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复习目标】 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知道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位置。2、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知道1月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了解温度带、干湿地区的分布;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明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理解夏季风对我国旱涝灾害的影响。【复习指导】夯实基础知识——完成能力提升——训练评价内容:八上课本P21-38页,重点图:图2-1-1、2-1-2、2-1-4、2-2-8、2-2-9 时间:10分钟 要求:独立背诵,不得讨论 方法:用红笔圈画记忆不熟练的题目,反复背诵!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课本P22——29)1、我国地势特征: 。阶梯名称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 分界线 第二级阶梯 分界线 第三级阶梯 2、我国地势对交通、气候和水能的影响:(1)地势西高东低,很多大河自 向 流,沟通了 的交通,方便了 的联系。(2)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 深入 ,形成 。(3)地势呈三级阶梯, 落差大, 资源丰富。3、我国地形特征: 。我国各类地形中 占比重最大,平原仅占12%。1.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阶梯名称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山地 青藏高原分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山东丘陵、东南丘陵2.(1)西、东、东西、沿海和内地 (2)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内陆、降水 (3)阶梯交界处 水能 3.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阔 山地 4、识记字母a、b……所代表的主要山脉:a天山;b昆仑山;c喜马拉雅山脉;d祁连山脉; e横断山脉;f阴山; g秦岭;n南岭;i 大兴安岭;j 太行山; h 巫山;k 雪峰山;l长白山; m武夷山;o台湾山脉; p 阿尔泰山脉;q小兴安岭 5、上图中的主要地形区及特征:(1)四大高原:① 高原:雪山连绵, 广布;② 高原:地势 ,一望无际, 广布;③ 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广布;④ 高原:地形 , 广布。(2)四大盆地:⑤ 盆地:位置最 ;⑥ 盆地:面积最 ,有最大的 沙漠;⑦ 盆地: 色土壤,成都平原称为“ ”;⑧ 盆地:海拔最 ,有“ ”之称。(3)三大平原:A 平原:面积最 , 土著称;B 平原:黄淮海平原;C 平原:河网密布、 之乡。(4)三大丘陵: 丘陵; 丘陵; 丘陵5、(1)①青藏、冰川;②内蒙古、平坦、草场;③黄土、黄土;④云贵、崎岖、石灰岩; (2)⑤准噶尔、北; ⑥塔里木、大、塔克拉玛干; ⑦四川、紫色、天府之国 ⑧柴达木、高、聚宝盆(3)A东北、大、黑; B华北; C长江中下游、鱼米(4)辽东;山东;东南6、写出下面两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1)我国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 (2)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 6、(1)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D黄海(2)A青藏高原、B横断山脉、C四川盆地、D巫山、E长江中下游平原、F黄海 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课本P30——38)1、我国气候的基本征: ; ; 。2、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原因:地处亚洲 ,太平洋 ,海陆热力差异大。3、冬夏季风特点: 来源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冬季风 夏季风 夏季风:①来自太平洋的 季风,主要影响我国 部;②来自印度洋的 季风,主要影响我国 、 地区 4、季风区是指受 影响明显的地区,降水 ;非季风区是指 难以到达的地区,降水 。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 mm等降水量线)。6、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1)空间分布: ;年降水量呈现出从 向 递减的规律。(2)时间分布:降水季节分配 , 多, 少,年际变化 。7、夏季风的强弱、进退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季 和 推移。通常,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 季风活动的不稳定导致我国 灾害频繁。夏季风势力较强,易形成 “ ”;夏季风势力较弱,易形成 “ ”。8、约6月中旬至7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迎来 季节,阴雨连绵达一个月之久。 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 天气,晴朗干旱。9、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冬季:气温 降低,南北温差 ;夏季:除 外全国普遍 。10、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原因:纬度最 ,受 季风影响大。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原因:海拔 。11、1月0℃等温线,大致过 、 东南边缘。1.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大陆性较强 2.东部、西岸3 来源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冬季风 陆地(蒙古、西伯利亚) 偏北风 寒冷干燥 大夏季风 海洋(太平洋、印度洋) 偏南风 温暖湿润 小①东南、东、②西南、西南、华南 4.夏季风、丰富、夏季风、稀少 5.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400 6.(1)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东南沿海、西北内陆 (2)不均、夏秋、冬春、大 7.长短、雨带。 早、 晚、长;晚、早、短。 旱涝。 “北涝南旱”、“南涝北旱”8.梅雨、伏旱 9.自南向北、很大;青藏高原、高温。 10.黑龙江省的漠河。 高、冬;青藏高原、高 11.秦岭-淮河、青藏高原 12、温度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根据各地的 情况,结合农业生产实际。(2)说出右图中各数字所代表的温度带:①——⑥; 13、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与 一线吻合。14、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的 。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有重重山脉阻挡,水汽难以深入;盆地地形不利于降水形成。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的 。成因: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12.(1)活动积温 (2)①寒温 ②中温 ③暖温 ④亚热 ⑤热 ⑥高原气候区 13.秦岭-淮河 14.托克逊、火烧寮15、干湿地区的划分:(1)划分依据: 与 的对比关系(2)右图中A、B、C、D所代表的干湿地区:A 地区,B 地区,C 地区,D 地区。长白山森林属于 区,呼伦贝尔草原属于 区,腾格里沙漠属于 区。15.(1) 降水量、蒸发量 (2) 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湿润、 半干旱、干旱 16、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A 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B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C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如枣庄。D 气候: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而集中在夏季。E 气候。17、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 、 、 。复杂多样的气候,不仅使得我国不同地区 异彩纷呈,也为各种 的生长和发展多种 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显著的季风气候,一方面提供了较好的 条件,使得我国亚热带地区为 ,另一方面也常常带来各种 ,对我国的 、居民生活及 造成严重影响。18、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 ,夏季 ,气温年较差 ,降水 和 明显,具有较强的 特点。19、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 等降水量线;② 等温线;③ 区与 区分界线;④ 带与 带分界线; ⑤ 气候与 气候分界线。16. A热带季风、B亚热带季风、C温带季风、D温带大陆性、E高原山地 17.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自然景观、动植物、农业生产。 水热 、亚洲和非洲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灾害性天气、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18.较冷、 较热、较大、 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陆性气候19.①800mm、②1月份0℃、③湿润、半湿润 ④亚热、暖温⑤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 ⑤⑥⑧⑦④①②AB③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