以用稀盐酸区别C、CuO、Fe三种黑色粉末C.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后有无色气体产生,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此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D.可以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Na2SO3是否变质13.已知Cl2、Al2(SO4)3、CaC2、C2H5Br、CH3COOCH3等物质均能与水发生反应,反应时各物质与水分别离解成两部分,然后再两两组合,形成新物质,据以上启示,判断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①ICl+H2O=HIO+HCl ②CH3COCl+H2O→CH3COOH+HCl③CaC2+H2O→Ca(OH)2+C2H2 ④Mg3N2+6H2O=3Mg(OH)2+2NH3⑤SiCl4+4H2O=H4SiO4+4HCl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14.【松江区09届高三第一学期12月质量监控】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的离子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 )abcdACl—K+CO32—HCO3—BK+CO32—Cl—HCO3—CK+CO32—HCO3—Cl—DK+HCO3—Cl—CO32—15、把一定量锌与100mL 18.5mol/L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33.6L气体Y(在标准状况下)。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L,测得溶液的pH=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体Y是SO2和H2的混合物 B.气体Y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C.反应中共消耗锌87.5g D.反应中共转移电子3 mol16、已知在K2CrO4的溶液中存在着如下的平衡:2CrO42– + 2H+ ? Cr2O72– + H2O, 平衡常数 K=1014 (1)浅黄色难溶化合物BaCrO4和过量的硫酸作用后,能产生白色沉淀,则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向K2Cr2O7溶液中加入Pb(NO3)2并充分搅拌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其原因是: (3)用0.05mol K2Cr2O7配制成1 L K2CrO4溶液,其中Cr2O72-的浓度小于10-5mol/L。则配制时除K2Cr2O7、H2O外还用到的试剂是: 。17、(09年全国1卷)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 ,其原因是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18、 多原子分子氰(CN)2、硫氰(SCN)2和(OCN)2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故称它们为拟卤素。它们可以生成酸和盐(见下表,表中X代表F、Cl、Br或I)。卤素氰硫氰①“单质”X2(CN)2(SCN)2(OCN)2酸HXHCN②HOCN盐KXKCNKSCN③(1)在表中①②③空格处应分别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CN)2和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②已知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为:Cl-<Br-<CN-<SCN-<I-。试写出在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据此判断:(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 .(用A、B、C字母填写)(2)单质乙必定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 .(3)单质乙的分子式可能是 ,则化合物B的分子式是 .20、〖上海市2009届高三年级上学期十四校联考〗为测定某工厂烟道气中SO2的含量,使16.00L烟道气缓慢通过1L水,设SO2完全被吸收,且溶液体积不改变。取出其中20.00mL溶液,加入2—3滴淀粉溶液后,用1.18×10-3mol/L的饱和碘水(密度为1g/cm3)滴定,耗去19.07mL达到终点。(反应为SO2+I2+2H2O→H2SO4+2HI)求 (1)实验条件下碘的溶解度; (2)该厂烟道气中SO2的含量(mg/L); (3)为简便计算,在其余操作都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滴定时每水泵5mL碘水相当于烟道气中含SO21mg./L,则所配制的碘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21、【上海部分区县2008年11月高 三 调 研 测 试】在120℃,101kPa条件下,由H2、CH4、CO组成的混合气体amL,通入一定量(设为xmL)氧气使其完全燃烧。 (1)若a mL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相同条件下氧气的体积也为amL(即x=a),则原混合气体中CH4的体积分数是???????????????????? ; (2)若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g)的总体积在相同条件下为2a mL,则原混合气体中CH4的体积分数是????????? ,现要测定原混合气体中H2的体积分数,还必须知道相同条件下其它数据可以是???????????? (填选项字母); A.2a mL混合气体的密度? B.生成CO2气体的总体积C.生成H2O(g)的总质量 (3)若原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生成的气体中只有CO2和H2O(g),则x的取值范围是?????????????。22、(09年江苏化学·18)(10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与Cl2相比,ClO2不但具有更显著地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1)在ClO2的制备方法中,有下列两种制备方法:方法一: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方法二:2NaClO3+H2O2+H2SO4=2ClO2↑+Na2SO4+O2↑+2H2O用方法二制备的ClO2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其主要原因是 。(2)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ClO2-).2001年我国卫生部规定,饮用水ClO2-的含量应不超过0.2 mg·L-1。饮用水中ClO2、ClO2-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ClO2被I-还原为ClO2-、Cl-的转化率与溶液pH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当pH≤2.0时,ClO2-也能被I-完全还原成Cl-。反应生成的I2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2Na2S2O3+I2=Na2S4O6+2NaI① 请写出pH≤2.0时,ClO2-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步骤1:准确量取VmL水样加入到锥形瓶中。步骤2:调节水样的pH为7.0~8.0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步骤4:加少量淀粉溶液,用c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1mL。步骤5: 。步骤6;再用c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③根据上述分析数据,测得该引用水样中的ClO2-的浓度为 mg·L-1(用字母代数式表示)。④若饮用水中ClO2-的含量超标,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23、已知甲酸经浓硫酸加热脱水可制得CO,以下试剂和仪器(酒精灯未画出,仪器可重复使用)用于测定当CO气流通过Fe2O3粉末后,发生反应的CO在CO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1)氯化亚铜和氨水溶液吸收CO,实验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自左至右为(填装置接口编号,空格不一定填满) ( )( )( )( )( )( )( )( )( )( )( )( )(2)装置C和D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B的反应中,浓硫酸是_______。a. 吸水剂 b.脱水剂 c.氧化剂(4)设装置C、D的增重为△m(C)、△m(D),发生反应的CO在CO总量中所占的质量分数(CO%)可表示为: 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装置D、E的顺序颠倒,将使实验结果CO%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已知草酸(H2C2O4)有下列反应: H2C2O4(固) CO+CO2+H2O用草酸热分解代替装置B进行上述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a.不可行 b.增加CO2吸收装置也可行 c.不必增加任何装置也可行24.实验室检验下列物质,在以下可选用的实验方法中选出合适的按实验顺序填在下表中:(实验方法或试剂如需重复使用应多次填入)需检验的物质正确的实验步骤1.卤代烃(R-Br)2.SO2气体中是否含有CO23.氯化镁溶液中是否含氯化铝可选用的实验方法:①加入硝酸银溶液 ②通过饱和NaHCO3溶液 ③加入稀硝酸 ④加入浓硫酸 ⑤通过品红溶液 ⑥通过石灰水 ⑦通过酸性KMnO4溶液 ⑧加入足量NaOH溶液 ⑨滴加盐酸 ⑩过滤 25、将23.9g表面已锈蚀成铜绿[Cu2(OH)2CO3]的铜片投入120mL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充分反应后,硝酸被还原成NO2和NO,测得反应后溶液PH值为1。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滤出沉淀,洗涤,干燥后得到29.4g蓝色固体。(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计算:(1)已锈蚀的铜片中的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两位小数) (2)求铜片中单质铜的物质的量。(写出计算过程) (3)若生成NO2和NO混合气体共aL(S.P.T)。 ①a的取值范围为 。 ②原硝酸的浓度为多少?(只需用a的代数式表示,写出过程)26、某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存在Na+、Ba2+、AlO2-、S2-、SO32-、SO42-。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沉淀甲的化学式为 ;(2)由溶液甲生成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3)沉淀丙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 ;(4)综合上述信息,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_。27、(8分)(08年海南化学·13)下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1)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5 mL0.10 mol·L—1的E溶液与10 mL0.10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反应后溶液的pH 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③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其pH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28、(09年海南化学·13)(9分)有关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省略)。通常C为气体单质,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实验室中,常用固体E在B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3)写出另外一种实验室制取H的化学方程式 (4)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可形成沉淀,此沉淀的Ksp=7.0×10—9。将等体积的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若D的浓度为1×10—2mo1/L ,则生成沉淀所需Pb(NO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29、(09年海南化学·16)(9分)下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2种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选用方案I时,X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2)选用方案Ⅱ从某金属粉末(含有Au、Ag和Cu)中分离Au,加入的试剂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提纯某Fe2O3样品(主要杂质有SiO2、A12O3),参照方案I和Ⅱ,请设计一种以框图形式表示的实验方案(注明物质和操作) 。30、把物质的量为amolNH3、O2组成的混合气体,导入密闭反应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化学反应,若NH3、O2混合气中的O2为xmol,生成的HNO3为ymol。试确定x在不同取值范围的y=f(x)函数表达式,并画出相应的函数图像。31、将m g氨通过氧化法完全制成硝酸,且将硝酸全部溶解在反应生成的水中,制成浓硝酸,其溶液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CBCDDCACBDCAABDCAD16、答案(1)2 BaCrO4 + 2 H+ + 2 SO42- = 2 BaSO4( + Cr2O72-+ H2O(2)Cr2O72- 和Pb2+、H2O反应,生成难溶物PbCrO4,同时放出H+, (3)KOH ,17、【答案】(1)原子晶体。(2)NO2和N2O4(3)As2S5。(4)①NH3> AsH3 > PH3,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后两者构型相同,分子间作用力不同;②电子数相同的有SiH4、PH3和H2S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SiCl4 + 4NH3 = Si(NH2)4 + 4HCl,3Si(NH2)4 = 8NH3 + Si3N418、【答案】(1)氧氰 HSCN KOCN,(2)①(CN)2+2KOH====KCN+KOCN+H2O②(CN)2+2SCN-====2CN-+(SCN)219、【解析】(1) 根据题意,可转化为如下三个反应① 甲 + 乙→A,② 甲+B→ A + C, ③A + B→乙 + C,由①可知化合物A中一定含有乙元素,由②A中含乙元素,一定来源于化合物B,所以A、B均含有乙元素。(2) 由③ 看出,该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乙为单质,A、B中又都含有乙元素,所以乙元素在A、B中必有一个显正价,另一个显负价。在中学化学中只有非金属元素显负价,因而乙一定是非金属元素。(3) 单质乙可能是S,B的化学式H2S,A的化学式为SO2,因此可写出下列反应关系也可认为乙是N2,20、答案.(1) (2) (3) X=10-3(mol/L)21、答案.(1)33.3% (2分) (2)50% (2分)B(2分)(3) 0.5a22、答案:(1)方法二制备的ClO2中不含Cl2,(2)①ClO2-+4H++4I-=Cl-+2I2+2H2O②调节溶液的pH≤2.0, ③ ④Fe(OH)323、答案(1)3、1、2、6、7、8、9、5、4、6或3、8、9、1、2、6、7、8、9、5、4、6(2)CuCl-NH3溶液呈碱性,吸收CO2 (3)b (4)CO%= 28△m(D)/44 28△m(D)/44+△m(C) 减小(5)b24、答案. (6分)(1) 8、11、3、1 (2)7、5、6 (3)8、10、925、答案.(共10分)(1)80.33%或0.80(2分) (2)根据元素守恒,n(Cu)=29.4/98=0.3mol, 设单质铜为xmol,铜Cu2(OH)2CO3为ymol。 x+2y=0.3 64x+222y=23.9解得x=0.2 y=0.05 铜的物质的量为0.2mol。(3分) (3)①(8.96/3 8.96)(2分) ②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n=2n(Cu(NO3)2)+n(HNO3)余+n(NOx)=2×0.3+0.1×0.12+a/22.4 =(0.612+a/22.4)mol c(HNO3)=(0.612+a/22.4)/0.12=(5.1+a/2.688)mol/L(3分)26 ⑴S ⑵Al3++3HCO3- Al(OH)3↓+3CO2↑⑶BaCO3、BaSO4 ⑷S2-、SO3+、AlO2-、Na+27、答案:(1)H2+SH2S(写成可逆反应也正确)(2)H2SO3 + 2H2S=3S + 3H2O(3)C+2H2SO4(浓)CO2 ↑+2SO2 ↑+2H2O(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如Cu+ 2H2SO4(浓)CuSO4 +SO2↑+ 2H2O等)(4)①H2SO3 +2OH- = SO32- + 2H2O②大于 Na2SO3溶液中SO32-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③增大 升高温度促进Na2SO3溶液的水解28、答案: (1)MnO2+4HCl(浓)MnCl2+Cl2↑+2H2O(2分)(2)6I-+ClO3-+6H+=3I2+Cl-+3H2O(2分)(3)2H2O22H2O+O2↑或2KMnO4K2MnO4+MnO2+O2↑(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4)5.6×10-4mol·L-1(3分) 29、答案: (1)有挥发性(或易升华) 受热不挥发,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2分)(2)HNO3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Ag+4HNO3(稀)=3AgNO3+NO↑+2H2O[或Cu+4HNO3(浓)=Cu(NO3)2+2NO2↑+2H2OAg+2HNO3(浓)=AgNO3+NO2↑+2H2O](3)(4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30、氨气、氧气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 ①当氧气过量时,反应①生成的一氧化氮又可继续氧化为二氧化氮:?2NO+O2=2NO2 ②二氧化氮、氧气的混合气又可跟水反应,生成硝酸:4NO+O2+2H2O=4HNO3 ③把上述反应①②③相加,可以得到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的化学方程式:?NH3+2O2=HNO3+H2O ④分析上述①、④两个化学方程式,可以得知NH3与O2这两种反应物,在不同的物质的量之比时,发生的两个不同反应。(1)当x≤5a/9时,按反应①进行,NH3只能氧化至一氧化氮,没有硝酸生成,此时y=0。(2)当x≥2a/3时,按反应④进行,(a-x)molNH3可以全部转化为硝酸:?NH3+2O2=HNO3+H2Oa-x (a-x) 所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y=a-x当x=2a/3mol时,生成HNO3的物质的量最大,其数值为a/3mol。(3)当5a/9<x<2a/3时,反应按①④进行。设按反应①被氧化的NH3为bmol,按反应④被氧化的NH3为ymol?①④两个反应消耗NH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b+y=a-x①④两个反应消耗O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5a/4+2y=x解以上两方程组可得HNO3的函数表达式:y=3x-5a/331、 77.8% 高三化学辅导四——金属及其化合物1、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知其中含水7.62%,K2CO3 2.88%,KOH 90%,若将此样品1克加入到46.00ml的1mol/l盐酸中,过量的酸再用1.07mol/lKOH溶液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质量为( )A.1.71g B. 3.43g C. 5.14g D. 6.86g2.镁铝合金5.1 g溶于300 mL2 mol/L的盐酸,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为5.6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产生沉淀的质量为( ) A.5.1g B.10.2g C.13.6g D.15.3g3.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外加试剂,就能实现鉴别的是 ①Na2CO3、BaCl2、AgNO3、Na2SO4 ②CuSO4、KHSO4、KNO3、KOH③NaAlO2、Na2SiO3、H2SO4、NaCl ④NH4NO3、Na2SO4、BaCl2、AlCl3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4.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生全是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开始加入合金的质量可能为6.4g B.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C.生成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00mL D.溶解合金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2.24L5.25℃时浓度都是1 mol·L-1的四种正盐溶液:AX、BX、AY、BY;AX的溶液pH=7且溶液中c(X-)=1 mol·L-1,BX的溶液pH=4,BY的溶液p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离平衡常数KBOH小于KHY B.AY溶液的pH小于BY的pH C.稀释相同倍数,溶液pH变化BX小于BY D.AY溶液的pH小于76.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和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苛性钾溶液中KOH的质量是4.94gB.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mol C.氧化性ClO-<ClO3-D.ClO3-的生成是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7.根据下列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Na2SO3试样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结论:此Na2SO3试样已变质 B.稀硫酸 产生气泡的速率较慢 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加快结论:CuSO4对此反应有催化作用 C.某溶液 瓶口产生白雾 结论:此溶液一定为浓盐酸 D.无色试液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石灰水变浑浊结论:原无色试液中可能含有CO32-8、某溶液中含三种离子,加入过量氨水有沉淀生成,过滤后滤液中加过量盐酸,又有沉淀生成,再过滤,滤液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仍有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A.Ag+、Fe2+、Ca2+? B.Al3+、Mg2+、Ba2+??? C.Ca2+、Fe2+、Ba2+ D.Ag+、Mg2+、Ba2+9.[南通市09届高三检测]在25℃,101Kpa下由HCHO(g)、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共6.72g,其相对氢气的密度为14将该气体与2.24L氧气(标准状况)充分反应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202粉末,使Na202粉末增重的质量为 A.等于6.72g B.小于6.72g C.大于6.72g D.无法计算10、(南通市09届高三检测).向某NaOH溶液中通人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人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人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人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有下列图示四种情况,且(2)、(3)、(4)图中分别有OA<AB,OA=AB,OA>AB,则下列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是(不计CO2的溶解)A.M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有(1)和(3) B.M中有两种溶质的有(2)和(4)C.2)图显示M中c(NaHCO3)>c(Na2CO3) D.(4)图显示M中c(NaHCO3)>c(Na2CO3)11、金属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的反应中,产生标准状下的N2O气体5.6L,在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并充分灼烧,最后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为A.58g B.29g C.40g D.20g12、[启东中学09届高三阶段调研测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Fe与含1mol HNO3的稀硝酸恰好反应,则被还原的氮原子数小于NAB.1mol 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能生成NA个胶粒C.0.01mol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电子数目为0.02NAD.125gCuSO4·5H2O晶体中含有0.5NA个Cu2+13、[启东中学2009届高三阶段调研测 ]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混合物投入200 mL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B.最初20 mL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硫酸C.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1D.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14、镁完全溶解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溶液A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2.24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正好完全被水吸收。若向所得溶液A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此时固体量为w.w.w.k.s.5.u.c.o.mA.16g B.8 g C.40g D. 0.1mol15、有一包镁粉和氧化镁的混合物,由实验测得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2﹪,则其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是 A、20﹪ B、40﹪ C、48﹪ D、80﹪16、(海安县2009届高三年级期初调研考试)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选项ABCDaFeSiO2Al(OH)3HNO3bFeCl3Na2SiO3NaAlO2NOcFeCl2H2SiO3Al2O3NO217、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平均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和剩余金属的质量如下表(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编号①②③④稀硝酸体积/mL100200300400剩余金属/g18.09.600NO体积/mL224044806720V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硝酸的浓度为4mol/L B.①中溶解了5.6gFe C.②中溶解了9.6gCu D.④中V=896018.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32-、⑥SO42-离子中的若干种,依顺序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步骤操作现象1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大于72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色3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4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 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19、(09全国卷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 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 向Na2 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 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等质量的NaHCO3和Na2 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 向Na2 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20、(07年宁夏理综·12) 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 :7 B.7 :1 C.7 :8 D.8 :721、(09年江苏化学·3)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abcAAlAlCl3Al(OH)3BHNO3NONO2CSiSiO2H2SiO3DCH2=CH2CH3CH2OHCH3CHO22、(09年天津)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C.c(OH-)前者大于后者 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33-)均增大23.(09年江苏化学·5)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24、(08年广东化学·6)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A.Al B.Al(OH)3 C.Al Cl3 D.Al2O325、(08年江苏化学·13)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的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A.密闭容器中CuO和C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B.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C.AlCl3溶液中滴加NaOH后铝的存在形式:D.氨水与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26、把一瓶不饱和的烧碱溶液分成4等份。保持温度不变,向4份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Na2O2、Na2O和Na,使溶液均恰好饱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入的NaOH质量一定最大 B.加入的Na2O2和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制成饱和溶液后,4份溶液中所含NaOH质量相同D.加入的NaOH、Na2O2、Na2O、N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227、把xmolCO2通过足量的Na2O2后再与ymLNO混合。x与y之和为30mL。设充分反应后气体的体积缩小为15mL, 则x: y为 ①1:1 ②2:1 ③5:4 ④7:5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④ D.①②③④28、由Na2O2、Na2CO3、NaHCO3、NaCl中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一部分。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Na2CO3、NaCl B.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2、NaHCO3C.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HCO3 D.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O2、NaCl29、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人 0.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 100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的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甲=丁<乙=丙 D.丁<甲<乙=丙30、在空气中久置而不易变质的物质是 ( )A.过氧化钠 B.硅酸钠溶液 C.纯碱 D.亚硫酸钠31、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 A.3:4:1 B.3:3:2 C.6:7:3 D.6:9:032、某温度下,w g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其燃烧产物立即与过量的Na2O2反应,固体质量增加w g。在①H2②CO ③CO和H2的混合气 ④HCHO ⑤CH3COOH ⑥HO—CH2—CH2—OH中,符合题意的是 ( )A.均不符合 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④⑤ D.全部符合33、.事实上,许多非金属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2O2反应,且反应极有规律。如:Na2O2+SO2=Na2SO4,2Na2O2+2SO3=2Na2SO4+O2,据此,你认为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① 2Na2O2+2Mn2O7=4NaMnO4+O2↑ ② 2Na2O2+2NO2=2NaNO2+O2 ③ 2N2O3+2Na2O2=4NaNO2+O2 ④ 2N2O5+2Na2O2=4NaNO3+O2A. 只有①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34.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Ba2+、Cl—、NO3— B、K+、AlO2—、Cl—、SO42—C、Ca2+、Mg2+、NO3—、HCO3— D、Na+、Cl—、CO32—、SO32—35.在一定的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 B.溶液中OH-总数不变,有O2放出C.溶液的pH增大,有O2放出 D.溶液中Na+总数减少,有O2放出36. 某溶液中含有HCO 3-、SO 32-、CO 32-、CH3COO-等四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Na2O2固体后,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CO32- B.HCO3- C.SO32- D.CH3COO37、某温度下碳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向其中加入m mol五水碳酸钠或n mol无水碳酸钠,可析出相同质量的十水碳酸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可能为40;m>n B.a可能为40;m=n C.a可能为30;m>n D.a可能为30;n >m 38、(合肥168中学2010届高三月考)将15.6g Na2O2和5.4g 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HCl气体6.72L(标准状况),若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得到6.72L(标准状况)的气体 B、最终无沉淀生成C、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l)=1.5mo/L 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39、 某无色透明溶液与铝反应放出H2,该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H+、K+、Mg2+、Cl-、OH-、NO3-、CO32-等离子,试推断: 第一种情况:一定有 离子,可能有 离子。 第二种情况:一定有 离子,可能有 离子。40.接触法制硫酸每天的尾气中含少量的二氧化硫,为防止大气污染,在排放前要进行综合利用。(1)某硫酸厂每天排放的11200m3(标况)尾气中含0.2%(体积分数)的二氧化硫,问用氢氧化钠溶液、石灰、及氧气处理后。假设硫元素不损失,理论上可得到多少千克石膏(CaSO4·2H2O)。(2)如果将一定体积的尾气通入100mL3mol?L-1的NaOH溶液中使其完全反应,经低温、低压蒸得固体19.0g,通过计算确定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41、[南通10届高三期中检测11月] (6分)将1.05g铝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固体无剩余。再向其中加入50mL 1 mol·L一1的盐酸,可恰好使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消失。求原混合物中铝、过氧化钠各多少克? 42、 120℃时,3.88g 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无色无味的某气体A与足量的过氧化钠完全反应并放出氧气,测得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2.28g,试通过计算推断A的组成及物质的量.43、.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A和B,每份10 mL,分别向A、B中通入不等量的CO2,再继续向两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的CO2气体体积与所加的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曲线A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其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3)曲线B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加盐酸后产生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最大值为 mL。44、将a mol的和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让其充分反应,假设分解产生的与反应完后,再与反应。(1)当剩余固体为,排出气体为,时,的值为________。(2)当剩余固体为,NaOH,排出气体为,时,的值为________。(3)当时,剩余固体为________,排出气体为________。(4)当排出的和为等物质的量时,则的值为________。 45、(08年山东理综·28)(14分)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以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1)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2+21O28Cu+4FeO+2Fe2O3+16SO2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2)上述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SO2。下列处理方案合理的是 (填代号)。 a.高空排放 b.用于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3 d.用浓硫酸吸收 (3)过二硫酸钾(K2S2O8)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2:S2O82-+2I-=2SO42-+I2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3+、Fe2+均可催化上述反应。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对上述反应的催化过程。 、 (不必配平)。(4)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I2O3)可制备Fe2O3。方法为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 。b.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提供的试剂:稀盐酸 稀硫酸 KSCN溶液 KMnO4溶液 NaOH溶液 碘水所选试剂为 。证明炉渣中含有的实验现象为 。46.某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存在Na+、Ba2+、AlO2-、S2-、SO32-、SO42-。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沉淀甲的化学式为 ;(2)由溶液甲生成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3)沉淀丙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 ;(4)综合上述信息,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_。BCCACABDDADBCDCBDBDCDADBBCDABABDBDCADCBDDCC40、【解析】(1)由S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SO2~CaSO4·2H2O(2)原NaOH的物质的量为:100×10-3L×3mol?L-1=0.3mol当0.3molNaOH完全转化为NaHSO3时,质量为:0.3mol×104g?mol-1=31.2g当0.3molNaOH完全转化为Na2SO3时,质量为:0.5×0.3mol×126g?mol-1=18.9g现生成固体为19.0克,故生成物为Na2SO3 和NaHSO3的混合物;设混合物中Na2SO3 和NaHSO3物质的量分别为x、y 则 解之得 所得固体为0.046 mol Na2SO3和0.127 mol NaHSO3的混合物。41、解:有关反应为:2Na2O2+2H2O=4NaOH+02↑ 2Al+2NaOH+2H2O=2NaAl02+3H2↑ NaAlO2+HCl+H20=Al(OH)3↓+NaCl A1(OH)3+3HCl3+3HCl=AlCl3+3H20最终溶液中所含溶质为NaCl、AlCl3,设NaCl、AlCl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mol,则Na202、A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依题意有:42、答案 由质量守恒定律知:m(O2)= m(A)—△m=3.88g-2.28g=1.6g,n(O2)=0.05mol,由2A~O2知,n(A)=0.1mol,所以M(A)==38.8g/mol。故A为H2O(g)与CO2的混合气体。 又n(H2O)+ n(CO2)=0.1mol, 18n(H2O)+ 44n(CO2)=3.88g,解得:n(H2O)=0.02mol ,n(CO2)=0.08 mol 。即 A 是由0.02mol H2O(g)和0.08 mol CO2组成的 43、答案 (1)0.75 mol/L (2)Na2CO3,NaOH 1:3 (3)112 mL44、答案 题中涉及化学反应如下: ① ② ③(1)当剩余固体为,排出气体为、时,因为没有NaOH生成,水未与反应。将方程式①×2+②得:由方程式可知:.(2)当剩余固体为、NaOH,排出气体为、时,由于有NaOH生成,所以有水与反应.假设反应后无生成,将方程式①×2+②+③得:由方程式可知此时.因为有水生成,所以(3)当时,由2讨论可知:剩余固体为、NaOH、;排出气体为.(4)当排出的和为等物质的量时,依方程式讨论有: 2b b b b b 设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x x x 依题意有: 所以,反应中消耗的物质的量为:,用去 的物质的量为:所以,45、答案:(1)Cu、O(2)b、c(3)2Fe3++2I-=2Fe2++I2 S2O82-+2Fe2+=2SO42-+2Fe3+(离子方程式不配平不扣分)(4)a:稀硫酸、KMnO4溶液 b:稀硫酸浸取炉渣所得溶液能使KMnO4溶液褪色解析:(1)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则Cu化合价为+2,S化合价为-2,分析化学方程式两边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化合价降低的元素被还原,有Cu和O元素。关于SO2的吸收问题,一是不能高空排放,因为这样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二是不能用浓硫酸吸收,因SO2难溶于浓硫酸。只有变废为宝,才能符合“绿色化学”的概念,答案选b、c.(2)此题要从催化剂的本质出发,作为催化剂的物质要参与有关反应,但后来的反应必须又生成了催化剂。本题要求写出表示Fe3+作催化剂的反应,因此,首先Fe3+要参与反应,即有反应2Fe3++2I-=2Fe2+ +I2,生成的Fe2+又被S2032-氧化生成了Fe3+。此题若要求写出Fe2+对上述反应的作催化剂的话,就应写成如下方程式:S2082-+Fe2+=2SO42-+2Fe3+,2Fe3++2I-=2Fe2+ +I2,虽是二个相同反应方程式,由于二者的前后顺序的颠倒,却产生了本质的区别。(3)此题考查是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及常见离子的鉴别。因Al2O3溶于酸后生成了Al3+,Al3+又能与过量NaOH的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钠盐(NaAlO2),然后将溶液中的难溶物Fe(OH)3沉淀过滤出来,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故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Al3++4OH-=AlO2-+2H2O。要证明炉渣中含有FeO的方法,最好利用Fe2+的还原性,先将混合物溶于过量的稀硫酸中(FeO→Fe2+),然后滴入KMn04溶液,观察其溶液是否褪色。注意所用酸不能是硝酸或盐酸,因硝酸会将Fe2+氧化成Fe3+;盐酸会还原KMn04溶液而使之褪色,干扰了Fe2+的检验。46.⑴S ⑵Al3++3HCO3- Al(OH)3↓+3CO2↑⑶BaCO3、BaSO4 ⑷S2-、SO3+、AlO2-、N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化学平衡图象题总汇2.doc 高三化学辅导---氧化还原专题练习.doc 高三化学辅导一 ----物质的量和氧化还原反应.doc 高三化学辅导三----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和PH计算2.doc 高三化学辅导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doc 高三化学辅导五--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doc 高三化学辅导四——金属及其化合物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