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名师导航】中考一轮复习学案 九下第二讲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名师导航】中考一轮复习学案 九下第二讲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第二讲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达标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8年5月22日,习近平在集体会见来华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第十三次会议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指出,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严厉打击“东突”等“三股势力”,积极防范热点问题负面影响扩散外溢,为确保地区长治久安和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扩员之后,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潜力更大,肩负的责任更重,承载着地区各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更多期待。下列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上海合作组织将取代联合国以维护世界和平
B.追求和平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C.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D.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凸显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它并不能替代联合国的作用,故选A。
【答案】A
2.2018年1月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18年,全球即将面临的恐袭形式将更为复杂多变。在欧美国家,零星发生、手段多样的“独狼式”袭击已然成为最令各国“头疼”的反恐新梦魇。全球各国权力打击恐怖主义是因为( )
①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②打击恐怖主义成为时代的主题
③恐怖主义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④恐怖主义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认识恐怖主义的危害性,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故选A。
【答案】A
3.2018年5月23日,2018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共享推动合作 携手消除贫困”。“中国最终会实现2020年消除贫困的目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指出,“中国的经验表明,只要采取正确的策略坚持前行,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上形成更好的协同,全球贫困消除目标是可以达成的。”这体现了( )
①我国为世界消除贫困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号召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采取行动 ③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世界发展与消除贫困的认识,我国消除贫困的做法对世界各国都有积极借鉴作用,故选B。
【答案】B
4.2018年5月24日新华网报道:上合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在接受采访时说:“当今世界仍然存在着不同国家利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分歧甚至对立,但无论怎样,我们是共同的人类,人民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不同信仰、制度、民族和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有序竞争,让共同利益压倒分歧对立,让人类理性选择世界的未来。”下列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需要世界各国一致行动,共同担当
B.各国要树立共同利益观
C.中国要主导并主宰世界
D.众多国际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它由我国首倡,但并非要主导世界,故选C。
【答案】C
5.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依据是( )
①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②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 ③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 ④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的理解,突出政治方面,故选B。
【答案】B
6.2018年1月30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外交部2018年新年招待会上表示:我们期待,2018年的世界多一些开放、少一些封闭。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这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人民( )
A.以我为主,他国为辅
B.增进包容与合作
C.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
D.相互合作,无条件开放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各国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各国之间要互相包容、互相合作,但并非无条件开放,答案应为B。
【答案】B
7.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内瓦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全面阐述了我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主张。这表明我国( )
①以开放为动力,以合作为目标
②推动国际治理,重塑世界格局
③承担国际责任,贡献中国智慧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我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体现我国的大国担当与责任,在参与国际事务中贡献中国智慧,故选D。
【答案】D
8. 2018年4月11日,北京时间20:35分左右,英国BBC News、中国新华网及其他媒体紧急发布突发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叙利亚的打击已经开始,推断来自地中海上美国战舰及潜艇的导弹攻击了叙利亚疑似制造、储存和运送化学武器的设施。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C.局部地区动荡不安 D.联合国的作用正在削弱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的理解,材料中体现的是局部地区的不稳定、甚至面临局部战争的威胁,答案为C。
【答案】C
9. 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下列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
①天下之人,皆相视如一家之亲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德主刑辅”
③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④“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材料结合我国古代朴素的维护和平的思想,来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故选C。
【答案】C
10.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践行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演绎了参与全球治理的精彩“三部曲”,积极参与制定海洋、极地、网络、外空、核安全、反腐败、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治理规则……中国政府的上述举措( )
①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共同进步与繁荣
②表明我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充分展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④生动诠释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融相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做法,体现我国为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答案为D。
【答案】D
11.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对“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 ②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③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是每一个国家的共同愿望 ④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致力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侧重考察学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和意义的理解,答案为D。
【答案】D
1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危机通常会迅速波及全球,危及国际社会整体。面对危机,国际社会只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把握其宏观经济政策以帮助东盟国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出现,都是国家之间在相互依存中通过国际机制建设应对国际危机的例证。否则这些危机完全可能像20世纪20—30年代的大危机一样,引发冲突甚至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灾难。材料告诉我们( )
①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②国家间要加强合作应对危机
③解决危机要求各国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
④只有面对危机才有必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各国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理解,面对全球性问题,各国之间必须共同承担责任。答案为A。
【答案】A
二、简答题(20分)
13.材料一: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近年来我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哪些贡献?(6分)


材料二: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也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这一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被写入多个联合国决议。
(2)为什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被写入多个联合国决议?(8分)


材料三: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发表了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再次深刻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出“面向未来”的中国方案。
(3)我们中学生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些什么?(6分)


【答案】:(1)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投行;设立丝路基金;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以及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等通过的五项决议中,先后纳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②面对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3)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培养全球意识,关心人类共同利益,了解国际社会,关注世界的需求,为人类和谐共处付出努力。如:树立平等开放的国际意识,关心世界的发展;增强忧患意识,关心全人类;树立全球意识,培养国际视野;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努力吸收和借鉴不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努力学习,提升国际交往能力;树立远大理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报效祖国等。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简答题,答题必须注意要结合材料与书本知识点,材料中涉及的知识点都可以列举出来。本题主要考察了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与做法,以及青少年的做法,在课本中都有体现。
三、辨析题(20分)
14.材料:2018年3月13日,总部设在荷兰海牙的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发表新闻公报说,禁化武组织总干事尤祖姆居对伊拉克已全面销毁化学武器表示祝贺;2018年4月27日,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和韩国总统文在寅在板门店举行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宣布双方将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停和机制转换而共同努力。
据此,有的同学认为:和平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不再有纷争与战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答案】:(1)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2) 材料表明,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互动方式。
(3)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人类运用多种方式维护和平,为实现和平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4)尽管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各类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考验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整个世界复杂多变。
(5)当前,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因此,我们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当今国际形势的认识,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是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仍然存在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答题过程中,一要注意辨析题的格式,二要时代主题与国际形势分析清楚。




1





第二讲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达标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8年5月22日,习近平在集体会见来华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第十三次会议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指出,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严厉打击“东突”等“三股势力”,积极防范热点问题负面影响扩散外溢,为确保地区长治久安和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扩员之后,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潜力更大,肩负的责任更重,承载着地区各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更多期待。下列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上海合作组织将取代联合国以维护世界和平
B.追求和平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C.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D.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2.2018年1月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18年,全球即将面临的恐袭形式将更为复杂多变。在欧美国家,零星发生、手段多样的“独狼式”袭击已然成为最令各国“头疼”的反恐新梦魇。全球各国权力打击恐怖主义是因为( )
①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②打击恐怖主义成为时代的主题
③恐怖主义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④恐怖主义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018年5月23日,2018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共享推动合作 携手消除贫困”。“中国最终会实现2020年消除贫困的目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指出,“中国的经验表明,只要采取正确的策略坚持前行,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上形成更好的协同,全球贫困消除目标是可以达成的。”这体现了( )
①我国为世界消除贫困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号召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采取行动 ③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4.2018年5月24日新华网报道:上合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在接受采访时说:“当今世界仍然存在着不同国家利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分歧甚至对立,但无论怎样,我们是共同的人类,人民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不同信仰、制度、民族和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有序竞争,让共同利益压倒分歧对立,让人类理性选择世界的未来。”下列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需要世界各国一致行动,共同担当
B.各国要树立共同利益观
C.中国要主导并主宰世界
D.众多国际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依据是( )
①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②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 ③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 ④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18年1月30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外交部2018年新年招待会上表示:我们期待,2018年的世界多一些开放、少一些封闭。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这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人民( )
A.以我为主,他国为辅
B.增进包容与合作
C.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
D.相互合作,无条件开放
7.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内瓦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全面阐述了我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主张。这表明我国( )
①以开放为动力,以合作为目标
②推动国际治理,重塑世界格局
③承担国际责任,贡献中国智慧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 2018年4月11日,北京时间20:35分左右,英国BBC News、中国新华网及其他媒体紧急发布突发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叙利亚的打击已经开始,推断来自地中海上美国战舰及潜艇的导弹攻击了叙利亚疑似制造、储存和运送化学武器的设施。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C.局部地区动荡不安 D.联合国的作用正在削弱
9. 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下列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
①天下之人,皆相视如一家之亲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德主刑辅”
③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④“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践行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演绎了参与全球治理的精彩“三部曲”,积极参与制定海洋、极地、网络、外空、核安全、反腐败、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治理规则……中国政府的上述举措( )
①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共同进步与繁荣
②表明我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充分展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④生动诠释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融相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对“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 ②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③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是每一个国家的共同愿望 ④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致力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危机通常会迅速波及全球,危及国际社会整体。面对危机,国际社会只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把握其宏观经济政策以帮助东盟国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出现,都是国家之间在相互依存中通过国际机制建设应对国际危机的例证。否则这些危机完全可能像20世纪20—30年代的大危机一样,引发冲突甚至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灾难。材料告诉我们( )
①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②国家间要加强合作应对危机
③解决危机要求各国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
④只有面对危机才有必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简答题(20分)
13.材料一: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近年来我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哪些贡献?(6分)


材料二: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也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这一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被写入多个联合国决议。
(2)为什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被写入多个联合国决议?(8分)


材料三: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发表了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再次深刻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出“面向未来”的中国方案。
(3)我们中学生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些什么?(6分)


三、辨析题(20分)
14.材料:2018年3月13日,总部设在荷兰海牙的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发表新闻公报说,禁化武组织总干事尤祖姆居对伊拉克已全面销毁化学武器表示祝贺;2018年4月27日,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和韩国总统文在寅在板门店举行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宣布双方将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停和机制转换而共同努力。
据此,有的同学认为:和平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不再有纷争与战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1





第二讲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考点 1.了解当今时代主题,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b)(道德与法治九下P16—26)
2.知道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各国发展。(b)(道德与法治九下P16—26)
◆考点分解
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 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成为时代的主题:(1)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
(2)二战后,各国人民深深感到和平发展的可贵;
(3)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
(4)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
2.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3. 维护和平的方式: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等。
4.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发展:
(1)国家:继续深入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努力促进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建立。
(2)中学生:树立全球观念,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关心世界的发展,尊重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热爱和平,珍爱生命;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崇尚和平。
二、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局部战争与冲突;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恐怖主义等。
2.制约人类发展的因素:(1)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断扩大;
(2)最不发达国家深受贫困以及由此带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
3.恐怖主义的危害: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它违背人类的道义和规则,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驰。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原因:
(1)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2)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
(3)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2.做法:
(1)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2)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立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3)坚持共建共享,建立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4)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5)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6)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3.意义: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1.“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我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说明了什么?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2.全球问题有哪些?
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蔓延。这些全球性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发展。

【例1】 当地时间2018年4月27日上午9时30分许,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板门店跨过军事分界线,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会晤。两位领导人在军事分界线握手,开始历史性的会面。朝鲜5月24日将位于朝鲜东北部吉州郡的丰溪里核试验场的多条坑道爆破,并拆除相关设施,正式宣布废弃这座核试验场。这得到热爱和平的人民的欢呼与关注。此举( )
①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 ②表明朝鲜与韩国很快统一 ③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表明追求和平日益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考点】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解析】本题通过朝韩领导人会晤这一具体案例,直观说明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追求和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景,但并不能说明朝鲜和韩国会很快统一,故选C.
【例2】右图启示我们( )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B.以武力代替和平谈判解决争端
C.反恐将成为世界的主题
D.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反恐势在必行
【答案】D
【考点】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解析】本题考察对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因素的理解,图片中“反恐”二字体现出恐怖主义的危害,故选D,其余选项都不对。
【例3】习近平主席在国际社会多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普遍赞誉,并被写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通过的决议中。下列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的内涵有( )
①持久和平、普遍安全 ②共同繁荣
③开放包容 ④清洁美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考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它内涵丰富,以上几点都有体现。故选C。
【例4】关心人类命运,培养全球意识,不仅要有关注国际事务的意识,而且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培养相应的能力。据此,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学习本国文化,积极参与不同文化的对话、交流活动
B.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C.对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要有积极的态度
D.了解外国人特定的礼仪习惯、交往方式、思维特点,交往时以我为主
【答案】D
【考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青少年的做法
【解析】本题考察青少年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做法,注意设问方式,D选项中“交往时以我为王”错误,故选D。
【例5】简答题:
材料一: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组近日发布的《2017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认为:2017年的世界经济呈现诸多新亮点新变化:全球经济增速企稳向好、发达经济体呈现同步反弹、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明确、中国经济贡献超过三成、新兴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贸易投资出现回暖态势等。
材料二:在充满贫困与疾病的地方,中国蓝盔不遗余力。在刚果(金)原始森林深处,中国维和部队工兵分队冒着安全风险,为当地民众开辟修筑道路;在传染病肆虐的利比里亚,中国维和部队医疗分队到最需要医疗救助的偏远村庄巡诊义诊,向“传染病死神”宣战,挽救众多妇女儿童的生命。
材料一与材料二体现了世界发展的主题是什么?
为什么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发展?
结合材料二谈谈维护和平还有哪些手段。


【答案】(1)和平与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不断扩大。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导致贫困的国家越来越贫穷。最不发达国家深受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人类运用多种方式维护和平,为实现和平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考点】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
【解析】本题侧重考察学生对当今时代主题的认识,制约世界发展的因素、如何维护世界和平,结合材料可从课本中组织答案。







1





第二讲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考点 1.了解当今时代主题,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b)(道德与法治九下P16—26)
2.知道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各国发展。(b)(道德与法治九下P16—26)
◆考点分解
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 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成为时代的主题:(1)回顾历史, 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
(2)二战后,各国人民深深感到 的可贵;
(3)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 代替武力解决争端;
(4)世界上 的力量不断壮大。
2.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 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3. 维护和平的方式: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 ;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等。
4.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发展:
(1)国家:继续深入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努力促进 的建立。
(2)中学生:树立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关心世界的发展,尊重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培养 的国际意识;热爱和平,珍爱生命;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崇尚和平。
二、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局部战争与冲突;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恐怖主义等。
2.制约人类发展的因素:(1)世界经济发展 的现象日益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断扩大;
(2) 国家深受贫困以及由此带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
3.恐怖主义的危害:恐怖主义日益成为 的重要因素,它违背人类的道义和规则,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驰。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原因:
(1)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2)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
(3)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应成为各国解决 的必然选择。
2.做法:
(1)各国要努力 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2)各国应坚持 ,建立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3)坚持 ,建立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4)坚持 ,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5)坚持 ,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6)坚持 ,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3.意义: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 ,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 ,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 ,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 。

1.“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我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说明了什么?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2.全球问题有哪些?
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蔓延。这些全球性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发展。

【例1】 当地时间2018年4月27日上午9时30分许,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板门店跨过军事分界线,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会晤。两位领导人在军事分界线握手,开始历史性的会面。朝鲜5月24日将位于朝鲜东北部吉州郡的丰溪里核试验场的多条坑道爆破,并拆除相关设施,正式宣布废弃这座核试验场。这得到热爱和平的人民的欢呼与关注。此举( )
①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 ②表明朝鲜与韩国很快统一 ③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表明追求和平日益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考点】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解析】本题通过朝韩领导人会晤这一具体案例,直观说明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追求和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景,但并不能说明朝鲜和韩国会很快统一,故选C.
【例2】右图启示我们( )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B.以武力代替和平谈判解决争端
C.反恐将成为世界的主题
D.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反恐势在必行
【答案】D
【考点】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解析】本题考察对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因素的理解,图片中“反恐”二字体现出恐怖主义的危害,故选D,其余选项都不对。
【例3】习近平主席在国际社会多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普遍赞誉,并被写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通过的决议中。下列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的内涵有( )
①持久和平、普遍安全 ②共同繁荣
③开放包容 ④清洁美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考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它内涵丰富,以上几点都有体现。故选C。
【例4】关心人类命运,培养全球意识,不仅要有关注国际事务的意识,而且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培养相应的能力。据此,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学习本国文化,积极参与不同文化的对话、交流活动
B.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C.对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要有积极的态度
D.了解外国人特定的礼仪习惯、交往方式、思维特点,交往时以我为主
【答案】D
【考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青少年的做法
【解析】本题考察青少年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做法,注意设问方式,D选项中“交往时以我为王”错误,故选D。
【例5】简答题:
材料一: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组近日发布的《2017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认为:2017年的世界经济呈现诸多新亮点新变化:全球经济增速企稳向好、发达经济体呈现同步反弹、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明确、中国经济贡献超过三成、新兴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贸易投资出现回暖态势等。
材料二:在充满贫困与疾病的地方,中国蓝盔不遗余力。在刚果(金)原始森林深处,中国维和部队工兵分队冒着安全风险,为当地民众开辟修筑道路;在传染病肆虐的利比里亚,中国维和部队医疗分队到最需要医疗救助的偏远村庄巡诊义诊,向“传染病死神”宣战,挽救众多妇女儿童的生命。
材料一与材料二体现了世界发展的主题是什么?
为什么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发展?
结合材料二谈谈维护和平还有哪些手段。


【答案】(1)和平与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不断扩大。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导致贫困的国家越来越贫穷。最不发达国家深受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人类运用多种方式维护和平,为实现和平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考点】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
【解析】本题侧重考察学生对当今时代主题的认识,制约世界发展的因素、如何维护世界和平,结合材料可从课本中组织答案。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