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激趣导入南宋俞文豹《吹剑录》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六:鉴赏古诗词的语言(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语言风格(2)二、知识讲解(一)前堂知识回顾1、语言风格的本质特点:诗人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2、常见的诗歌语言风格特点:(1)豪迈雄奇 (2)沉郁顿挫(3)悲壮慷慨 (4)朴素清新自然(5)含蓄隽永、婉约细腻(6)含蓄委婉 (7)清新明丽(8)幽默讽刺 (9)生动形象(10)绚丽飘逸、绚丽工整(二)例题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临江仙 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问题】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先怀念过去。当年科考同榜及第。跨马游街,春风得意,前程似锦。感慨现在,分别十年,岁月沧桑,而今遭贬,徒增悲叹。上阕,抚今追昔。先写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心。再想象朋友离开后自己的离愁别绪。“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多重空间的组合变化。“闻说”导入传说 。“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飘逸,挥洒自如。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临江仙 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问题】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步骤一,概括特点)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步骤二,分析表现)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步骤三,兼顾效果)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步骤一,概括特点)“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步骤二,分析表现)灵动超逸,挥洒自如。(步骤三,兼顾效果)三、技巧点拨(一)命题方式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3、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4、谈谈此诗词的语言艺术。5、前人对这首诗的评价是……,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二)思路点拨1、解题注意事项(1)关注作者一贯的语言风格。(2)关注诗歌本身的语言风格。(3)关注题干的提示作用。2、答题步骤第一步01第二步02第三步03(1)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模式:明特色+列例证+析感情四、实战演练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问题】分析《春怨》的语言特色。参考答案:此诗的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这一儿化音的使用,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三、四句用质朴的语言表明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亮点总结03040102051、语言风格的概念2、语言风格的类型3、高考试题命题方法4、高考试题解题步骤5、实战演练复习巩固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鉴赏古诗词的语言(三)语言风格(2).pptx 高考诗歌鉴赏——鉴赏古诗词的语言(三)语言风格(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