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化生活》第九十课知识框架图知识梳理(按新教参)第九课框架图1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原因:(形成.意义.发展.重点)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P99重点) 为什么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P100,拓展要求相关链接2点) 如何推动社会主义繁荣兴盛?(3点P100-101)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114全面重点) ( 1)文化自信的作用和意义(3点P102)我们的文化自信的来源和表现P102(重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用和意义P102第三段重点)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点P103-104重点) 1原因(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P104第一段 2 要求P104-105(重点)知识梳理新版9.1 第九课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课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 、 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1、走出误区P97-99(选择)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2、曙光初现(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2)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意: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确立方向: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4.坚定道路的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为什么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P98(为什么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1、 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2、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道路理论制度一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背)P99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四.为什么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背)P100(1)必要性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②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重要性 ;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拓展理解)(1)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要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2)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就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而言的。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六、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背)P1011、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原因:我们的文化作品,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震耳发聩的声音。3、要求:(1)国家: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2)文化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3)文化自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9.2第二课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彰显文化文化自信的力量P102(一)文化自信(背)P1021、原因:(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我们的文化自信的来源、表现(背)P102(1)来源: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表现:这种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02-1031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02(1)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2、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背)P103-104(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而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二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P104-1051、为什么?P104(1)作用: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拓展意识形态P104专家点评)(2)形势: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属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2、如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背)P104-105(1)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2)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3)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思维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载体 第十课知识框架图 1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和意义P106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P107(重点) 1 理想信念对国家民族的作用和意义P109理想信念与思想道德的关系P109如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P110 (重点) 思想道德建设地位:国无德不立。人无德不兴P1112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P111--113(重点)知识梳理新版10.1 第十课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一课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意义P106背)1精神力量: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2精神追求: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3价值判断:体现着一个社会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4文化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107(背)1、地位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什么?(是什么?背)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3.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P107(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政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体现,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4、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P107-109(背)(1)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2)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第二课时 10.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理想信念之基P109-110(为什么?)理想信念对国家民族的作用和意义P119: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2、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必须站在理想信念制高点上,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P 119二.如何要树立理想信念之基?(如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P110)(背)(1)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人们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必须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脚踏实地,坚持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P111-113)1、地位;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2、 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求(背)(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 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社会风尚,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 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要提高全民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氛围。(4)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培育现代诚信文化,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大力倡导雷锋精神,弘扬奉献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5)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必须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第四单元综合探究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11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要求):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注意: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示:从先进文化的角度回答(背)(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3)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导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6)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主体国家)2.推动社会主义繁荣兴盛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十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主体学生)如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重点)(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107-109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