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建议[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复习建议[下学期]

资源简介

复 习 建 议
1、 知道地球仪的主要特点和功能(a)
(教学工具:地球仪)
1、.经线
(1)概念:地球仪上连接( )( )两极的线叫 经线。
(2)特点:经线指示( )方向
各条经线长度( )
每条经线成( )圆
(3)0°经线的确定:国际上规定把通过
( )的那一条经线定为
0°经线,也叫( )线。
2、经度:
(1)全球共( )度,从0°经线往东是( )经度,用字母表示为( );
0°经线往西为( )经度,用字母表示为( )
(2)东西半球的划分:以( )和( )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我国大部分地区位 于( )半球。
(3)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经度每差( )度,时间相差一小时,越往东时间越( )
3纬线
(1)概念:地球仪上与( )平行的线叫纬线。
(2)特点:指示( )方向
长度:每条纬线的长度( )等
每条纬线自成( )形状
4、纬度
(1)赤道也叫( )度纬线;往北最高到北纬( )度,即( )点,往南到( )度,也叫( )点。
(2)南北半球的分界:以赤道为界,往北为( )半 球;往南为( )半球。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 )半球。
(3)、高、中、低纬的划分(见下图,把地球划分出高、中、低纬),要求
A、画出分界的纬线和纬度
B、标注高、中、低纬的范围。
(4).五带的划分:在下图中表注:
A五带的划分界限
B 五带的名称
实践:
1、填图:在图甲中填注北极、南极、地轴、赤道、经线、纬线等名称。
d k g c 60度
h f e 0度
160度a 180度 160度 140度 10度
(第2题) (第1题)
2、 图中符合下列条件的点为( )
① 该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② 该点以北为高纬度,以南为中纬度
A、a点 B、e点
C、c点 D、d点
②写出该点的地理坐标( )
3、关于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坐标北纬65度, 西经15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该点位于西经度、中纬度
C该点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D该点位于东经度、高纬度
二、知道地图的主要特点和功能(C)
1、地图三要素
(1)方向 :一般定向法:上()下(),左()右( )
指向标定向法():箭头所指方向是( )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A经线指示( )方向
B纬线指示( )方向
实践:
右面1、2、3图中A在B的方向依次为( )
A、1西南 2正西 3东北
B、1东南 2西南 3西北
C、1西南 2西南 3东北
D、1东南 2正西 3西北
(2)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实践:已知甲、乙两地相距2000千米,在比例尺为5000万分之一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
A、2厘米 B 、2.5厘米 C 、4厘米 D、 5厘米
A分类 :
分类 表示的地理范围 描绘的事物
大比例尺
小比例尺
实践:
图幅大小相同的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浙江地图、海盐地图,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中国地图 b世界地图 c中国地图 d海盐地图
B表现形式: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千米
数字式: 线段式:
(3)图例和注记
2、地图的种类
(1)学生举例
(2)分层设色地形图(结合图册):
绿色代表( );黄色代表( ); 白色代表( )
(3)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 )
等高线稀疏表示( )
等高线汇集在一起表示( )
等高线由海拔低处向高处凸出的是( )
等高线由海拔高处向低处凸出的是( )
3实践:
(1)读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相关知识要点:
AC为(   )坡   
BC为(   )坡
C是(   )

(2).张东暑假准备去北京旅游,他依次应该选择的地图是
A中国政区图  B北京市旅游景点图  C北京市交通图  D中国铁路交通图  E故宫导游图
(3).读浙江省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此图的比例尺是(   );
宁波在杭州的(   )方位。
请在图上找出掉表杭州的图例( )
请量算金华到温州的实际距离是:
(   )
三、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a)
(教学工具:中国政区图 )
1、我国领土总面积( )平方米,居世界第( )位。仅次于( )和( )
2、我国最大的岛屿( )岛,第二大岛屿( )岛。我国最大的群岛是( )省的( )群岛。
3、我国的疆域:
A是我国领土的最( )端,即在( )            
B是我国领土的最( )端,在( )
C是我国领土的最( )端,在( )
D是我国领土的最( )端,在( )
4、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
四、知道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及浙江省的位置(a):
( 教学工具:浙江行政区划图 中国政区图 )
1、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 ) ( ) ( )三级,其中省级行政单位共有( )个
2、利用自制的空白的《浙江行政区划图 》 《中国政区图》和有关表格,师生共同了解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及浙江省的位置。
五、分析中国地形的特点(b);
(教学工具:中国地形图 )
1、中国的地形有三大特征
(1)地形多样:包括( ) ( ) ( ) ( ) ( )五种。
(2)山区面积广大: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 )
(3)地势( ),呈( )状分布。分界线:
2、中国的地势分( )级阶梯:
其中第一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 ( )
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是( )和( )。
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是( ) 和( )。
(利用地图,请学生举例)
3、实践:
(1)、我国东部频临的四大海域,
自北向南依次为( ) ( ) ( ) ( ),
并在图上标注其位置。
(2)、填出我国山脉的名称:
Aa①( )②( )③( )④( ) b⑤( )⑥( ) c⑦( )
Ba⑧( )⑨( ) b⑩( )⑾( ) c⑿
C⒀( ) ⒁( ) ⒂( )
(3)、在图上填出八大高原的名称、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及名称。
六、了解长江和黄河的概况(a):
(教学工具:黄河流域图和长江流域图)
1、利用地图,先带领学生从源头、注入、长度、干流流经省区、上中下游分界处、主要支流、主要水文特征等方面进行复习。
2、实践:
(1)在《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政区图》中描出黄河、长江的图列
(2).读长江示意图答题:
A长江的源头在( )山主峰
B长江最长的支流是( ),
并在图上用字母表示。
C长江上、中、下游的分段用 “/”表示。
D长江干流上最大的水电站是( )水电站,
在图上用字母“B”表示
(3)读图回答:
A黄河发源于青海省( )山,
向东流入( )海。是中国
第( )长河。
B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线是( )
和( )
C黄河、长江都流经是省区是( )
和( )
D黄河( )游被称为“悬河”;
黄河泥沙主来自( )游,治理黄河的主要措施是( )
七、分析中国的气候(6):(教学工具:〈世界气候类型图〉
1、中国的气候有两大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气候跨( ) ( ) ( )带
(2)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为界
线是( ) ( ) ( ) ( )和( )线。
2、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盛行( )风,冬季盛行( )风。
3、实践:填图
八、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说明加强区域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c)
1、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2、填出我国南北方的差异
地区 年降水量 均温 交通工具 民居特色 饮食习惯 气候类型 耕地类型 主要农作物 耕地制度 河流水运
南方
北方
3、东西部差异: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
地形 气候 土地 资源 经济 交通通信 教育科技 城市 人才
东部
西部
4、交流与互补:
(1)主要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2)西部大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原则
5、实践:
(1)2000年我国政府正式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争取10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试着从因地制宜的思想提出西部发展的策略。
(2)、读图回答:
A、 “西气东输”的主干线西起A点所指的 ( )
自治区,东到B点所指的 ( )直辖市,其间三次穿过
(   )河,并且穿过了我国最大的河流( )。
B 、 “西气东输”的主干线除穿过A、B外,还穿过了
七个省区其中C是( ) 省,
D是( ) 自治区,E是( ) 省。
C、请你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角度,谈谈 “西气东输”
对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D、请你设计一个调查方案,调查本地在自然和人文方面有 哪些优势和不足,提出两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九、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a):(教学工具:〈世界政区图〉
1、地球表面总面积有( )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是( )亿平方千米。占地表总面积的( )%。陆地面积有( )亿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 )%。因此人们把地球称为( )其中陆地又包括三部分即:
(1)大陆: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 )
(2)岛屿:世界最大的岛屿是( )
(3)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
2、( )和它附近的( )合起来叫“大洲”,世界上共有( )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分别是( )( )( )( )( )( )( )。
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纬度最高的洲是( ),跨
经度最广的是( ),没有热带的洲是( )和( )。
3、地球上的海洋被分为( )个,按面积由大到小分别是( )( )( )和( ),四大洋中纬度最高的是( ),轮廓呈S形的是( ),三面被陆地包围呈半封闭的是( )。
4、实践:读下图并回答:
(1)写出大洲的名称:1( )2( )3( )4( )5 ( )6( )7( )
(2)写出四大洋的名称:A( )B( )C( )D( )
十、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a):
  (教学工具:〈世界气候类型图〉)
1、 从类型、分布、特征等方面列表加以了解。
气候名称 气候分布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两侧。非洲中部、亚洲的马来群岛。主要在南美洲的南部(亚马逊平原――世界最大的)
终年高温多雨,潮湿。湿度很大。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两侧,主要在非洲。 终年高温,一年分为干季和湿季
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侧如非洲北部、澳大利亚南部、南美洲南部 终年高温,极少下雨。
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的东南部和南部。 一年分为雨季和旱季,终年高温。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大陆的东南部。如中国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韩国、日本的南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沿岸、大陆西部的亚热带地区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东部的温带地区,如我国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 夏热多雨,冬冷干燥
温带大陆气候 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 降水稀少,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的西岸。如英国。新西兰。 冬温夏凉。全年降水比较均匀。
亚寒带气候 北纬50°到70°之间的地区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寒带苔原气候 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边缘 长冬无夏。最高气温只有10°
寒带冰原气候 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鸟屿上 各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高山气候 在热带和亚热带的高大山地上。如我 国的青藏高原 隨着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下降。
(从纬度、大陆东西部、降水、温度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
2、实践:
(1)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中部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特点,最典型分布地区是 ( )
 A地中海沿岸 B中国东南部 C欧亚大陆中部 D赤道附近
十一、知道社会调查的常用方法:
(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实地参观考察、召开座谈会)
十二、学会设计调查问卷:
1、 方法
2、 问卷调查的设计:结合《指导与训练》上的例题进行讲解。
3、 实践:
为了保证校园的秩序和学生的安全,学校将作出“禁止学生骑电动车上学”的禁令。对于“学生骑电动车上学”的利弊问题,请你设计一份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收集材料,帮助学校进行决策。
(以上教学建议和练习卷仅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