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要点知识及易错点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要点知识及易错点解析

资源简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要点知识及易错点解析

《表内乘法》
要点知识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1、意义: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相同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2、名称:乘数×乘数=积
二、1-9的乘法口诀:熟记口诀,会口算乘法算式。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但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先看成几个几。如:5+5+5+5 看成4个5,可以表示: 5×4或 4×5
3.加法改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 快速算乘法,背熟乘法口诀是关键。
5.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6.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 这个数×倍数 或 倍数×这个数。
如:5的3倍就是3个 5,用算式3×5或5×3.
三、解决问题。
1、已知每个多少和个数,求一共多少?每个数量×个数=一共的数。
2、加法和乘法对比解决问题:求一共有多少?
理解题意、仔细审题、选择方法:看单位,分方法,单位相同用加法,单位不同用乘法。
3、乘加、乘减的算法多样化:根据不同的观察方位选用不同的解决问题。先算乘法,再算加、减。

易错点解析

1.口诀“四六二十四”表示4个6相乘。(×)
【表示4和6相乘】
2.、口诀“六七四十二”表示6个7相加。(√)
口诀“五九四十五”改成加法算式是5+9=14。(×)
【改成加法算式应该是:9+9+9+9+9=45】
3.、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它们的和。(×)
【不一定。如:1×2=2,1+2=3,积比和小了。】
4.7个7相加得14.(×)
【7个7相加就是7×7=49】
5、一个数乘6的积在10——20之间,积一定是12.(×)
【不一定。如:3×6=18】
6、在乘法计算里,积一定比其中任何一个乘数都大。(×)
【错。如:1×2=2 1×0=0,积等于其中一个乘数。】
7.积是81的算式只有9×9.(×)
【错。比如还有:3×3×3×3=81。】
8.6和5相乘,积是多少?
6×5=30或5X6=30
9.6个5相乘,积是多少?
5×6=30
10.将8盆花围着花台摆一圈,每两盆花之间相距3米,这个花台一圈有多少米?
8×3=24(米)
【围成圈的,直接用花的盆数×每两盆花之间的距离】
11、将一根绳子剪四次,每段长5米,原来这根绳子有多少米?
(4+1)×5=25(米)
【剪4次就会得到(4+1)段绳子。】
12. 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3分,一共需要多少分?
(5-1)×3=12(分)
【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锯(5-1)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