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运用景观图片和自然带分布图等,分析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重点难点】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学习流程】[基础知识梳理—预习案]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规模不同的地域分异空间尺度 特征全球性 包括________分异和______分异等陆地环境 呈现为陆地_________的分布2.陆地自然带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__________的纬度差异。2.分异基础:_________。3.表现: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____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4.典型地区(1)低纬、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如热带雨林带、_____________带、_________带和冰原带。(2)中纬度地区:一定范围内______向延伸______向更替的地带。受海陆分布影响,大陆东岸为_________________带、____________带与针阔混交林带;大陆西岸为____________________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大陆内部两种组合方式: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_______带、南北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_______带。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_______分布。2.分异基础:___________。3.分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景观依次为________带、草原带、荒漠带,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4.典型地区:________地区较为明显。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分异原因:_______的变化。2.分异基础:_______状况差异。3.分异规律(1)山麓与________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2)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谱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_______。五、非地带性分异原因:______________、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重难点突破—探究案]探究点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结合“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1)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的基带分别是什么?为什么?(2)图中北坡为何缺少森林带?(3)为何南坡的积雪冰川带位置低于北坡?(4)为何南坡自然带比北坡多?【达标测评】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2.同样高度的山脉所处纬度越高,自然带谱( )A.越复杂 B.越简单 C.一样 D.或复杂或简单3.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 )A.常绿阔叶林 B.雨林C.落叶阔叶林 D.常绿硬叶林下图表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下图,回答4~7题。4.上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5.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6.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量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7.该山可能位于( )A.赤道附近 B.40°S附近 C.40°N附近 D.极圈附近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2)自然带E→G→F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3)自然带B→C→D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D在大陆东部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自然带类型中南半球缺失的是______。(填字母)【课后反思】信心来自于实力, 实力来自于勤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