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谋求互利共赢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谋求互利共赢导学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谋求互利共赢》导学案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全球意识,树立起全球相互依存的理念,树立共同利益观和共同担当的价值观。了解国际社会,关注世界的需求,为人类和谐共处付出努力。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通过分析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建共享的事例,提高分析、解读时政热点事件的能力。知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做到自觉关心共同命运,增强责任感,努力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知识目标:了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知道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知道应对全球问题的措施。知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正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各国应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学难点:关心共同命运,树立共同利益观。
一、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导入新课
活动:教材第22页“运用你的经验”
阅读下列格言、警句,领会它们所蕴含的思想。
独行快,众行远。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积力之所兴,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提出问题:请你观察这些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并与同学交流。
答案提示:“独行快,众行远”意思是一个人干事创业,走得可能很快,但走不远,做不大,但很多人共同去做事创业,会走得很远,做得很大;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意思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凝聚众人的力量,团结合作,才能促成“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满园”的壮丽局面;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意思是一个人把东西举起来很困难,许多人一块行走,则容易走快;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意思是全力积累的力量没有战胜不了的,集思广益的方法没有不成功的。
这些格言、警句都强调合作共赢的重要性。生活中处处有合作,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合作,不仅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国与国之间也需要合作。合作无处不在。
自主预习
1. 当今世界,各国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__________。
2. 人类面临许多__________,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______,制约人类的______,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3._____________,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______________的必然选择。
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前景。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__________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__________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__________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_________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_________的世界。
5. 由______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__________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__________,而且需要各国人民间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7. 关怀生命、_________________,能够让我们不仅善待_______,而且把关切的目光投向_______,关注_______的命运。
8. 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_______同__________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____________,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三)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一:应对全球性问题
活动:材料分析
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无数产品实行全球化生产;旅客可以乘飞机在24小时之内到达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大城市;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瞬间把信息发往世界各地;大额资金可以通过国际结算,在几秒钟之内划拨到指定的银行专用帐户上。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活动:图片分析




思考:(1)图片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说明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例如,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2)设想一下,这些问题单凭一个国家的力量能否解决?如不能,应该怎么办?
答案提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事不关己的态度,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的行为,将导致问题更加复杂,积重难返,造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知识链接:人类命运共同体
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目标: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包含理念: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活动:材料分析
在硝烟弥漫的异国,有中国维和军人“马革裹尸”;在病毒爆发的非洲,“别人因埃博拉走了,中国因埃博拉来了”;在炮火纷飞的也门,有中国军舰帮助外国公民安全撤离的温暖;经历过强震后一片断壁残垣的尼泊尔,有中国救援队的不舍昼夜,不抛弃不放弃……
上合组织、中国-东盟自贸区、博鳌亚洲论坛、亚太经合组织、南南合作等,中国尽心竭力,为双边多边合作发挥了粘合剂、强心剂的作用。亚投行、“一带一路”,中国殚精竭虑,为中国和世界各国打造共同发展双引擎。它们引发了一轮洲际开发热潮,点燃了欧亚非大陆共同发展的星星之火。
思考:(1)从材料中你可以看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哪些理念?
答案提示:主权平等、对话协商、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发展等。
(2)世界各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应做出哪些方面努力?
答案提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活动:材料分析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郑重宣示了中国愿同各国一道解答时代命题、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真诚愿望。
一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与亲自推动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稳步走向世界,赢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同。从写入中国宪法序言到载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宣言,从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到共筑中阿、中拉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指引,并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历史潮流,回应时代要求,照顾各国利益,成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的正确选择。
思考:(1)阅读完材料后,你有哪些感悟?
答案提示: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致力于合作共赢的国家,着眼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不懈作出自己的努力,得到世界的认同。
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哪些意义?
答案提示: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①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②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③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④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⑤这一理念被写人多个联合国决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目标导学二:关心共同命运
活动:材料分析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一带一路”等国际发展计划与治理制度创新,中国经验为北南合作、南南合作提供一种务实方略。当代发展中国家面对“逆全球化”思潮和“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在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过程中,需要打破线性发展的思维定式,正确处理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生态保护等的非线性关系,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意。
思考:我国的做法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何意义?
答案提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而且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活动:材料分析
2015年9月3日,叙利亚3岁男童伏尸土耳其海滩的照片,让整个世界讲目光聚焦在这场充满悲剧的难民潮上。

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2015年前8个月已有30多万难民和非法移民横渡地中海进入欧洲,途中意外死亡的难民人数超过2600人。欧洲正遭遇二战以来最大难民潮。

思考:难民的遭遇为什么能引发人们深深的同情和思考?
答案提示:对难民遭遇的同情基于人民的善良和对战争的痛恨,基于人们对他人生命的关注和关切,对共同命运的关注。
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能够让我们不仅善待自己,而且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关注他人的命运,把他人看成同我们一样的人,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进包容与合作。
活动:探究与分享
面对欧洲难民潮,我们的应该怎样做?
同学甲:我想参加一些跨国援助活动,帮助欧洲难民,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呢?
同学乙:你可以登录相关网站。你的外语必须过关,否则会给你参加这些活动带来一些困难。
同学丙:你应该立足中国,中国有那么多公益事业可以做,你为什么非要去外国呢?
思考:(1)你赞成哪种回答,或者你有不一样的答案吗?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提示:我赞同第一种回答。理由:难民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困扰着产生难民的国家,而且对难民涌入的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有极大影响。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难民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援助国外难民与参加国内社会公益活动并不冲突。我们应学会关注他人,不论国家和民族,平等相待。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答案提示:①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要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要关心国际形势,关注全球性重大问题。
②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能够让我们不仅善待自己,而且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关注他人的命运,把他人看成同我们一样的人,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进包容与合作。
③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④掌握关心人类命运的有效方法。
(3)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重大理念?
答案提示: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②自觉承担国际责任,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③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材料分析:关心人类命运,不仅要有关注国际事务的意识,而且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培养相应的能力。思考:关注人类命运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答案提示:①学习本国文化,积极参与不同文化的对话;②积极表达代表本国的政立场和观点;③学习好外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④了解外国的礼仪、交往、思维特点,遵循相关行为规范;⑤对国际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形成积极的态度。
拓展提升
以“全球公共环境卫生治理”为议题,组织一次国际会议模拟活动。请你选择一个国家,在会议上陈述该国在公共环境卫生治理方面的立场和原则。
1、该国的原则和立场是什么?
2、该国呼吁国际社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过哪些努力?
答案提示:环境公共利益国际化趋势下中国的应对原则:必须对受其危害的国家承担必要的责任,并对环境负有恢复义务。应坚持贯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公平的规则实行国际间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化的环境公共利益。全球国家共同参与制定规则,分配权利义务,共同致力于环境公共利益的维护。
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努力:
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
召开世界政党大会
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习近平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讲话
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峰会)
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二、讨论交流生成新知
学生分组对问题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知识点小结:
谋求互利共赢
一、应对全球性问题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做法
二、关心共同命运
1、各国人民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2、关怀、尊重生命的价值
3、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
三、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清晰而明确地向世界传递了一个理念:“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当今世界,人类面临共同的严峻挑战
②全球性问题,关系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制约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③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命运与共
④构建命运共同体只是为了我国人民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2.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说: “我想我们要通过对话凝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共识。中美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关系重要性远远超出双边的范畴,具有全球意义。中美合作好了,可以成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基石,繁荣与发展得引擎。”这反映了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需要双方 ( )
A、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B、迎接挑战,敢于排他性竞争
C、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D、自力更生,立足自身发展
3.以下问题属于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的是( )
①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②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③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26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全球化遭遇阻力的当下,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作用。中国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向全球经济释放出积极信号,这表明( )
①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贡献
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①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②既要有全球意识,又要有国家观念
③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④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四年来,从莫斯科到雅加达,从雁栖湖边到西子湖畔,习主席在国际国内重要场合100多次谈及“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就成为激荡世界的时代强音,在广袤时空中汇聚起和平发展的磅礴力量。我国落实这一理念的具体措施有( )
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②坚持改革注重中国当前利益,不顾及人类长远利益
③自觉承担国际责任,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④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非选择题:
材料一:“据初步估算,全球每年向海洋输出的塑料垃圾可达480万至1270万吨,其中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被称为微塑料。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近年来,微塑料在世界各地的海域被检出,地球海洋中已难以找到未被塑料污染的净土。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4年、2016年、2017年连续在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对海洋微塑料问题给予特别关注,2016年至2017年,微塑料污染连续被列入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大科学问题;同时,世界各国也在纷纷呼吁采取行动消减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人类亟待应对解决的全球性重大海洋环境问题。
材料二:放眼现实,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支持建设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建设“一带一路”三年来,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吸引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从最初只有域内21国加入,到去年英德法意等西方大国争相加入,再到不久前加拿大正式加入,两年间亚投行的“朋友圈”已遍布亚洲、大洋洲、欧洲、拉美、非洲和北美洲,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
材料三:2018年8月12日是国际青年日。青年是每个社会的创造力量与创新动力。中共十八大以来,在多个外交场合,习近平一直身体力行致力于推动世界青年互联互通,希望各国青年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献瓦。
根据材料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做法有哪些?
(3)习近平主席希望我们青少年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应该怎样做?
四、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
《推动和平与发展》自主预习答案
1.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命运共同体
2.共同挑战 生存 发展
3.采取共同行动 全球性问题
4.开放创新 包容互惠义 持久和平 普遍安全 共同繁荣 开放包容 清洁美丽
5.中国 和平与发展
6.一致行动 相互信任 守望相助 共同担当
7.尊重生命的价值 自己 世界 他人
8.理念 实际行动 心系祖国
《推动和平与发展》当堂演练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A 2、A 3、D 4、B 5、D 6、C
非选择题
(1)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例如,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③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事不关己的态度,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的行为,将导致问题更加复杂,积重难返,造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2)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而且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