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教案一、课标内容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二、教学目标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万隆会议、“非洲年”、古巴、巴拿马收回运河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了解万隆会议及万隆精神;(重点、难点) 目标3:回顾所学,了解非洲与拉丁美洲受奴役的史实;阅读教材,知道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及非洲独立的历史意义;知道拉丁美洲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重点、难点) 三、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一直以来经常是欧美国家的殖民地。二战结束后,他们是被继续奴役,还是奋起抗争呢?2.讲授新课(1)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万隆会议、“非洲年”、古巴、巴拿马收回运河等基本史实。 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说出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合作探究】2.阅读教材,说出万隆会议通过的原则是什么,什么是万隆精神? 生:原则:和平相处精神:会议所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合作探究】3.阅读教材,说出万隆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生: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旨在让学生了解万隆会议的概况。出示任务:任务三 【合作探究】1.回顾所学,说出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殖民统治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并说出“三角贸易”对非洲的影响。 生:时间:新航路开辟后 生:影响: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极大地制约了非洲的发展,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社会经济的倒退,导致非洲长期贫困。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旨在让学生了解非洲、美洲地区人民抗争的背景。【合作探究】2.阅读教材,指出纳赛尔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总结。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埃及独立。 1956年,纳赛尔从英法殖民者手中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师补充:运河全长175公里,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主要国际水道。1859年法国开凿,1869年建成通航。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水上航程。1882年,英国武装占领埃及,完全控制苏伊士运河。1956年,英国对埃及长达70多年的殖民占领结束。【合作探究】3.阅读教材,说出1960年非洲有多少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称为什么?并思考归纳为什么在20世纪60年代,非洲大陆民族运动蓬勃发展? 生:17个 生:非洲年内因:非洲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力量壮大并加强国际合作。外因:经过一战的打击,帝国主义势力进一步削弱,这给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高涨提供了条件; 20世纪50年代亚洲和北非独立运动胜利起了鼓舞作用等。【合作探究】4.阅读教材,说出哪一事件标志着非洲所有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非洲的独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生: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意义 使整个非洲摆脱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 奠定了非洲的政治版图,独立运动中诞生了50多个非洲独立国家; 使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众多的非洲独立国家形成了一支重要的反殖民反帝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合作探究】5.阅读教材,说出拉丁美洲争取国家主权的史实。 学生回答: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领导下,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美国承认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权。师补充:规定:1999年运河区主权全部交还给巴拿马。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全长约82公里,宽152~304米。工程前后历时30年,1914年正式开通后,美国霸占了运河及其两岸狭长地带的运河区,变成“国中之国”。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素有“世界桥梁”之称。(3)课堂小结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独立后的各国在振兴民族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维护主权和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民族独立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结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国际力量。还要正确认识到,亚非拉各国在取得民族独立后,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推进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4)知识结构任务四:【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5)互动训练互动训练,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反思学后反思我学到的知识我学到的方法我还要努力的四、课后作业将课后作业——提升检测—《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发学生课下完成巩固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