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桥梁9 各式各样的桥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各种各样的桥,讲述桥梁的名称,感知桥的形状及组成,了解桥的发展史。 2、通过阅读用书,认识各种各样的桥梁,初步感知桥梁的建筑结构,知道桥的作用。 3、对桥梁感兴趣,积极参与桥的话题讨论。教学重难点:对桥梁感兴趣,积极参与桥的话题讨论。 活动过程:一、引导自由讨论,回忆自己见过的桥梁。 教师:你们与爸爸妈妈外出游玩时见过桥吗?在哪里见到的?你们见到的桥时什么样的?同伴交流,再在集体中交流。二、活动1 常见的桥梁1、分小组讨论2、班上汇报三、桥梁的类型1、桥梁有哪些类型?2小组长汇报四、小结:1、刚才我们认识来各种各样的桥,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依靠自己的聪明和才智设计制造了各种桥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设计师和工人又设计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现代桥梁,你喜欢哪一种桥梁?你觉得哪一种桥梁造的好,为什么? 2、今天我们获得了什么?10平直的桥梁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开展研究桥面的承受力大小差异的实验。 2.科学知识 知道平板桥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体验动手运用工具比感官观察来的更有效。 教学重难点 研究平板桥,有效、合理地搭建纸桥 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板桥特点。 二、认识桥梁的形状与承重力的关系三、活动1 小桥能承多重1、分小组做实验2、作妤记录3、小组长汇报四、活动2小桥能承多重1、分小组做实验2、作妤记录3、小组长汇报五、小结:学生谈学习收获。11弯弯的拱桥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 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教学重难点1、动手做实验2、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过:“桥梁是一种自古有之,最普遍而又最特殊的建筑物。” 二、美丽的彩虹桥-拱桥。 出示图片,观察比较这些拱桥,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各有什么优点?(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三、活动1 搭建拱桥1、分小组做实验(梁桥和拱桥)2、看看哪一种承重的能力好。3、汇报四、活动2 拱的承重1、实验:用木棍做一个拱,然后两个做对比,看是那一个面的受力更大。2、作好记录3、小组长汇报五小结:1、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12专题探究:冬瓜拱的力量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拱形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体验科技的力量、创造的快乐。???教学重难点弄清冬瓜拱的力量,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设法保持拱形的形状,使它承受更大的压力。???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授课1、提出任务2、作出假设3、设计方案4、分小组做实验5、做好记录,探究结论6、小组长汇报三、小结:学生谈学习收获13长长的悬索桥活动目标: 1、认识悬索桥。 2、通过实验了解悬索桥承载力。 3、初步了解、欣赏悬索桥的设计及优点。教学重难点:实验了解悬索桥承载力。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家乡的桥 出示家乡桥图片,带领认识这些桥,并知道名称。 二、出示悬索桥图片,引导观察它的外形特征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种叫什么桥吗?请你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2、小朋友你们想想,在这座大桥上面行驶着许多车辆,是什么有力量的东西支撑着桥面的呢? 三、动手实验,讨论。活动1了解悬挂索桥的结构活动2悬索桥的作用四小结:学生谈学习收获14 框架的式的桁架桥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开展研究框架的式的桁架桥的承受力的实验。 科学知识 知道框架的式的桁架桥的好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体验动手运用工具比感官观察来的更有效。 教学重难点 有效、合理地搭建框架的式的桁架桥的纸桥 教学过程 一、认识框架的式的桁架桥桥的特点.二、新授课活动1 哪种结构最稳定1、分小组做实验。2、看看哪一种形状的结构最稳定3、汇报 活动2 框架里的三角形1、分小组做实验。2、看看立体框架是否有更大的承包重能力。3、汇报 三、小结:学生谈学习收获15 设计与制造:我的小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设计、制作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认真倾听、不怕困难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学生复习:观察这些桥,它们在形状结构上属于哪些种类,造桥的材料是什么?桥面的形状分别有什么特点?(教师板书:桥)课件展示4种桥的图片(上拱桥、索桥、梁桥),每种桥提供两个不同角度观察的图片学生观察后集体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引导复习:薄板型桥面为了增大抗弯曲能力而通过改变形状增加厚度。)2、明确任务造一座桥二、自主设计(个体梳理旧知识)1、学生个体思考:从任务的字面理解,你想到了什么?说说我们完成任务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集体交流。2、学生小组讨论:我们学过哪些增加抗弯曲能力的方法?今天这些方法中,哪些适宜用在今天的造桥中的?为什么?集体交流。3、学生小组合作:在实验报告上画出设计图纸。(教师巡查指导)三、展示改进设计方案(集体梳理知识)1、利用实物投影:学生展示小组的设计方案,(2组)并派代表简单介绍设计时如何解决使纸桥在小车压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弯曲和破坏的问题。2、其他各组学生提出适当建议。(教师根据其他各组学生的建议适当提示:怎样牢固的连接各部分。)3、学生小组再次改进设计方案。(可以重新设计画图,也可原图修改。)四、成品制作(发挥技术创造)技术指导:教师提问:可能会用哪些技术或要用到哪些处理方法?学生讨论,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学生制作纸桥提醒:造好的桥先不能过分承重和过久承重,如果压塌一次,恢复形状后载重量就会大大减少。(课结束前如果完成的小组放实验室,如果没完成允许在校的中午时间继续制作,也允许学生重新制作)五、小结教师谈话:用纸造桥,桥上还要承重200克的小车,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相信我们的小建筑师们肯定能把这不可能变成现实。16 桥梁改变生活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桥的不同用途,能根据不同的情境设计出适合的桥。 2、能大胆的设计桥,体验制作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感。技能目标:初步了解桥的用途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萌发对周围事物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学重难点:解桥的用途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授课活动1 家乡的桥1、小组讨论(家乡及附近建造了哪些桥,它们各有哪些特点;它们建成后,我们生活上有哪些变化。)2、小组长汇报活动2 给桥梁建设规划出主意1、小组讨论2、小组长汇报,其他成员补充。三、小结学生谈学习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