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首先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倒幕派的主力,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及材料,归纳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重点、难点) 三、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同学们还记的日本大化改新吗,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今天我们学习日本历史上又一次改革——明治维新。2.讲授新课(1)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首先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倒幕派的主力,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 师解释:明治维新明治: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 (日本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政府)维新:改革明治维新: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师介绍:德川家康在日本历史上,17—19世纪中期称为江户时代,因最高统治者德川将军的统治机构幕府设置在江户(今东京)而得名。江户时代的统治机构有两级——幕府(掌管国政)和藩国。将军把领地分封给藩主,藩主效忠将军,二者形成主仆关系。 幕府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 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从1192年到1867年,在日本历史上是实行军事封建统治的“幕府政治”时期,经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三大幕府的统治。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贸易的唯一地点——长崎出岛在对外政策上,幕府实行闭关锁国策,禁止日本人出海,只允许荷兰等少数国家的商船在指定的地点从事有限的贸易。1853年,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件,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培里(也译作"佩里")和祖·阿博特等率舰队驶入江户湾浦贺海面的事件,最后双方于次年(1854年)签定《日美和亲条约》(又称《神奈川条约》)。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学生小组探讨回答,教师根据图示进行讲解。【合作探究】2.阅读教材,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并分析归纳其作用。 学生根据表格填写,教师总结。【合作探究】3.阅读材料,分析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材料一:国家时间年平均增长速度日1868-187332.2%英1851-18733.3%美1861-18735%德1861-18733.8%材料二:早在 1876 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定《江华条约》…… 1894 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 1910 年,正式吞并朝鲜。学生阅读材料,小组探讨回答,教师总结。影响: 积极: 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到了,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 改革保留了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回顾所学,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项目明治维新(19中)戊戌变法(19末)社会背景资义发展水平较高封建统治相对薄弱;资义发展不充分,封建统治势力强大;领导力量倒幕派实力强大掌握了政权资阶弱小,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国际环境1)自由资义时期2)西方侵略中国 (有利的国际环境)1)向帝义过渡阶段2)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结果成功失败设计意图:只在学生横向思维的培养。(3)课堂小结日本在19世纪中期存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富国强兵,进行了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些改革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改革存在局限性,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保留了天皇制度。(4)知识结构任务三:【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5)互动训练互动训练,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反思学后反思我学到的知识我学到的方法我还要努力的四、课后作业将课后作业——提升检测—《明治维新》发学生课下完成巩固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