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一道德与法治下册6-10课复习 第六课:《“我”和“我们”》第一框:集体生活邀请我1.集体的含义?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2.如何理解集体的温暖?(1)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时,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2)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3.集体力量的来源?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4.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的关系?(1)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2)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3)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5.集体力量的作用?(1)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2)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3)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获得成长。(3.4.5可以概括为:怎样认识集体的力量?)第二框:集体生活成就我★6.集体生活怎样成就我?(1)在集体中涵养品格①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②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2)在集体中发展个性①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②我们要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一框:单音与和声★1.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1)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2)当集体规则与个人意愿发生冲突时,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3)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2.如何让和声更美?(让集体更和谐的做法)(1)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以保持和声的和谐之美。(2)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改进建议。(3)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4)坚持集体主义,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5)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慎重考虑,冷静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6)我们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第二框:节奏与旋律3.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之间的关系?(1)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和谐时,我们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2)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存在差异时,为了保持旋律的和谐,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角色时,角色之间的冲突就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4.如何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在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时,我们通常会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等。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5.小群体的作用?积极作用:(1)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2)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消极作用:(3)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6.如何正确认识小群体的节奏和集体的旋律之间的关系?(1)当小群体的节奏融人集体生活的旋律时,我们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积极参与集体的建设。(2)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我们就会产生与小群体之外的其他同学的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7.如何正确处理小群体和集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需要“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第一框:憧憬美好集体1.什么是集体的愿景???美好的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2.集体愿景的作用?(1)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2)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 开拓进取。★3.美好集体的作用?(1)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家园,引领我们成长。(2)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4.集体的良好氛围的表现?(美好集体的表现?)(1)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 (2)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3)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4)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5.民主的、公正的集体的表现?(1)对于集体事务,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且都应得到尊重和重视;(2)每个人都应遵守共同的规则,没有特权和例外;(3)每个人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没有偏见与排斥6.充满关怀与友爱的集体对成员的要求?(1)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待、礼让他人,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2)不仅有关怀与友爱之心,而且有具体的行动和得当的方法;(3)不以关爱之名行“伤害”之举,也不因外貌、性格、家境等歧视、欺侮他人,让每个人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7.善于合作的集体对成员的要求?(1)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展各自的能力;(2)每个人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同时又避免个人英雄主义;(3)每个人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消极依赖或袖手旁观。8.充满活力的集体对成员的要求?(1)集体成员之间和而不同、相互激励和竞争;(2)以承认、尊重为前提展开竞争;(3)集体成员之间交流互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第二框:我与集体共成长★9.怎样在共建集体中尽责?(1)我们要确立共同愿景、共同目标。(2)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3)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10.在集体中担当成长的表现?(1)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2)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3)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4)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5)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这些是我们走向社会的“必修课”。(9.10可以概括为我们怎样才能与集体共成长?)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一框:生活需要法律★1.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1)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来调整。 (2)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解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当前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的未来。(3)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种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3.什么是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之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法治的作用是什么?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6.法律的特征有哪些?(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3)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7.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和联系共同作用: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8.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表现在哪里?(1)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2)每个公民都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的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9.法律的作用?(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1)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2)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3)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导、教育人向善。(4)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10.作法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做?(1)我们要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要认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规范自己的行为。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1.为什么要特殊保护未成年人?(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关爱未成年人是人类的共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2. 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他法律:《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3. 保护未成年人都是谁的责任?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4.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课本p99相关链接勾画具体看)★5.未成年人如何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6.如何做到依法办事?(1)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与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7.法律的权威来源? 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8.让法律成为信仰有什么作用?(1)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2)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9.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10.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与法治的关系?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11.建设法治中国,青少年应如何做? 增强法制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