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9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道德与法治学科考试说明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相关精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引导教肓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坚持有利于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二、命题原则1.基础性与发展性结合的原则。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试题要注意关注学生发展,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既要检验全体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学业水平,也要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2.方向性与科学性结合的原则。试题要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坚持能力立意和教育价值立意,遵循教育规律,以学生为本,注重生活化、综合性、教育性和时代性;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探究问题的能力;要保证试题内容的正确性,避免出现政治性、知识性、技术性等错误;试题表述规范,问题明确,语言简洁,专业术语准确。3.思想性与适当性结合的原则。试题应体现国家意志、体现民族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加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试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差异,有利于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考出自己的水平;各难度试题的比例适当,题目设置要有梯度,起点适当,坡度适宜。4.重大性与重点性结合的原则。此项为时事考核原则。突出国家大事、人民大事,以国内为主、正面宣传为主。试题要体现党和国家的路线、重大方针政策,体现党和国家在一定阶段里的宣传教育主题,考查一年来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社会、生态等诸方面的重大事件。三、命题依据初中道德与法治毕业学业考试命题主要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以及本地的教育教学实际。四、考试范围与要求★第一部分:七年级1.深深浅浅话友谊【理解】2.让友谊之树常青【运用】3.师生交往【运用】4.中国人的“家”【运用】5.沟通传递爱【运用】6.和谐家庭我出力【运用】7.敬畏生命【理解】8.守护生命【运用】9.法律的特征【理解】10.法律为我们护航【运用】★第二部分:八年级11.网络改变世界【理解】12.合理利用网络【运用】13.诚实守信【运用】14.加强自我防范【理解】15.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运用】16.服务社会【运用】17.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理解】18.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识记】19.维护国家安全【运用】20.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识记】(2)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的我国的国家性质【识记】(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识记】(4)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识记】21.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识记】(2)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识记】22.坚持依宪治国(1)宪法的地位、原因【理解】(2)宪法规定的内容【识记】(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这一基本方略首先要坚持什么【识记】23.增强宪法意识【运用】24.公民基本权利(1)政治权利和自由【理解】(2)人身自由【理解】(3)受教育权【运用】25.依法行使权利(1)怎样依法行使权利【运用】(2)维护权利的方式【识记】26.公民基本义务【识记】27.法定义务须履行【运用】28.基本经济制度【识记】29.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识记】(2)怎样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识记】30.基本政治制度(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识记】(2)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是由什么确定的,是谁的选择【识记】(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识记】(4)人民政协围绕哪两大主题履行哪些职能【识记】31.国家权力机关【识记】32.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识记】33.国家司法机关????(1)国家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识记】(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识记】(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识记】★第三部分:九年级34.改革开放促发展【理解】35.中国腾飞谱新篇【理解】36.改革进行时【理解】37.共享发展成果【理解】38.感受创新【理解】39.创新引擎【运用】40.创新强国【理解】41.万众创新【理解】42.新型的民主【理解】43.行使民主权利【识记】44.增强民主意识【运用】45.选择法治道路【理解】(1)法治的要求【识记】(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识记】(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识记】(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识记】46.厉行法治【理解】47.中华文化根【理解】48.美德万年长【运用】49.高扬民族精神【理解】50.构筑中国价值【理解】51.发展中的人口问题【识记】52.资源环境面临危机【理解】5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运用】54.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运用】55.民族大家庭【识记】56.家和万事兴【运用】57.反对分裂【理解】58.“一国两制”【运用】59.民族复兴梦【识记】60.新时代??新征程【理解】61.圆梦大舞台【运用】62.自信的中国人【运用】63.共同的家园【理解】64.变化中的世界格局【理解】65.维护世界和平【理解】66.应对全球性问题【理解】67.关心共同命运【理解】68.积极有作为【理解】69.贡献中国智慧【理解】70.新的发展契机【理解】71.共享发展机遇【理解】72.畅想未来【运用】★第四部分:时事2018年5月1日——2019年4月30日五、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90分钟。3.分值:100分,其中教材第一部分占10%左右,教材第二部分占30%左右,教材第三部分占48%左右,时事占12%。4.题型及分数比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分别占50%和50%。其中,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30分)、不定项选择题(20分);非选择题包括简答题(30分)、探究与实践(10分)、分析说明题(10分)。试题易、中、难比例:8:1.5:0.5。5.组卷:试卷结构简约、合理,根据学科特点处理好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例;试卷阅读量要控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控制试卷的整体难度,不出偏题、怪题,尽量少出纯记忆性试题,同一题型中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试题的表述形式规范,使用语言简洁、连贯、无歧义,图文匹配,插图准确;全卷中以热点及其他实际问题为材料载体,考查知识跨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将在40%以上,并注意体现研究性学习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