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生活实际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对应的数学思想。(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感受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白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教法: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引导学生理解和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 学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结合的方法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教具准备:课件、直尺、三角板、平行四边形纸片、图画纸。教学过程:一、出示要求,目标引路。1、出示学习要求。2、我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四边形, 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 (我们先回忆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师把一个长方形通过捏住对角向反向拉成平行四边形,谈话:仔细看,现在围成的还是长方形吗?是正方形吗?那它叫什么图形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这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的平行四边形,从图中你看到了哪里有平行四边形?(出示课件,学生回答)2、观察猜想,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师:我们把刚才找到的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来观察一下,谁能说说他们有哪些共同特点?预设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②小组合作验证:平行四边形是否具有这样的特征呢?你们可以两人一组研究研究。学生小组合作,利用三角板、直尺这些学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③小组回报交流:量一量: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对角分别相等。画一画:分别在对边之间画垂线段,经过测量发现垂线段间的长度都一样,再通过平移说明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3、总结概括平行四边形的意义。①刚才大家动手操作,量一量,画一画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谁能说明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师:先四人一组互相说一说,推荐一个你们组认为说得最好的同学说给大家一听就明白是平行四边形。②小结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③巩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师: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4、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1)每人拿出准备的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图片,量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师:你能量出平行四边形两条红线之间的距离吗?应该怎么量?把你量的线段画出来。(2)学生尝试后交流。(3)师引导总结: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像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4)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步骤1:先找一个点(顶点)2:再找一条线(对边)3、对准点和线 4、画上一条垂线(虚线)5、写清底和高注意:画高时一定要用铅笔、虚线画,并标出直角记号,相应的底和高。想一想:还有别的画法吗?议一议:平行四边形有几条高?5、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1)教师演示:用四根吸管串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 (2)学生自己拿出吸管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后汇报。 (3)一起归纳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周长没有变,但是面积变小了。(板书:易变形,不稳定性)(4)举例说明:(5)平行四边形的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几个实际例子吗?(放缩尺通过平行四边形的伸缩检验产品是否合格。汽车的保护网通过平行四边形的伸缩起到缓冲的作用)三、归纳总结,拓展延伸。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汇报。老师用课件展示。(学习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以及它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具有不稳定性,还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5、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及特性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具有易变形(不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徐家井小学 黄艳军都是由四条边组成,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复习导入:这是什么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特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捏住一组对角用力相反方向拉,看看变成了什么图形? 平行四边形 感受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存在仔细观察,大胆猜想提问:从图中你能发现平行四边形吗?142312586791011142312586791011小结: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1=∠3,∠2=∠4。1234通过平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1.先找一个点(顶点)2.再找一条线(对边)3.对准点和线5.写清底和高步骤:4.画上一条垂线(虚线)底高画高时一定要用铅笔、虚线画,并标出直角记号、相应的高和底。高底高底想一想:你还有别的画法吗?ABCD底高议一议:平行四边形有几条高?同一组对边,有无数条高判断下面的红色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吗?是的话,哪条是底,哪条是高? (1) (2) (3) (4) (5) (6) (7)底 高 底 高 高2 高 1 底1 底 2 ××××动一动,想一想。我发现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周长没有改变,但是面积变小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放缩尺通过平行四边形的伸缩检验产品是否合格 保护网通过平行四边形的伸缩起到缓冲作用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具有不稳定性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谢 谢 观 看!再 见!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上册64页-66页课型 新授教学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时间 40分钟教学总思路 结合生活实际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对应的数学思想。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结合生活实际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对应的数学思想。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感受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的价值。教学步骤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PPT播放及教学时长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1: 复习导入新课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P1-5 10min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环节2: 引导学生画一画、量一量 画一画、量一量 P11-34min 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探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特征 教学环节3: 归纳总结 一起总结 P 35-40min 总结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以及它的特征备注:若公开课文件中包含教案,可省略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处说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课件(17张PPT).pptx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设计.doc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设计思路说明.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