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探究《走进法治天地》——为争做遵纪守法好公民建言献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元主题探究《走进法治天地》——为争做遵纪守法好公民建言献策

资源简介










单元主题《走进法治天地》
——为争做遵纪守法好公民建言献策
姓名: 班级: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1. 研读文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出法律的特征以及我们的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2. 为中学生如何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3. 与同学们分享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具体做法。
【学习任务】
为我们班级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建言献策。
“我”的一天
下面是班级中小欧同学的一天生活记录:
6:30 吃早餐,发现昨天买的牛奶是过期的,心想放学后要去超市找卖家;
7:00 公交车上,车上的一名小伙子因不给老人让座,和老人吵起来了;
7:20 快到学校时才想起今天要值日,糟糕,要迟到了,过马路时发现车还很远,果断闯红灯;
8:45 第一节课下课,同桌小张因与同学打架,根据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小张被学校开除,声泪俱下;
12:00 放学回家,路过邻居家,小李的父母又吵架了……
14:30 地理课上,课上讨论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原因,想到家附近的工厂排放污水,废气,臭气熏天;
17:30 放学回家,妈妈不高兴,她跟我说,奶奶很孤单要搬到家里来住,可是小时候都没有帮助妈妈带孩子,为家庭没做任何贡献,为什么赡养她。
20:OO 和同桌小张QQ聊天,小张说爸爸妈妈要让他辍学打工。
21:00 在私企上班的姐姐回到家,一脸不悦,说连续加班一周,但是没有加班费。
21:20 浏览新闻网页《盘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打掉了多少“老虎”“苍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国家实力迅速增强,但腐败现象也呈现出易发多发的势头。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会上,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指出:“近年来我们党内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非常恶劣,政治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
正因如此,党和国家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把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2012年12月6日,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这是党的十八大以后落马的第一位省部级干部,当时就引起舆论高度关注。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端,5年来,党中央“刮骨疗毒”式的反腐决心和勇气,一次次刷新了人们的认识。截至2016年底,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打破所谓“刑不上大夫”的猜想。从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数和审查高级干部人数看,连年创下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新高。从分布地域看,查处的高级干部覆盖了31个省区市。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苏荣、周本顺、白恩培、蒋洁敏……一群“大老虎”纷纷落马。法网恢恢,疏而不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问题导思】根据上面的情景体验,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完成下面的任务:
1.从日出清晨到日落黄昏,从呱呱坠地到白发暮年,法律与我们如影随形,相伴一生,小欧一天都与哪些法律擦肩而过?你还知道哪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




2.结合教材P85-86的“探究与分享”,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




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成效显著,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那些特征?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是如何体现的?请再列举2-3个事例说明法律的作用。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为了更好的学习法律知识,帮助同学们树立法治意识,我们奎文实验初中积极开展了“法治教育系列教育活动”,初一(9)班的全体同学踊跃参加到这活动中去,举行了一次以“法制教育”为内容的主题班会。
作为班级的一员,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任务内容。
【标新立异】
(1)请你为主题班会设计一个主题。


【观点辨析】
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2)你赞成这一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我思我悟】
(3)请你谈谈开展本次主题班会给你带来的一些体会或启示。 




陈某的故事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就作案多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准则分析】
(1) 从陈某失足的轨迹来看,他的行为受到过什么准则制约?这些准则有什么不同?





【案例启示】
(2) 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沦为“阶下囚”,你从中得此到的启示是什么?





【发出倡议】
(3)请你为中学生遵纪守法提出具体要求?








【规范比较】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1)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等。
(2) 不赞成。因为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3) 体会要体现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示例:①生活需要法律,我们的生活与法律密不可分;②我国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③青少年要自觉学法,守法,维护法律的尊严。等等。
陈某的故事
(1) 从陈某的失足轨迹来看,他的行为受到过道德、纪律、法律的制约。不同点: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2)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因此遵守规矩十分重要,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作为中学生,我们既要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又要认真学习,树立法治观念,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