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怎样对化学测验数据进行处理(五)三、测量数据的转换由于每次测验的参照点不同,原始分数没有绝对零点,不同测验的每“1”分互不相等,因此不同次考试、不同学科的考试成绩不能直接用原始分数比较,也不具加和性。为了使原始分数具有意义并有可比性,必须将它们转换成具有一定参照点和单位量表的分数。通常转换成下面几种标准分: (一)Z标准分 Z标准分是一种以平均数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导出分数:Xi——原始分数;σ——总体标准差Z标准分具有下列性质:(1)一组数据中,各Z标准分的平均数为零,标准差(σz)等于1。因此它有固定零点位置,有相等单位,可进行四则运算。(2)Z标准分的分布形状同原始分数。为了两组数据的Z分数可进行比较,原始分数最好是正态分布或近似于正态分布。若是非正态分布,可将原始分数转换成百分等级,然后从正态曲线面积表找到百分等级对应的Z分数,这个Z分数叫做正态化的Z分数,这样就能较准确地比较。(3)若原始分数的分布是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标准差的取值范围大约从-3个标准差到+3个标准差。Z标准分在教学测量中有广泛的应用:(1)确定考生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正态分布的原始分数一经转换成Z分数,就可以通过查正态分布表得知此原始分数的百分等级,知道在它之下的分数个数占全体分数个数的百分之几,确定考生的相对地位。例:某学生化学分数Z=1,也就是说他的分数比平均分多一个标准差,查表可知正态曲线下的面积P=0.3413(如下图阴影部分)。这样Z<1的曲线面积为P+P'= 0.5+0.3413 = 0.8413占全部曲线下面积的84.13%,也就是说比该学生分数低的学生占84.13%,比他高的占15.87%。若考生总数为100,则该学生在其中处于第16名。(2)比较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Z分数由于有可比性和加和性,可以用于比较同一考生同一学科不同次考试的成绩、同一考生不同学科的成绩,或不同学生多学科的总成绩。例1:一个学生期中、期末化学成绩的比较。 从原始分数看,考生期末成绩低于期中考试,似乎退步准分Z看,期中时他处于全班平均分之下,而期末却在其上进步。例2:两名学生高考时三门学科总分的比较。从原始总分看,两名学生学习水平无差别,但若以标准总分看,乙的成绩比甲好。 (3)在管理学生学习质量中的应用。根据标准分作出学习质量的Z管理图,可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平处于全班平均分之上,折线总趋势是左下右上,说明高一阶段该生化学成绩在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