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讲稿教学流程:一、课前互动师:同学们好,你们是几班的?早就听说你们班的孩子特聪明。认识我吗?我是鼎城区武陵小学的高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科学。(出示课件上的姓名)喜欢上科学课吗?今天这节科学课我们要做实验,做实验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能做到吗?实验课是需要试验仪器的,你们带来了吗?没带来?颜色辨别仪没带来?气味探测器呢?也没带来?声音收集器呢?味道分辨仪?中央处理器呢?同学们,看样子,咱们三( )班的同学 学习准备很充分!那准备好了吗?(走回讲台)开始“上课”二、魔术情境导入师: 同学们,看过魔术吗?喜欢吗?高老师就是一位魔术师,想看高老师表演吗?如果你认为高老师的表演还行,就别忘了鼓励鼓励高老师(自己轻轻鼓掌)!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你们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灯泡亮了。 (你的声音真响亮,观察也很仔细)师:你呢?你有什么发现? 生2:我看到那块布一遮,灯就亮了。(表达很完整,观察也很仔细)生3:… (你的表达真清晰)师:此时此刻,你想知道些什么呢?生1:灯是怎么发光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探究)师:还想知道什么?生2:…(你的想法很独到)师:老师知道了,同学们想知道的有很多很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个问题:让 灯 亮起来。(课件出示并板书)猜想,认识实验器材。师:同学们,大胆的猜想:要让灯亮起来,需要些什么呢?生1:电 (你大胆地说出了你的猜想)生2:电线(你的知识很丰富)生3:开关 (你的思维很敏锐)生4:… (你的思维很奇特)师:孩子们,你们真不错,想出了这么多让灯亮起来所需要的器材。今天高老师只给大家准备了三种器材,科学家们曾经就用这三种器材让灯亮起来。看看(拿出器材)这是什么?1号干电池,能够提供电源。这个呢?电线又叫导线,能导电。还有这个呢?这是一个小灯泡,这节课我们就像科学家一样用这三种器材去探究如何让小灯泡亮起来。(补充课题)师: 同学们,你们想近距离观察他们吗? 请每组的组长拿出器材盒。别急,在分发器材前,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要求,请看大屏幕:对每一样器材每一位组员都要看一看,摸一摸,再想一想:这三种器材各自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好,请组长分发器材。师:都观察好了吗?请把器材放回器材盒里。(走下讲台,拿着干电池)关于干电池,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它的一头是凸起的,一头是瘪的。(观察很仔细)师:凸起的一端是电池的正极,凹进去一端是电池的负极。(课件出示)师:关于电池,你还知道些什么?师:我还知道电池的一个秘密,分享给大家:今天我们用1号电池进行实验探究,电池上有一个“1.5V”的标识,V是电压单位,1.5V表示1.5伏。关于电压,科学小精灵要给我们一个安全提示。仔细听:通常36V以下的电压都属于安全电压,可直接用手触摸。我们生活中的照明电压一般是220V,远远高于安全电压,千万不可直接接触。师:小灯泡的结构又有什么特点呢?(课件出示实物图)生1:上面是玻璃的 师:再看看玻璃泡的里面有什么?(课件出示)生2:里面有细丝。师:那就是灯丝,一般是由金属钨制成的,遇到电流,钨丝就会发光。(课件出示)师:再看看小灯泡的下半部分有什么特点?生3:是黄色的螺纹师:知道它是什么材质的吗?师:这是一种金属材料师:这就是小灯泡的一个金属触点。再找一找小灯泡还有一个金属触点,藏在了哪儿?师:你摸摸,什么感觉?生:凸出来的师:是的,你们也来感受感受。这就是小灯泡的另一个金属触点(找4个同学摸摸)师:(出示课件)所以小灯泡一共有几个金属触点?(两个金属触点)师:最后来看看导线,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导线实物图)生:两端有细丝,外面是塑料师:(课件出示)我们一起来看看导线分内外两部分,里面是可以导电的金属丝,外面是不可导电的绝缘皮。设计电路,动手探究1、探究第一阶段师:现在器材都有了,那就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去设计一种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请把你的设计画在实验报告单的背面,开始吧!师:(当有一多半的孩子完成了,就请3位设计方案不同的同学上台展示)画好以后就坐正,用一种很骄傲的眼神看着我。不要看别人的,可能你画的更好。师:同学们,刚才老师请了几位小小设计师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展示在了黑板上,我们请他们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生1:我是将小灯泡的一个金属触点通过导线和电池的正极相连。(很好,你清楚的表达了你自己的想法)师:再请第二位小小设计师,你也说说。生2:…师:哦,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将小灯泡的一个金属触点通过导线和电池的负极相连。…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想不想亲自动手验证,让小灯泡亮起来!不过,在动手探究前,科学小精灵还有一个安全小提示要告诉大家:如果将导线的两端直接和电池的正负极相连,就会出现短路现象,发生了短路,电池会很快耗光,如果生活中出现了电路短路,将会引发火灾、电伤等恶性事故。所以大家千万要注意哦!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按照自己的设计,看能不能让灯泡亮起来呢?开始吧!2、探究第二阶段师:同学们,小灯泡亮了吗?没有亮?怎么啦?出问题啦?请同学们停下来,请组长将所有的器材收回器材盒,我们一起来看看咱们的设计方案,问题出在哪呢?我们再来看看方案一:这是将小灯泡的一个金属触点通过导线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方案二:是将小灯泡的一个金属触点通过导线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可是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小灯泡有两个金属触点,电池也有正负两极。哦,有想法啦,别急,先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再动手修改自己的设计方案。(在学生们交流时可适时指导两组:你们看,小灯泡的这个金属触点是空着的,电池的这一极也是空着的,如果把他们连接起来会发生什么呢)师:(在同学们差不多快完成时,请几位画对了的同学到前面修改黑板上的几种错误设计方案)请刚才上来修改设计方案的同学分别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你说。生1:我是将小灯泡的一个金属触点和电池的正极相连,再把小灯泡的另一个金属触点通过导线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很好,你完整的表达了你的想法)生2:…师:我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你是将小灯泡的一个金属触点和电池的负极相连,再把小灯泡的另一个金属触点通过导线与电池的正极相连。师:我们又有了新的设计方法,想不想再动手试一试。注意:如果你的小灯泡亮了,再想想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也让小灯泡亮起来。师:小灯泡都亮了吧!好了,组长收好实验器材。那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把小灯泡点亮?谁来试一试。你这样连小灯泡亮了吗?(亮了)五、实验小结。师:来,孩子们,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师:是的,它们都是将小灯泡的两个金属触点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通,小灯泡才会亮起来。(张贴实验结论)。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探究,让小灯泡亮起来了,实际上,我们已经成功地连通了世界上最简单的电路。请大家拿出实验报告单,先把成功点亮小灯泡的设计图画下来,再完善好实验报告单。比一比,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课外拓展师:好,完成了就交给组长。孩子们,高老师和大家一起动手探究,已经成功的连通了世界上最简单的电路,让小灯泡亮了起来。你们真的很了不起!你能解释高老师玩的这个魔术的奥秘了吗?你们的想法都有些道理,但不足以解释这个魔术的奥秘.如果我们学了下节课的知识,学会设计一个简单的可控电路,让小灯泡想亮就亮,想灭就灭,,也许你就能解释出魔术中的奥妙。甚至,你也会玩这个魔术了。还想再看一次这个魔术吗?孩子们,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开心)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