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第2课 茎叶的生长教学目的知道凤仙花的茎和叶的外形特点,了解植物茎和叶的形态的多样性。能够综合运用感官和借助简单的工具从多方面观察凤仙花的茎和叶。能够运用图画、数据、语言描述等方法记录和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能长期坚持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教学重点观察凤仙花的茎和叶的外形特点,了解植物茎和叶的形态的多样性。教学难点能长期坚持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教学方法以探究为核心教学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汇报凤仙花发芽以后的生长情况。教师提问:凤仙花发芽以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汇报凤仙花发芽以后的生长情况。教师引导学生从凤仙花的高度的变化,叶片数量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凤仙花的茎,告诉学生凤仙花的枝条和主干都叫做茎。观察凤仙花的茎和叶的外形特点。教师提问:凤仙花的茎和叶有什么特点?学生分小组讨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凤仙花的茎和叶?学生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观察的项目。建议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观察: A、茎的高度是多少? B、主茎的外形是什么样子? C、主茎上有多少个分枝,这些分枝是怎样从主茎生长出来的? D、叶片的数量是多少;最大的叶片有多长? E、叶片是什么颜色? F、叶片的形状是什么样子? G、叶片的边缘是什么样子? I、叶子是怎样生长在茎上的?学生分小组观察凤仙花的茎和叶的特点,并且在纸上画出凤仙花的茎和叶。学生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画的凤仙花的茎和叶的特点,请每个组选一个同学的画参加全部展览。教师总结凤仙花的茎和叶的特点。比较凤仙花和各种植物的茎和叶的特点。教师出示几种植物(这几种植物最好有不同类型的茎,例如:牵牛花——缠绕茎;草莓——匍匐茎;葫芦——攀缘岩;竹——直立茎),让学生观察比较这几种植物的茎和凤仙花的茎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如果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内的生物角去观察各种植物的茎。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的结果,教师利用挂图或者课件简要讲解学生观察的几种植物的茎的特点。教师出示几种植物的叶(这几种叶最好在形状、颜色、大小、边缘、生长方式等方面与凤仙花的叶存在差别),让学生比较这几种植物的叶和凤仙花的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的结果,教师利用挂图或者课件简要讲解学生观察的几种植物的叶的特点。教师总结:植物的茎和叶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布置下一阶段的观察任务以及记录要求。教师提问:凤仙花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及时地记录凤仙花将要发生的变化?教师指导学生用书上第8页的表格记录凤仙花将来的变化,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记录开第一朵花的时间。学生汇报凤仙花发芽以后的生长情况。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观察凤仙花的茎和叶的特点。比较凤仙花和各种植物的茎和叶的特点。学生观察其他植物的茎和凤仙花的茎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的结果。学生用书上第8页的表格记录凤仙花将来的变化。板书设计茎叶的生长凤仙花的茎和叶的特点:比较凤仙花和各种植物的茎和叶的特点:教学反思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由易到难,逐步上升,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我们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认识科学,并鼓励他们去探索科学的诸多奥秘,只有这样才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