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江西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之教学建议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0江西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之教学建议

资源简介

2010年江西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之教学建议
万安二中 温余汉
通过以上对2010年江西省化学中考试卷的分析,在以后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教材,重视基础,强调应用
加大对教材知识的重视程度,要能够挖掘教材中的隐含考题。无论是容易题还是难题,无论是客观判断题还是主观分析题,都是以重要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展开的,而部分学生多因基础不扎实而导致在一些基础题中失分。实践表明,初中化学中的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始终是中考重点。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清晰的化学知识结构,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重要基础,所以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准确把握,并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
2、重视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习题类型的训练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要特别重视教材中有关化学知识与社会、化学知识与生活相关的内容。建议关注每年发生的新闻事件,特别是与之相关的化学物质。如10年的世博、地震、低碳,关注国家大的方针、政策性趋势性考题,如:节能减排、关注人体健康等题型,近几年已是多次出现。
3、重视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是自然科学的一种探究性活动,其探究性理应体现在我们的学习活动中。加强实验教学,不仅要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启发思维,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还要通过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品质。在化学实验中,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有很多,例如探究反应条件、探究实验装置、探究实验原理、探究实验步骤等。我们应经常把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化学实验、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中去,使学生得到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4、加强规范性练习,强化化学专用语言的书写要求,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这次中考试卷化学用语分值较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化学用语的规范化书写,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中考化学试卷考察的化学用语主要错误:(1)化学式写错或不规范,物质名称写不正确。如“Fe2O3”写成“Fe3O4”“FeO”;“Na2CO3”写成“NaCO3”等等; (2)化学方程式中不配平或配平错误、条件状态未注明。如方程式中反应条件如“点燃”、“高温”、“加热”等,生成物中的沉淀“↓”和气体“↑”未注明。(3)化学计算书写不规范,已知量不带单位,不列比例式,质量分数不添加“%”符号等。(4)文字表达有所变化,不少学生表达不准确或错误,特别是23题的(3)小问,24题的(2)小问。提醒我们仍需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科学性。总之,我们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化学用语规范化的训练。
5、重视精选习题,提高练习质量,强化审题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在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对于纯知识性题目的考核逐渐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多的知识应用性题目,因此教学中更应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习题要做,但应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在每一个知识点的题目的选择上要更具针对性,要精选、精编有实际情境以及有利于落实双基感悟方法、培养能力的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答、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积累解题经验。今年较去年相比,读题和分析题能力的要求又有一定提高,部分学生读题不仔细,造成过失性丢分;部分学生不会分析题目的考点,导致无从下笔。如题21考察学生推断题的分析能力,学生不知道从何处分析入手。题24(3)分析生成物质量,只加水稀释,而水不参加反应。题28(2)要求选上图已有的试剂。30题计算题题目较新,较长,学生读不懂题目,无从下手。所以训练学生细心审题、深刻理解题意和分析题意也是我们今后化学科教学中要重点加强的项目之一。
6、加强考前指导,面向全体学生,消除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中考成绩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与临考时身心状况,临场心理状态,尤其是应试技巧有很大关系。答卷时应紧扣“三个循环"“四先四后”和“一慢一快”。其具体内容是:第一循环,通览全卷,知题之深浅。第二循环,先易后难全面答题。第三循环是复查检漏,力争多得分。“四先四后"是指: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中后低,即对难题,选择较中分的题下手;先同后异,将同类型的题放在一起作答,有利于唤起记忆。“一慢一快”说的是审题要慢,答题要规范快速。化学教师要做好考前的应试指导工作,做好非智力因素的引导和转化工作,减少学生考试中的非智力因素失分,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提高中考化学成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