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2.知道法律的特征,理解法律的作用(b)(七下第九课第二框) 课件 (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12.知道法律的特征,理解法律的作用(b)(七下第九课第二框) 课件 (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2019中考社会思品一轮复习品系列
专题一 走进法律天地
12.知道法律的特征,理解法律的作用(b)(七下第九课第二框)
知识梳理
一、法律的特征
1.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律产生的两种方式:
A.制定;
B.认可。
我国立法机关: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道徳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
(▲注:我国法律的制定和认可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2)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靠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保证实施。
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不管位有多高,权有多大,违反法律,也难逃法网。
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注:强制性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体现在哪些方面?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展行义务
(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我国法律的本质(阶级本质):
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人民≠公民、全体社会成员。
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但体现的却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二、法律的作用
1.规范作用:
(1)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作用突出表现为法律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2)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
(3)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一种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保护作用:
(1)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2)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3)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
三、法律的要求
应尽的责任:
学法,尊法、用法、护法。
应取的态度:
爱法。
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
四、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法律所确认的权利是赋予每个公民的,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2.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法定义务,每个公民都必须履行。任何公民都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3.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平等地享受权利)
(平等地履行义务)
(法律制裁平等)
相关拓展
1.比较国家法律、社会道德和学生守则
如何产生 适用范围 或对象 靠什么
发挥作用
社会道德
学生守则
国家法律
比较项目
行为规范
自然形成
教育
行政部门
国家制定或认可
普遍适用
在校学生
全国适用
舆论、习惯、信念
教育行政力量
国家
强制力
相同的:它们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共同约東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2.依法治国的依据:
宪法和法律。其中,宪法是根本依据。
3.我国法律要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原因:
因为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4.“老虎”“苍蝇一一起打,主要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什么特征?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自2013年“史上最严”新交通法规执行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及死亡人数均大 幅下降。这充分说明:
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
真题演练
命题点1 法律的基本特征
【例1】2016年国家司法机关查处了大量案件.其中立案侦查职务犯罪47650人.包括原县处级干部2882人、愿要局级干部446人,对令计划等48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依法提起公诉。材料说明里( )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职务犯罪是我国法律打击的唯一重点
③法不可违、违法必究
④我国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命题点1 法律的基本特征
【例2】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网络安全法》。这说明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
③网络安全管理有了法律依据
④借助网络交往可以全面认识自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例3】10分)现代通讯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某等人向他人发送虚假手机短信,谎称可以考后改分、录取名校等,以交“定金”等方式进行诈骗,共骗取六万余元,导致多名考生因错填志愿未被录取。此后,康某等人分别被人民法院判处一年零六个月至九个月不等刑期的有期徒刑。
(1)指出康某等人行为的性质,并说说其行为带来的危害。(4分)
犯罪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2分)使他人财产遭受损失,影响考生的升学,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和受教育权。(2分)
命题点1 法律的基本特征
(2)联系材料一,运用“法律特征”相关知识,分析人民法院做法的合理性。(3分)
我国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康某等人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体现了这一特征。(3分)
命题点1 法律的基本特征
命题点1 法律的基本特征
【例3】 材料二:公安机关提醒,切不可轻信陌生电话、短信等,不随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遇到可疑情况或被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应掌握一些防骗知识,如国家工作人员办案应持证当面询问当事人并作笔录,绝不会通过电话询问等。
(3)警方提醒的内容对公民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有何启示?(3分)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自我保护方法;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依法维权。(3分)
命题点2 法律的作用
【例4】2017年5月21日,张某因携带管制刀具被黄岩区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制裁。这说明
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②张某做了法律禁止做的事
③法律具有强制性
④张某没有尊重他人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命题点2 法律的作用
【例5】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入刑定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这一规定表明
①组织作弊将受民事处罚
②组织作弊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法律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④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命题点2 法律的作用
【例6】因个人信息被泄露,不少人都有过被传销、诈骗电话骚扰的经历。为此,新刑法修正案增加了违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最高可判刑7年的内容,这体现了
A.公民享有知识产权
B.我国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C.公民享有政治权利
D.国家对保护公民隐私负有全责
B
【中考链接.台州中考)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交警部门联合电脑公司开发了“刷脸”软件,通过视频检测行人闯红灯的行为,滚动播放i并曝光违法者的个人信息。经过阶段性的整治,行人闯红灯现象明显减少。
材料二:2017年9月,黄岩区人民法院宣判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罪犯何某通过多种渠道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150多万条,出售给陈某、牛某等人获利。何某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i徒刑4年,并处罚金1.5万元
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认识。(6分)
【解答】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交警部门公布间红灯者个人信息和法院依据刑法判处何某有期徒刑体现了法律具有强制性。(2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東力。交警部门!
公布闯红灯者个人信息和法院依据刑法判处何某有期徒刑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闯红灯者个人信息被公布,有利于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文明出行,遵守交通规则(何某的行为违反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2分)法律具有保护作用。交警部门!公布闯红灯者个人信息,维护了交通秩序,是我们生活的“卫士”。(法院依据刑法判处何某有期徒刑,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分)(写出三点即可得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