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下学期]

资源简介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级格局的形成
一、教材地位分析
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形成两大军事阵营,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本节在世界现代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学习重点:
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2、两极格局的形成。
三、学习难点
1、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及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2、冷战的表现及影响。
四、教材本质原理分析
1、关于雅尔塔体系的定义、内涵、特点、评价
(1)定义: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世界大国依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对世界政治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划分,建立起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2)内涵:该体系包括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已经确立的各种基本原则,如处理德日法西斯势力、成立联合国、外蒙古独立等;
(3)特点: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倡导和平、民主与进步;具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实质是美苏划分各自势力范围;标志着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世界两种主要政治力量处于冷战状态。
(4)评价:
雅尔塔体系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与进步,这对战后初期东欧各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对提高苏联的国际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
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的基础上,实质是美苏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划分各自势力范围,具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雅尔塔体系有利于苏联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美国在全球的霸权扩张;有利于美苏争霸;
2、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分析
相同点:都是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和新秩序;都是大国军事政治实力对比较量的产物;都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都隐藏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不同点:
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雅尔塔体系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
主角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主角,在欧洲是英法,在亚洲是美日;雅尔塔体系的主角是苏美;
形成过程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一战结束后几年内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是在二战接近尾声到战争结束不久形成的;
性质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矛盾斗争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大国称霸等多重性质。
3、关于二战后盟国对德日法西斯惩处的区别、原因,后果和影响
区别:
对法西斯德国的惩处比较彻底,苏美英法四国对德国及其首都实施分区占领,法西斯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法西斯组织被铲除;
对日本法西斯的惩处不彻底,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对一些法西斯分子免于起诉,并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度;
原因:
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后出于其全球战略利益的考虑,为了把日本变成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行霸权主义的基地,和防共反共的基地,在对日本进行必要的社会改革、战犯惩处外,对一些法西斯分子免于起诉,并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度;
后果和影响:
德国的民主化进程比较彻底,战后德国政府和民众对历史的反思也比较深刻,在国际关系中赢得赞誉;日本则对历史反思很不彻底,右翼集团和少数右翼政治家不断美化侵略,为当年的军国主义招魂,致使近年来反复出现否认侵略历史、参拜靖国神社等与世界和平意愿相违背事件,影响东亚各国的和平与稳定,也损害了日本政府和人民的形象。
4、关于“冷战”的理解及评价
概念:
“冷战”是美国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评价:“冷战”是战后美国既想称霸世界又不敢重新点燃战火的矛盾产物,其核心是遏制苏联;“冷战”局面的形成,避免了世界再次发生新的世界大战;美苏为争霸,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动用武力,造成世界局势的动荡;“冷战”思维还对各国政府的决策和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教法学法
1、教法:问题导学法
2、学法:探究讨论法
六、学情分析及难点处理
1、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对雅尔塔体系体系的了解和认识都很模糊,需要教师作较深入分析;
2、学生对冷战的理解可能不够全面,需要教师加以引导、点拨;
七、导学提纲及测试题设计
1、 自古以来,战争与灾难往往如影随形,而20世纪50年代前的美国却是一个例外,每一次战争都给美国带来机遇。请结合美国独立战争到二战的相关史实,阐述美国是怎样在战争中逐渐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都对世界局势产生深远影响。试比较两个体系的异同?
3、国际联盟和联合国都宣称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己任。请比较二者的异同?
4、(合作探究):二战后盟国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的惩处有何差异?造成什么样的不同影响?
PAGE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