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名师导航】社会*法治中考一轮复习学案 考点41 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 (浙江专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名师导航】社会*法治中考一轮复习学案 考点41 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 (浙江专版)

资源简介




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间正道
②“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
③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④我们要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立场鲜明绝不让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④的表述中,既要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又要积极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兼收并蓄。故选择A。
2.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中国人民精神状态的真实展现。下列对四个自信理解错误的是(  )
A.道路自信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B.理论自信就是要坚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制度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D.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
【答案】B
【解析】D选项应表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11月2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三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通过审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中国第40个入选《非遗公约》名录的遗产项目。“藏医药浴法”申遗成功( )
A.彰显了世界文化源远流长
B.说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一致认同
C.丰富了国民认知,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D.促进了我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
【答案】C
4.(2018?浙江嘉兴)青花瓷是瓷器名品。其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白色;青蓝色花纹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制作花纹的颜料“钴蓝”由波斯商人带来;它的花纹既有汉人推崇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牡丹、芍药,也有西亚文化的葡萄藤。青花瓷的这些特性表明(  )
A. 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B. 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
C. 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前列
D. 中华文明是经久不衰、绵延不断的
【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外文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中国青花器既包括中国元素,也包括国外文化元素,表明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AD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B。
5.如果说中国古代在世界上最响亮的名片,我想大家肯定会一致说china,毕竟中国的瓷器享誉世界,这也是中国英文名字China的由来。但是如今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最响亮的名片是什么呢?Kongfu中国功夫,绝对能名列其中。2006年5月,太极拳被中国政府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省积极推进太极拳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此举(  )
①可以提升河南知名度和影响力
②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有利于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6.12月4日上午,以“改革创新促发展,携手同心创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据悉,孔子学院大会是全球孔子学院的盛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二届,旨在总结经验,密切交流,加强合作。数百位中外大学校长云集,被誉为教育领域的“达沃斯”。孔子学院大会的召开有利于( ???)
①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②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
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宣传中国文化的无比优越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7.(2016?浙江宁波)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该法的通过有利于()
①促进社会公平 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③推进慈善事业发展 ④确保所有人无后顾之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取向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故答案选C。
8.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包括(  )
①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②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③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④名扬天下的科技工艺
⑤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因此选项①②④⑤正确;选项③属于科学技术,不符题意。
9.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文化自信的本源在于(  )
A.历史的悠久、人力的丰富、国土的广袤
B.文化的多元、本来中传承、外来中借鉴
C.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
D.去粗中取精、去伪中存真、兼容中取舍
【答案】C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来自于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所以选项C的观点是正确的;AB与题意不符;D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
10.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下列选项中,能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是(  )
①“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②某地倡导抵制西方文化并拒过洋节
③我国电视台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由国外引进
④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团长周平和DG总裁克莱门斯·特劳特曼签订合作协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答案】B
【解析】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题干中①④都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符合题意。②做法错误,对外来文化不能盲目抵制,可以辩证借鉴;③节目版权靠外国引进,文化创新能力不强,不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1.传统文化不断发展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
材料二:2018年春节期间,央视《经典咏流传》让传统的诗词与新吋代流行元素相结合,再造当下流行和未来经典,掀起文化节目新高潮、“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抒发“登高望远”情怀的诗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融汇了中法印蒙四国乐风,成为经典作品“国际化”最妤的例证。
(1)有人认为:“只存充分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才能真正建立起文化自信。”请你结合材料,予以辨析。(10分)
材料三:燃放放烟花是中华民族持续了两千多年的习俗,甚至有人认为春节少了烟花爆竹的轰鸣声,就非常于西方的圣诞节少了圣诞老人一样。然而,由于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安全事故却层出不穷且会对环境产生极大影响。为了了解人们对“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看法,某班同学利用班会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
(2)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议,反映了什么冲突?(4分)
(3)你认为赞成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理由是?(4分)
(4)请你设计一条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4分)
【答案】
(1)观点错误,树立文化自信需要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但是还需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2)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突。
(3)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应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4)可用电子环保鞭炮替代烟花爆竹。
12.材料一:2018年1月9日,北京,法国总统马克龙夫妇在法国历史学家范华(Patrice Fava)陪同下参观故宫。2018年2月1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和丈夫菲利普参观故宫。故宫已经是每一位政要来华访问必游的景点之一。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我们这些人也是续着黑头发、黄皮肤,我们叫龙的传人。
材料三:《国家宝藏》是央视推出的一个文博探索类节目,联合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各大博物馆将拿出三件馆藏,由不同的明星“国宝守护人”从各大博物馆进行推介。
(1)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2)结合习总书记所说,我们该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2分)
(3)《国家宝藏》,提高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那么,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2分)
 
【答案】(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①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③结合时代要求,不断为优秀传统文化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3)①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②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6


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间正道
②“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
③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④我们要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立场鲜明绝不让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中国人民精神状态的真实展现。下列对四个自信理解错误的是(  )
A.道路自信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B.理论自信就是要坚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制度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D.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
3.11月2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三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通过审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中国第40个入选《非遗公约》名录的遗产项目。“藏医药浴法”申遗成功( )
A.彰显了世界文化源远流长
B.说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一致认同
C.丰富了国民认知,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D.促进了我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
4.(2018?浙江嘉兴)青花瓷是瓷器名品。其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白色;青蓝色花纹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制作花纹的颜料“钴蓝”由波斯商人带来;它的花纹既有汉人推崇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牡丹、芍药,也有西亚文化的葡萄藤。青花瓷的这些特性表明(  )
A. 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B. 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
C. 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前列
D. 中华文明是经久不衰、绵延不断的
5.如果说中国古代在世界上最响亮的名片,我想大家肯定会一致说china,毕竟中国的瓷器享誉世界,这也是中国英文名字China的由来。但是如今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最响亮的名片是什么呢?Kongfu中国功夫,绝对能名列其中。2006年5月,太极拳被中国政府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省积极推进太极拳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此举(  )
①可以提升河南知名度和影响力
②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有利于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6.12月4日上午,以“改革创新促发展,携手同心创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据悉,孔子学院大会是全球孔子学院的盛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二届,旨在总结经验,密切交流,加强合作。数百位中外大学校长云集,被誉为教育领域的“达沃斯”。孔子学院大会的召开有利于( ???)
①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②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
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宣传中国文化的无比优越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7.(2016?浙江宁波)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该法的通过有利于
①促进社会公平 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③推进慈善事业发展 ④确保所有人无后顾之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包括(  )
①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②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③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④名扬天下的科技工艺
⑤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9.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文化自信的本源在于(  )
A.历史的悠久、人力的丰富、国土的广袤
B.文化的多元、本来中传承、外来中借鉴
C.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
D.去粗中取精、去伪中存真、兼容中取舍
10.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下列选项中,能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是(  )
①“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②某地倡导抵制西方文化并拒过洋节
③我国电视台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由国外引进
④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团长周平和DG总裁克莱门斯·特劳特曼签订合作协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1.传统文化不断发展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
材料二:2018年春节期间,央视《经典咏流传》让传统的诗词与新吋代流行元素相结合,再造当下流行和未来经典,掀起文化节目新高潮、“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抒发“登高望远”情怀的诗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融汇了中法印蒙四国乐风,成为经典作品“国际化”最妤的例证。
有人认为:“只存充分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才能真正建立起文化自信。”请你结合材料,予以辨析。(10分)



材料三:燃放放烟花是中华民族持续了两千多年的习俗,甚至有人认为春节少了烟花爆竹的轰鸣声,就非常于西方的圣诞节少了圣诞老人一样。然而,由于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安全事故却层出不穷且会对环境产生极大影响。为了了解人们对“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看法,某班同学利用班会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议,反映了什么冲突?(4分)



你认为赞成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理由是?(4分)



请你设计一条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4分)



12.材料一:2018年1月9日,北京,法国总统马克龙夫妇在法国历史学家范华(Patrice Fava)陪同下参观故宫。2018年2月1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和丈夫菲利普参观故宫。故宫已经是每一位政要来华访问必游的景点之一。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我们这些人也是续着黑头发、黄皮肤,我们叫龙的传人。
材料三:《国家宝藏》是央视推出的一个文博探索类节目,联合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各大博物馆将拿出三件馆藏,由不同的明星“国宝守护人”从各大博物馆进行推介。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结合习总书记所说,我们该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2分)





(3)《国家宝藏》,提高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那么,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2分)
 



6



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

一、考点1感悟中华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考点分解
1.中华文化的特点。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
二、考点2掌握文化一脉相承的原因及如何传承。
◆考点分解
1.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考点3识记文化自信的来源和及增强文化自信的举措。
◆考点分解
1.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2.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一、考点1感悟中华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1.中华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
(1)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二、考点2掌握文化一脉相承的原因及如何传承。
1.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2.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三、考点3识记文化自信的来源和及增强文化自信的举措。
1.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2.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3.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1.正确认识中华文化。
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不断地推陈出新,要使中华文化不断地发扬光大。
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既不应完全拒绝,也不能全盘吸收,而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例1】(2018?浙江湖州)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用现代流行元素演绎中国古典诗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出来,深受大众欢迎。该节目的成功充分表明中华文化( )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③一枝独秀、唯我独尊??④独具特色、异彩纷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考点】正确认识中华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中华文化,③唯我独尊忽视了其他文化,表述错误。故选B。
【点评】属基础知识检测,适中。
【例2】(2018?浙江舟山)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播到朝鲜、日本;上世纪中叶起,全球先后掀起针灸热、中药热。未病先防、天人相应、阴阳调和等理念引领着人类健康发展方向。这反映了
①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博大精深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动力 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解析】重点在于解读材料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评】属于简单题。
【例3】(2017?浙江杭州)“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天文知识与人文生活合一的文化技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目前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印证了(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优秀文化遗产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二十四节气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值得大力弘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考点】中华文化。
【解析】中国“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文化的多样性,培养我国公民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文化遗产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值得大力弘扬,所以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③选项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排除。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弘扬民族文化.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干材料,辨析题肢选项,作出正确选择.
【例4】(2017?浙江金华)为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金华”,我市着力打造“15分钟阅读文化圈”,现市区已有多家24小时全自助。“悦读吧”,书香袭人。备受欢迎。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加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 ②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
③促进中华文化生生不息 ④提升市民科学文化素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考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金华”,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表明我国切实维护公共利益,重视提升民族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所以①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②选项不会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待外来文化,要吸取精华,弃其糟粕,排除。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
【例5】(2017?浙江宁波)(节选)我们身处一个流行符号“+”的黄金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实施“文化+”战略。如“红色文化+旅游”“地方特色文化+商业”等,实现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了产业内涵,带来了1+1>2的效应。
(2)结合材料,说说实施“文化+”战略的意义。
【答案】有利于发展区域经济;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丰富人们生活等
【考点】发展先进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涉及到科技的重要性、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解答时要认真分析材料,根据问题,推断考查的知识点,发散思维,紧密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综合作答。
【点评】解答本题可以用“有利于”的形式,从区域经济发展、中华文化的继承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考虑作答。
【例6】(2018?浙江衢州)(节选)南孔圣地、衢州有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开化县龙门村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主要包括土楼文化、太极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村内还留有红色宗祠、红军泂等革命遗址;村具有互帮互助;关爱弱者的传统。当地通过发掘这些地方文化资源,使整个村庄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材料三:衢州有礼包括对自然、历史、社会和未来有礼。对自然有礼,就是对自然有敬畏之心,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对社会有礼,就是人与人之间,对他人、客商、游客、所有人都有礼;对历史有礼,就是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挖掘好、发扬好;对未来有礼,就是把握未来发展趋势,顺应互联网时代……衢州有礼,龙门在行动。
◆对传统徽派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
◆村民借助互联网纷纷开办电商,推销土特产。
◆开展垃圾分类、进行厕所改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在发展农家乐的过程中坚持以礼待客,积极创建全国文明村。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龙门村重视发地方文化资源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龙门村的行动是如何体现“筱州有礼”的。

【答案】(2)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龙门村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
②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龙门村重视保护红色革命遗址,有利于弘扬与传承民族精神,为村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龙门村重视弘扬互帮互助、关爱弱者的传统,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①龙门村开展垃圾分类进行厕所改造,有利于保护环境,这体现了对自然有礼。
②龙门村修绺和保护传统建筑,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这体现了对历史有礼。
③龙门村在发展农家乐的过程中坚持以礼待客,体现了与人为善;积极创建全国文明村,有利于推进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这都体现了对社会有礼。
④村民借助互联网开办电商,发挥了科技的作用,有利于村民致富增收,这体现了对未来有礼。
【考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解析】(2)本题实际考查中华文化的重要性。结合教材知识,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对人类进步与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等方面作答即可。
(3)分析材料三的措施可知,◆对传统徽派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体现了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体现了对历史有礼;◆村民借助互联网纷纷开办电商,推销土特产,体现了科技致富,对历史有礼;◆开展垃圾分类、进行厕所改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是重视环境保护的表现,体现了对自然有礼;◆在发展农家乐的过程中坚持以礼待客,积极创建全国文明村,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体现了对社会有礼,据此解答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










7


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

一、考点1感悟中华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考点分解
1.中华文化的特点。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
二、考点2掌握文化一脉相承的原因及如何传承。
◆考点分解
1.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考点3识记文化自信的来源和及增强文化自信的举措。
◆考点分解
1.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2.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一、考点1感悟中华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1.中华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
(1)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 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 和 ;
(2)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 。
二、考点2掌握文化一脉相承的原因及如何传承。
1.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 的 和 、有容乃大的 。
2.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 为指导,坚守 ,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 ,不忘 , 外来,面向 ,不断铸就 新辉煌。
三、考点3识记文化自信的来源和及增强文化自信的举措。
1.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 的 、传承与 、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来自于实现 的光明前景。
(2) 的优秀、 的强大、人民的 ,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 ,是文化自信的 。
2.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 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 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 、更深沉、更 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 、文化安全和 的传承发展。
3.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 ,薪火相传, 。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 ,实现 转化、 发展。
(3) 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 中丰富发展。


1.正确认识中华文化。
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不断地推陈出新,要使中华文化不断地发扬光大。
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既不应完全拒绝,也不能全盘吸收,而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例1】(2018?浙江湖州)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用现代流行元素演绎中国古典诗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出来,深受大众欢迎。该节目的成功充分表明中华文化( )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③一枝独秀、唯我独尊??④独具特色、异彩纷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2】(2018?浙江舟山)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播到朝鲜、日本;上世纪中叶起,全球先后掀起针灸热、中药热。未病先防、天人相应、阴阳调和等理念引领着人类健康发展方向。这反映了
①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博大精深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动力 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解析】重点在于解读材料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评】属于简单题。
【例3】(2017?浙江杭州)“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天文知识与人文生活合一的文化技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目前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印证了(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优秀文化遗产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二十四节气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值得大力弘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考点】中华文化。
【解析】中国“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文化的多样性,培养我国公民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文化遗产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值得大力弘扬,所以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③选项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排除。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弘扬民族文化.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干材料,辨析题肢选项,作出正确选择.
【例4】(2017?浙江金华)为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金华”,我市着力打造“15分钟阅读文化圈”,现市区已有多家24小时全自助。“悦读吧”,书香袭人。备受欢迎。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加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 ②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
③促进中华文化生生不息 ④提升市民科学文化素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考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金华”,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表明我国切实维护公共利益,重视提升民族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所以①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②选项不会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待外来文化,要吸取精华,弃其糟粕,排除。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
【例5】(2017?浙江宁波)(节选)我们身处一个流行符号“+”的黄金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实施“文化+”战略。如“红色文化+旅游”“地方特色文化+商业”等,实现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了产业内涵,带来了1+1>2的效应。
(2)结合材料,说说实施“文化+”战略的意义。
【答案】有利于发展区域经济;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丰富人们生活等
【考点】发展先进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涉及到科技的重要性、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解答时要认真分析材料,根据问题,推断考查的知识点,发散思维,紧密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综合作答。
【点评】解答本题可以用“有利于”的形式,从区域经济发展、中华文化的继承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考虑作答。
【例6】(2018?浙江衢州)(节选)南孔圣地、衢州有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开化县龙门村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主要包括土楼文化、太极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村内还留有红色宗祠、红军泂等革命遗址;村具有互帮互助;关爱弱者的传统。当地通过发掘这些地方文化资源,使整个村庄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材料三:衢州有礼包括对自然、历史、社会和未来有礼。对自然有礼,就是对自然有敬畏之心,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对社会有礼,就是人与人之间,对他人、客商、游客、所有人都有礼;对历史有礼,就是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挖掘好、发扬好;对未来有礼,就是把握未来发展趋势,顺应互联网时代……衢州有礼,龙门在行动。
◆对传统徽派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
◆村民借助互联网纷纷开办电商,推销土特产。
◆开展垃圾分类、进行厕所改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在发展农家乐的过程中坚持以礼待客,积极创建全国文明村。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龙门村重视发地方文化资源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龙门村的行动是如何体现“筱州有礼”的。

【答案】(2)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龙门村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
②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龙门村重视保护红色革命遗址,有利于弘扬与传承民族精神,为村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龙门村重视弘扬互帮互助、关爱弱者的传统,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①龙门村开展垃圾分类进行厕所改造,有利于保护环境,这体现了对自然有礼。
②龙门村修绺和保护传统建筑,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这体现了对历史有礼。
③龙门村在发展农家乐的过程中坚持以礼待客,体现了与人为善;积极创建全国文明村,有利于推进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这都体现了对社会有礼。
④村民借助互联网开办电商,发挥了科技的作用,有利于村民致富增收,这体现了对未来有礼。
【考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解析】(2)本题实际考查中华文化的重要性。结合教材知识,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对人类进步与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等方面作答即可。
(3)分析材料三的措施可知,◆对传统徽派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体现了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体现了对历史有礼;◆村民借助互联网纷纷开办电商,推销土特产,体现了科技致富,对历史有礼;◆开展垃圾分类、进行厕所改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是重视环境保护的表现,体现了对自然有礼;◆在发展农家乐的过程中坚持以礼待客,积极创建全国文明村,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体现了对社会有礼,据此解答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