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一、课标内容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日本、意大利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二、教学目标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概括意大利法西斯建立的背景、标志,并说出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特点,侵略扩张的表现;(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知道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共同原因;说出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标志;知道希特勒的恐怖独裁统治;简述日本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主要表现与暴行;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重点、难点) 三、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与美国经济大危机有什么联系?2.讲授新课(1)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等基本史实。 师讲述:什么是法西斯? 法西斯原意“束棒”,为古罗马执政官出巡时的权利标志。象征暴力和强权高于一切。现在法西斯成了恐怖、独裁和战争的代名词。 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概括意大利法西斯建立的背景、标志。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 标志: 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 【合作探究】2.阅读教材,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特点是什么?侵略扩张的表现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教师总结。特点: 对内:实行独裁(恐怖)统治。 对外:醉心于领土扩张(侵略扩张) 表现: 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出示任务:任务三 【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归纳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共同原因。 材料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失业 人数 德国(1932年) 40.6% 70% 约1700万 日本(1931年) 8.4% 50% 约300万 生: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师讲述:“纳粹党”概念 是德语“民族社会主义”(Nationalsozialismus)的音译缩写。前身为1919年1月5日建立的德国工人党。1920年9月30日,该党改名为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联盟。1921年6月29日,阿道夫·希特勒任党的元首。1946年9月30日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为犯罪组织。 “纳粹党”理论 种族主义;民族复仇主义;反马克思主义;主张对外侵略扩张、对内独裁。【合作探究】2.阅读教材,说出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标志。 生:欧洲: 1933年,德国希特勒建立法西斯专政 亚洲: 1936年,日本广田弘毅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 【合作探究】3.结合教材,简述希特勒是怎样进行恐怖独裁统治的? 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合并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1934年兴登堡逝世。此后,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大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迫害犹太人。(数以千计的犹太科学家被迫流亡,其中最著名的是爱因斯坦 ) 【合作探究】4.结合教材及结合所学,简述日本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主要表现与暴行。 表现: 1931年,策划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2年,扶植建立伪满政权; 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蚕食中国华北; 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暴行: 制造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细菌战。【合作探究】5.完成下列表格,比较德、日法西斯专制建立的异同。 (3)课堂小结德、意、日由于国内的经济困难,力图对外扩张,转移国内的矛盾,最终引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况,结果如何,我们下节课学习。。(4)知识结构任务四:【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5)互动训练互动训练,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反思学后反思我学到的知识我学到的方法我还要努力的四、课后作业将课后作业——提升检测—《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发学生课下完成巩固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