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40张PPT。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实验的功能李颖 实验,是为了解决文化、政治、经济及其社会、自然问题,而在其对应的科学研究中用来检验某种新的假说、假设、原理、理论或者验证某种已经存在的假说、假设、原理、理论而进行的明确、具体、可操作、有数据、有算法、有责任的技术操作行为。通常实验要预设“实验目的”、“实验环境”,进行“实验操作”,最终以“实验报告”的新闻形式发表“实验结果”。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什么是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实验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实验是培养学生思维及创造性的最好载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一、化学实验的功能“三维目标”的相互关系假设论证设计实验结论评价反思科学探究知识能力情感★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观察能力★阅读能力 ★分析能力★归纳能力 ★演绎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书面表达能力 ★实验综合能力能力目标1.教材中的实验分布(1)人教版教材:有57个实验,28个探究实验,11个家庭小实验。(2)科学版教材:有69个实验(观察活动)里,14个探究实验,6个 制作活动。(3)湘教版教材:有75个实验(请你尝试)里,15个探究实验。二、教材中的实验安排第八单元 课题二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课题三 铁生锈的探究第九单元 课题一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课题二饱和溶液 绘制溶解度曲线第十单元 课题一指示剂的探究 酸的化学性质的探究 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 课题二 中和反应的探究 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 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第十一单元 课题一 粗盐提纯; 课题二 探究区分常用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第十二单元 课题三有机化合物 服装纤维的判别 湘教版探究内容专题一: 观察镁条的燃烧 酒精灯的火焰专题二: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 酸雨的危害专题四: 探究蜡燃烧的产物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氢氧化铜的分解专题五: 探究水的组成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组成专题七: 溶液的pH专题八: 金属矿物 金属活动性 金属的锈蚀 塑料的鉴别专题九: 重金属是蛋白质变性三本教材共有的探究实验? 我们呼出的气体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酸雨的危害?水的组成?溶液的组成?金属活动性?金属的锈蚀?溶液的pH2.实验特点明线:以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化学的 基本概念暗线:(1)能力线:观察、操作、分析、归纳、演绎、设计、探究、表达等 (2)方法线:假设、对比、控制变量、验证3.课本实验处理(1)序言: 目的:引发学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要求:现象鲜明,操作简单,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进行解释。 例如:氢氧化钠+酚酞+盐酸 鸡蛋的沉浮 魔棒点火 空杯生烟 (2)物质的变化目的:(1)认识物质的变化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要求: (1)教师的操作要规范,要有一是引导学生注意操作 (2)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实验:人教设计了水的蒸发、胆矾研碎、胆矾和氢氧化钠、石灰石和盐酸反应4个实验。 湘教设计了木条的实验、加热碱式碳酸铜2个实验可以补充: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木条的燃烧,加热碳酸氢铵观察实验要注意: 在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如发光、放热或吸热、变色、气体的放出或吸收、生成沉淀等,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要作全面的观察,克服片面性。例如:镁带在空气中的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3)实验基本操作目的: (1)训练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要求:教师要耐心、细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行为人教(4)初步认识探究目的:初步认识探究 巩固观察 学习填写实验报告湘教安排了2个它就实验:(1)镁条燃烧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观察,设计了三个观察方案:层层递进,形成观察方法。(2)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主要目的是体会探究过程(5)空气组成的测定目的:深化观察方法 初步进行实验分析 体会实验设计 提高表达能力观察→ 分析→ 结论→ 问题注意:实验操作的步骤及原因 此实验的原理(6)氧气的性质目的:巩固观察方法 学习分析的方法 巩固基本操作 深化表达能力认识物质 实验——观察——思考——分析反应现象——文字表达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渗透环保意识、节约意识(7)气体的制取实验室制取氧气: 掌握基本操作 深化分析能力 初步归纳能力 初步设计能力 体会探究分两步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熟练的操作 深化分析能力 形成归纳能力 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活动与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充分运用对比的方法(O2) 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溶解性加强探究性体现开放性,鼓励创新学生分组,可用不同方法制取 不同方案、不同仪器、不同药品教学指导书中的方法可供参考 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知道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和方法。掌握实验室制取O2、CO2的方法(包括所需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检验方法等)常见各种气体的性质1.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决定制取装置2.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决定收集方法3.气体的化学性质决定检验和验满方法类型: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思路总结★固液装置(8)水的组成目的:实验的分析方法 通过实验进行推理 深化表达能力下面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根据该图,你得到哪些信息:①??????????????????? ②??????????????????③?????????????????????。 品红的扩散糖的溶解探究氨水的扩散(体会科学方法:对比实验、控制变量)1+1=2?(9)微观粒子目的:培养分析能力 归纳能力 表达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 目的:掌握实验技能 体会探究 强化分析能力 强化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