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上学期]

资源简介

科目 历史 年级 高一 班级 K061—4 时间 2007.5.18
课题 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教学目标 1.知识:“九.一三”事件;国民经济遭受破坏及其转机,回升和成就;“四五”运动;江青反革命集团。2.能力:对十年动乱过程思考,培养学生高度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3.思想:通过“四五”运动,让学生认识中国人民是有除恶力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任何力量也推翻不了的。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教学难点:“左”倾错误和两个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活动的区别和联系,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73.9.13)1.背景:2.经过3.对“九一三事件”的认识 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事件的发生,是“文革”推翻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的结果。这一事件,促使更多的干部、群众从个人崇拜的狂热中清醒过来,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二.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动乱中国民经济状况(P109)学生阅读找出表现A、B、C 2.周总理纠正“左”倾错误,恢复国民经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到时1973年国民经济状况出现“文革”中最好的局面。中共“十大”召开1973年8月24日,周恩来作政治报告,王洪文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十大”继续“九大”的错误。毛泽东说:“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又来一次,牛鬼蛇神自己跳出来”。预言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将长期存在。“十大”使“左”倾错误得以延续。4.文革期间国民经济的损失 林彪介绍态势:破坏—复苏—回升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三.批林批孔运动 周恩来1.批林批孔运动毛泽东身体欠佳,思想陷入极端痛苦中,想结束动乱局面,但坚持“左”倾错误理论,周恩来纠“左”超出他所能允许范围,就开始阻止,提出“第十一次路线斗争”。而林彪在反革命活动中,引用孔孟的学说,把毛泽东比做当代的秦始皇,因此毛泽东在7月4日谈话中把批林批孔联系在一起,江青趁机将批儒指向周恩来,毛泽东批准,“批林批孔”在全国开展起来。2.邓小平主持党的日常工作,再度恢复国民经济(P117) 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抓经济建设,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国民经济迅速回升。3.批邓和“反击右倾翻案风”四.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1.“四五”运动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遭到“四人帮”镇压,即“天安门事件”。群众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2.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76年10月6日晚8时,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为核心的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对王、张、江、姚实行了隔离审查。粉碎了“四人帮”,举国欢腾。 3.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及评价 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运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民族带来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小结(略) 课堂练习1.(2000年广东历史卷·23)下列各项,客观上已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破产的是A.“九 一三”事件 B.恢复邓小平等老同志的职务C.“四五”运动 D.粉碎“四人帮”2.(2001年上海历史卷·20)2.下列推论盛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前提: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小前提:17年来,资本主义正在各领域全面复辟结 论:所以,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这个推论: A.大、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与结论错误 C.小前提正确,大前提与结论错误 D.大、小前提与结论都是错误的3.(2002年上海历史卷·21)3.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C.农村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4.(2002年广东历史卷·19)4.被诬为“二月逆流”的老一辈革命家的“二月抗争”,主要是针对 A.红卫兵运动的兴起 B.“全面夺权”高潮的出现 C.刘少奇被打倒 D.林彪集团策动武装政变5.(2003年江苏历史卷·16)5.“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A.毛泽东支持对《海瑞罢官》的批判 B.《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发表C.中央文革小组的成立 D.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6.(2004年全国文综卷Ⅰ·20)6.“文革”后期江青等人借“批林批孔”将矛头指向A.周恩来 B.邓小平 C.林彪 D.刘少奇7.(2005年上海历史卷·8)7.人们通常根据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而今以口述为基本史料的口述史学正悄然兴起。下列最适合用口述史方法进行研究的是A.红军战士的长征日记 B.解放初期的粮价波动情况C.鸦片贸易的统计资料 D.文革时期的民众生活状况8.“二月逆流”的实质是A.反对“一月革命” B.反对红卫兵运动C.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蔑 D.与“左”倾错误作斗争9.1975年,邓小平复出后实行全面整顿的实质是A.整顿交通秩序 B.发展国民经济C.系统地纠正“文革”的错误 D.平反冤假错案10.“文革”进入“全面夺权”的新阶段的标志是A.打倒了刘少奇 B.打倒了陈丕显C.上海“一月革命” D.“二月逆流” 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其实质是什么?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