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理念下《燃烧与灭火》的几种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STS理念下《燃烧与灭火》的几种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STS教育理念下
《燃烧与灭火》的几种教学设计
? STS即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是指在现实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下教授科学内容的活动。STS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中的应用。因此,科学教育必须和当前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考虑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及未来社会生产、生活发展作出的决策。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就是要求化学教学要与科学、技术、社会相结合,使它们融为一体,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下面我就结合《燃烧与灭火》这节课谈谈如何将STS教育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情景中。
设计思路一:
一、情景导入:最近几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连续多次播出俄罗斯森林发生大火,参加灭火人数超过15万人次-----。
[出示资料]据专家介绍,导致这场大火的导火索是因为天气持续的高温,干热,缺水,干旱,非常容易引发森林大火。气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导火索,跟俄罗斯处在的自然环境也有关,它是一个森林覆盖率非常高的国家,蕴藏着大量的泥炭资源。泥炭是属于沼泽类的一种,经过数百上千年的沉积,在地表形成了一种厚厚的、特殊的土壤。莫斯科周围的泥炭占到了8%左右-----。
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很容易得出:一个是干旱,缺水,温度比较;二是厚后的泥炭。为本堂课作好铺垫,引入本堂课的课题——《燃烧与灭火》
二、提出问题:对燃烧这个现象,同学们并不陌生,请同学们回忆学过氧气性质中的几个实验(木炭、铁丝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那么,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知识铺垫]:出示常见物质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教师进行讲解,着火点是物质燃烧需要最低温度。
三、师生探究活动:教师示范性探究性实验----燃烧的条件(原因白磷有毒,不宜学生探究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不作为本堂课的重点)
1、给定器材和药品:烧杯、热水、红磷、白磷、薄铜片、镊子、火柴、刀片
2、教师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实验示意图:(略)(烧杯中盛有热水,烧杯上放一薄铜片,烧杯水中放一小块白磷,铜片上面各放一块白磷和红磷)
3、学生观察实验,完成下列表格
?????????
是否可燃物
是否与氧气接触
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
发生现象
水中的白磷
?
?
?
?
铜片上的红磷
?
?
?
?
铜片上的白磷
?
?
?
?
师生讨论:得出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强调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四、灭火的原理:现有一只燃着的蜡烛,你用多少种方法熄灭它?学生讨论熄灭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只要破坏其中的一个条件即可,得出灭火原理。(从学生熟悉的蜡烛进行)
[理论联系实际]:针对俄罗斯森林发生大火,你如何灭火?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灭火的依据:如挖隔离带、用飞机撒灭火剂、人工降雨、高压水枪、用沙土铺盖等。设计目的,学以致用,让学生回归化学知识。
五、知识拓展:介绍火的发展史从钻木取火到现在火力发电、金属冶炼等。火对人类的贡献,加大火对学生进行正面宣传教育,以便消除或减少火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介绍灭火器的种类及使用范围,防火自救常识,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
六、评价与反思:1、通过本堂课学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什么问题?
七、课后作业:写一篇小论文谈一谈你对火的认识
? ?设计思路二:
燃烧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自然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很少有人从化学的角度着眼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燃烧。基于STS教育理念,如何促进我们利用的燃烧,控制灾难燃烧是我们这节课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播放一段录像:
(1)神州六号飞船的发射升空
???(2)俄罗斯森林火灾场面
【提 问 一】看完短片后,你对火有了怎样的认识?
【讨论】,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火的“功”与“过”。
识到“科学是把“双刃剑”。
二、【实验探究】探究燃烧的条件:
1、将纸片和粉笔头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哪个能点燃?
2、用玻璃环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小蜡烛能长时间燃烧吗?
3、一块小木片和一小块煤,哪个比较容易点燃?
三、【讨论总结】物质燃烧应具备的条件
【提问二】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1)神州六号飞船的发射升空的燃料为什么燃烧 (2)俄罗斯森林为什么发生火灾
四、【提问三】如何灭火?
【讨论】结合课本灭火原理
【提 问 四】现有一支燃着的蜡烛,请利用生活的经验你有哪些方法使其熄灭,分析每种方法灭火的原理,。
【小组讨论】:吹灭、用火淋灭、罩上烧杯、倾倒二氧化碳……
【应用情景】讨论课本85页三幅图画中灭火方法
【问题五】播放大火造成的损失,如果你去俄罗斯灭火你采取哪些方法?怎样防止火灾发生?
【小组讨论】:小组内讨论,每组代表发言。
五、【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将用50%的酒精泡后的手帕用火点燃,火焰熄灭后,你观察到原来浸透酒精的手帕发生了什么变化?燃烧的物质是什么物质,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引出燃烧概念。
【拓展延伸】播放让“家庭远离火灾”(科普资料)及演示“火场逃生方法。
六、【问题六】从生活生产中找出燃烧现象分析利弊。(查资料)
七、【【小论文:如果家里着了火】
???设计思路三:
师:古代人钻木取火,现在我们怎么取火?
生:火柴、打火机、电打火等。
师:对,科技发展了,再也不用钻木取火了。钻木取火可能很费劲。
我们家里现在都用天然气炉子做饭,一般都是用电打火,一打就着。可是,
我家的炉子前几天突然打不着火了,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找找原因?
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1、检查一下是不是停气了,或者气闸门没打开?
????????????? 2、是不是电打火电池没电了?或接触不好?
??????????? ??3、电打火装置坏了?
???????????????? ……
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燃烧是有条件的,那么,燃烧到底需要什么样的??????????
条件呢?燃着的火,我们也得需要灭掉啊,那又怎么样来灭火呢?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一起探究一下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条件。
师:开始做实验,边做边讲。
生:边听边观察实验。
实验1:在500毫升的烧杯里注入约400毫升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 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观察现象。
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得出燃烧的条件。……
……
师:根据燃烧的条件,讨论灭火的条件。
生:讨论。
……
师:下面再做一个实验,看看蜡烛燃烧的现象为什么不同?
实验2: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生:小组讨论。
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师:讨论一下灭火实例。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林砍掉。
生:讨论……
师、生:分析总结。……
师:小结本节课内容。
再回到前面问题,以后家里炉子打不着火的时候,知道怎么找原因了吧?炒菜时油着火,知道怎么灭了吧?……
你看学好化学对我们的生活多么有用啊,科学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社会发展很有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布置作业
????? 1、完成活动与探究,试根据灭火的原理和本节课内容,设计一个简易的灭火器;
?? 2、完成基础训练上本节课的习题。
???????
?设计思路四:
一、视频引入:播放森林大火视频,
引言:大火无情人有情。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生活。但是,如果用火不当,就会给人类带来损失和灾难,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燃烧和灭火的有关知识。
二、通过实验推理出燃烧的条件
1、指导学生推理出燃烧的条件,渗透理论推理的科学方法。
2、提出问题:物质要燃烧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吗?——学生猜想:是或不是——利用白磷红磷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得出结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且缺一不可。
三、灭火的原理
师:仅知道燃烧的条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牢记火灾留给我们的灾难,清楚灭火的原理。
展示课件: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可用水扑火。
3、扑灭森林大火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引导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最终引出灭火的原理。
三、生活中的应用
视频:大连石油管道发生爆炸火灾的新闻报道。如果你是这次火灾的总指挥,你会知道消防队员用什么方法灭火?原理是什么?
五、逃生与防火
引导:其实生活中防火比灭火、逃生更重要。说一说生活中为了防火,我们能做点什么?
图片展示:系统的总结逃生的方法。
六、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两面性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怎样理解燃烧在人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设计思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燃烧与灭火》的内容隶属课标中的第五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2、教材中的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
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
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分析总结得出。
三、教学设计思想
?1、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
2、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方法等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②了解易燃物和易燃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
②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
③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教学难点:
(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
(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六、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内容1、燃烧的定义及特征
【创设情景】通过PPT课件展示7幅与火有关的图片。
【教师引导】火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火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了解火,用好火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燃烧与灭火》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回顾燃烧的“功”和“过”,并由此进一步体会“化学作为科学技术的一种,它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趋利避害,也激发起学生探究燃烧本质与燃烧条件的兴趣。
【布置任务】同学们找到了哪些燃烧事例?请与大家交流。
【提问】根据以上事例,同学们能否归纳和描述什么是燃烧?
【提问】燃烧具有什么特征?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燃烧进行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认识。
(二)、实验探究总结交流
内容2、燃烧的条件
【提问】燃烧究竟需要怎样的条件呢?请根据自己对燃烧的了解,做出一些猜想。
【布置任务】同学们根据以上猜想通过自己10分钟的探究活动寻找物质燃烧的条件。并将结论填写在学案上。
【点评】学生探究报告
【介绍】着火点
【小结】燃烧的条件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去研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根据燃烧的条件示意图完成课堂练习。
【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根据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演示实验】白磷在水中的燃烧。
【分析小结】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碰撞中激发思维的火花
?内容3、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演示实验】多次点燃一支蜡烛,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熄灭。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灭火的原理进行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认识
【创设情景】通过PPT课件展示4幅与灭火有关的图片。
【分析】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总结灭火的一般原理与基本方法。
?(三)、回顾总结
【小结】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回顾与总结,明确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创设情景】播放录像:《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和自救》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学会基本的防火、灭火及火灾现场的自救方法。教导学生珍爱生命,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结束语:师生一起庄重承诺:珍爱生命、防止火灾、学会自救、远离伤害
?(四)、巩固提高
?《燃烧与灭火》的检测
? 1.? 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铁丝,铁丝不能燃烧。如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热后的铁丝,立即插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却能燃烧,其可能的原因是????????????????????????????????????????????????。
?2.加油站必须贴的标志是???????? 。
?3.? 木材起火可以用水扑灭,油起火却不能用水扑灭。为什么?????????????????。
?4.? 发生下列情况时,你会采用什么方法灭火?
(1)?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发生火灾??????????????????????? 。
(2) 炒菜锅中食油起火??????????????????????????????? 。
(3) 在实验室不慎碰翻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起火?????????????? 。
?5.谈谈你将如何为你居住地区的防火、防爆做些有益的工作。??????
?七、关于教学设计的反思
?本着这节课到底要给学生一些什么?的思考,是仅仅通过学习让学生记住燃烧的几个条件及灭火的一些方法,还是把要学的知识点融汇到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中,让学生通过学习能深刻的感悟到如何从化学的视角来看待社会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个是看待这些问题,另一个是能认识到化学科学还有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将STS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落实到化学课堂教学中,去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宗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