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与社会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与社会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绍兴市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七年级社会·法治
1、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诗句中往往包含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中,主要跟海陆位置有关的是(  )
A.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关于巴西的世界之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B.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
C.巴西热带雨林——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D.亚马孙河——世界最长河流
3.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北非、中亚地区人们大都信仰伊斯兰教????B.波斯湾地区大型油轮来往频繁
C.湄公河平原人们喜食各种米制品???????D.马赛人大多穿着红色的披风
4.造成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气候差异 B. 占地面积大小 C. 居民多少 D. 劳动生产方式差异
5.下列大洲中,主要分布在东半球且有赤道穿过的是( )
A.亚洲 B.南美洲 C.欧洲 D.北美洲
6.下列四幅图是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图,表示坡度最陡的是( ?)




A.??   B.     C.???    D.
7.下列坐标符合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45°W?,60°N?? B. 10°W?,55°S?
C.180°,17°S?    D. 35°E,66°S
8.读右图,图示半岛降水稀少,非常干燥,从地图上
可直接找到的证据是(? )
①半岛三面环海??②沙漠广布
③无河流分布   ④森林茂密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9.与威尼斯、北海道、巴黎气候对应的序号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③②
10.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段话在学习上启示我们( )
A.要学习上述学科 B.学习就会让自己变得聪明
C.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D.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11.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①以上气候都属于热带气候 ②A气候主要位于赤道附近,D气候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附近
③B气候是马赛人逐水草而居的原因   ④C气候区适合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即使是成就卓越的伟人,也会有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我们看待自己时要( )
A.多看看自己“所拥有的” B.只看看自己“所拥有的”
C.多看看自己“所没有的” D.多看看别人“所拥有的”


13.指纹人人皆有,却各不相同,重复率约为640亿分之一,故被称为“人体身份证”。这表明人的生命具有( )
A.短暂性 B.社会性 C.智慧性 D.独特性
14.有一位伟人说:“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这告诉我们( )
A.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 B.友情比亲情更重要 C.友情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D.交友要慎重
15.“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个比喻说明友谊是( )
A.一种亲密的关系 B.平等的、双向的 C.一种心灵的相遇 D.有原则的
16.王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做到“每天上一节好课,每天约一位同学有效谈心”。可见王老师的目标是更好地成为学生的( )
①学习指导者 ②学业竞争者 ③成长引路人 ④生活抚养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初中生小郭的父母开了一家小排挡,经常忙碌到深夜,所以每逢假期,小郭就会在店里帮父母的忙。她说:“我能帮他们下面条、整理桌子,我不想看父母这么累。”小郭的事例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 )
A.敬重父母,不要有不同意见 B.学会倾听,理性与父母沟通
C.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期望 D.体谅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18. “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句歌词告诉我们,要实现心中的梦必须( )
①坚持不懈地努力 ②把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③有明确的目标,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 ④轰轰烈烈地做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下列做法有利于在网上交往中保护自己的是( )
①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邀请 ②与表明住在同一城市的网友见面
③选择与自己性别一致的网友见面 ④不向网友说明自己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0.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冷漠的看客”这一社会现象,下列看法正确的有( )
①没有必要坚守帮助他人的道德底线,帮助他人会受到诬陷
②人与人只有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才能拒绝冷漠
③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④我们要用真诚、热情去感动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七年级社会·法治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阅读下图,回答问题。(9分)










(1) 图中字母D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图中海拔最高处不超过   米,图中河流AF的大致流向是   。(3分)
⑵若图中B地与C地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则两地实际水平距离是   米;沿B-C连线做一剖面图,得到的剖面图是甲还是乙? (2分)
(3)某旅游开发公司打算开发此地,请你说说可以开发哪些旅游项目?并简要说明理由。(选择写出一个即可)(2分)

(4)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除了开发旅游项目外,再举一例说明此观点。(2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印度的人口为13.26亿人(2016年),居世界第2位,由100多个民族组成。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教、佛教等宗教源于印度,形成独具特色宗教文化。
●印度矿产有矿藏近100种且储量丰富,其中云母产量世界第一,煤和重晶石产量居世界第三。
●2016年印度人均GDP为1892美元,世界排名第139位。
●印度全国有1832个教育性科研机构和理工学院,每年大约培养7万个计算机软件专业人员。
材料三: 2018年8月27日,总书记习近平参加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














(1)在图①②两幅图中,与B地气候特征相符的是______。A地所在的国家有一个城市被称为是“亚洲的硅谷”,它是_________。A地是_______人种为主。按照经济水平划分,这两个国家都属于______________。据图①②判断A、B两地的气候类型及特点。(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印度的区域特点及对其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




(3)关于“一带一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分)
①线路经过了亚洲、非洲和欧洲
②线路经过了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③经马六甲海峡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④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欧洲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①③
(4)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中印两国应如何处理好两国关系。(2分)


23.看图答题。(8分)

30。N附近的河流分布图
(1)当河流①下游因降水导致河水暴涨时,其他三条河流的水量变化情况是( )(1分)
A.河流②水量减少 B.河流③④水量减少
C.河流④水量暴涨 D.河流②④水量不变
(2)对四条河流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1分)
A.河流①注入波斯湾,该区域有“世界的石油宝库”之称
B.河流②位于非洲,注入地中海,当地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
C.河流③是当地的运输大动脉,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小
D.河流④流经地区的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
(3)河流④所在地区有着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请从自然、人文两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2分)


(4)河流③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请从地形或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2分)


(5)河流③所在国最南边的海域经常受到周边国家的非分侵占。请从资源或交通地位角度简要分析该国坚决维护此海主权的必要性。(2分)


24.阅读下列两个镜头,回答问题。(15分)
镜头一:丹丹在周记中写道:这周的班会课令我又忧又喜。首先,值周班干部总结时点名批评了我,由于我不认真打扫清洁区,造成我班被扣分,我顿时羞得满面通红。接着班主任总结时,表扬了部分学习进步的同学,我也名列其中。反省今天的表现,我认识到自己……
镜头二:丹丹班会课上既被批评也受到了表扬,下课后她的好友同时也是竞争对手的小丽马上过来和丹丹聊天,告诉丹丹下回做值日的话可以帮忙做,这样就不会让班级被扣分了。小丽还询问了丹丹学习进步的方法,觉得自己复习不够。丹丹很乐意地把自己的学习进步的心得告诉了小丽。
(1)结合镜头一,分析丹丹是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的?(4分)





(2)联系镜头二,说说丹丹和小丽的做法体现了课本中的哪些知识点。(4分)





(3)丹丹学习有进步,认为学习是快乐的,但也有一些同学觉得学习太累了。就这两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7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以下是某校七(2)班两位同学的行为。小明:平时很挑食,不爱吃蔬菜,爱吃烧烤:一般至少在晚上11:30后睡觉,白天上课睡觉;生病了,随便找点药吃,不去医院看,也不请假不来学校;老师批评几句,还说老师是多管闲事。小强:喜欢看中国古代名著, 如《三国演义》等,爱好书法,坚持练习毛笔字;周末,还向当地老人学习越剧;周末有空经常给爸妈做家务,对长辈恭敬有礼。
(1)请你评价某校七(2)班两位同学的行为。(10分)
小明:



小强:



材料二:廖智是四川绵竹的一名舞蹈老师,在地震中失去了双腿和心爱的女儿。但灾难并没有击垮她,她练习用假肢走路,甚至跳舞,虽然痛的汗水湿透了衣衫,但她不懈努力,在亲人的帮助下,终于不仅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而且能活跃于各种舞台。
(2)廖智面对挫折的行为给了我们什么启示?(3分)



绍兴市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答案
七年级社会法治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D A A B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D C B B D A D D
二、非选择题
21.本题共9分
(1) 山谷 700 自东北向西南 (每空1分) (2)1250 甲 (每空1分)
(3)比如森林公园 农家乐 度假村等(1 分) 因为这里有森林资源 温泉资源(1 分)
(4)根据沿海的位置,发展渔业或海运业;根据丘陵的特点,可以种茶、竹、经济林木,发展林业。(选一个,其他言之有理也可)(2分)
22.(共15分)
(1)①。班加罗尔。白色。发展中国家。 A: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B: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共8分)
(2)印度是个人口大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劳动力丰富并且廉价,有利于其经济发展。印度是个历史悠久、民族和宗教信仰众多的国家,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印度的科技人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印度的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利用其矿产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采矿业和制造业。(区域特点和影响各写2条,共4分)
(3)B (1分)
(4)因地制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中印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应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分)
23. (共8分)(1)B (2)D
(3)自然: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适宜;土地辽阔,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有密西西比河可以灌溉;人文:高度发达的工业,机械化程度高;交通发达。(两个角度各写一点,2分)
(4)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河流径流量大;地形:西高东低,落差大。(任选一个角度得2分)
(5)资源: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石油等矿产资源;交通:南海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国际航道。(任选一个角度得2分)
24. (共15分)
(1)丹丹是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两个方面来认识自己的。丹丹写周记,反省自己,这是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值周班干部和班主任对丹丹的评价,这是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答出两个方面给2分,分别联系材料给2分,共4分)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竟争的态度。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2分)呵护友谊,需要用去关怀对方。体会朋友的需要,在朋友需要的时候站到他的身旁,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2分)
(3)这两种观点都不全面。(1分)
①学习中有快乐。当我们对某个方面的知识有强烈的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2分)②学习中有辛苦。学习的过程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2分)③学习是苦乐相伴的,我们要体验学习的美好,享受学习的过程。(2分)
25.(共13分)
(1)①小明的行为错误。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人的态度。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尊重老师、理解老师。(5分)
②小强的行为正确。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感受真善美,获得精神世界的财富。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丛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5分)
(2)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增强生命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面对挫折,发据自身的生命力量,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