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只怕不抵抗》教案本课时教学内容:1.表演《只怕不抵抗》2.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欣赏、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歌曲的爱国主义情怀。2.通过分段欣赏,利用速度、情绪等音乐要素进行赏析,学会用图形谱进行辅助学习。3.能够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只怕不抵抗》,了解进行曲的音乐风格。4.认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了解其主要音乐作品。5.通过演唱和聆听抗战时期的音乐作品,感受共产儿童团的革命历史,激发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点:1.感受二拍子的节奏,能用自豪,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抗战时期儿童团员们的爱国主义情怀。2.认识音乐家冼星海,了解几部其主要的音乐作品。3.利用图形谱进行歌曲欣赏,感受不同音乐段落的速度,情绪所表现的情绪。教学难点:1.掌握歌曲中附点节奏、休止符等处的准确演唱。2.认识并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同音连线处的时值。3.能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进行歌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课前提前候课于指定位置,在预备铃响之前列队安静候课。2.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3.师生问好。二、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4.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雨”的含(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风”、“雨”的含义?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三、学唱《只怕不抵抗》1.导入:抗日歌曲多为音调高昂激越,节奏非常有力,就像我们的《国歌》,一听就可感受到满腔的激情,并鼓舞人们一直朝前进!同时,我们也要记住这首曲子的作曲家洗星海先生,他是抗战时期投身于革命歌曲创作的音乐家。2.初步聆听,了解歌曲内容。3.复听歌曲,找出歌曲的相似乐句。4.过关斩将:(1)第一关,准备枪支(发声练习)。师;我们知道,上战场作战必不可少的就是枪支弹药,有机关枪、冲锋枪。请大家来模仿它们的枪声,看哪个小英雄既快又正确。2/4XXXX|X0|XXXX|X0||DaDu师:模仿得真不错,让我们加上旋律来唱唱看。2/43345|30|3313|20||DaDu师:准备好了枪支,看看下一关要干什么了?(3)第二关,拿起武器(节奏练习)。A.出示歌词:手拿小刀枪,冲锋到战场。B.师:我们拿起的是小刀枪。请大家仔细听我拍打的节奏,按照我拍的节奏把它们念出来。师拍——生念。(注意附点节奏及最后一音的时值)2/4XX|X.X|X0X|X-|X.X|X-|X0||C.师:完整念(争夺小红旗),谁能完整地给大家来念一念,念得正确就可以得到小红旗。D.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出示节奏)(4)第三关,口号练习(难点教学)。A.师:为了增强气势,我们还要来学一学口号,我们的口号是:不怕年纪小,只怕不抵抗。同样的,听老师来拍这个口号的节奏,请你们来念口号,注意仔细听。2/4XXXX|X0X|X-|XX|X-|B.师:接下来我们的口号节奏发生了变化,请注意听。2/4XXXX|X-|X.X|XX|X0|C.师:念得很有气势,你们来看看,这两句口号有什么区别?(回答)D.师:为了让口号更嘹亮,我们把它们唱出来。2/41213|103|5-|36|1-|10|(同音连线的时值3拍)2/41213|1-|3.5|36|1.6|123.2|1-|师:观察一下第二句口号发生了什么变化?(重复了一部分)5.检验成果,巩固难点,完整演唱歌谱。6.跟琴填唱歌词,表现情感。(1)放慢速度轻声唱。(2)有感情地演唱。五、综合表现歌曲1.师:同学们,小英雄威武勇敢的形象已经在大家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认为可以为哪些歌词配上神气的动作,更好的表现小英雄们的机智勇敢,顽强的斗志呢?(讨论并表演)2.小组讨论表演。3.全班表演。4.小组表演展示。六、课堂小结,下课礼式。作业分层设计:?????????????1.全体同学背唱并表演歌曲《只怕不抵抗》。2.自选作业:课后搜集有关“爱祖国”的乐曲,并进行小组分享讨论。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