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初始Python课件(16张幻灯片)+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信息技术初始Python课件(16张幻灯片)+教案

资源简介

初始Python 教学设计
课题
初始Python——你超重了吗
科目
数据与计算
年级
高中一年级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1课时
本次课时
第1课时
课前
准备
多媒体网络机房、投影、导学案,软件教程




知识

技能
了解Python的运行环境及工作原理;
掌握Python中输入、输出与数值计算的方法;
理解Python中条件语句(if、elif、else)的使用方法;
过程

方法
利用Python编写一段代码,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计算出标准体重,判断自己是否超重;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感受算法的效率,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的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的数据处理过程,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创新能力,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启发思维,逐渐养成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通过对身高体重数据的分析,养成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材
及处理
信息技术与社会的交互融合引发了数据量的迅猛增长,数据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凸显。《数据与计算》模块针对数据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分析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强调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是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利用Python编写一段代码,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计算出标准体重,判断自己是否超重。通过这个实例,感受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过程,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的方法。
重点
掌握Python中输入、输出与数值计算的方法
难点
理解Python中条件语句(if、elif、else)的使用方法,并能自主设计出程序代码,实现计算机与人的互动。
教法
任务驱动式、讲授法
学情
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它们是高中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必须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一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尚可,但是深入到计算思维,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过程不是很熟悉,所以本节课是利用一段简单的代码,通过对身高体重数据的分析,感受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过程。
授课过程
过程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分钟
教师:出示几张学生们熟悉的明星胖瘦对比照片,阐述肥胖可能导致的系列健康问题。那么,你对自己的身材满意吗?你的体重标准吗?是不是超重了呢?本节课我们就要利用Python来编写一段代码,测试一下每个人的体重是否标准。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Python。
通过对比明星胖瘦照片,引起学生对自己身材数据的关注,从而导出本节课主题。
了解Python
5分钟
环节一------了解Python
教师演示:
方法:开始菜单,运行Python2.7,并输入语句print hello,回车后查看结果有错误,再次输入“print “Hello”,”输出“hello”,由此得出引号在python语言中的作用——引号里面是字符串,是想要显示的内容;再多输入几句: print 100+200
print “100+200=”,100+200;
print “onentwonthree”;
name=raw_input(“Your name”)
讲解知识点:
Python是一种解释型语言,它是最简单的纯代码式语言,关键是免费、开源。
Python的哲学就是简单优雅,尽量写容易看明白的代码,尽量写少的代码
过渡语:通过以上语句的运行,再次说明Python的特点,同时也说明python本身保存程序、写大型程序不是很方便,所以必须配有文本编辑器,从而介绍Notepad++,并演示如何使用Notepad++写代码、保存成py文件类型,并在cmd命令下运行程序——输入指令如:“python E:me.py”
语言环境:
编译环境:Python2.7或Python3.6;
文本编辑器:Notepad++
运行程序:windows自带的cmd命令
学生初次接触Python,先让学生了解一下它的运行环境及编译环境;了解python中输入与输出简单语句的编写方法,为后续任务的开展做好准备。
任务驱动 探究新知
15分钟
任务一------print!print!!
利用 Notepad++打开IT.py,
修改代码,并另存为成me.py,
保存到D盘根目录下,
打开cmd命令提示窗口,
输入python D:me.py,
查看运行结果
写代码过程中试试下面几件事:
知识点:
1)raw_input函数用法:如name=raw_input(“Your name:”)
2)Python在计算20/6时,会自动把小数部分丢弃,导致运算结果不准确;而20.0则是一个浮点数,在计算时会以浮点数对待,那么结果就会保留小数部分了。
3)男生标准体重=(身高cm-100)x0.9(kg)   
女生标准体重=(身高cm-100)x0.9(kg)-2.5(kg)
学生活动:编写程序,修改代码并调试运行;教师巡视,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
教师小结:
大家修改代码后,发现程序不够人性化,不能判断男生女生,不能自动计算出体重是否超标,只是单纯的输出;
尝试使用“#”,发现它的作用是隐藏,即不显示一行,主要是做注释用;计算两道题,发现结果不同,一个带小数,一个不带,说明浮点数和整数在计算中的区别,从而讲解知识点。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第一个小程序,熟悉程序运行过程。在写代码过程中,教师设置几个问题,让同学们进一步熟悉Python语句。
学生在调试程序时,有的直接在cmd窗口输入代码,得出错误的结果,应及时引导他们使用Notepad++编写程序,然后再调试运行。
任务驱动
深入探究
15分钟
过渡语:通过计算,大家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自己的体重是不是超标,下面能否再写一段代码,要求计算机能够输入任何人的身高、体重、性别,计算出每个人的体重是否标准呢?完成下面的任务,与Python互动起来吧。
任务二:与Python互动一下
(1)在程序中,输入任何人的身高、体重、性别,Python都能计算出他的体重是否标准。请同学们打开over.py半成品,将第7行和第22行补齐,并调试运行程序。源代码如下:
(2)输入自己和父母等亲人的身高体重,判断他们的体重指标,并给出合理的饮食建议和健身计划,并完成下表:
称谓
身高
体重
体重指标
饮食、健身建议
父亲
母亲

其他
知识点:
raw_input:定义字符串,且不管用户输入什么类型都会转变成字符型。Python3里的输入函数是input
height = float(height),将字符型height转变成浮点型,以便计算用
条件判断语句的使用方法:计算机之所以能做很多自动化的任务,是因为它可以自己做条件判断。
比如,输入用户年龄,根据年龄打印不同的内容,在Python程序中,用if语句实现:

elif是else if的缩写,完全可以有多个elif,所以if语句的完整形式就是
注意:if语句执行有个特点,它是从上往下判断,如果在某个判断上是True,把该判断对应的语句执行后,就忽略掉剩下的elif和else
学生活动:编写程序,并调试运行,期间学生出现最多的问题是代码编写过程中的缩进问题,Python中使用Tab键进行缩进,并且要求格式统一,如果出现使用“空格”,就会报错,这是出现最多的问题
教师小结:教师展示部分学生提交的评价反馈表,出示均衡营养食物金字塔,进一步强调营养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告知父母及家人合理饮食,注意身体!
1、由于时间有限,所以这部分代码发给同学们以后,会留出一部分让学生自己添加,这样他们也能更深入的了解Python中条件语句的使用方法;
2、编写完成代码后,试着测试一下父母的身高体重,增强营养均衡饮食的理念,避免肥胖!
总结
5分钟
环节三------总结
1、本节课是让学生体验了一下利用Python编写代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相信同学们对Python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那么Python还能做什么呢,出示一些图片,给学生讲解Python还能做些什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Python的兴趣,激励学生继续向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推荐Python学习网站——廖雪峰的官网
https://www.liaoxuefeng.com/
出示一些使用Python制作的函数图像,网站、数据分析与挖掘的实例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评价反馈
自主测评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否了解了Python的运行环境与工作原理?( )
A、是 B否
2、如果你输入了语句:print “100+200=”,100+200,则运行结果是( )
A、300 B、100+200= C、100+200=300
3、在Python2.7中,能够实现输入语句的函数是( )
A、input B、raw_input C、print
4、使用Python2.7运行以下语句,得到的结果是( ),如果输入32,则显示( )
A、your age,adult
B、age, teenager
C、your age,kid
5、输入语句:print 25+20/6和print 25+20.0/6.0的结果分别是( )和( )。
教学反思
1、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Python的运行环境及工作原理;掌握Python中输入、输出与数值计算的方法;理解Python中条件语句(if、elif、else)的使用方法。主要设计了两个任务,任务一是让学生通过修改原始代码充分了解Python的输入、输出、计算等,任务二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条件语句if、elif、else的使用方法。最后让学生完成的表格利用的就是这节课的学习成果,并且还能让学生树立健康饮食、加强锻炼身体的理念,保持良好身材,身体健康。最后出示的Python还能做什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学习Python做好动员,使本节课得到一个升华。
2、本节课重难点突出,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完成的课堂检测质量较高,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探究,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对生活中的数据处理过程,形成了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了创新能力;通过对身高体重数据的分析,养成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
不足:对于条件语句if、elif、else的实践,应该让学生亲身实践一下最好,通过多个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后有机会让学生多输入代码,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到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感受算法的效率,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的方法。
课件16张PPT。你?超重了吗??!!肥胖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比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紊乱、冠心病、
恶性肿瘤等,这些疾病都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认识Pythonprint “Hello”,
print “100+200=”,100+200;
print “onentwonthree”;
name=raw_input(“Your name”)认识Pythonprint "Let's talk about my IT teacher.n Her name is Fuliping."
print "She is 163 cm tall."
print "She weighs 63 kg."
print "Her standard weight should be", (163-100)*0.9-2.5,"kg"
print "So,she is overweight."Print!Print!!Print!Print!!3、应该看到的结果:与Python互动一下1、在程序中,输入任何人的身高、体重、性别,Python都能计算出他的体重是否标准。请同学们打开over.py半成品,将第7行和第22行补齐,并调试运行程序。源代码如下:与Python互动一下2、输入自己和父母等亲人的身高体重,判断他们的体重指标,并给出合理的饮食建议和健身计划,并完成下表:Python能做什么常规软件开发Python能做什么Python能做什么Python能做什么Python能做什么Python能做什么https://www.liaoxuefeng.com/推荐Python学习网站:感谢聆听自主测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